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视域下教育风险治理的“靶向模式”
2022-03-02丁奕然
丁奕然,倪 娟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 130024;2.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13)
伴随着我国教育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教育领域风险的治理研究也尤为重要。教育现象的未来结果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与难以预测性,致使教育领域风险的类型也极为庞杂。教育风险既包含危害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宏观风险,也包含危害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微观风险。虽然现代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的诱导、约束或干扰,但系统中各主体的课程教学、督导管理与决策推进等教育行为均保持着相对自主性与能动性。与此同时,内隐于教育系统中的风险,大多在教育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中完成生成、爆发与演化乃至消失殆尽的全过程。对照现实的教育风险治理情况,教育风险的治理需要领导者在短时间内区分风险类型,关注影响因素,采取各种有效行动进行决策。①倪娟:《风险社会中教育治理能力的困境与突破》,《江苏高教》2020 年第11 期,第18-25 页。可见,教育风险治理的过程是教育系统内部治理主体围绕外部诱变量,进行的风险自我管控与组织,进而达成自适应的平衡态过程,即教育风险治理的过程为自组织过程。
自组织理论历经普里高津(Prigogine)、哈肯(Haken)、托姆(Thom)等学者的发展,生成了由结构耗散论、协同论与突变论构成的自组织理论群。②哈肯:《信息与自组织:复杂系统的宏观方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年版,第10 页。该理论不仅可以用于表明事物的结构形态,也可以运用其解释系统内各要素各司其职,协调地驱动事物演化的过程。③黄永军:《自组织管理原理》,新华出版社2006 年版,第52 页。而教育风险治理过程正是在开放系统中,治理主体保持相对独立性,响应外界变化进行的能动性组织应对。之前已有相关研究采用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论,进行了偶发外源性教育风险的治理模式透视与分析。①丁奕然,倪娟:《协同学视域下教育风险治理的“溯源模式”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21 年第5 期,第145-150 页。实则,除外源性教育风险外,教育系统内部潜藏着教育执行或承受主体司空见惯、难以觉察的各类风险。此类风险大多为原发型风险,其虽不易被发现,却会大概率诱发教育系统的危机,该类风险的广泛存在也导致了教育领域的“灰犀牛事件”②灰犀牛事件:灰犀牛虽然体型笨重、反应迟缓,但是如果向你狂奔而来,则后果难以想象。因此,“灰犀牛事件”常来隐喻一些让人习以为常却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频发。正因如此,研究者借由自组织理论风险分析并提炼此类教育风险治理的“靶向模式”,以期为教育风险的有效治理提供更多可能。
一、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靶向模式”及其适用风险
1. 本体意涵:关键节点的打靶定向
教育风险治理的靶向模式,是围绕教育系统内隐风险中极易爆发问题或者冲突的关键节点进行位置锚定,然后根据其进行定向补偿、精准处理的治理方式。由此可见,靶向模式侧重于关键节点打靶定向,需要剖析教育风险的靶标位置所在,并进行重点攻关。根据自组织理论,影响系统产生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但序参量③影响系统自组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变量为序参量,即序参量是影响系统稳态达成的关键要素。协同学理论认为序参量支配着子系统的行为,主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协同过程。才是改变系统稳态的关键所在,系统想要达成平衡协调的状态都应围绕着序参量做改变。④沈禄赓:《系统科学概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年版,第84 页。可见,原发型教育风险的治理关键在于找出影响系统稳定自适的关键漏洞(序参量),并对此进行精准施策。序参量的打靶需要对教育系统的层级进行逐步剖析,并分析清楚其影响程度的主次,以方便后期的定向治理。后续的定向治理过程既包含风险爆发后的关键点补救、爆发前关键点的缓冲机制确立、内部的多元协商与系统运转,也应当包含涉及关键节点内相关教育主体的问责与督管。靶向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厘清教育风险爆发的关键所在,并合理施策。综上所述,教育风险治理的靶向模式通常是由应对教育系统内部危机事件,从而进行风险识别、响应与化解凝炼梳理而来,其侧重于风险点的定向解决。
2. 适用风险:内生原发的隐藏性风险
靶向模式的使用范围必须要满足教育风险的内生原发性,即该风险的诱因产生于教育系统内部。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往往由于教育系统内部的偶发事件,致使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定向循环状态改变,从而促使教育系统内部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其出现了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⑤杨博文:《自然辩证法新编:复杂性科学理论及其哲学(修订版)》,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年版,第62 页。此处的偶发事件虽然是陡然间发生的,但其更多地是由教育系统内部隐匿许久、不为人察觉的漏洞所致。人们平时若对之不加关注、不予预警,而是习以为常地处理此类事情,可能会爆发影响更巨大的危机。