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准智库建设及其特色服务研究*
2022-03-02刘煦赞
陈 茜 刘煦赞
(福建省图书馆 福州 350001)
智库(Think Tank)也被称为智囊库、思想库、思想工厂[1],其通过科学研究及其研究成果支撑或影响公共政策;支撑或参与战略规划制定;引导或影响公众对政策或战略的认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智库建设。先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挥思想库作用”[2],2015年1月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3],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出要加强中国新型特色智库建设。智库与图书馆的决策咨询服务、情报服务的目标相似,智库服务是决策咨询服务和情报服务的延伸[4],所以在政策导向、图书馆自身发展需要、用户需求的影响下,近年来图书馆学界和业界不断加大对智库建设的研究、参与力度。
1 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现状与发展
为了解我国图书馆界智库建设的研究现状,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图书馆+智库”“图书馆+思想工厂”“图书馆+智囊库”“图书馆+思想库”为主题进行检索,结果显示最早的研究成果是1981年林临发表的论文,文章提出在加强文献资料加工和管理的基础上,情报部门应当成为“思想库”,提供各种新的决策思想[5]。但此后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并不多,直到2015年数量才有所增长,这显然与党的十八大后开始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有关。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中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的相关课题下设立了“图书情报学科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的条目[6],极大激发了图书馆界对智库研究的热情,此后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攀升,2018年后全国每年发表的论文在100—150篇之间。学者们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各系统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开展智库服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涉及概念、资源建设、模式内容、智库联盟等多个方面。
在这数百篇论文中,有71篇是研究公共图书馆与智库的论文,论文数量和发表时间的分布规律与图书馆智库建设的研究论文基本一致。其中最早的是1990年陈学艳发表的论文,文章提出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书刊资料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潜在价值,增强参与意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决策服务[7]。之后学者们主要引入智库理念对参考咨询、决策咨询服务进行分析,对公共图书馆建设智库、开展智库服务的定位、价值与意义、必要性、可行性、优势、模式、内容、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联盟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虽然学者们的研究范围广泛,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在研究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论文中,大多是通过引入智库理念来优化决策咨询服务,甚至将决策咨询服务和智库服务混为一谈,这说明业界对智库服务的认识尚浅。其次,未对图书馆的优势展开详细论述,未指出海量文献以及信息组织、文献计量及内容评价分析能力在智库服务中的作用,故也未对具有公共图书馆特色的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2 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家政策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使然。我国相关法律政策要求图书馆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智库服务,以充分发挥其情报服务的职能。如《公共图书馆法》第35条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自身条件,为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开展有关问题研究,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8]。又如,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省级(副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要求各馆提供知识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智库服务等情报分析服务[9]。《“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文献保障和智库作用”[10]。以上均表明智库服务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情报服务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性质与特点使然。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公共文化机构,更是知识基础设施。在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以及它们交流和协作的环境所组成的知识生态系统中[11],公共图书馆承担了收藏、使用、传播甚至生产文献、信息、知识的职责,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不仅拥有海量文献,还具备文献检索、信息组织、文献计量分析、文献内容分析等专业能力,拥有可对文献、信息、知识进行加工、有序化管理、计量分析、内容评价的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馆员们可博采众长且独立、客观地开展研究,提供更全面且更科学的智库成果,这些文献资源以及专业队伍都是建设智库的坚实基础。
当前,很多公共图书馆在努力挖掘自身的优势与潜力,探索智库建设,一些馆还倡议成立或加入智库联盟。因此,发挥图书馆的情报职能,利用馆员的经验与智慧,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图书馆以及馆员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是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实践的主要议题。
3 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发展阶段
