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南丝竹传承模式研究
2022-03-03张译舟
张译舟
摘 要:江南丝竹是长三角一带独有的声音符号,是识别该地区民族音乐特质的文化标识,具有强烈地域特征和不可复制性。21世纪初,传统音乐文化逐渐摆脱传统的传承发展难题,但同时也正在面临着新时代下艺术形式和运作机制不断受到社会意识和外来文化冲击的问题。结合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背景的实际情况,以探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模式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器乐乐种江南丝竹为例,研究当下江南丝竹音乐的传承模式,为探寻传承方式及结构提出针对性建议,从保护非遗与现代化传播方面提出相应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对策,同时为江南丝竹自身的发展提供些许启发。
关键词:江南丝竹;传承模式;长三角一体化
注:本文系江蘇省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融入与新生: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模式研究——以江南丝竹为例”(KY20200117A)研究成果。
一、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江南丝竹音乐概述
(一)江南丝竹音乐简述
江南丝竹音乐是流行于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音乐,演奏乐器以丝(拉弦乐器)与竹(吹管乐器)为主,如琵琶、二胡、扬琴、三弦、笛、箫等乐器。自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太仓地区的戏曲音乐家在编创昆曲的同时,发现伴奏的丝竹类乐器合奏别有一番风味,因而为其单独创作乐曲,并用工尺谱演奏。由于其具有清丽婉转、层次丰富、轻快明艳、优美纯粹的音乐风格,广泛受到百姓的追捧,遂流传名为江南丝竹。
浙江北部杭州、嘉兴与湖州地区早在18世纪中到19世纪初就已经成为江南丝竹音乐演奏的成名之地,至清道光年间(1821年),该地区江南丝竹音乐已初具规模,各类音乐班子借由红白喜事、节日表演等活动走街串巷,使得丝竹音乐风靡一时。《嘉兴府志》中曾有“采苏杭之丝,截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粹,江南有丝竹者也”的记录,可见当时世人对这种音乐形式的喜爱。从清至民国,江南丝竹音乐的流行地域逐步扩散至上海、江苏南部与浙江西北部一带。
1929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针对中国传统音乐发行了一系列唱片,其中就有江南丝竹音乐的代表作品《花六板》《老三六》《三六》《无锡景》等名曲。有趣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音乐,江南丝竹技法多变,音乐风格小、细、轻、雅,正符合古代江南地区与长三角地域的人文特征,“鱼米之乡”的富足安逸与清雅含蓄、轻快协调的文化导向一致。
(二)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特性
1.从地理角度解读
长江三角洲处于中国东南沿海中心位置,面积约为9.96万平方公里。公元4—6世纪的东晋与南北朝,12—13世纪南宋的两次大移民,以及后期的内陆交通网建设,使得长江三角洲这片地区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这里人口众多且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良好的劳动力资源。从历史上看,苏南地区为我国民族资本最为发达的地区。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以工业的发展为支撑,有较多的高校,能够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交通设施发达,有机场、铁路、海港等海陆空交通,使得各类市场前景广阔,产品能通过便利的交通出口到世界各国和国内大部分地区。地域出色的经济衍生出繁荣的文化底蕴,比如在音乐方面,长三角地区除了形成其独特的吴越音乐文化外,上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专业音乐院校每年也为社会培养并输送大量音乐人才。将有利资源与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利用上海等地的文化传播优势与新兴人才创造力的发展,可以为江南丝竹传承模式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2.从文化角度解读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文化具有一定共性,这种相通之处在早期就已经定型。即使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之后,如今长江三角洲内的不同地区有其各自的文化分支,但追根溯源仍是大家族式亲缘。这些文化依托历史的洗礼,从融入新生演变为当下的吴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和徽派文化,而江南丝竹音乐则是不同地区特色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文化的共性为传播与传承带来的好处就是审美导向较为统一,受众面广,因此对长三角地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进行探索,在文化传承角度上具有代表性与普遍性。
二、江南丝竹音乐的主要传承模式
(一)家族传承模式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血缘关系都十分重视,因此家族传承在文化、财富、技能与地位等方面都成为传承模式的首选。演奏音乐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盈利的谋生方式,往往由长辈传给晚辈,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除非遇到自愿放弃者。而在家族传承的过程中,晚辈从小对音乐的耳濡目染也使得音乐家族中出现专业优秀人物的概率变高。江南丝竹音乐作为一种合奏类音乐,既可以通过单一乐器家族传承,也能以多人多乐器的形式进行传承。前者可能精通于某一种乐器,但不能独自演奏大型完整的音乐作品;后者可能对不同的乐器多有涉猎却不执着于单一技能,在这种传承模式下,往往家庭音乐氛围浓厚,传承者乐感与表演合作能力较强。
(二)师徒传承模式
师徒传承模式也是较为古老的传承方式,它直接关系到该音乐形式能否长时间在时间的变革中保持活力。古代早期的师徒传承模式源于小范围内教学,与家族传承模式相比,师徒是双向选择,因此师徒传承远比家庭传承更为自由。师父对收徒有明确要求,但徒弟往往也想要选择技艺高超的人当师父。例如一个聚居范围内公认唱歌好、演奏精的人才可以成为师父,而面对徒弟供过于求的情况时,师父择优挑选有天赋或是勤奋的徒弟,这在一定情况下形成了一个优化闭环。步入现代化社会,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设的小班教学以外,大部分师徒传承的责任已经交付在音乐类专业院校的教学活动中了。
(三)社会活动传承模式
江南丝竹作为传统音乐类型,其社会功能与民俗性在各类社会化活动中能够得到最大的体现。此类传承往往依托非专业性质的团体或活动,如公园内江南丝竹爱好者的小范围聚集、民间业余乐团的公益性演出、亲朋好友之间兴趣爱好的相互影响等,这类传承模式往往具有组织松散、专业性不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通过实地考察可以发现,这类较为业余松散的模式,其背后的人群却是江南丝竹音乐真正的受众,大部分真心想要保持此类音乐文化活力的人群密集分布在这一领域,但他们没有先行条件获得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与硬件设施,这成为传统音乐文化与当下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巨大问题。
三、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南丝竹