此类潜伏性极强的教育风险,大多受教育系统内责任主体的风险意识不强、风险辨别能力较弱以及风险督管制度缺失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而演化、爆发为危机。恰如自组织理论所强调的,虽然系统表面上呈现出平衡态,但其内部自生、反馈与监管势力的此消彼长悄然构成了系统内部的涨落,从而可能会干扰、破坏稳定有序的系统结构。⑥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150 页。教育系统内部风险的演化通常也是由于系统内部涨落被放大而诱发的,如中国香港修例风波下爆发出的教育系统内部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施风险。该风险看似是外界偶发事件所致,实则是香港教育体系内部早已存在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渗透缺失、多元文化理念的理解缺乏与意识形态领域的管控缺陷所致。⑦陈丽微:《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缺失的原因与出路》,《课程·教材·教法》2019 年第11 期,第137-143 页。针对此类内生原发的隐藏性教育风险,靶向模式中找出关键节点的靶标、层级剖析的治理体现得尤为有效。
二、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靶向模式”过程阐释
1. 锚定爆发点,推进应急缓冲
如前文所述,靶向模式治理的教育风险为教育系统内生原发的隐藏性风险,该类风险具有随时随地性与潜藏性。正因如此,此类风险在没有出现部分偶发事件的情况下很难被人们所察觉,而一旦出现偶发事件后,风险已经爆发为危机。所谓危机是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风险前教育内部各系统协调运转的表象被打破,且由于偶发事件导致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改变,整个系统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状态,若治理不好,则该教育系统面临着崩盘的危险;另一方面,危机的爆发让原本存在的漏洞一一暴露出来,为原有体系的查漏补缺、优化调整提供了机遇。因此,靶向模式治理教育风险的要义在于,捕捉偶发事件诱发的教育风险显性化、爆发性过程,进行定点、系统且合理的治理施策。然而,系统治理的前提应当是如何面对混乱、复杂的非平衡态,锚定风险中的各类爆发点,进行应急的补救与缓冲,从而为系统、科学的治理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与较长的治理时间。
锚定爆发点、推进风险治理的应急与缓冲,是指偶发事件的产生致使系统稳定状态改变,观测当下已然造成或预测未来可能导致的教育正常工作、人际交往心理与社会舆情报道等多方面的变化,进而对不良影响与扩散效应尽可能地进行消除或降幅。具体而言:第一,一方面需要深入偶发事件了解其详细过程,给予统一的解释与回答,防止舆论的扩散;另一方面应深入了解该教育事件相关主体承受的具体危害、主观感受与未来做法,寻找出事件的走向。第二,基于以上的实际情况了解,一方面可以采用经济、政治、法律与心理等多方面手段对风险承受主体进行援助弥补、情感同化与行为督管等;另一方面应深入分析偶发事件承受主体的认知、情感、意动与实际行为,研判当下的教育危机等级以及未来的基本走向,锚定其爆发的关键点,并分析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第三,研判出风险未来可能的等级,应对爆发点设置多套应急缓冲方案,从而为风险的扩大爆发设置缓冲地带。该过程中尤其注重信息渠道的畅通与应急组织的完善,以便减少管理中的能量消耗。①任佩瑜,张莉,宋勇:《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在企业组织与决策中的作用》,《管理世界》2001 年第6期,第 142-147 页。
2. 定向系统治理,优化运行机制
在取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与较长的治理时间后,就应当分析偶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此时即进入了此类内生性教育风险的定向系统治理与优化运行机制的过程中。根据相变理论与协同学理论,序参量的改变役使着系统中其余变量的改变,让系统演进为平衡态或者近平衡态。正因如此,根据风险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寻找系统中的序参量则尤为关键,该序参量在内生性的教育风险系统中往往指向配套制度、组织结构、信息渠道与人为因素等方面。总的来说,靶向模式的治理关键就在于打靶风险爆发的序参量,再进行定向系统治理,从而优化运行机制。
定向系统治理、优化运行机制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根据偶发事件综合分析列举其生成的种种原因,对各类成因进行归纳整理并透视出共通性的重要成因(即序参量),验证序参量探寻的准确性并推演序参量造成的全部影响,以及进行序参量的调适促进系统达成近平衡态。首先,风险治理的主体应该仔细思量偶发事件产生的各类成因。其次,对各类成因进行归类分析,探讨出役使系统解构的序参量。再次,将初步确定的序参量反向验证,并推测其还可能会促成什么样的影响。最后,采取相关策略事件促使序参量改变,以便于系统优化运行。此步骤是否真正达成自组织的协调运转,应当通过类似或相关偶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否大幅降低进行确证。
3. 完善各类制度,强化约束监管
序参量如果仅是一时改变,过段时间后又恢复成原来状态,那么靶向模式的风险治理必然不能达成良好效果。根据突变论所强调的系统经历关键事件后,常常会跃进至另一种特征状态来看,突变会成为系统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具有积极的意义。②Thom,S. R.“Analytic Reviews: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Vol. 4,no. 2(1989),pp. 58-74.实则,教育风险治理不仅需要考虑风险爆发时的应急缓冲,治理时的系统优化,也应该考虑治理后续的状态维持。因此,采用靶向模式进行治理风险后的行为规约与资源保障等是需要思考的问题。然而,仅有制度的确立却不践行同样无法确保突变的发生,所以,靶向模式进行教育风险治理的最后一步,应当做到完善各类制度、强化约束监管。
