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非遗保护的机遇和挑战
2019-12-24杨城
杨城
摘要: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立,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青浦、嘉善、吴江、昆山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密切。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对新形势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提出这一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抓住机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结成命运共同体。同时,也应积极应对一体化所带来的挑战,将传承和保护推向高水平。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遇与挑战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9.06.012
一、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常住人口2.2亿,占全国的1/6,2018年经济总量约21.2万亿元,是全国的近1/4,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青浦、嘉善、吴江、昆山地区(以下简称青嘉吴昆地区),自古以来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从太湖、大运河而来的水流经本区,一路上留下大大小小的湖荡,在水网密集的地方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和村落。这里集市繁荣、交通便捷、贸易发达、人文荟萃,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此地的文化人,常常突破行政篱隔,以河、湖之名,展示社会历史文化的广阔画卷。早在清代,就有莘塔学人、道光丙戌进士迮鹤寿提出“大分湖”之说,以分湖四周,西至黎里、东至金泽、南至西塘、北至周庄而成。1918年,柳亚子先生承袭此说,设想编著《分湖全志》:“以成‘大分湖之局”。此外,还有成书于清代的《淞南志》,记载的是吴淞江以南的地方社会历史。《淀湖小志》则是一部以淀山湖为主体,记载周边地区历史沿革、山水形胜和风俗人文变迁的地方志。在这些说法和史志基础上,当代的学人、文化研究者们在面对本地区一脉相连的文化现象时,常使用文化圈的概念,其实已经蕴含了文化一体化的意义。
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各项对接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2018年11月30日,“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上海市青浦区文广影视局、浙江省嘉善县文广新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文广新局、江苏省昆山市文广新局四地共同签订备忘录,标志着四地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正式开启。四地文化部门提出要促进备忘录成员单位资源的开放共享,积极加强长三角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定期举办合作年会,召开研究论坛;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构筑长三角“江南文化”振兴高地;推动联合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共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六项主要内容。2019年,江浙沪交界的这一地区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这意味着本区域内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意味着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二、青嘉吴昆地区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概况
青嘉吴昆地区,地理上属于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也是传统意义上江南水乡的核心区域。流传于该地区的民间传说、传统技艺、传统艺术,以及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不胜枚举。其影响不仅仅限于太湖周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芦墟山歌中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歌《五姑娘》,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民俗学界,以至整个文学艺术界引起轰动,否定了长期以来“汉族无长篇叙事诗”的传统说法。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沿海地区较为开放的风气中,这一地区的非遗保护意识也得风气之先,走在前列。截至2019年5月,青浦区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包括国家级名录项目1项,上海市级名录项目14项,青浦区级名录项目15项。拥有国家級传承人1人,上海市级传承人11人,青浦区级传承人99人。嘉善县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项,浙江省级名录项目10项,嘉兴市级名录项目39项,嘉善县级名录项目139项。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浙江省级传承人10人,嘉兴市级传承人31人,嘉善县级传承人68人。吴江区有国家级名录项目2项,江苏省级名录项目3项,苏州市级名录项目18项,吴江区级名录项目79项。拥有国家级传承人2人,苏州市级传承人11人,吴江区级传承人54人。昆山有国家级名录项目2项,江苏省级名录项目8项,苏州市级名录项目6项,昆山市级名录项目21项。拥有江苏省级传承人2人,苏州市级传承人10人,昆山市级传承人25人。
在普查、建档、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青浦区先后出版的非遗系列丛书有《上海田山歌》《青浦区民间歌谣谚语集成》《青浦区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小刀会传说》《青西三镇故事集》等。嘉善县出版的有《地域文化的瑰宝——嘉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餐饮文化的奇葩——嘉善传统糕点小吃》《能工巧匠的杰作——嘉善传统手工艺》等系列非遗书籍。吴江区启动《鲈乡风韵文丛》,先后出版了《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吴江蚕桑丝织技艺》《太湖渔歌》《平望灯谜》《同里剪纸》等。昆山市相继编辑出版了《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丛书》《昆山传统文化丛书》等。这些总数达几十本并在逐年增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的出版,是该地区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的精彩呈现和保护工作的经验总结。
