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骨伤药物与处方特点探析
2022-03-03周红海何心愉覃鸿图黄杨竣
周红海 何心愉 覃鸿图 黄杨竣
摘要:彝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了以“三气”学说、由清浊二气化生的五行学说、清浊二气六路学说、毒邪理论为主的彝医基础理论体系。由于彝族长期生活在山地林区,自然环境恶劣,常发生跌伤、骨折、刀伤等骨伤科疾病,形成了经验为先,擅用草药,喜用鲜药,单方独味,外治为主兼有内治的彝医药治疗特色。
关键词:彝医药;骨伤病;药物;处方;特点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2-0057-04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彝药作为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口碑、图形及语言等形式得以传承。彝药独特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在彝族世代聚居的云南地区发挥着重要的防病治病作用,有显著的民族性、传统性和区域性。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了彝族“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的三大聚居地特点。由于彝族聚居地主要处于高原、盆地及山脉的过渡地带交接处,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险峻,雨量充足,湿度大,常易发生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病等骨伤科疾病。因此在彝族医药中,骨伤科治疗的方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彝族药学》、《彝族医药》所记载的骨伤科方药进行统计和归纳,分析其用药规律和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主要资料采集于《中国彝族药学》[1]、《彝族医药》[2]。《中国彝族药学》是专门详细论述和记录彝族医药的专著,囊括了彝族医药中的理论基础、特色方药、彝药的传统应用等。《彝族医药》是由阿子阿越主编的介绍彝族医药的专著,根据云、贵、川三省的历史文献及作者的实地考察所编写的书籍,详细介绍了彝族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常用彝药、验方等。
1.2 药物的收集与筛选 (1)药物数据来源于《中国彝族药学》、《彝族医药》,重点收集并统计该书籍中关于治疗骨伤疾病的药物与处方。(2)入选标准:有关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药物与处方;药物及处方信息完整,拉丁名称和性味效用齐全。(3)排除标准:仅有药名,未标注拉丁名称;重复出现的方药;与骨伤疾病关系不密切的药物及处方。
1.3 研究方法 (1)数据处理:以《中国彝族药学》、《彝族医药》为研究蓝本,将药物的不同名称做统一规范处理,参考《中国民族药辞典》[3]、《中国药典》[4]。(2)以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腰腿痛、风湿痹痛、骨髓炎五个目标药物为摘选范围进行统计,统计时以该药物的功能表现为主,兼顾单味和复方中的药物作用,除去重叠的药物,共研究了212种药物,统计312个方药(包括单方、复方),运用SPSS Statistics 21.0进行统计描述。对彝族医药治疗骨伤疾病的药物分类、主治疾病、用法、性味的特点等进行频次分析。
2 结果
2.1 彝族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药情况 在统计的211味彝药中药物分类共分为解表药、清火药、杀寒药、补养药、解毒药、顺气药、活血药、消食药、咳喘药、风湿药、跌打藥、癞疮药、收涩药、泄利药、止血药共15类,除跌打药外,风湿药和活血药用药频次较多;在所统计的药物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病种分类上跌打损伤、风湿病占比最大,其次是骨折。见表1。
2.2 彝医药骨伤科疾病211味药物性味药效分析 依据《中国彝族药志》标准,将211味彝药按照药性、药味和归路进行规范统计和分类,彝药药物药味则与中药类似,有单一性味的,大部分则是复合性味的,占比最大的是苦味类药,其次是甜味,再者是辣味药,其余药味相对占比较小。此211味药物归肝路(146次)、肺路(101)次、胃路(88次)、肾路(82次)、大肠路(81次)、胰路(56次)、小肠(52次)、心路(33次)、膀胱(16次),见表2、图1、图2。
3 讨论
