蚕桑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2-03-03高敏
高 敏
(江苏省泗洪县车门实验学校 江苏 泗洪 223900)
1 校本课程和蚕桑文化的基本概念
校本课程,是一个相对外来的语言概念和教学理念,该理念具体来说就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进行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课程构建,以满足对学校自身局限性和特点特征的综合考量,实现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互相对应和互补。而这一课程建设本身具备着许多优势和价值,包括教师参与积极性和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以及对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遵循等,总的来说这一校本课程是满足于基本环境的。
而蚕桑文化,则是一种我国特殊的文化,这一文化是在长久的养蚕种桑工作中形成和延伸出来的,其具体的文化内涵包涵很多广泛的内容,包括历史学、经济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都在这一文化体系中有所体现。
2 蚕桑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对于校本课程来说,蚕桑文化在其中的开发价值和必要性,总的来说有诸多充沛的意义和价值,其中本文具体来说蚕桑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主要涵盖如下。
首先,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具备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优势,因为蚕桑文化本身就是我国历史文化总集,包括地区的蚕桑历史、丝绸工艺、丝绸之路等,都属于其中,也因此在构建这一校本课程后,学生的学习会更容易了解和学习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感受辉煌的民族文化,最终实现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的爆发。
其次,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之所以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主要是因为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由学校方面进行自主自觉的开发,这也就是说,学校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应用更多当地的特色资源,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的进行课程定制,在这一情况下,课程将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也就更乐于主动的进行学习。
最后,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学生的各项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帮助,因为蚕桑文化本身是跨学科的文化,其本身包含着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学科知识,这些内容体系极为丰富,能够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很多优越的影响,学生也就可以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并提升各种文化知识和内容体系,促进自我能力的发挥进步。
3 蚕桑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策略
结合上文可以得知,在蚕桑文化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具备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本文经过分析研究得知,若想实现蚕桑文化下校本课程开发的落实,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3.1 课程的组织管理
蚕桑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做好课程的组织管理,课程的组织管理就是需要相关的学校和教师从成立项目小组和确定蚕桑文化开发背景两方面入手进行课程的组织管理。
首先,项目小组的成立,项目小组的建立是需要学校方面建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校长和各办公室及骨干教师构成,其基本的职责在于对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构建,进行规划和决策,并应用各方关系和各方能力,进行这一目标的落实和时间,可以说这一小组的成立起到了总领全局的作用,所以其建设和发展极为重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项目小组来说,若想提升整体的领导质量,就需要小组做好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并通过对校内各单位和群体的联系协调,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后勤支持和保障的实现。
其次,确定蚕桑文化,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来说,还需要做好对蚕桑文化的确定,对于该文化的确定,主要的确定内容在于当地环境的确定、学校情况的确定、文化基础的确定等,主要的目的在于明确学校是否具备应用蚕桑文化的条件,而这一工作的进行,就需要学校做好全面细致的调查,并以此为基准,确认是否可以以蚕桑文化为背景,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3.2 课程目标设计
在明确了蚕桑文化可以作为开发背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后,本文认为就可以继续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对于目标的设计主要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种。
其中总目标的设计,主要是在考虑到蚕桑文化基本价值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后进行设计的,而本文认为在蚕桑文化背景下的校本课程设计,更应当趋向于以蚕桑文化知识掌握、传统文化了解程度加深、民族文化爱国主义思想提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良好建立为主目标。
对于蚕桑文虎下的校本课程建设,其具体目标的设计规划,主要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项,其中知识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了解蚕桑文化具体内容、历史事件、地方文化、基础知识等,也就是整个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是围绕着蚕桑及其相关的技术知识内容进行的。而能力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学会并掌握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知识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的能力。情感目标,则是让学生具备更强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了解及热爱程度,并且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乐于奉献的情感理念。
3.3 课程内容选择
蚕桑背景下,校本课程的设计,还需要注意对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本文认为主要是注意如下内容和要点。