详细说来,各类制度的完善既应当包含人员资源制度、职责奖惩制度、资源保障制度等,还应当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协调配套制度与进修培训制度等多个方面。此外,制度的完善不仅要包含风险发生地的制度确立,对于普遍意义上存在的教育风险还应将其上升至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层面,从而防止类似风险的扩散与复制,做到防微杜渐,将其扼杀在萌芽之中。
三、教育风险治理“靶向模式”的案例分析
1. 校园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及其治理案例
(1)风险表征及其成因
校园食品卫生安全风险属于典型的教育内生性风险。如“9·12 山东纪台食物中毒事件”:2014年9 月12 日,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第二中学小学部57 名学生在食堂就餐后中毒,调查报告显示系学校馒头机突发故障,导致机油泄漏(齿轮箱泄漏,已被公安机关查封),造成部分学生食用矿物油污染的馒头后,出现呕吐、肠胃不适等症状。①杨晓卫:《山东57 名学生因食堂馒头机漏油中毒4 名未愈学生转院》,载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sh/2014/11-08/6762751.s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0 年 11 月 3 日。学校食堂中学生就餐较为集中、人数众多,一旦某个环节存在漏洞就很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该风险如若发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身体功能受损则有可能引发学生心理问题。此外,食品安全风险时常还会带来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恐慌情绪,易造成公众对学校教育系统和政府的不信任,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该风险的成因主要来自学校内部:一方面是学校与上级部门的监管不力,没有重视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管与督导;另一方面是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因为青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食品消费心理急切、辨别能力弱的现象,社会又缺少专门针对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保障手段,致使中小学校学生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关注度与洞察力不够,进而致使风险爆发。
(2)风险治理策略
若校园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上报学校,医院采取积极措施,并保护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和处理。在具体监管上需要明确学校和教育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首要责任。一方面,学校监管要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提高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对学校食堂进行可视化监督。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打牢健康中国根基》,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1525/sfcl/201910/t20191029_405721.html,中国食品安全报,最后登录日期:2020 年11 月3 日。另一方面,落实督导检查,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应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督导检查,且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形成常态化的抽查、监管机制。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任务,严肃查处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学校和单位,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为了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还应当加强健康教育。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纳入健康教育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加大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争取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支持,让公众感受到专项整治的力度和效果。
2. 从案例透视“靶向模式”的使用