彝医学是以生命(包括形体与灵体)为对象的主动医学。“千年彝方,百年彝药”是对其民族医学智慧结晶的高度赞誉。彝族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划分为智能之源(八相人上)、宗脉之根(八相人下)和生命之体(八根)三层次。并运用天文、历法与人体生命的命数或与命数相处的质点联系,推算生命体在某个时辰(或某地)异变或突变的规律,并及时对其掌握,预防或遏制其发生和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医算”诊病理论和方法[5]。通过“医算”对骨伤科疾病发生的时间、空间结合推算,四时不正之气、环境的改变容易衍生骨伤科疾病。骨伤科疾病,多为急性起病,易伤筋、损肉、动骨,故彝医临床常用干预疗法和根治疗法相结合,予以药物内服外敷,纠正生体异常。彝医认为清浊二气是辨病的总纲,“哎哺”生元气,元气下行分为清浊二气,周行全身[6]。而彝文典籍《医算书》指出:“组方下药要注重卦象、卦位、五行与人体脏腑相对应的关系[7]。”故彝医用药、组方是基于“哎哺”、天地五行、宇宙八角、人体脏腑(根、相)等理论综合进行。
在整个研究药物中,治跌打损伤的药物占第一位,治风湿病药物占第二位,外伤出血、骨折治疗药物相差不大,其余相对稀少。彝族世居山地高原,从事农业生产劳作,跌扑、骨折、劳损常为发生。彝医学认为,天地万物源于哎哺,哎哺化生天地之五气五行[8]。哎哺得其常则为五气五行,哎哺失其常则为五毒。人体清浊之气不足,五毒为病,首犯筋肉骨节,导致人体“六路”不畅,不通则痛,多引起风湿类疾病。总的来说这种现象,与彝族居处滇、黔、桂三地的山地高原的地形所形成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疾病谱排列相关。彝药的药物分类最初是按动植物的自然属性做原始分类的层次和思路,后发展成原始的彝药功能分类和现代植(动)物学分类。但在对药物统计过程中发现,彝药现多按其本质性能和各味药物性能分类,以突出彝医药治法和功能的共性,这个分类方法是与中药以药物功效分类的方式相同的地方。药物分类中,跌打药占比第一,其次是风湿药和活血药,这与彝族人民跌打损伤、风湿病等常见疾病系的治疗相契合。
药有味、性和化味之别,彝医作为一种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防治疾病中所形成的经验医学,彝药的性能、化味只在彝族彝药典籍中有散见的记载,但经过了近现代民族医药的发掘与整理,彝药的基本理论内容可分为二气、六味、归路、升降通涩、毒性、功能主治六方面。彝医将彝药作用与人体后,影响机体清、浊盛衰以及寒、热病理变化性质和特征分为寒、热二性,寒热二性又由清浊二气派生。彝医的清浊二气学说认为精神意识由清气所司,形体组织由浊气所主,清气主表、主气,浊气主里、主血。彝医的对抗疗法,擅用具有杀寒、化湿、消积滞、散瘀血功效的清轻热性彝药,治疗浊气过盛所致的寒邪、水湿、积滞、瘀血疾病;用具有清火、解毒、息风、补养、泻热功效的浊重寒性彝药,治疗清气有余所致的毒邪、风邪、炽热等疾病。骨伤科疾病最明显的病理表现为形体组织受损,进而引起气血的瘀滞,气血所伤中又尤以血为先,而成清气有余,浊气受损的清盛浊衰之候。彝医在疾病治疗上擅用对抗疗法,并根据“医算”结果对症用药,故而在所研究的药物中,寒性彝药在骨伤科疾病中运用最多。清·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指出:“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彝药的“六味”指的是酸、甜、苦、辣、麻、涩。由于骨伤科疾病众多,每个病的病期和病性不同,所用彝药的药性和药味不一样。在所统计的骨伤科药物中,苦、甜味药物占比最多,辣味药占比次之。苦味药大多具有清火解毒的功效,甜味药具有益气养血、补肾强壮、健胰的作用。辣味药常具有芳香之气,多具有发表祛风散寒作用。彝医独特的“毒邪病因”理论,不仅将有毒的物质致病作为其内容之一,还将一切的致病因素纳入到毒邪范围。“毒邪病因”主要包括由四季五行产生的“五毒”;由人体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等;各种创伤,如刀伤、跌打伤等。而引起骨伤科疾病的致病特点多为意外损伤所致,临床表现常为瘀毒类症候并发炎性热毒。故在研究中发现,治疗骨伤科疾病的彝药中常以具有清火解毒功效的苦味类药物居多。骨伤科疾病轻者损伤皮肉、筋骨,导致出血、皮肉破损、骨折,重者可导致脏器损伤,出现休克、猝死等,具有发病急骤,病势急,病情或轻或重的发病特点。清浊二气亏虚严重,外毒倍袭,内毒渐生,故要用具有补益气血、补肾强壮、健胰的甜味类药物,催生元气,通顺“六路”,平衡协调清浊二气。由表1可知,彝医常治疗的骨伤科病种有风湿病,而风湿病的成因彝医认为是由四季五行岁气乖戾化生的“五毒”有关,即风寒湿热燥[9]。人体浊气不足,“五毒”乘机侵袭肌表关节,影响了清浊二气的升降协调及气血在气路中的循环运行,内生寒毒、热毒、瘀毒、痰毒等,导致肌表关节等处反复疼痛,风湿类疾病由此而发。风湿类疾病的辨治原则总以调衡清浊、条畅六路,这与骨伤科疾病中常用辛味类药物的用药习惯相契合。