首先,注意课程选择中,对学生差异性和特点的适应。因为现实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具备不同的学习特点和不同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基础较好所以学习起来会更简单一些,而有些学生则基础较差学习过程则更慢,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而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对学生的调查,在明确了学生学习现状后,对课程的设计规划范围进行明确,以满足对学生现实情况的考量。
其次,贴近现实生活,对于蚕桑文化下的校本课程设计,本文认为还需要注意做好对内容规划的贴近现实,贴近现实十分重要,因为现实生活内容的选择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融入现实生活的重要道路。而对于现实生活的贴近,本文认为,一方面是需要在课程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以现实生活为导向,在不脱离教育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现实知识,例如蚕桑的养殖、选育和纺织等,都可以作为拓展内容或课程内容进行构建。另一方面,因为校本课程的本质还是教育教学,所以对于现实生活的内容占比要尽可能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要挤占正常的教学课时时间。
最后,对于校本课程的规划和内容选择来说,其上述规划内容的落实,还需要学校方面,加强与地方资源的合作,实现应用地方资源充实课程内容,而这也就需要学校方面做好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和地方资源拥有方的合作,以此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依然有合理的地方资源支持。
3.4 课程实施方式
在明确了蚕桑文化下,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后,教师还需要注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如下的课程实施方式工作,以此落实桑蚕文化背景下校本课程的组织管理。
首先,课程实施的方式。由于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规划的课程,所以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别于地方和国家的指导课程建设,而这一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方式,一是要明确课程的开发实施主体,对于校本课程来说,最重要的是质量和效果,因此在参与者上不必要如此拘谨,校长、教师、专家、家长、学生都是可以参与的课程开发这,而对于课程的实施则必然指向于学生,因此开发实施的主体还是学生,一切还需要围绕学生进行。二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校本课程与地方、国家规划课程的教学资源要做好共有和共享,以便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其次,课程实施的领域。对于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涉及到如下的领域。第一,综合实践活动领域,该领域主要是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各项实践学习,其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之处,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论的理解。第二,综合实践活动非制定领域,这一领域是各种活动的集合,包括各类学校活动、团体活动、学生活动等,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丰富校本课程的丰富性,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学科领域,学科领域也是重要的领域之一,该领域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各学科交叉融合,包括历史、生物、美术、音乐、语文等,以此实现蚕桑文化的内容有效解释,以及各学科知识的有效延伸及综合。
再次,教师指导的策略。对于教师指导来说,主要是涉及如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指导学生选题与设计,这一工作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进行课题的选择,其主要的形式可以是完全自由的学生自选,也可以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选取更具价值和意义的课题,而无论怎样都不可跳脱蚕桑文化的大背景。第二,实施过程指导,这一指导主要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的资料收集、劳动实践、实验研究、社会活动等工作,因为蚕桑文化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必然会涉及到各种领域的资料,并且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动手实操,而这一些工作并不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些内容加以引导。第三,成果评价,成果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各项教学活动参与情况和最终成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评价中,教师不但要注意评价内容的真实有效,更需要注意,避免评价内容的过于苛刻,要多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进行评价。
最后,学生学习的形式。对于蚕桑文化下的校本课程来说,学生学习的模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选取多样的方式而进行的。第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项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主要是学生再自主自我的情况下,进行独立的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整体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差异性的分辨。但相同的这一方法需要教师做好自身身份的转变,由过去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转变为辅助者和引导者,以更好的适应新学习方式的落实。第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形式,但不同点在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是鼓励的分子,而是一个个聚合而成的组合,在这一个个的小组合中,学生可以实现学习的互助合作,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而这一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主要输需要教师做好对学生的分组,既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互补性,又需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潜在的矛盾性,总而言之要科学分组,以提升学习质量。第三,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主动的、开放的、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获取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促进情感态度的养成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蚕桑文化的应用具备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对学生产生很多方面的提升和保障,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发展,本文认为需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做好课程组织管理、目标设计、内容选择、方式规划,以此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