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科学防控
2022-03-03利明洁邓新和
利明洁,邓新和
(1.钦州市钦北区青塘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钦州 535019;2.钦州市钦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钦州 535000)
0 引言
猪丹毒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细菌病,由丹毒杆菌感染所引发,俗称“打火印”,病猪以高热和皮肤出现特异性疹块为主要表现[1]。该病多发于夏季和秋季,保育猪、育肥猪和性成熟不久的猪最易感,多为区域地方性流行,每年都有发生,是阻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细菌病之一。
1 病原
猪丹毒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丹毒杆菌广泛在自然界分布,镜下观察为两端钝圆的细长小杆菌,大小为0.6~2.6 μm×0.1~0.5 μm,病料中分离的菌常单在或为“V”形,陈旧肉汤培养物中和慢性病猪的心内膜疣状物上分离的菌为长丝状。该菌不运动,表面无荚膜,恶劣环境中不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老龄培养物中菌体着色较差,常表现阴性。除了猪之外,反刍动物、禽类动物偶尔也有感染的报道,人也能感染。有时在健康猪的扁桃体、肠道黏膜和胆囊中也能分离到,部分海鱼也有携带。猪丹毒菌的抗原结构较为复杂,以不同的血清型划分将其分为A、B、C、D、E、F、G和N数个菌群。在20世纪70年代,匈牙利学者首次通过琼扩反应试验,将全球的猪丹毒杆菌分成了16种血清型,之后又有新的血清型被陆续发现,直到现在已经超过了20种。在我国,A、B、N型最为常见,从败血症病猪体内分离的多为A型,从疹块型和患有关节炎的病猪体内分离的多为B型,健康扁桃体中分离的多为B型和N型。猪丹毒杆菌对腐败和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普通地下水中能存活5 d以上,生活污水中能存活15 d以上,这也是常饲喂泔水的猪场该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病猪死亡后将尸体进行深埋,半年内尸体重新检验还能分离到活菌。
2 流行特征
该病呈世界流行,尤其是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病猪、潜伏期感染猪和康复不久的猪体内都携带有病原,是重要的传播源。常高发于管理水平低、环境卫生差、消毒不科学的猪场。病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猪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我国早些年养殖模式以散养和家庭小型农场为主,该病呈现出散、多、广的特点,之后随着疫苗研发水平的成熟和防控技术水平的提升,该病流行逐渐减弱。尤其随着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兴起,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也得到提升,猪丹毒病很少发生。但在一些个体养殖的场仍有零星散发,尤其是饲喂泔水的猪场。由于猪丹毒杆菌耐盐的特性,以及饭店污水沟中容易分布的特点,导致该病近些年多发于利用泔水喂养的猪场。另外,各种应激条件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3 临床症状
根据疾病发生的缓急程度以及感染猪具体临床表现,该病分为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3种。
1)急性败血症型发病急,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病程很短,感染猪外观呈现出败血症的一般病理变化,皮肤表面可见丹毒红斑,机体营养程度个体间差异不大。病猪的鼻孔、耳朵、肛门、尿道口、阴道口、口腔等有淤血性变化,四肢内侧、耳根、颈部以及腹壁上有不规则的淡紫色充血区,有些充血区可连成一片,并突出于皮肤表面。病程较长的这些成片充血区能发展为浆液性水疱,破裂后渗出液体,变为黑褐色结痂。
2)在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或机体抵抗力强的情况下最容易表现亚急性疹块型。病原菌感染后一部分在血液和组织液中被免疫系统杀灭,另一部分局限于机体的皮肤,尤其是小动脉管丰富的部位,使得局部皮肤出现疹块。颈部、背部分布较多,头部、耳朵、下腹部数量较少,呈显著隆起,四周病健交界处界限明显,形状较为规则,以方形、菱形等为主[2]。疹块颜色可以是一致的鲜红色或紫红色,也可以是边缘红色,中央白色。触摸能明显感觉到比正常皮肤硬。白皮猪疹块尤其明显,深色皮肤的猪,如黑色猪、褐色猪等临床很容易被忽视。疹块型病猪同样以全身症状表现为主,大多能耐过,发病3~5d后可好转,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病程能控制在2d之内。康复猪疹块逐渐消失或只留下轻微印迹。部分严重猪疹块能转变为干性坏疽,久之自行脱落,留下溃疡灶,新生肉芽组织暴露。偶尔也能见到疹块相互融合成一片的情况。
