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

2022-03-03佘桂莲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道德

佘桂莲

(泗洪通州实验学校 江苏 宿迁 223900)

引言:在初中阶段的学科设置中,除了专门的德育学科,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理念,促进学生道德行为能力提升最为重要的学科。为此,语文教师要对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进行重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阅读与写作,阅读是意识灌输的重要方式,同时写作是表达学生个人思想的重要方式。可以说,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既有着适应于德育理念输入的教学内容,也有着教师了解学生思想的突降,可以确保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及时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调整德育的引导模式,适应于初中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学生发展的需求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自身的成长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在生理上,初中阶段学生的身高生长迅速,由于身高因素在审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心理也会产生变化,更为关注自我。同时,学生在学校知识的积累,在生活中生活经验的积累,也可以促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变化。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这一阶段将初步的奠定基础。

因此,应用德育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适应于学生构建认识体系的需求。相对其他学科,语文教学中所能够应用的文化教育资源丰富,在灌输意识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产生对于道德观念的情感认同。在情感认同的作用下,学生能够从内心遵从道德观念,更好地将道德理念结合在实践当中。

(二)语文功能的需求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强调道德教育以及道德行为的重要性。例如,传统的蒙学读物《三字经》,就说明“首孝悌,次见闻。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多数来自于汉语文学的领域,即便是翻译的文章,也会受到汉语文化观念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语文教育本就能够发挥一定的道德教育功能。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具体知识掌握状况更为受到重视,对于学生具体所受到的思想影响以及道德发展,则关注有限。通过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能够拓展语文教学的功能,实现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理念融合的目的,丰富语文教育内涵。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理解认识有限

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教师通常对于自身的道德意识塑造、道德行为状况有着一定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是以思考自身的观念与自我行为实践为基础的,教师往往难以站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学生需要认知的道德观念以及践行的道德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便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一定的德育教育理念,也难以适应于学生的道德认识需求,影响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语文教师的基础文化素养较好,会受到学科思维的局限,未能够从初中德育的角度思考德育与语文的融合,需要适当的应用反向思维,提升对初中德育的认识程度。

(二)德育渗透缺陷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更为关注,无论是在语文教学中还是在专业的德育课程中,都呈现出了情感教育未受重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便是了解了道德的理念,也难以产生深度的理解与认同,最终呈现的结果是学生认识与观念的分离,并且造成认识与行为的分离。即是学生所学习的道德知识,未能够转化为自我的观念,在这一过程中行为也难以受到道德知识的影响,德育教育的目标未能实现。在认识向观念转化的过程中,情感教育的作用不能忽视,在学生产生情感感受且感受较为深刻的情况下,就会对于一种道德的知识产生深度的认同,从而将知识转化为理念。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通常需要将文化知识、文学作品作为媒介,情感激发不足,则效果有限。

(三)教学方式局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的德育渗透,通常是要求学生认识某种观念,理解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并没有得到关注。教师应用的德育观念教育方式,仍旧是教师主动讲述,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够得到激发,同时也没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德育渗透的效果会受到影响。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

在初中语文的德育中,教师要从初中德育教育体系以及学生具体状况两个主题入手,进行深度的研究,从而形成对于初中德育的总体性认识。

首先,教师需要研究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体系。例如,可以通过阅读初中阶段德育教育课本的方式,了解这一阶段的德育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将德育课本中的内容与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比照,找出其中存在类似道德观念的部分,实施重点德育教育引导。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也可以与德育教师展开教学交流。例如,采取相互听课的方式,给对方的教学提出意见。

其次,教师要了解到初中学生的实际状况。例如,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内容,通过分析初中学生的心理,理解其道德发展的需求,并且确立起相应的德育教育目标。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也要对于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言谈举止,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学生心理,并根据于此选择德育渗透的主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重视情感教育的应用

在课堂中,学生产生的情感体验是特殊的。课堂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来自于学生个人,同时由于教师以及其他的学生都处于类似的情感状态当中,学生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说,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具有特殊性。初中阶段的德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认识观念,适应于当前的生活并且为未来深度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共情能力以及同理心的培养,是许多道德认知产生的基础。应用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共情能力的提升,并且可以促进道德知识转化道德的认识。

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在产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树立起道德观念认识。如,《藤野先生》这一课文的学习,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共鸣。作者鲁迅在文章中的学生身份与学生存在身份重合,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将会产生代入感,从而感受到“藤野先生”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美好品德,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从学生现实生活的角度进行引导。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不同身份的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讨的模式,要求学生谈论自己在小学阶段所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教师,并总结该教师所具有的美好品德。为了确保学生说明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需要避免议论初中阶段的教师。小学教师绝大多数已经退出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的评价能够保持真实与客观。通过这一节课程的教育,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同时学生也会对生活中自己实际相处的对象进行观察、思考,学习他人所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间道德思想的认同,道德行为的相互学习,有利于班级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班级中集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要对于自我的行为进行反思,确保自我行为符合于教师的行为准则,为学生作出道德示范。

(三)多种模式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要重视概念的灌输,还要关注学生的意见表达。通过学生进行意见的表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道德思考状况,采取针对性地指导,解决学生的道德困惑。

例如,为了使得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地交流与沟通。在语文的口语交际课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与道德相关的主题,要求学生根据主题要求展开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他人的道德观点,也能够收集一部分真实道德案例,支持自己的思考,或者改变自我想法。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辩论过程进行全程关注,记录学生的思考亮点与思考中存在的问题。另外,辩论的方式中学生存在表达不准确以及不充分的问题,同时也会在公共的场合中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对于某一德育主题进行说明。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应用议论文的形式,说明某一德育的主题。在观看学生作文之后,教师要对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认识观念。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也能够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重要方式。

(四)加强实践,强化理解与运用

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学生不仅要掌握所学知识,更要增强其实践能力,即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更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其知识,更要创设有创造性的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建立一个有助于学生交流、互帮互助的平台。为了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与学生交流,答疑解惑,同时还可以不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拓展语文教育的功能。为此,教师要了解初中德育教育的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德育教育目标,并且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德育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引导模式的优化,通过在文章理解时,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促进学生的认识内化,保证学生在文章的理解中能够提升自身的素养,在良好道德培养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也要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参与、自由表达的课堂教学空间,满足学生道德思维整理,认知构建需求。教师需要认识到,“立德树人”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应用循序渐进地引导方式进行教育。在教育中,教师也要规范自我的道德思想以及行为,为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示范。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