发展面临的困境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83份,采访整理近2.5万字,在太仓、苏州、上海、杭州、无锡等地进行调研。调研对象的年龄比例为12—20岁占57%,21—50岁占24%,51岁以上者占19%。通过统计与分析可以得知受访者选择不同音乐的比例,如表1所示。现如今,以江南丝竹为例,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交流丰富的背景下,传统音乐发展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审美单一化
近年来,关于江南丝竹的文艺活动越来越多,但除了江南丝竹的传统八大曲与艺术家编写的几部经典作品外,不难发现演奏曲目总是固定的几首,江南丝竹音乐的创新编写较少,容易导致人们审美疲劳。目前,中小学音乐课程中也会渗透江南丝竹音乐的普及与教学,但单一曲目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当今多元化音乐文化盛行的年代,这直接影响了该音乐在年轻人群中的传播速度与传承效果。
(二)受众高龄化
喜爱传统音乐的人群主要还是聚集在中老年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思想观念与审美导向并未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大力冲击,因此对传统音乐文化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亲切感。但是此类人群由于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机会少、消费观念较为落后,无法为江南丝竹音乐产业带来大量的直接收益。主流受众人群在社会传承中反而被边缘化,这是当下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三)音乐发展中性化
与审美单一化不同的是,近年来许多音乐节目与选秀活动将目光放在了传统音乐上,本意是增強青少年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但由于某些原因,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民族特色与音乐特点被随意篡改,例如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风格在加入了西洋打击乐或是电子音乐后逐渐丧失本味,不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编,反而会对江南丝竹音乐乃至传统音乐文化造成二次伤害。如果社会审美趋向接受此类音乐文化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主体,那么这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传统音乐文化将是一个更严重的打击。
四、江南丝竹活态传承路径
及传承前景展望
(一)江南丝竹活态传承路径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文化传承研究的热度越来越高,大家都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江南丝竹已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但同时也面临着新时代下艺术形式和运作机制不断受到社会意识形态与外来文化冲击的问题。关于“对江南丝竹音乐系列活动的兴趣”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长三角地区依托经济文化资源与优势,可以通过开发专业的音乐节目与艺术节活动来增强江南丝竹音乐的社会传播性。近年来,传统文化以影视剧、音乐会、歌舞剧演出等形式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大火,从中可以看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并不抵触。相反,如果有趣又优质的文化活动面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三角地区不妨开展一批与江南丝竹音乐有关的讲座、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既可以增强江南丝竹的社会普及程度,又可以培养一批有兴趣、有能力的继承人,在文艺活动传播的过程中也能获得一部分经济收益,从而继续支持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传承前景展望
活态传承最主要的是“活”,开设博物馆或者举办江南丝竹的相关演出固然能让人们了解江南丝竹,但这样的传承方式是固化的、僵硬的。想要让江南丝竹重新“活”过来,人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因此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0%以上的人会将新媒体作为获取知识的渠道。在对江南丝竹进行保护与传承时,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对江南丝竹的历史文化与发展进行研究,再将研究过程录制成小视频,研究成果以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形式投放至互联网,供大众观看学习。在现代化传播方面提出相对应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对策,可以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拓一个崭新的时代。
基于教育信息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更多是在学校这一个文化传承平台中进行讨论的。目前,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校,美育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苏州大学也有自己的东吴江南丝竹民乐团训练基地。此外,“高雅艺术进校园——江南丝竹专题活动”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江南丝竹文化。在对苏州市大中小学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苏州市的中小学有不少学校将江南丝竹作为校本课程,但基本上都是江南丝竹乐曲的排练,虽然对江南丝竹音乐进行改编的情况不多,但也能对江南丝竹起到一定的传播作用。由此可见,江南丝竹可以在这一文化传承平台借助成熟的模式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发展,江南丝竹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样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总之,文化传承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接纳其他音乐元素,包容其他表演艺术形式,保持文化的核心要素,探究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才能真正使江南丝竹活态传承下去,这对于其今后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其他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帆.浅谈江南丝竹乐种的传承与发展:徐帆硕士毕业音乐会作品解析[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5.
[2]阮弘.江南丝竹音乐的发展与展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12-116.
[3]解骏.从中国扬琴的特殊表现手法看扬琴的发展轨迹[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1):110-117.
[4]沈丹.上海市郊古镇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