通过对目前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发展进度的调研、分析、归类,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可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3.1 第一阶段:为智库提供服务阶段
这一阶段,公共图书馆利用定题服务、决策咨询服务,为智库和决策用户提供一、二、三次文献,或进一步提供嵌入式服务。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智库服务积累经验,可了解智库的工作流程、运作特点,了解决策用户的需求,这是目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所处的阶段。
3.2 第二阶段:提供智库型服务的“准智库”阶段
处于本阶段的公共图书馆可结合本馆的资源、人才以及用户需求等各方面情况,提供具有图书馆特色的智库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承接课题研究和撰写政务专报、政策评议分析报告、科学评价报告、舆情分析与研判报告、知识产权评议分析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等。如南京图书馆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呈报有关部门和省领导,获得了有关部门的反馈和领导批示,该馆与外单位跨界合作完成的课题研究还曾获“2019年江苏省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12];云南省图书馆为省委提供舆情分析与研判服务,获得了云南省委宣传部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优秀个人、优秀稿件、优秀综合信息稿件等奖项[13];湖南图书馆承接政府课题研究、提供舆情分析与研判服务[14]91-94;福建省图书馆与政府机关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撰写专报;厦门市图书馆与市委机关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准智库”阶段不仅可培养出一批智库专家,还可以培育用户群,为建设独立智库做好准备。
3.3 第三阶段:独立智库阶段
这一阶段,公共图书馆可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文献情报服务职能,并且获得决策用户和智库业界的肯定[15]14-22,在社会上也已有了较高的影响力,接近或已是智库机构。目前主要有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苏州独墅湖图书馆已进入此阶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情报服务能力强,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图书情报学的方法、工具,并且可以独立开展智库研究。
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于2010年6月组建了“国家图书馆国情咨询顾问委员会”“国家图书馆国情咨询委员会”;2016年成立了科学评价中心,开展对文献的计量学分析或内容评价分析服务[16];2021年8月,该馆入选文旅部“首批文化和旅游行业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重点研究方向是决策咨询研究、海外中国问题研究、智慧图书馆研究[17],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15]14-22;2022年4月,国家图书馆又成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以助力科技创新[18]。国家图书馆引领着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智库服务建设,为用户提供研究报告、研究专报、政策分析报告、舆情分析研判报告、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等智库成果。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图书馆是首批上海市重点智库之一[19]。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术情报研究所合并,在资源、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整合,为智库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2014年,该馆打造了“产业图书馆”,后成为上海科技创新基地[20]。2017年,上海图书馆陈超馆长对上图东馆提出要凸显决策咨询智库等五大功能[21],将提供智库服务纳入上海图书馆的重要服务范围。上海图书馆现已形成研究业务部、竞争情报部、技术部、战略信息部4个主要业务部门,主要为领导决策者和企业提供产业、创新层面、大都市信息服务内容[22],并已初步形成《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全球前沿科技热点》的智库专报品牌[15]14-22。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8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中,上海图书馆在“专业影响力-科技类”智库项里排名全国前十[15]14-22。
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苏州独墅湖图书馆从2013年开始参与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的情报评议,并制定了标准化的评议体系,涵盖学历、多地申报、关联公司、技术领先程度、个人信用调查、知识产权总体调查等方面[23]。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还成立了情报业务品牌——金鸡湖智库,旨在为当地政府、企业等提供区域的宏观政策支撑,为重点产业发展、企业战略咨询、人才发展研究提供解决方案[24]。如2017年3月苏州工业园区工委、管委会发布的《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就是参照了该馆撰写的《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分析报告》后形成的成果[23]。
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三个阶段所提供的服务与成果不同,但每个阶段都在为下一阶段积累经验。“准智库”阶段是公共图书馆走向智库的重要节点,从第一阶段跨越到“准智库”阶段,实现从0到1的突破,是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面临的首要难题。为了显示其与智库提供服务的区别,笔者将“准智库”阶段的服务称为“智库型服务”,并在下文针对智库型服务内容展开论述,探讨开展智库型服务的路径和方法。
4 公共图书馆智库型服务的主要内容
对大多数公共图书馆来说,囿于资源、人才、经费等问题,要想建设类似于社科院、情报所这样的智库困难重重,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智库建设初期就应该扬长避短,开展具有图书馆特色的智库型服务。对此,笔者认为图书馆要发挥海量文献以及因管理它们而衍生的信息搜集、组织、计量分析、评价等能力的优势,以文献计量分析、内容评价分析为基础,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决策者提供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智库参考咨询服务。参考上述各馆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智库型服务内容可包括以下几点。
4.1 研究报告与政务专报
