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电影绘人物
2022-03-03韦碧莹
韦碧莹
(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4)
以记叙文为训练重点的初中生作文,人物塑造应凝结自我对社会的细致观察、深入思考与个性解读,折射出生活的多面侧影,亦可带有时代的滚烫烙印。为此,我们总要求学生回到真实生活,而真实生活本质上又复杂深刻,于学生而言难度实高。
日益趋同的生活方式令学生“没得写”,缺乏写作内容;两耳不闻窗外事,学生对人物既缺乏观察机会,也渐缺乏观察热情,即“不想写”,缺乏写作动机。而“写作,应该是有着极强动机的,糅合着情感、意志复杂的技能性活动。”[1]学生渐缺对生活敏锐的感知,难免“不会写”, 缺乏写作技法。久而久之谈及父爱总如山,所谓成长多叛逆,笔下人物不免脸谱化,单一化,扁平化。
再观分数定天下——评价方式相对单一。教师难以做到个别化指导、过程指导,仅聚焦写作结果的指导费尽功夫,却收效不大。
而电影以辽阔的世界、深刻的立意、斑斓的视听语言成为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最普遍的艺术品,笔者在写作教学中组织学生筛选观影,并从以下几个角度训练记叙文人物形象塑造。
1 巧借情境,绘写人物的生活质感
生活,是人物栖身的土壤。其实,学生们生活阅历虽不丰厚,但时时刻刻置身生活之中,需要不断激发其对生活的洞察和感悟。
“优秀电影作品同属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的缩影”[2]。笔者认为其一,可借助影片丰富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生活记忆;其二,以跌宕起伏或别开生面的情节,点燃情感共鸣,迁移对生活与生命的追问,激发表达欲望;
如《那山那人那狗》中,父亲看似平凡,实则沉默中蕴含大爱;《放牛班的春天》等教师形象的塑造填补学生对教师“教育情怀”认知的匮乏;《阿甘正传》对于人的力量的展现与呼唤,都能深深触碰学生的心灵深处。
2 巧借素材,绘画人物的深邃复杂
生病时的父母关怀,考试失误的老师安慰,从小到大同学的你,几乎组成了初中学生人物选材的三座大山。
(一)从平凡生活中开掘深刻
初中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尚弱,可借鉴电影对平凡生活的选材挖掘,追求“人写我写深”。这个“深”具体可选择:写出人物的转折处、矛盾处、鲜为人知处。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忙于工作、与孩子隔膜重重的父亲形象于初中生而言似曾相识。初稿中,大多学生对父亲形象感知停留于真诚勤恳。笔者引导学生欣赏:数十年如一日穿越莽莽大山的邮递员日常,从无差错的父亲被儿子撞见渡河的艰难,父子在渡河时心灵轻轻贴近。二次修改人物性格变得丰满:平凡人物的奉献执着与责任担当闪耀人性光辉。
(二)于传奇故事中窥见独特
传奇故事对于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初中生来说易于接受,引导人写我写“新”,侧重选材的独特。
1.传奇人物的平凡时刻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国王陷入演讲口吃的窘境,那些试吞弹珠、依赖吸烟、甚至是脏话频出来控制肌肉等细小情节,颠覆国王伟岸如神的形象,传奇人物可以是无比熟悉的“隔壁邻居”。学生描写自己盛名在外的校长母亲,在雷厉风行的处事之下,再添一笔细描母亲带病陪我挑灯夜战,“传奇”人物忽现柔软与温和。
2.平凡人物的不凡经历
《楚门的世界》以命运被安排的传奇情节,刻画了一个平凡人物抛弃安逸、冒生命之险追求自我、真实与自由。学生写姨弟,大胆加入姨弟家逢巨变,切中人物不为人知处。
我明白了似梦的场景——三爷欠了小姨的钱,小娘爷爷一气,不让小姨再见我们,也不许我们再来。那些人,都是来抓三爷的警察。……姨弟仍那样,该笑的就笑,没有被生活中的不幸夺走他的笑容。我几乎没见过他落泪,唯一一次,是他舍不得我走时流的。——薛博闻
故而不论是挖掘平凡生活的背后故事,还是凝视陌生人物的熟悉侧影,都是在新颖素材中取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
3 巧借技法,绘摹人物的丰富细腻
影像的优势是可以利用声音和色彩的变化以及各种特技、镜头剪接和蒙太奇手法, ……更典型地表现事物的形态。可以说对于记叙文教学中的“描写”很有优化作用。[3]
(1)细部勾勒包蕴生命
1.典型动作窥见心灵
电影《寄生虫》里,妹妹从惊惶得死死摁住马桶盖到污水无可遏制喷射后,无声坐上马桶盖,用沾满秽物的手掏出沾污的香烟轻轻地抽,如常而绝望;房东先生面对死去的“寄生虫”父亲,只顾捏着鼻子轻轻拈起车钥匙,毕现人性的自私冷漠。
以此启发学生设计贴合典型人物的典型动作。学生观察工人抹水泥:“抹水泥时久久地蹲低,他们用抹板从一旁的桶中抄出一块砂浆,还不及我反应,右手的抹刀已经穿过,从抹板中切下一块便合上了墙,稳稳涂开”;描写工人收工后的疲惫,“只见他们踩着竹楼晃晃悠悠地下去了,竹楼便也有些晃悠悠”。(吴喆)