3)慢性型常常是由于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未出现死亡,病猪康复后有一个带毒过程,感染猪仍表现出一定症状。部分丹毒杆菌感染的器官也能发生功能性衰退和器质性病变,最为典型的是心内膜炎和慢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机体供氧不足,呼吸加快,组织细胞代谢水平降低,病猪怕冷扎堆。关节发炎后行走不便,对采食和饮水造成一定程度影响,久之机体因营养摄入不足而虚弱,生产发育减慢,免疫力也表现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也有部分猪皮肤表面有疹块,疹块集中在整个颈背部和耳根,且慢慢转为皮革样病灶,耳朵病灶还会因脱落而造成缺耳现象。与此同时,病猪还伴发有咳嗽、气喘、心跳加快等病症。
4 剖检病变
4.1 急性败血型
急性败血型病猪剖检后可见患猪全身各处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淋巴结炎,外观肿大,显潮红或紫红色,切面肿胀多汁,有出血斑。脾脏充血肿大,呈樱桃红色,被膜紧张,边缘钝圆,切面隆起,质地柔软,原有小梁和白髓结构变得模糊,用手术刀片的背部能刮下大量的脾髓组织。心冠脂肪充血或有小的点状出血,部分病例心房上也有出血点,心肌质地柔软易碎,有轻度扩张,表面浑浊。肺小叶淤血水肿,表面有出血点。肝脏肿大淤血,呈暗红色,质地易碎。肾脏肿大,被膜易剥离,同时因淤血而变为暗红色,有的可因充血不均匀而呈色彩斑驳状,表面与切面上可见散在的针尖大小或粟粒大小的出血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红肿,表面覆盖黏液,同时也伴随充血、出血现象,出血严重的黏膜呈弥漫性的暗红色。脑脊髓能见到软膜充血、出血,甚至有水肿样变化。
4.2 亚急性疹块型
亚急性疹块型病猪剖检后肉眼可见到疹块的相对集中分布,鲜红色为真皮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炎性充血后形成,仔细观察病灶部位,有时还能发现透明的血栓,此时疹块转变为蓝紫色。小动脉的炎症能刺激管壁与周围细胞浸润,并最终形成血栓,进一步导致类似贫血性梗死的病理过程,外观上表现为疹块部位皮肤的凝固性坏死。其他脏器病变不十分典型,或有急性败血型相似的病变,但表现不严重。
4.3 慢性型
慢性型病猪剖检后可见病变主要集中在心脏部位,左心二尖瓣的心瓣膜向血流面能见到大量灰白色的血栓性鳌生物,表面高度不一,外观似花菜样,基底部因肉芽组织机化而牢固地附着于瓣膜上,不易剥离,但其上的血栓可发生软化而部分脱落进入血流中。瓣膜上的鳌生物使瓣膜变形,并导致瓣膜口狭窄与闭锁不全,继而引起心肌肥大和心腔扩张等代偿性变化。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等部位较为少见病变,病猪通常在心力衰竭的情况下发生死亡。心瓣膜上软化脱落的部分血栓容易阻塞脾脏、肾脏和心肌内的小动脉管而发生梗死。行走不便的猪会出现关节腔组织的炎性病变。
5 科学防控
猪丹毒杆菌在防控时必须采取综合全面的措施,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管控,定期对健康猪群接种疫苗,对于习惯用泔水饲喂的猪场,务必持谨慎态度喂养。
5.1 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管控
该病多发生在环境卫生差的猪场,虽然猪丹毒杆菌主要通过猪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染,但环境卫生差时,垃圾、尘土、废弃物、粪便等都能作为媒介而对该病的扩散有促进作用。须每天对猪场环境进行清理,地面要经常打扫,清扫前在地面洒水,防止尘土飞扬。粪便最好采用人工干清粪的方式清理,最后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区域集中堆肥发酵,通过发酵过程产生的生物热将病原体杀灭。物流、人流和车流道路必须硬化,同时每周至少在地面消毒2次,也可长期撒生石灰粉。带猪消毒1~2次/d,消毒剂可使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0.2%过硫酸氢钾溶液。饲喂用具闲置时可在太阳下晾晒,通过紫外线、高温和干燥作用杀灭表面污染的病原。不同猪舍的饲养员禁止串舍,进入舍内必须穿戴专用衣物和胶鞋,出舍后将衣物挂于缓冲间进行紫外照射,胶鞋喷淋碘酊消毒。猪出栏后需要将圈舍统一打扫干净,用2%烧碱彻底将墙面、地面涂刷消毒。保持场内整洁,除了清理养殖废弃物和垃圾外,生活垃圾也要及时清理,防止出现交叉污染。
5.2 定期对健康猪群接种疫苗
