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以本为范,以读促写”教学法研究

2022-03-03韩旭妍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课本教学法

韩旭妍

(莱阳市和平小学 山东 莱阳 265299)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总是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分块教学,学生的阅读思考与个人写作并没有有机的结合统一,导致学生很难利用阅读与写作的各自优势去发展语文学习,学习效率自然低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探索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方法,针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教育,实现语文读写教学板块的相互支持促进,帮助学生高效有序学习,正在成为语文教师的普遍追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课程内容的契合点,利用两者之间的教学联系,形成阅读与写作的互助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新的学习机制,帮助学生牢牢掌握课文精髓并加以运用到语文写作,可以促进学生的长久进步。

一、在小学语文中实施以本为范以读促写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打破教学旧模式,实现语文课程融合教学

传统的语文分块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到知识的逻辑统一性与深层联系性,对语文课程的整体教学推进缺少有效支持。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坚持实施以课本为基础,以阅读为纲,以写为要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打破教学旧有模式,建立语文基础内容融合教学新模式,也可以让语文课程的关联性更强,实现学生的语文高效学习。一是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整本书教学法和集中式教学法去尝试语文课程的新式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合吸收,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提炼更多的知识信息,形成知识学习的合力。二是教师可以在课程融合教学的基础上,考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保证语文知识各版块可以彼此支持、相互促进,为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学习提供必要基础训练。三是实施以课本为主,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提炼到更深层次的课文知识,通过教师的教学剖析与引导,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读书与写作之间的迁移联系,改善学生读书不思考、写作不借鉴的学习现状,促进学生形成“在读书中思考写作形式、在写作中深挖课文思想”的思维逻辑,持续改变学生的阅读写作学习行为习惯。

(二)有利于学生读写结合发展,提高阅读写作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方面,学生常常面临写作学习上的考验,很多学生总是因为缺乏写作素材与思路,而产生消极的写作厌倦情绪[1]。对于学生而言,语文课文实际是学生提炼写作素材,积累文笔经验的“源泉”,对学生的个人写作提升具有积极的帮助意义,可以产生积极的学习功效。一方面,基于语文课文实施以课本为根基,以阅读促进写作发展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推动学生养成读写结合发展的语文学习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丰富。例如:在小学语文“松鼠”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文中描写松鼠形态、动作的语句整段挑选出来,用于学生的阅读写作结合学习。通过课文的节选,可以快速的提升学生对读写结合学习的思维认识,让学生从内心开始接受“读中学写”的学习思路,帮助他们建立新的高效学习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松鼠”一文中的描写手法作为班级学生的写作考题,让学生通过课文提炼去学习课文的描绘手法,以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学习速率,让读与写形成互相补充,相互依存的学习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认识,重塑学生的语文内容学习思维逻辑体系,沿着高效学习的思路去锻炼学生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多重学习模式相互切换的内在潜力。

(三)有利于明确读写学习方向,提升学生情绪与参与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课本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开来,没有建立必要的教学联系,这也就导致学生不能将两者进行同步融合学习。很多学生因为阅读学习与写作学习没有建立直接课堂联系,从而不会借用阅读学习到的知识去弥补写作上的短板,产生了一定的学习迷茫。利用以本为范,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可以进一步明确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学习逻辑,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的写作帮助,逐步借助阅读学习明确个人的写作学习主攻方向。例如:在小学语文“慈母情深”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这一学习根基,去指导学生习作“我想对您说”。一方面,借助课文的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上学习情绪,促进学生把个人情感沉浸在课本的母爱之情当中,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提升到最高,让学生可以完全融入课本情景,用母爱的教学文章去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另一方面,在写作环节,教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的课文高度学习参与度,去引入情感教学法,把学生的情绪融合到写作上,保证学生可以明确以读促写的学习方向,刺激他们更加深入的在“母爱情深”课本中找寻写作素材,逐步借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去促进个人写作水平的有序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中实施以本为范以读促写教学法的具体举措

