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策略探究

2022-03-03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诗词中华汉字

方 燕

(广西梧州市第一中学 广西 梧州 543002)

引言

在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就要革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单纯古板地死记硬背。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老旧的学习方式也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大大浪费了时间。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只能单一地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更加无法做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各项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阶段。为此就需要教师充分的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去有效的转变,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效的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将传统文化的教学功能充分发挥,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支柱,只有积极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够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发展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体系。而学生通过对唐诗宋词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加深学生对于中华十个文化的了解,通过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开拓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中华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能够更好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价值观与道德品质。并且中华传统文化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爱国主义情怀,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具有极强的文化穿透力,并且中华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程。作为炎黄子孙,生活在华夏大地上,就一定要掌握好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最为重要的标志。学习、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引用,并不是墨守成规,全盘接纳,而是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选择,对中华传统文化中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发展,树立国民正确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渗透,并且教学方式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基于学生的情感与个性特点,深入推进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合进来,使学生做到守本固根。

2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信息技术对初中生的影响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虽然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体现,使全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但也对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严重的冲击,国外的一些文化糟粕严重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例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等恶劣的思想不断冲击着国人的思想,使中华传统文化无法有效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更加容易受到这些糟粕思想的影响,使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受到严重的误导,导致思想品质建设出现偏颇,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2)初中生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开端,所以性格活泼好动,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就不能使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无法提升学习成绩,也就不利于向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除此之外,虽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整个社会的功利心都十分突出。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学校与家长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看重。所以教师将提升学生成绩作为唯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将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地全部灌输进学生的大脑里,忽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最终使素质教育的质量不断降低。

(3)教学模式守旧

教师要想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模式。初中生的年纪比较小,学习主动性差,文化积累与对社会的感悟不够深厚,对于内涵较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不能进行有效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指导,导致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佳。为此,想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提升学生的认知,教师要改进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运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积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汲取。

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对策

(1)将汉字趣味化,深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语文的本质是一门语言文化学科,为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语言的文化渗透性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汉文字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基础,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汉语的美妙与汉字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教师就可以采用汉字书写的方式来对学生开展文化训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够会对某些汉字的书写形式产生疑问,为此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详细的介绍汉字的古典书籍出处,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汉字的构字法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某些汉字的起源,从而对这些汉字的发展历程充分的了解。依靠这种汉字训练方式,学生不但能够对汉字的书写规律进行有效的掌握,还能够在训练过程中有效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而将学生的汉字认知水平全面提升。

(2)将传统文化内涵渗透到初中语文教材之中

作为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也是学生领略传统文化内涵的最佳媒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硬性学习,而学生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所讲述的所有知识,这也就逐渐的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长此以往学生甚至会逐步的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在多方面与多角度进行考虑将传统文化有效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如此才能够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将传统文化内涵有效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材之中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礼仪文化内涵,帮助其建立真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将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

古诗词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重点,也是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载体。古诗词的影响力巨大,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一定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很多优秀的古诗词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品质、民族气节等等。而且古诗词形式整齐,意境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出口成诵,易于记忆,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欢。古诗词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吸收,使学生学习古人之优秀品质,塑造良好的文化素养。语文是传递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对古诗词进行教学时,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民族与国家产生更为深切的情感,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全面提升。为此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作者的解读。例如在对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教学时,其中所表达的抑郁愁苦的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够对杜甫创作这首诗歌的背景与心情不能够全面了解的话,学生也就很难理解作者的情怀,从而对诗歌的内涵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了解。为此就需要教师对这首诗歌进行讲解之前,要将杜甫当时的境遇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想学生交代清楚,如此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对杜甫此时此景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加强学生直观感受的同时,也将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对语文教材中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掘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传输给学生,促使学生有效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要抓住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阅读能力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教师要利用自身的引导功能,指引学生在业余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有效的阅读,以此来将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全面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推荐一些与其年龄相契合的课外读物,以此来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并在阅读完成之后,将自己的读书感受进行记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5)利用课外拓展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想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更加全面深入的发挥,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训练,并将传统文化合理的渗透其中。例如,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剧场戏园之中,聆听一首戏曲,从而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于“国粹”的理解。亦或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包粽子,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详细讲解端午节的起源与对屈原的详细介绍,进而不断延伸到其作品,如此一来就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种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了解传统文化,最终确保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

4 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就需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而教师想要实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增加传统文化渗透强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主动发掘与传统文化联系密切的内容,抓住契机,及时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便将来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学生的思想品质也是未来整个社会的整体走向,只有学生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接纳,才能将使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不断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古诗词中华汉字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趣读古诗词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