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长期存在于人们身边,难以识别,而偶发事件(即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才会发现此处存在漏洞或隐患。如上文案例就是安全事故发生后才发现存在食品制作机器漏油安全的问题。实则,偶发事件的背后存在着潜藏已久的隐患,相关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责不明确均是潜在漏洞,只有锚定这些问题,才便于通过定向治理的措施,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内生原发的隐藏性教育风险,如能做到责任落实且有效督管,那么隐患就会在偶发事件发生前被解决。当下,国家层面应对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的制度已经确立,2019 年教育部就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且印发了《教育部解决学校及幼儿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问题整治方案》,可见相关制度已经基本健全。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守护校园食品安全打牢健康中国根基》,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1525/sfcl/201910/t20191029_405721.html,中国食品安全报,最后登录日期:2020 年11 月3 日。那么,教育风险治理主体就应采用常态化的约束与监管来强化制度的落实,针对教育系统内部的隐患定向施策。学校应采用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形成常态化的抽查、监管机制,从而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任务。该定向的治理过程也正体现了“靶向模式”所强调的完善各类制度与强化约束监管。
四、教育风险治理“靶向模式”的保障策略
1. 提升风险识别的能力
靶向模式对应于治理内生原发型的隐藏性教育风险,由于此类风险长期存在于人们周边,具有深层潜藏性,因此定向治理该风险前的关键节点(序参量)识别至关重要。然而,实际上教育风险治理主体却时常对教育系统中潜在的风险点熟视无睹。正如上文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的案例,看似由于一两次操作的失误,实则是由日常对此安全隐患没有重视或是风险排查没有很好地识别到相关风险点所致,可见,靶向模式打靶定向的前提保障应当就是提升风险治理主体的风险点识别能力。具体而言:一方面,应该提供日常身边隐患诱发教育风险的案例,让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内部的教育风险治理主体参与学习。该学习过程可以让相关负责人员进入学校等教育系统中进行案例介绍、深入剖析与关键点识别的培训,也可以邀请专家实地进入学校进行风险点的摸排与现场教学②李云翔,李雅凤,朱玉珍:《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特征与风险规避》,《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 年第1 期,第228-234 页。,让风险治理主体能够跟随专家“做中学”,从而促进自身风险点识别能力的提升。由于人的认知经验常常会受到自身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可以偶尔借由第三方辅助进行教育系统内部风险点识别的方式,将其关注到的问题呈现给风险治理主体,以促进识别能力的提升与下次的风险治理改进。另一方面,应当辅之奖罚分明的评价方式进行风险点识别的考核,对于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检查出更多潜在风险点的人予以激励,并让其分享与交流经验,从而促进风险治理主体整体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
2. 健全强化督管机制
采用靶向模式治理教育风险时,除了在系统内部需要加强治理主体的风险识别能力,也应当在外部进行监管约束,以确保更多的风险点被发现与治理。如上文所述的案例中,如果经常有食品监管部门介入、教育行政部门的风险排查,那么以上的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在靶向模式治理内生性的潜藏教育风险时,应当强化督导与监管机制。督导与监管机制的确立与实施,一方面有助于明确教育系统内部潜藏风险的发展情况,以便于风险点排查、识别与化解形成长效管理;另一方面其将驱动责任的落实,从而以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进行治理的分级推进。具体而言:第一,需要相关部门主动介入,落实常态化的监管活动,并寻找到相应的负责人与之对接,进而便于风险的治理与改进。第二,采用学校外部引智建言与上级部门调研督查相结合的方式,为内部潜藏风险点的发现、监控与防范提供更迅速、更准确、更科学的建议。第三,确立问责机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人,以便于督管结果反馈后优化解决。③吕建:《对当前我国教育问责制运行的理性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 年第3 期,第1-5 页。既要追究对潜在教育风险漠不关心的态度行为,也应该追究随处检查、盲目摸排潜在漏洞的行为;既要追究执行主体的直接责任,也要追究相关负责领导的管理责任,以确保督管机制的有效落实与长效实施。
3. 建设治理文化环境
无论是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还是督管机制的健全强化,其保障靶向模式治理成功的目的均在于唤醒教育风险治理主体的忧患意识,培植其对于日常隐藏漏洞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塑造其教育风险治理常态化的良好惯习。要达成这一目标,还应建设治理文化环境。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建设教育风险治理的网络平台、宣传板报以及教育内部的媒体平台,载入潜藏身边的教育风险及其危害的案例,从而提升行政人员、教师与学生的风险规避或治理意识;另一方面,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召开教育风险治理会议,并且汇编风险治理文化大纲、教育风险文化手册,从而其将治理文化内化于教育风险治理主体的行为中。此外,还应该对治理文化的环境建设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通过组织相关的公益活动、风险案例的展览参观等活动,从而在文化层面唤醒教育风险治理主体的忧患意识。总而言之,全方位、立体化的治理文化环境建设,为风险治理窗口期的前移注入深层而持久的文化力量,进而为靶向模式治理的内生性风险由“遇见”走向“合理规避、有效防范”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