彝医认为人借清浊二气以成形,成四肢百骸、脏腑形体。清浊二气又借清三路、浊三路而贯通机体的上下内外,联络五脏六腑;清气流注于脏腑组织,与肝、心、脾、肺、肾、胃、肠及生殖系统相联通,浊气循行环周腹背。药物的运用讲求“适其至所”原则,彝药的使用同样注重药物作用对机体部位的选择性,称为药物“归路”。彝药的“归路”称谓虽与中医的“归经”不同,但实际上都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由图2可知,肝、肺、胃、肾四路是彝族骨伤科药物作用的脏腑。与上述针对骨伤科疾病清气有余,浊气受损的清盛浊衰的症候,对“清气”流通经过的肝、肺、胃、肾四脏器进行“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彝医“对抗疗法”,可使清浊二气攒簇,升降有常,已达到柔筋生肌养骨之效。而《西南彝志》载:“天之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之五行是心、肝、脾、肺、肾。”肝属木,肺属金,胃属土,肾属水,借肺金生肾水,胃土生肝木,肺金克肝木,胃土克肾水的五行生克循环之势治疗骨伤科疾病。
彝医不仅有丰富的药物资源,在骨伤科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治疗特色。对组方药物数量和用药习惯统计中,发现彝医治疗骨伤科疾病以单方独味药居多,即使是病势重、病情复杂的情况,组方药物数量也不超过7味药。彝医还习用植物药治疗伤科疾病多达数百种,区别各种草药不同部位的特殊功效,并习惯采集新鲜的植物叶或根或根皮,加少许水或盐冲烂、揉搓、捣绒后外敷于伤处或煮水泡洗。例如单用将斯赤列(忍冬科接骨木)的根皮捣烂外敷于伤患处治骨折;用透骨草、草乌、四块瓦煎水泡洗,治疗风湿病;用血满草、接骨丹、茜草煎水泡洗,治疗跌打肿痛等。在骨伤科药物组方中,彝医常用酒为媒介。此因彝医药酒历史悠久,无论是内服或是外用药都以酒入方,还常将补养药、风湿药、跌打损伤药加入上好的荞麦酒浸泡[10]。例如《医病书》治外伤骨折用羊奶果、被单子、水蛭舂捣泡酒服在治疗骨折类病,彝医常选用以中医不同好的治疗方案。例如在整复骨折错位时常用线测法测定四肢受伤后的长短粗细变化,来诊断和鉴别骨折错位情况,并在正骨手法上强調针刺放血;彝医认为芭蕉壳的汁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夹板材料也选用与中医杉树皮不同的芭蕉壳来做。此类的用药习惯及医疗操作的形成,推测其原因,一是彝医医疗实践经验多为口传的方式传承,对单方独味的认知力较强;二是对单味药药力专一、药效清晰的医疗实践认识有关;三是彝族多居住在山地,气候多寒湿,历来有饮酒的生活习惯有关。
4 小结
彝医药是植根于彝族生产、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中国少数民族医学,是与地域生产高度相关的山地骨伤科医疗方药总结,形成了独特的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诊疗经验。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彝医总以经验为主,擅于外伤治疗,草药丰富,喜用鲜药,单方独味。彝医药独特的诊疗经验需要继承和发扬,使古老的彝医药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本雷.中国彝族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656.
[2]阿子阿越.彝族医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260-274.
[3]贾敏如,张艺.中国民族药辞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886.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5-156.
[5]王正坤.彝医药理论与应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7:80.
[6]潘立文,李光富,陆鸿奎,等.彝医清浊六路学说临床意义的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7):901-905.
[7]王正坤.彝医揽要[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153.
[8]高金荣,许嘉鹏.“哎哺”学说是彝医辨证治疗的总纲[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5):70-71.
[9]赵桂刚,潘立文,余成敏,等.彝医药防治风湿类疾病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0,26(5):52-55.
[10]余秋虹.彝医药酒治病浅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26(7):67-68.
(收稿日期:202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