2.用色彩彰显性情
着眼于面,电影中色彩渲染环境氛围、表现人物内心与写作中环境描写表现人物的作用相近。色彩也可体现不同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增加人物的厚重感。中国人对黄土地总有着特殊感情,电影《黄土地》贯穿橘黄色的暖色调,学生刻画农民时多有借鉴。
于点上看,色差构成了角色外在造型,同时起着传达人物内在心理特征和审美取向的作用。[4]
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中,父亲一身藏蓝刻画朴素与厚重。《红高粱》中红高粱、红盖头、红轿子、红酒坊刻画人物的血红命运。
学生用“红色高跟鞋”写母亲热烈而忧郁,用“黑色钢丝球般的发”写坚硬与沉默,用“栗色皮带”写父亲的深沉,用“银镯、金色元宝与黑色大剪子”写外婆优雅、勤恳与传统。
3.以细节见微知著
《桃姐》的开头可谓典范。简单精致的饭菜,有序上菜与用餐,唠叨却也绝不同桌吃饭的桃姐:我们读到了帮佣四代的资深与本分,以及跨越主仆身份的温暖。
笔者引导学生组合有意味的人物生活细节:
外婆喜欢买银镯,银比金朴素,或许更适合她玲珑的生活。她也喜欢坐在午后的暖阳里折金元宝,一折就是上百个。……我总看到,外婆细而皱褶的手腕上的银镯,和她满头银丝旁的一双绿耳坠,在日光中闪闪发亮。——王蕴清
(2)群像雕刻凸显性格
4.对比映衬巧用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在写作中不罕见,如亲子、师生、同学或自我的矛盾,但 “次要人物”的设定有流于善之极善、恶之纯恶的脸谱化。
再看《桃姐》,模仿对比:异于众人对惹人喜爱、却又负债累累的坚叔的不屑,桃姐始终理解他;但孤独死去的金婆,年轻漂亮的主任,三餐进食都需人照顾的群演老人的重要性就易被忽略。金婆的结局暗示着桃姐的不安与孤独,主任与桃姐新年夜未完的对话有温暖的传递。即人物群像对人物复杂内心的映衬是理解和运用的难点。
将写作对象放入广阔的群像中,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背景中的人物、起伏的生活经历中映衬或对比,凸显主要人物的复杂多面。
5.借物写人丰富观察视角
物对人物多有隐喻作用。如《桃姐》中的猫。桃姐照顾猫如同对待罗杰那般精细,她晕倒时猫的举动与门外罗杰的举动如出一辙,初愈归来的桃姐对寄住别家的猫一番意味深长的感叹,物放大也具象了桃姐的温暖、孤独与自尊。
如上借鉴,学生写父亲,自小被其用皮带严厉管教,长大后逐渐矛盾化解,皮带便成为连接学生与父亲、学生与童年,记录他的成长轨迹的绝妙物象。因而物可与人勾连命运,成为人物性格的深层观照。
(三)镜头转换余韵悠长
记叙文的语言是重感受,重意境,影像的语言是视听化、具象化,二者迥然不同,却在“画面感”的塑造上殊途同归。
1.长镜头铺叙
电影中的长镜头无限拓展空间,让画面信息量丰富的同时更有延续感。观影《三峡好人》,一个运动着的长镜头铺开,乌泱泱男女老少、举家或孤身没入滚滚长江,交代季节、时间、地域因素,时代风貌。借鉴为写作的场面描写,让人物置身典型环境,心从境生。
2.特写透视
《三峡好人》长镜头后的终点是推向男主角的特写,黝黑、沉默、忧郁而疲惫。特写是电影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5]写作中则转化为聚焦人物典型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
3.镜头的转换
蒙太奇,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匠心独运地切换、交叠,可淋漓尽致地设悬、对比、煽情,从而制造冲突。而记叙文写作,“作品中的时空选择暗示着人物的命运。”[6]
譬如《误杀瞒天记》的结尾父亲走出新警察局时镜头不停切换,同一现场,如今尘埃落定的埋尸,曾经命运颠覆的惊惶——告一段落与命悬一线,如今人物步伐铿锵,同一地点,时空交错,剧烈反差中人物光芒毕现。
写作则用场面描写,展现物、人、境的往昔对比。
清脆的童声划破天际,闻声,我赶忙跑到窗台,站在小凳子上,身体前倾,竭力朝楼下张望。……我朝她们挥手,旋风似的跑至楼下,几个伙伴相视一笑,就在小路上飞跑起来。小路尽头有一家小店,空间极狭小,转个身就是尽头。店主是位老爷爷,每每坐在凳子上,悠然抽着烟卷。
“天天——”她们还叫着我的乳名,声音却怯怯的,我也僵硬地挥手。伙伴拿了糖果,塞到我手上,我蓦然想起离开故乡那天,坐在卡车上的我朝后看去:她们在后面追着我,也是拿着糖果,直至路的尽头,模糊成了几个小点。我想说小时候吃油菜花梗,偷吃辣条的事,却嗫嚅着,终选择离开。
谁知,老爷爷的小店呢,不见了踪影。——周语丝
画面交叠,时空洞开,情绪丰满,余韵悠长。
4 结语
电影,是如此美妙讲述人生的艺术品,为写作提供庞大而丰富的情感语境,精工细雕着表达技巧,供我们在时间荒野中,与无数个他擦肩,与世界关联,寻找路径打通作品与生活,从个人命运中窥见时代,哲思生命,知其平凡如许,知其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