研究报告是智库机构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库产品的主要形式,为决策者掌握情况、分析问题、决策施政提供专业性参考方案[25]。公共图书馆有时也承接政府机关向社会公开的课题研究项目或内部课题研究项目,发挥其智库功能,向政府机关提供研究报告等成果。研究报告讲求针对性、客观性、实用性、时效性,落脚点在于通过举措创新、政策设计、机制优化或制度建构来解决现实问题[26]。政务专报与研究报告有相似之处,但相较而言,专报通常以问题为导向,切入口更小,文字更简练,以短篇幅文本为主,通常在几百字到几千字之间[27]。
4.2 基于政策评议的分析
基于政策评议的分析是对聚焦公共政策的背景、结果及其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各类政策评议信息开展的二次分析,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完善政策或开展相关工作,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开展工作与研究提供参考。政策评议分析是公共图书馆政策跟踪服务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对该领域政策的发展脉络和政策出台背景的梳理,对政策评议信息的热词分析、数据分析,以及对政策评议信息的综述、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或工作建议等。
4.3 科学评价
科学评价有两种解释,即“科学地评价”和“评价科学”,邱均平认为图书情报系统的“科学评价”指以与科学研究活动有关的人、事、物为对象的评价,包含科学出版物、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学科评价等[28]。对科学出版物的评价是通过文献的科学性(包括先进性和真实性)和重要性来评价其内在质量[29]。对科研机构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投入和产出成果率对其学术的影响力、学术团队构成、研发经费使用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科研工作者的评价通常是通过其学术成果的定量指标(如论文专业构成、引文构成、H指数等)与定性分析(如同行评议等)对其学术技能水平与专业能力等进行评价[30]。
4.4 舆情分析与研判
舆情分析与研判是在舆情监测的基础上,对监测的数据进行筛选、整序,并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进而研判舆情的性质和走向,提出有效的事中处置措施,或总结经验和规律,提出建议[14]91-94,[31]。编写的舆情分析与研判报告一般包括情况描述、舆情分析、对策建议等内容[32],讲求真实性、客观性,分析可以从舆情焦点、传播趋势以及媒体、专家、网民等群体观点的维度入手,图文结合,针对用户的角色与工作职责,提出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4.5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
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是指综合运用情报分析手段,对经济科技活动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与技术相关的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竞争态势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科技活动提供咨询参考[33]。目前图书馆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主要是围绕专利分析展开的,包括特定领域的专利分析、专利导航、专利预警等。专利分析侧重通过专利态势分析、技术构成分析、机构分析等掌握专利布局情况,为科技进步、产业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专利导航以专利为纽带,侧重为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作指引;专利预警侧重通过专利情报分析,对专利风险进行警示和主动防范,调整产品发展规划等等[34]。
4.6 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是借助应用统计学、计量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相关政策、运行状况、技术状况、核心人才、行业竞争力、竞争格局等要素进行分析,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35]。公共图书馆可整合政策分析评议、市场分析、科学评价、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等服务,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针对行业领域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人才环境、技术趋势等方面的分析。
实际上,智库型服务主要是基于文献的分析与评议,原理和方法相近,所以各项服务可以相互借鉴。公共图书馆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上述服务进行组合,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智库成果,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5 公共图书馆建设“准智库”的路径
笔者在设计的一项针对省级公共图书馆智库建设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23家被调查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中,对于“开展智库服务面临的最主要难题”一项,有19家认为高端人才不足,有18家认为缺乏顶层设计,有17家认为缺乏专业代表性人物,各有16家认为经费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智库联盟,各有14家认为参考源不足、薪资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特色化服务战略,各有13家认为缺乏成果转化的渠道、与用户缺乏有效交流,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对这些问题形成了共识。从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主要困难集中于制度、资源、人才、需求、经费等方面,为此,笔者试提出了开展智库服务的可行路径。
5.1 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公共图书馆可参照《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对智库的8条要求[2],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应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制定服务收费标准(笔者认为,智库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增值服务,可向用户收取费用,以补充智库研究活动的经费);为保障稳定的研究人才队伍,可把智库成果纳入职称业绩考核范围,以激励研究人员,如《四川省图书资料专业职称申报评审基本条件(试行)》对中高级职称申报条件就作出了相关规定[36];构建成果质量评估、宣传推广和转化机制;制定用户管理制度,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反馈以及做好保密工作;制定智库间的协作、联盟管理制度。
