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流行学调查
2022-11-22张明亮樊天喜李红连
张明亮,樊天喜,李红连,杨 梅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张家川 741500)
0 引言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现辖10镇5乡,横亘陕甘交界,属六盘地槽与陇西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位的过渡地带[1],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在1 486~2 659.4 m,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差异颇大。东部地区为土石山地,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多,属温寒半湿润区;中部地区为红土与红砂岩粘土相间山地,属温凉、温寒半干旱地区,有较多的草山、林地;西部地区为黄土梁峁沟壑山地,海拔低,气温高,降水少,属温凉半干旱地区,只有少量的草地、林地[2]。目前该地区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建立了以养殖肉牛、绵羊为主的脱贫致富模式,大力发展肉牛、绵羊养殖特色产业,截止2021年底,全县肉牛、绵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15.18万头、20.94万只。近年来,由支原体引起的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的传入给该地区个体养殖户和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都是由感染支原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以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其典型临床症状为患病肉牛、绵羊食欲突然明显减退,发热、咳嗽、鼻孔流出脓性鼻涕[3-4]。
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ELISA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高效省时等优点[5-6]。因此,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随机抽样检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中部、西部15个乡镇的肉牛和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感染情况,较全面地反映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肉牛和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特点,为保障该地区肉牛和绵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试剂
用于检测的肉牛和绵羊血清,随机抽取于2019—2021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中部、西部15个乡镇的养殖场户,其中:肉牛血清共735份,绵羊血清共736份。对4个有明显群体发病症状的肉牛、绵羊群体进行全群全血采样,肉牛群体1、2血清分别是18、12份,绵羊群体1、2血清采样分别是15、17份。
肉牛、绵羊支原体(Mycoplasm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为江莱生物产品。
1.2 仪器与设备
酶标仪来源于美国BioTeK公司。
手动移液器及枪头(0.5~10 μL、2~20 μL、20~200 μL、200~1 000 μL)来源于德国艾本德古风有限公司。
FYL-YS-100L型恒温箱来源于北京福意电器有限公司。
TDZ4-WS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来源于湖南赛特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超纯水仪来源于上海康雷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血清提取
将收集于血清分离管的全血标本4℃过夜,然后1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20℃保存,备用。
1.3.2 支原体肺炎的阳性感染率检测
按照肉牛、羊支原体(Mycoplasm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内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阳性感染率检测。
1.3.3 统计结果
分别对张家川东部、中部、西部15个乡镇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的阳性感染情况和有明显群体发病症状的群体阳性感染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肉牛、绵羊支原肺炎感染情况
张家川东部、中部、西部15个乡镇肉牛和绵羊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5个乡镇肉牛和绵羊的支原体肺炎感染情况
肉牛支原体肺炎的感染率:东部乡镇,除恭门镇(12.20%)外,马鹿镇、闫家乡、平安乡、张棉乡均低于6%;中部乡镇,除张川镇(15.58%)外,刘堡镇、胡川镇、木河乡均在8%左右;西部乡镇,除龙山镇(14.71%)外,连五乡、川王镇、马关镇、梁山镇、大阳镇均在9%~10%。
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感染率:东部、中部乡镇,除恭门镇(15.15%)、张川镇(14.46%)外,其余各乡镇均在10%左右;西部乡镇,除龙山镇(12.68%)外,其余各乡镇均在6%~8%。
总体来看,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在张家川东部、中部、西部15个乡镇均有发病;肉牛的总感染率(8.98%)略低于绵羊的总感染率(10.46%);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感染率最高的3个乡镇均是张川镇、龙山镇和恭门镇,这3个乡镇均设有肉牛和绵羊集中贩运交易场所。
2.2 有明显群体发病症状的阳性感染率
由表2可见,有明显群体发病症状的阳性感染率远远高于该地区的平均阳性感染率,群体之间易感。肉牛群体感染率高于绵羊群体感染率,肉牛群之间更易感。群体之间阳性感染率的差异与畜主能否早日发现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和环境消毒等原因有关。
表2 有明显群体发病症状的阳性感染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力发展以肉牛、绵羊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而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已经在该县的各个乡镇均有发病,且呈现小范围的常态化频发,这给个体养殖户和养殖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患该病的肉牛、绵羊症状表现为:体温通常可达40℃~42℃(肉牛的正常体温是38℃~39.5℃,绵羊的正常体温是38.3℃~39.9℃);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气喘咳嗽,特别是干咳,咳嗽急、快并发出破裂声;鼻孔流出脓性鼻涕。病死动物通常舌下垂,有的口中多沫,经解剖发现肺腐烂、胸腔红色积液多[7-11],后期继发关节炎,腹泻,结膜炎发病率为50%~100%,局部融合性支气管肺炎至化脓性肺炎均可见到。犊牛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成年牛,通常出生10~45 d的犊牛发病率最高,且治疗见效不佳,病死率可达10%~50%。而成年牛的发病率较低,通常经过及时诊疗都能痊愈,病死率很低。
张家川县东部地区较寒冷,而肉牛的耐寒能力较强,肉牛饲养量占该县总饲养量的45%以上,绵羊的饲养量仅占25%;中部地区肉牛饲养量约占25%,绵羊的饲养量约占30%;西部地区气温较高,肉牛饲养量约占30%,绵羊的饲养量约占45%。在该地区,由支原体引起的肉牛支原体肺炎平均感染率约为8.98%,其中西部地区的感染率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绵羊支原体肺炎平均感染率约为10.46%,其中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普遍高于肉牛,但在有明显群体发病症状的群体内,肉牛群体感染率却比绵羊群体感染率高。结合当地肉牛、绵羊的饲养状况和临床发病调查发现,肉牛感染该病可能跟其养殖密度更相关,养殖密度越高,该病传播流行的概率越高,而绵羊感染该病可能跟环境气候更相关,通常多发于冬春、秋冬换季时。
综上所述,该地区出现支原体肺炎高发病的原因主要有4点:①肉牛、绵羊在长期运输过程中,受饥饿、干渴、疲劳、拥挤、空气质量变化、温湿度、运动、噪声、恐惧等外部因素影响,会出现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从而易诱发本病[13-15],一般会在运输到目的地后10 d左右发病。②在肉牛、绵羊贩运场所的落地监管和消毒灭源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交易场所附近地区该病的感染率最高。③有些养殖场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圈舍环境卫生差、通风效果不佳、未能定期清扫消毒,故而易造成群体发病[12-13]。④对犊牛的护理欠缺,导致犊牛病死率很高。
根据药敏试验分析,支原体对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和头孢类不敏感。可选择的抗菌药物有: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泰乐菌素类(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泰妙菌素类(支原净,沃尼妙林),辅助于维生素VC、VB1、VE,达到退热,平喘,止咳,止血等治疗效果。据调查,目前市场上没有用于预防肉牛支原体肺炎的疫苗,用于预防绵羊支原体肺炎的疫苗只有肺必应山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C87-1株),但因为使用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合格率比较低,所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支原体肺炎的方法不可行。
4 结论
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在张家川东部、中部、西部15个乡镇均有发病,肉牛感染率略低于绵羊感染率。对于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畜主应做好落地检管,加强日常科学饲养管理,定期强化环境消毒,提高犊牛护理技能。对疑似有感染症状的牲畜,采取早发现、早防护、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并对病死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综合的防控措施减少肉牛、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