(一)尝试读写结合教学新机制,引入课堂对话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上,小学语文教师要率先改变自身的教学思想,重塑教学思路,积极尝试利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新机制去提升教学实效,发挥课堂对话教学法作用去加强学生写作方面的启迪。例如:在小学语文“穷人”一文教学中。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的写作要求去读书。在课上,教师要注重故事的写作手法方面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中深入思考笔尖下的故事如何去描绘,用哪种手法去表达更合适等问题。二是教师可以在“穷人”一文讲解中,引导学生用深入的朗读去体会作者描绘穷人的方式方法,感悟作者在描写穷人疾苦时用的语句及词组。通过细致的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中紧紧抓住课本这一学习根基。同时,学生也可以将写作要求寄予在课文阅读中,及时去提炼出自己写作所需要的一切素材。三是教师要在读写结合教学新机制的基础上,引入课堂对话教学法,组织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去评析课文学习的读后感以及个人对写作的思路及感受。在课堂演讲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充分诉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把学生的学习思路从课本环节中引导到写作环节,让阅读与写作形成紧密的课堂联系关系,形成语文课堂学习的新方式。此外,教师要在学生故事写作上,提供更多的课文素材,鼓励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搜集素材,将课本与课外阅读书籍进行对比,提炼出更多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思路,刺激学生在写作上尝试通过阅读逐渐变得丰富化内容化。

(二)优化课堂写作联想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结合课文仿写

语文课堂想要实效以课本为核心,以阅读促进写作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去不断优化课堂写作联想教学策略,重视学生结合课文去仿写[2]。例如:在小学语文“围绕中心意思写”写作中。一是教师要以课文为核心,引入“夏天里的成长”一课,将课本与写作建立直接联系,为学生写作铺垫思路与素材。二是教师要细致讲解“成长“的概念,把学生的学习思路带入到成长的思考中去,让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去联想自己的成长轨迹,引导学生利用切身感受去体会作者的写作初衷,增强课文学习的阅读理解水平。三是教师要将课文“夏日里的成长”阅读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单独摘抄出来,让学生开始围绕阅读进行写作仿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学生仿写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语句及手法的运用,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难度较高的写作手法,去诠释成长的意义。在学生仿写结束后,教师要查看学生的仿写情况,对学生的写作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找到学习契合点,为学生找到阅读与写作融合学习、相互促进的最佳思路。

(三)构建电子化阅读写作阵地,增进学生交流探讨关系

在小学语文融合教学的尝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构建电子化阅读写作阵地,来增强学生间的交流探讨关系,让语文以读促写教学方式发挥最大的作用[3]。一是教师要利用电子化设备打造智慧课堂,把电子白板等教学工具投入到学生阅读讲解过程中,在学生学习阅读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笔为学生圈写出一些写作素材,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精髓语言。二是教师要建立信息化群组,定期将整理好的课文内容发送到微信群等,以方便学生阅读学习。在学生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课本内容进行探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去交流阅读感受及写作思路,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学写来提高写作水平。三是教师要构建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阵地,组织学生将与课本有关的名家名著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分享,刺激班级学生热爱阅读、热爱写作,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提高写作技艺,为学生的读写发展提供充足的教学活动支持,帮助学生读写能力持续进步。

(四)注重学生读写观点启蒙,丰富阅读写作分享内容

写作观点是学生通过大量积累阅读素材去总结的,所以学生要去深入研究总结语文课本内容。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读与写观点的启蒙,以课本为基础去训练学生的写作意愿,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资源。一是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提炼作者的价值观点,让学生通过分析去总结个人的写作看法,注重学生个人阅读观点及写作观点的养成。二是教师要设计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快的去总结概括阅读内容,并将收获的学习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去。例如:教师可以采取课本情景剧阅读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排演课本剧,通过课本剧的演出来撰写观后感,把阅读与写作用课本剧的形式串联总结到一起,形成语文教学的新风尚,保证学生对读写知识的活学活用。

结语:将课本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根基,利用语文阅读去促进写作发展,是语文课程融合教学发展的关键一步。作为教师,要尝试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新机制,用阅读去丰富写作素材,用写作去加深课文理解,把对话教学带入语文学习教育之中。此外,教师要优化课堂联想策略,重视加强学生的课堂仿写,通过构建电子化阅读阵地,来增强学生课堂上阅读写作的学习转换,把写作与阅读融合为教学整体,形成双向促进,彼此支持的教学新模式。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课本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