三、青嘉吴昆地区非遗保护面临的机遇
方兴未艾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了青嘉吴昆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显著进步。以资源为依托,以规划为引领,各地纷纷绘制江南文化发展的美好蓝图。给非遗保护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突破壁垒,顶层设计更趋完善
历史上,青嘉吴昆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从未间断过。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曾举办过以交流和共享为主题的活动。比如,青浦区文化部门早在2006年就创办了“水乡音花”长三角地区田山歌展演活动,并与嘉善、吴江签订协议,轮流举办。但局限于民歌这一体裁,未能扩大影响、拓宽交流领域。吴江区的区域文化联动,多年来持续邀请周边地区和运河沿岸的城市进行文化交流,但也未形成更完善的联动机制。在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地方性政策统一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最本质的要求是突破现有区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实现制度一体化。
这一目标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慢慢变成现实。作为上海的西大门,青浦一直在积极谋划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探索新的思路和协同模式,全力打造“上海之门”。早在上世纪90年代,青浦就开始提出“环淀山湖”区域发展规划。2018年底,四地签约“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聚焦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地方戏曲振兴、传统工艺传承,以及文化品牌的打造、文化产业的发展等,明确了多项重点工作和具体任务。作为备忘录成员的嘉善、吴江、昆山三地代表,也表明了认真贯彻落实的态度。以备忘录的签署为契机,青嘉吴昆地区将进一步构建区域文化合作的平台载体,形成常态长效的机制体制。顶层设计的日趋完善,各项政策的出台,使非遗保护具备了良好的、长远的制度保障。
(二)纳入体系,非遗版图更加完整
建立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对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在青嘉吴昆地区,各区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至少有1项,且相互之间关联紧密,是江南文化中某一代表性文化类型的分支,如明代冯梦龙就有辑录的吴地民歌吴歌、来源于佛教世俗化过程中的宣卷,以及植根于民间艺术土壤中的戏曲。它们在这一地区流传的过程中,发展衍化,根系蔓延。在申报的过程中,往往也是采取捆绑式的办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梳理历史,弄清源流。这些文化遗产犹如散落在江南大地的明珠,它们自然可以各放光芒。但如果串联在一起,则无论在文化体系的完整上,还是在丰富性上,将更会大放异彩。
在国家级项目之外,本区域内还有其他省、市、区(县)级非遗项目,以及在资源中有待整理的诸多项目,随着非遗申报工作的继续开展,其总量势必越来越大。由于一些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传承人损失和项目流失,往往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表现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濒危的文化基因可能在另一些角落里仍旧延续。长三角一体化后的非遗版图会在相互参照中,变得越来越完整。由于文化上的相似性,各区重复申报的项目也占一定比例。这些项目有望在新版图中交流互鉴,对于项目的整体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一些本质上相同的项目,由于在申报时只抓住一点,只着眼于当地的存在现状,被归入不同类别。比如在青浦的商榻,嘉善的陶庄,吴江的芦墟、同里,昆山的周庄、锦溪都有流传的一种女性茶俗——阿婆茶(又称吃咸茶、熏豆茶、烘豆茶),分别被归入民俗类和手工技艺类。这些各执一说、东鳞西爪的项目,在新版图中将会得到更全面的理解,让人们认识其原来的模样。
(三)取长补短,保护手段更加多样
非遗保护手段应该多样化,而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多年来,青嘉吴昆地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因地制宜,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有益探索。比如,吴江区积极创建非遗生态保护区,以同里古镇及其周边的村落、湖畔、湿地为核心,保护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实行整体性保护,形成“古镇-传统村落-自然生态区”的格局。昆山市制定了《昆山市乡土人才(能工巧匠类和文化传承人类)评选实施细则》,加大了对传承人的保护力度。青浦区在全区积极开展“非遗在社区”传承传播活动,2018年度11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近百场有25名非遗传承人参与的活动,涉及各级非遗名录项目10个,参与者逾千人。有的地方先行一步建起了非遗展示馆,有的建立了强大的智囊团——非遗专家库,有的树立了非遗特色活动品牌,有的在“互联网+”时代,利用数字化、网络、微信、文化云等平台开展非遗展示、推广和服务。所有这些,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理应成为各地共同的财富库。他山之石,本土之玉,可以共同铸就非遗保护的辉煌大厦。
(四)多方搭建,交流平台趋于优化
長三角地区是国际文化交流、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交流平台的搭建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进博会到长三角文博会,从中国文创产品博览会,到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各层次的平台也是展示非遗的舞台。优秀的非遗不仅可以从这里走向全国,还可以走向世界。
