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逻辑思路和实践路向

2022-03-02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段劳动价值

李 磊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上海201418)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全面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根本要求。《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全方位、全范围融会贯通的指导思想、目标、措施和评价等内容。显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需全面统筹、把握导向、遵循规律、因地制宜,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衔接关联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逻辑理路。厘清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认识逻辑、价值逻辑维度上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并明确其在实践逻辑维度上的建设路向,对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培养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认识逻辑

劳动教育既要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探求真理,也要遵循基本教育规律和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有的放矢。从认识逻辑维度来看,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劳动教育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对劳动的认识需要以实践为中介,历经感性认知、理性深化、现实考量三个阶段。

1.“识”劳动:劳动的感性认知

“人类通过劳动摆脱了最初的动物状态。”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85 页。马克思从人类起源和生存的现实角度揭示了劳动的意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衣食住行,都是通过劳动来实现的,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前及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并不完善,因此,劳动教育首先要秉持“劳动的基础意义”这一教育理念。此阶段的劳动教育应主要以认知、感受为主,通过对自然“感性对象性直观”做到“识”劳动,在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使劳动主体通过接触、观察、感受、认知等行为活动明确人的属人性,通过简单的实践活动意识到要通过劳动才能满足人的基本的生理需求,要帮助年龄段较低的学生辨析好“人需要劳动的必然性”,通过基本的家庭劳动教育让其进行劳动尝试和体验。《意见》指出,“要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知道人人都要劳动”。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最后登录日期:2020 年 3 月 26 日。该要求从感性认识的角度进行劳动教育,从劳动本体意义上的劳动教育出发,激发劳动主体的劳动自觉,让他们通过劳动认识并改造自然,观察与适应生活,为形成劳动意识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以“劳动与生活”为主题,以“识”劳动为原则,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方式,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此阶段的家庭教育要注重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长要及时矫正其不正确的劳动行为,以各种方法不断深化其对劳动的认识和理解,尤其要注重建立劳动和自食其力之间的联结②何云峰:《论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劳动教育评论》2020 年第2 辑,第36 页。,帮助他们做到自理、自立和自强,通过家务劳动形成独立自主性。学校的教育也可以通过趣味体验式的劳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劳动基础性知识,并通过户外认知学习等教育形式和方法,启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力求在感性认知层面做好劳动教育的启蒙。

2.“能”劳动:认知的理性深化

中学的劳动教育和小学的劳动教育存在递进规律,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意味着知晓劳动“是什么”,而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则要教育学生理解劳动“为什么”。伴随中学生身心的发展和成长,应培养其从对劳动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让他们懂得通过劳动为生活积累基础,创造成长成才的条件。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意味着不能局限于对“劳动”的表层认知,要更加关注个体的社会化,帮助个体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需要,认识到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社会由劳动生成。所以,此学段应该以“能劳动”为原则进行劳动教育,它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能劳动”是指能够具备初步、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掌握基本的生活和社会生存本领。因此,此阶段的劳动教育要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巩固学生的劳动习惯,从单一的认知劳动上升到劳动知识系统化教育;同时,还要注意通过运用服务性劳动增强他们的劳动意识,通过初步尝试生产劳动,学习相关技术,掌握生产劳动技能,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第二,“能劳动”意味着劳动主体能够自觉意识到劳动目的,理解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明白社会关系由个体通过劳动及关系形成。此学段的劳动教育要求,要从小学阶段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对劳动的理性反思能力;使中学生能够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和财富,能够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科学角度理解劳动的内涵和功能。这对劳动价值场域中的劳动态度、观念的培养以及坚定学生的劳动意志是必要的。

所以,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该以“劳动与学习、训练”为主题开展。同时,要注意“能劳动”的主体存在客观差异性,即个体和个体之间对劳动的学习、接受、理解和运用存在差异性,因此,劳动教育要注重因人而异。此外,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能力不断发展,劳动教育也要根据学段群体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在教育手段方面,除日常生活劳动之外,还可以通过职业服务体验、社区服务劳动、公益活动等提升相关职业能力,通过进一步的理论认知学习、企业实践、参加生产劳动、新型产业劳动等扩充其劳动知识,提升其劳动技能。