猪丹毒疫苗包括灭活苗和弱毒活疫苗两种。灭活苗是用野毒的强毒株接种于培养基扩大培养后,获得的培养液用甲醛灭活,之后加入铝胶佐剂而制成,虽然病原毒株被杀灭,但保留了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可刺激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具有安全性高、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弱毒活疫苗是通过生物化学方法将丹毒菌致弱处理,虽然是活菌,但其毒力不足以让猪感染和发病,反而可刺激机体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抗体的同时也能产生多种细胞免疫因子,保护力更强。笔者推荐断奶后14 d进行保育猪首免,之后间隔45 d再加强免疫1次,一般接种后的14~21 d周即可产生足够量的抗体,有效浓度能维持半年以上,对于商品猪能保护至出栏。种猪则每间隔半年免疫1次即可,时间可定在春季和秋季。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接种的是活疫苗,则一定要注意不要使用抗生素药物,因抗生素对活的细菌类微生物有抑杀作用,可减弱疫苗活性,灭活苗则无此影响。
5.3 禁用泔水
长期饲喂泔水的猪场很容易发生该病,因泔水本身成分复杂,营养物质含量丰富,是猪丹毒杆菌良好的培养基,加上该菌常温下能在泔水中存活达15 d以上,是重要的感染源头。饲喂泔水的猪场基本都是小型场,环境卫生差,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饲养人员多为家庭农场主,非常在意日粮投入成本。泔水饲喂在节料方面几乎是零投入,对于猪场来讲可显著降低成本,同时对于社会来讲也算是废物的重新利用。但泔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代谢产物,另外还有高浓度的食盐,不利于猪体健康,容易引发猪食盐中毒,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明文规定,禁止泔水养猪,在养猪生产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进行防范。
6 治疗
猪丹毒杆菌属于细菌类病原,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首选,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等,青霉素类药物对病原最敏感,是治疗的最佳药物[3]。青霉素治疗时,20 kg以下的猪按照40万~60万IU,20~50 kg猪用80万~160万IU/头,50 kg以上猪按照200万~300万IU的量,每日上午和下午各用药1次,连用3 d。一般用药的第2天症状就能明显改善,体温也会下降,采食量提升,此时还应再注射1~2次药,以巩固疗效。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等可通过大群饮水或拌料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了化学抗生素外,中药对该病也有理想治疗效果。中医对该病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宣毒发表、透疹外出为原则,每头成年猪每日可使用黄连25 g、黄芩25 g、山栀25 g、丹皮25 g、银花45 g、紫花地丁45 g、板蓝根45 g、元参45 g、马鞭草24 g、赤芍24 g、大黄30 g,每剂加入4~5倍量的水,文火煎煮30~40 min后,将药物分为2份,上午和下午各用1份,连用3~5 d即可康复。也可取金银花12 g、连翘12 g、地骨皮12 g、黄芩20 g、大黄12 g、蒲公英15 g、地丁15 g、木通10 g、滑石12 g、生石膏30 g,用4~5倍量水煎煮20~30 min,对病猪一次性灌服,1次/d,连用3~4 d。
7 讨论
猪丹毒杆菌对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都能感染,人感染后主要表现局限型(皮肤型)和败血型两种。皮肤有伤口时,若不慎接触了带毒的病猪,丹毒杆菌可通过伤口进入血液而引发败血症,表现发热,多处发痒,耳朵和面颊出现红斑块,数周后开始贫血,血液中能分离出病原,不及时治疗最终会以死亡而告终。若伤口较小,病原在局部皮肤扩散,则会表现局限型,感染部位肿胀、发硬、暗红、灼热、疼痛,但不会化脓,不发生坏死,人们称之为“类丹毒”。一线饲养员、猪场卫生员、屠宰场工人、渔民、运输活畜的司机以及实验室检疫人员等是该病的高危人群,工作时一定按照规定进行自我保护,如若有可疑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有丹毒病的猪被屠宰后,猪肉不可流入消费市场,必须按规定进行无害化销毁。
该病发生过程中,除了皮肤疹块等特征性病变外,有一部分猪会出现关节炎症状,和普通关节炎不同,丹毒杆菌主要侵害四肢关节,以腕关节和跗关节多见,受损的关节肉眼易辨别,关节囊显著增大和变厚,囊内充满渗出液,关节面粗糙,在关节面的周缘增厚的褶皱较为明显,滑膜上形成灰红色绒毛样结构。病程较长的能在关节囊处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关节甚至完全变形。关节囊绒毛有增生,可见结缔组织变形,从关节囊周围开始生长,一些绒毛变为息肉样,其基部狭小处与关节囊连接。关节囊的滑膜处有细胞增生,囊壁增厚。关节腔中有大量炎性渗出物,渗出物中含有纤维蛋白、血液以及脱落的滑膜细胞等,有些里面还含有脓汁。关节发生病变后对猪的行走、采食、饮水都会造成影响,久之机体会衰弱。建议有关节病变的猪单独隔离治疗,由专人供给饲料和饮水,以帮助其机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