学校、社区、社会团体的加入,也会使交流平台相应扩大,比如作为非遗传承重要途径之一的非遗进校园。青浦区早在2011年就建立了一批学校传承基地,传承田山歌、阿婆茶、船拳、宣卷、评弹、青浦水印版画、土布染织技艺等项目。同样,吴江在16所学校开班授课,传承锡剧、越剧、京剧、昆曲木偶、芦墟山歌、太湖渔歌、平望灯谜、盆烛舞、吴江莲湘等10余个项目。两地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每年各培训学生近千名。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两地教育部门频繁接触,学校之间的深度对接,使非遗在两地青少年中更好传承和保护变得可能。此外,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青嘉吴昆地区有望采取服务购买、人才聘请、联手培训、签约合作等形式,搭建非遗人才交流的平台,补充专业人才队伍方面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也将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力量源泉。
(五)统筹资源,非遗旅游更快发展
非遗项目与旅游相融合,是引导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激发非遗生机和活力的有效措施。长三角一体化首先是交通的一体化,目前长三角开通高铁的城市不少于85个,通勤时间不超过3小时。青嘉昆吴地区,更是处于1小时交通圈以内。便捷的交通环境使得各类人群摆脱了空间的束缚,可以便利地往返其间。本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条件。以青浦为例,青浦区是上海“水之源”,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8%,上海21个天然湖泊都汇集在此,并且全部位于青西地区。“青西三镇”历史文化悠久,河湖林田密布。而且,青西三镇均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是上海最集中的水乡古镇群和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青嘉昆吴四地签订了《环淀山湖旅游合作备忘录》,在环境治理上相互合作,统一治理,维护好共同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青西、昆南的古镇,连同沪上知名景点大观园、红色教育基地陈云故居、东方绿舟、环淀山湖大道等旅游资源,可以设计连通几地的文化旅游路线,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拓展更广阔、更丰富多彩的江南文化空间,并与乡村旅游、古镇开发相结合,将民俗文化旅游推向高水平。
(六)互惠共赢,文化产业更趋兴旺
在青嘉吴昆地区繁多的非遗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手工技艺、美食类、服装日用类,本来就以小作坊、民营企业形式存在,或者是可以进行产业化的项目。在政府引导、文化部门参与下,走社会化经营管理的模式,将是盘活非遗资源的重要措施。以地方特色非遗项目为品牌,推动非遗与商贸、文创、科技、教育的结合,与乡村振兴、特色街区、特色小镇融合发展。鼓励利用非遗元素带动文化产业,拉动文化消费。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遗经济实体,对文创企业加强政策支持、提供平台支撑、优化行政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寻求机遇,合作共赢,非遗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之路势必越走越宽,越走越活。
(七)信息共享,非遗研究更有深度
根据我国非遗保护的要求,地方非遗保护中心大多将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以及其他文字、录像等相关资料,以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了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以摇快船项目为例,青浦区非遗保护中心自2017年启动的摇快船调研,走访了青浦朱家角、金泽、吴江芦墟、昆山周庄、锦溪、嘉兴王江泾等地,收集了大量一手的访谈资料、图片、视频和音频,对这一项目的研究有了深入的基础。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各地文化资源的开放程度和信息共享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青浦取得的摇快船研究成果,也会促进其他地区摇快船项目的更好保护。当前,青嘉吴昆地区需要尽快建立长三角非遗一体化的共享平台,除了信息共享,还可以作为研究平台,总结成功经验,厘清存在问题,指导全区域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如此,这一地区的长三角非遗保护工作才能迈入更有质量、更具科学性的新高度。
(八)改变观念,非遗保护更加自觉
青嘉昆吴地区人们在生活习惯、乡音乡俗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日常生活中也相互通婚、求学、经商,交往密切。彼此之间的相互亲近感、手足血亲般的情谊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生发出来的,并未因为行政区划而割裂。除了生活圈的重叠、文化圈的交融,这一地区还存在着祭祀圈的重合。庙会,是当地最为普遍的民间文化现象。每逢赶庙会,人们之间舟楫往来,走动十分频繁。而今,人们以车代船,仍然联系热络。这一地域的文化认同感,也在一次次的信仰狂欢中不断增强。一体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和引导,与人们“一家人”的内在意识是内外呼应的,不仅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也唤醒了那些冷漠旁观、思想僵化的人,促使人们改变观念,守护共同的文化遗产。
四、青嘉吴昆地区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
长三角一体化所带来的各种利好,往往被人们讨论最多,关注度最高。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也要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到一体化进程中带来的挑战,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就非遗保护这一长期艰巨的文化工程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落实措施,避免流于空泛