3.“会”劳动:劳动的现实考量

小学阶段的“识劳动”和中学阶段的“能劳动”,为大学阶段的“会劳动”教育提供了认识论层面的基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前两个学段的劳动教育提供场域支持,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阶段,劳动教育的场域进一步扩大。从现实意义上看,“会劳动”意味着劳动教育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创新化倾向。在劳动过程中,生产关系缔结并与生产力形成一对具体的矛盾,两者相互作用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程度为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预设了规定性,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定义为步入社会准备阶段的劳动教育,其主题应该聚焦“劳动与社会”。未来教育对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530 页。劳动不仅创造人的本质规定性,还发展人的属性。马克思认为,综合技术教育为生产和劳动的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纽带,科学技术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提供了基础。此阶段的劳动教育需要依据社会发展,注重科学技术元素的重要作用,注重结合生产性劳动达成劳动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历练;学生通过生产劳动充分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知识,尤其是完成对社会生活的进一步体验,培养学生习得在社会中的生存和适应的能力。同时,劳动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展现自由个性的劳动,劳动是人类的“类特性”,因此,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既要和社会接轨,满足专业化倾向,又要考虑到学生自由个性的展现;既要重视结合专业和学科开展实践实训,重视新技能、新工艺、新技术的养成,满足社会化需求,又要强调创业创新,强化个体创新思维,提升个体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属性,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协同发展。

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逻辑

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世界,同样创造了精神世界。人的劳动是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统一。人在劳动中不断完善自身,通过劳动将自己的主观需求外化为客观的物质成果,形成了人类的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等生活。劳动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应以劳动精神为指向,根据学段差异,在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础上,明确劳动的价值引领,明确劳动对人的精神发展的重要作用,从价值论维度上深入探讨。从价值逻辑关系来看,树立尊重、崇尚劳动的价值标准要建立在对“劳动必然”的认同基础之上,而劳动主体价值标准的建立催生了彰显奋斗、奉献劳动精神的内在动力。

1. 认同劳动必然的价值共鸣

劳动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劳动产生认同感,继而才能使其自觉实施劳动行为,具备劳动必然的劳动态度。《意见》强调,要在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过程中启蒙劳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光荣。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形成劳动意识,认同劳动必然的价值共鸣,需要经过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感知劳动,激发劳动兴趣,这带有“劳动本身即为教育”的价值意蕴。结合小学生的学段特点,低年级学生通过模仿体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劳动体验形成初步的劳动意识;高年级阶段以体力劳动教育为主,让学生参加劳动,出力流汗,体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意志品质。二是培养学生认同劳动的观念和态度,形成独立的劳动意志,促进正确劳动观的逐步树立,尤其要树立“劳动幸福权”的概念和以“因劳称义”原则为核心内容的劳动精神。劳动幸福权是形而上的本原意义上的劳动人权,它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兑现。②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第63 页。缺乏劳动人权就不能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因此每个人都有参与劳动的必然性。小学生通过认知、情感的体认,从劳动必然即“人人都要劳动”上升到“劳动是责任和义务”的应然观念,促发内心地认同劳动。三是从劳动的社会关系的支持中体验劳动光荣。如在家庭劳动中得到家长的肯定和赞许,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校园的集体劳动中得到表扬,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鼓励和劳动期望;在劳动理论教育过程中利用辛勤劳动的案例,熏陶和培养学生,使学生能够从感知深入情感,进而上升到劳动态度的培养,最终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认同劳动必然。