5.2 建设丰富且易于获取与分析的参考源
参考源是开展基于文献的智库型服务的重要基础,图书馆因而在参考源的建设上,一要着重采购各种全文型、参考型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Scopus等。二要采购专业分析工具,满足专利分析、舆情分析、热词分析等需求,或自主开发符合本馆业务需求的平台,如云南省图书馆自主开发的云图参考[37]。三要主动搜集、积累一些重要数据,并加强对数据的序化与研究。四要充分利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机会,把智库相关资源、工具的建设纳入其中。《“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对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提出了要形成国家层面知识内容集成仓储的要求[38],智慧图书馆体系将极大丰富研究人员的参考源。智库研究人员可借助数字人文、知识图谱、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重新组织信息知识内容,突破原有的知识单元,细化知识粒度,重建知识颗粒或单元的关系[39],这将提高分析效率并快速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
5.3 培养复合型智库人才
一项智库成果的产生,需要经历选题、资料搜集与分析研究、撰写报告等环节,涉及搜索、筛选、归纳、提炼、浓缩、分析、研判、文字组织等能力,与平时一、二、三次文献工作的能力相对应。因此在培养智库研究人员时,可以结合文献开发深度(即一、二、三次文献)来分层推进。
一次文献工作中,要重点培养搜集和筛选能力。在搜集阶段,一是注意选取适合的参考源,包括但不限于本馆及外馆的OPAC、数据库以及互联网资源(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二是制定检索策略,平衡好检全率与检准率,查找并获取一定数量的文献。在筛选阶段,应优先选择权威信源与权威作者的资料。权威信源包括党政机关发布的报告、信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的文章,以及核心期刊论文、优秀学位论文、《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权威文献;权威作者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智库机构的专家、高校教授以及专门领域的研究学者等,但也需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辨;对其他来源的资料也必须要辩证分析,以辨别观点的真实性、客观性与时效性。二次文献工作中,要重点训练信息组织能力与逻辑思维,包括从繁杂的资料里提炼、浓缩观点,对材料、观点进行分类、整序、合并、归纳,以及实现数据材料的图像化。三次文献工作则更进一步,要重点训练对资料的分析与研究能力。图书馆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计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归纳分析、演绎推理、扎根理论、比较分析等)、SWOT分析等[40],工作中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学习、借鉴、引入新的方法来深化研究。最后还要培养研究人员的全局观、战略观、长远观,加强研究人员的前瞻性预测能力。研究人员要注重日常积累,多关注时政(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部委、省委、省政府下发的重要会议、文件)、舆情热点,头条、微博等自媒体热点,广泛阅读以扩大知识面,建立自己的知识库。
此外还可以通过外聘专家的方式,一方面快速提升智库成果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合作,让馆员快速成长。
5.4 多方位获取用户需求
图书馆要多方位获取用户需求,一是主动关心时政,重点关注党代会、两会等会议精神,了解国家和地方在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方向,找准智库服务的发力点。二是主动承接政府机关的课题研究项目,助力其建设学习型机关。如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以文旅领域为突破口开展研究。三是可借助为民主党派骨干的馆员在政府机关的人脉资源,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四是了解并开发企业的需求,重点关注中小企业需求,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对象,因为大型企业、上市公司通常配置了竞争情报研究人员,而中小企业大多受经费等条件所限无法配置相关人员,因此它们对图书馆竞争情报服务的需求更大。五是加强与其他智库机构的交流,学习借鉴相关服务案例,以深入挖掘智库用户需求。
5.5 完善成果展示、推广、应用与评价
在成果展示方面,公共图书馆可建设多渠道、多载体、多形式的信息平台[41]。多渠道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嵌入式页面或链接、订阅用户推送、图书馆陈列等;多载体如电子全文、光盘刻录、印刷版等;多形式如建设机构库集结公开研究成果,还可建设跟踪主题库,持续跟进发展动向,定期发布研究报告等。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特定群体的推广,如对参考咨询服务的既往用户库进行分类,建立以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体的决策用户群,主动推送有针对性的智库报告等智库成果,挖掘潜在的智库服务用户。还应提升智库成果应用能力,促进建议被政策法规文件吸纳、施行,以取得社会实效。最后公共图书馆还要加强对智库成果的评价,建立分级评价标准,以内部评价、同行评议、用户评价等方式,不断完善评价标准,提升智库成果质量。
5.6 组建或加入智库联盟
协作精神是人类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加入智库联盟,有助于实现资源、人力、需求共享,在协作、交流、借鉴中促进业务素养的提升,特别是加入跨系统的智库联盟,还能有效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目前公共图书馆参与的智库联盟有三种形式:一是公共图书馆界的智库联盟,如南京图书馆于2020年5月26日联合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发起成立的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42];二是跨系统图书馆的智库联盟,即由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组建的智库联盟;三是跨界智库联盟,如湖南图书馆加入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等10家单位于2014年9月28日发起成立的湖南智库联盟[43],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于2019年5月28日联合来自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27家单位组建了金鸡湖智库联盟[44]。
6 结语
我国正面临民族复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都有很多决策需求,智库将大有作为。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分三步实现智库目标,即走出一条从为智库提供服务到提供智库型服务的“准智库”,再到智库的不断进阶、可持续发展的智库建设之路。
(来稿时间: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