一体化对于长三角城市的中心城区来说,意味着经济带动力的增加、文化辐射力的增强。相形之下,青嘉吴昆地区,尤其是青浦西部、嘉善北部、吴江南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因为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以及水源地保护、生态保护等需要,恰恰是经济文化发展最落后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又蕴藏着最丰富的非遗资源、拥有最多的非遗名录项目。目前这一地区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项目多,专职人员少、人才紧缺、传承人年龄大、待遇低,直接影响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进度。虽然长三角一体化让这些问题得到了重视,但还需要全面的规划,需要基础设施、人才、政策、资金等全方位的配套落实,才能避免流于空泛,发挥后发优势。
(二)权衡利弊,避免盲目开发
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镇化最高的区域,也意味着此区域内的非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着被破坏和快速消亡的高风险。鉴于本区域内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促进非遗和生态旅游的融合,利用民俗非遗作为乡村振兴的依托,发展文化产业,未尝不是好的选择。但首先要考虑到非遗项目自身更好的保存、传承和发展,这才是非遗工作的目的,而不是让非遗成为创造经济效益的手段。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置保护于不顾。因此,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盲目开发,从更高的立足点,将非遗保护放在首位,维护好不可再生的珍贵非遗资源,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彰显特色,规避低水平竞争
长三角一体化是个性与共性的一体化,合作与竞争的一体化,既不是趋同化,也不是平均化。各地区需要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内核,把握当地特色,抓住特点,打造文化活动的品牌,创新内容和形式。此外,虽然长三角的目的在于共建共享,但不排除仍然会出现几个地方争夺同一个项目、同一位名人的可能。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可能在这一战略下完全消除,在一体化的初期,可能还会激发矛盾。比如,在非遗项目中,有些地方不加考证,牵强附会,一定要证明自己才是发源地,好像如此才能夺得头筹。这些低水平竞争,都是需要规避的问题。
(四)深度合作,防止动而不活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带动了各级政府机關、各部门、各团体的对接和合作,一时之间,形成了颇为热闹的走动局面。但走动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的层面。如何真正在走动的同时让各项工作活起来?就要做到有目的的走动、有深度的合作、有步骤的一体化。让合作的根基真正建立起来,让非遗的各项元素真正活起来。
(五)保驾护航,加大资金投入
无论是扶持传承人带徒授艺、培训队伍、建立传承基地,还是开展非遗展示活动,进行交流,举办研讨,或是建立数据库、聘请专家、出版书籍、发展产业等,没有经费的保障,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因此,当务之急,一是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和非遗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各级政府财政的配套资金要到位,三是要鼓励民间资本注入非遗事业。
五、结语
长三角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活态流传的民间经验智慧的结晶,是长三角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青嘉昆吴地区面临着共同的乡愁,也寻求着一种生活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和谐。我们既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历史、摸清家底,也要及时转变观念、盘活资源。过去,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共存,相依相亲,世代相传。现在,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一样不能各自为政,而要互通共融,互鉴互利,形成共创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一体化,将深刻改变这一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实践。在这一战略中,我们要传承创新,与时俱进,把握好非遗传承规律,提升非遗保护的水平,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Abstract:With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becoming a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ed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Zone,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Qingpu,Jiashan,Wujiang and Kunshan which are located at the joint areas of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are becoming even closer, which means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n this region meet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in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n this area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form a community of destiny which promotes co-development and sharing,as well as interconnections and exchanges for all members. Besides,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respond to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integration, aiming to push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towards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the inte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責任编辑:王 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