2. 尊重、崇尚劳动的价值标准

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求对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有正确的评价,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价值理论基础,在价值维度上体认劳动的功能,做到“知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③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 gov. 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最后登录日期:2018 年 9 月 10 日。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都逐渐发展成熟,此阶段对探求世界的真理、人生的价值有较为浓厚的兴趣,是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尊重、崇尚劳动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劳动价值观的体现,因此,中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遵循理论和价值双重教育规则。其一,要使学生理解“劳动”本身的价值和功能,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角度正确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劳动确证人的本质”,能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角度理解“劳动创造价值”,要从“抽象劳动”的角度对学生加以说明教育。劳动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生产的价值,更在于精神的价值,使学生从学理上明确劳动的价值,从而形成尊重、崇尚劳动的价值理论基础。其二,劳动教育规律同样符合教育规律,课程教育目标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劳动教育要以培育劳动价值观为关键点。“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187 页。,通过劳动形成社会,社会关系决定了人不是单独的存在。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集体中,社会主义精神最核心的体现是集体主义精神,所以,此阶段的劳动教育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为他人”“利集体”的劳动价值观。如《意见》明确:要培养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尊重劳动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在价值观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科学地揭示了劳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根本作用,而且对劳动给予了无差别的尊重。②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年版,第82 页。尊重劳动是最基本的劳动价值观准则。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层面,价值高低的评判应该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为衡量标准。尊重劳动更包含尊重劳动个体和劳动成果,尊重劳动集体和全体劳动人民。崇尚劳动意味着劳动个体自觉内化热爱劳动的正确态度和对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并自主外化为积极劳动、辛勤劳动的劳动行为。要从服务他人、集体主义的角度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树立尊重、崇尚劳动的价值标准。

3. 奋斗、奉献的劳动价值宗旨

新时代,劳动从内涵到形态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大学生是即将进入社会的劳动群体,即将开始实践劳动积累的过程,社会角色的转变会使其遇到与个体原本价值观念有冲突、有阻碍的因素,需要大学阶段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予以克服和纠正。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遵循“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认识和价值旨趣,彰显劳动奋斗、奉献的历史和时代价值烙印,需要注重个人、社会、全人类三个层面:第一,在个人层面上,注重奋斗精神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无不彰显奋斗精神,奋斗是一种斗志昂扬的劳动精神,形成正确的奋斗幸福观对个人来说是一种内生动力,能有效激发劳动主体的自由自觉的能动性,为个人和社会的财富和价值积累提供有利条件。第二,在社会层面上,人工智能、网络媒体、大数据等数字科技的进步催生了劳动新业态,如“网红直播带货”“虚拟现实体验”“新型快递业”等的发展,这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现实体现。劳动教育应具有针对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形态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生产劳动的新需求。同时,针对劳动业态的转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伦理素养,包括职业精神,诚实劳动的职业操守等,提升大学生的劳动道德和价值判断的决策能力,避免价值观异化。第三,应将厚植劳动精神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命运的和谐共生,实现人类共同体的幸福。因此,在劳动教育中需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奉献精神,教会学生通过劳动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具备人类命运共同的情怀。要教育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志愿公共服务,帮扶精准脱贫,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等劳动工作,展现奉献精神、时代精神和无私情怀,凸显劳动精神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向

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实践是人本质力量的外化,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活动。实践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的、具体的、物质性的力量,人的实践和认识在矛盾中辩证发展。从实践逻辑上说,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为了达到劳动目标而进行的教育。劳动教育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因此,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劳动教育需要落实到实践,回归到劳动的本真意义。当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因学段的不同,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在厘清劳动教育认识逻辑和价值逻辑的基础上,在实践路向上应达成内在和外在同步的劳动教育目标,在劳动教育内容中统一共性和差异,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协同整体和局部,在劳动教育评价中综合过程和结果。

1. 劳动教育目标:内在和外在的同步

劳动教育目标的确立是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直接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按照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认识逻辑和价值逻辑,通过劳动教育塑造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意志和劳动精神,树立学生的劳动价值观,这属于内在的劳动教育。同时,劳动教育还能养成学生的劳动习惯,锻炼学生的外在体魄,使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体生存并适应社会发展,这属于外在的劳动教育。内在的教育和外在的教育存在辩证发展的关系,必须同步,达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任何一方面的教育有失偏颇,都会造成劳动教育失效,造成劳动教育主体不能正常有序、自由自觉地发展。如在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时常发生个体利用自己掌握的劳动技能非法谋求私利;在劳动态度上蔑视体力劳动,认为体力劳动低下;还可能会出现劳动主体虽然具备高的劳动热情,但因为懒惰的劳动习惯而不愿意去实施劳动等知行不匹配的种种现象。因此,劳动教育在实践逻辑上,首先要遵循内在和外在相统一的原则,要从劳动目标入手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好劳动教育的目的、对象、实施主体,在大中小学各学段实施目标内外逻辑统一的劳动教育;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目标,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外在的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知识技能,以及内在的劳动价值取向;围绕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劳动教育目标,保障劳动教育资源不缺位、不失位;要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在各学段的教育主体功能,不可忽视任何一个阶段劳动教育的实施,做到内外同步、知行合一。

2. 劳动教育内容:共性和差异的统一

劳动教育涵盖的内容呈现系统化的特点,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和劳动价值观在各学段呈现共通性和差异性,后一学段的劳动教育往往是在前一学段劳动教育基础上的深化,并且存在内在的衔接逻辑,符合学段的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要注重劳动习惯的养成,中学阶段要注重培育劳动技能,大学阶段要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劳动教育为主。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遵循主体从被动到主动到自觉的逻辑过程,遵循先易后难的学习认知规律,遵循从简单劳动到自主创造性的复杂劳动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各个学段共通的劳动教育规律,发现各学段不同的关键教育点,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另外,从专业和学科的角度来说,劳动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性,在劳动教育内容上存在多学科的交叉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具有通识教育的属性,通识教育使学生的学习由深及宽,它与专业性的劳动教育构成学科上的共通和差异。①周光礼:《劳动教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载新华网:http://education.news.cn/2020-07/28/c_1210723292.htm,最后登录日期:2020 年 7 月 28 日。因此,两者也需要统一,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分不清通识性劳动教育内容和专业性劳动教育内容。可以将劳动教育结合学科、课程、教材、课堂,将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化,规范化;通过系统梳理各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关联内容,挖掘关联内容的结合点,明确专门的劳动教育和通识的劳动教育分别教什么、怎么教,采用主题情景、劳动教育专题式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达成教育内容共性和差异的统一。

3. 劳动教育过程:整体和局部的协同

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实现整体和局部协同发展。首先,要整体考虑劳动教育全过程,教育者要整体规划劳动教育,不断推动劳动教育的整体性发展,既要制定整体的劳动教育总体方案,有完整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劳动实践项目、劳动校园文化、劳动教育保障、劳动教育专业支持等,又要保证上述每一个劳动教育环节不脱节、不滞后,如此才能保证劳动教育的顺利推进。其次,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对劳动个体来说,劳动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个体发展的全程参与性。要保证每一个劳动教育阶段的持续推进,才能达成“劳以育人”的最终整体目标,即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劳动教育整体效用的发挥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元素,这些元素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起到控制作用,不能单靠某一个元素完成教育全过程。四者分工不同,功效不同,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各元素的整体统一,又要注重局部协调。最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展现了劳动教育特有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要注重德、智、体、美、劳整体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回归劳动教育本质的应有之义。

4. 劳动教育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综合

劳动教育评价要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同时,在进行劳动教育评价时既要考虑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也要考虑到评价体系的全面性。首先,劳动教育评价要关注、记录、控制、反馈学生的平时表现评价,过程性评价并非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分数段或者等级上,而更加倾向于个体内部受教育的前后差异性。其次,要综合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科学合理地制订劳动评价方式。如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科学化,全面考虑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综合,以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综合。劳动教育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可以采取自评、互评、他评等多种方式,建立劳动诚信机制,并把结果性评价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纳入学生劳动综合素质档案中。最后,劳动教育评价要考虑到评价体系的全面性,既要考虑到劳动观念、劳动行为、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品质和习惯等多个维度,又要根据学段的不同对劳动教育评价内容有不同的侧重,如小学生主要侧重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评价,中学生主要侧重劳动技能的评价,大学生主要侧重劳动价值观的评价。要根据不同学段选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如相比于大学生来讲,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评价更适合使用观察法。总之,劳动教育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兼顾过程性和结果性,才能做到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评价的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学段劳动价值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热爱劳动
一粒米的价值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给”的价值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