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均衡课堂预设与生成实践
2022-03-02山东省威海临港经济开发区蔄山中学王宏亮
山东省威海临港经济开发区蔄山中学 王宏亮
新课改就师生关系提出了新建议,指出师生双方应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式共同参与学科活动,综合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教学理念便在此背景下衍生与发展,预设强调了一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主张一线教师摒弃“唯经验论”行为,根据学生的素质发展需求预设语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起到调控、指导作用;生成则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应支持学生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使得学生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发散学生的思维,而教师要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干预,促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因此,均衡好预设、生成的关系,将促使师生双方实现教学相长,顺利实现智慧教育改革。具体来说,初中语文教师可从如下两点均衡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为构建有效课堂做好准备:
一、精心备课,以学情进行预设
备课是指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所展开的预设活动。在常规的备课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会注重考虑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追求的是快节奏、高密度的教学特点,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且衍生出“填鸭式”教学行为,导致生成性教学流于形式。为了切实构建生成性课堂,初中语文教师便应精心备课,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预设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的各个流程,以便切实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1.分析学情水平,预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学全过程都起着引导作用,教学目标的适宜性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主动学语文。从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存在特殊规律,而当教学活动的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水平,那么则将有利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预设时便要科学预设教学目标,以便督促学生主动学语文。在此方面,教师应按照难易程度展现教学目标,照顾各层学生的认知差异,体现出关注学生个体认知需求的理念。
以《春》课文阅读教学为例,初中生已经经过前期的语文学习能自主完成字词积累任务,但是《春》这篇课文多次使用叠词,生动描绘了春日景象,而这也是本班学生所要学习、借鉴的内容。另外,本班学生在阅读散文时普遍存在欣赏能力低下、难以理解作者所写的意境等问题,所以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则根据学情特点设计了如下内容:
基础层目标:圈画出课文中的叠字、叠词,请说明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
从课文中摘抄1~2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且能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巩固层目标:模仿你最喜欢的这几个句子,围绕春日景象写一两句话,分析《春》这篇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
找出课文一共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说出这些使用修辞的句子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
找到课文中关于春风、春草等春日景象的内容,自主划分课文的段落结构。
提升层目标:《春》这篇课文的体裁属于什么,这种体裁有怎样的特点。
课文中哪些内容能展现作者的情感,请自主分析作者描绘春日景象、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及其特点。
由此,本班学生则可根据上述目标自主预习本课知识,且能在课堂上围绕上述学习目标参与阅读探究与讨论活动,便于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先进思想,也将有利于成功构建生成性课堂。
2.分析学情特点,预设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一线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选择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等教学因素的统称,而教学策略的选择也体现着初中语文教师是否具有均衡预设、生成关系的专业能力。在课前备课时,初中语文教师应遵循生成与预设并存的原则设计教学策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素质发展需求,以便让学生在生成性课堂学习中实现自主发展。
比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时常常会陷入阅读瓶颈之中,尤其是当他们失去了参与信息交互、发散思维的机会时,便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积累语言材料。然而,虽然背诵是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基本方式,但是如果学生是在不理解的状态下去背诵语文知识,那么学习效率将十分低下,而且学生的遗忘速度很快。通过学情分析,教师选择了这样几种教学策略:
第一,小组合作法。初中生在课堂上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划分课文的段落结构,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且要分工整理关于阿长、鲁迅二人的文学常识资料,预设作者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中想要宣扬的思想、情感是什么。
第二,“小先生”教学法。既然初中生在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可能会陷入认知瓶颈,难以实现深度阅读,那么我便让本班学生自主讲解《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将学、讲结合起来,使其在课文讲解活动中发现问题、生成文本意义,由此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第三,讲解法。即便是在生成性教学改革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十分重要,这将直接关系着初中生的素养发展,所以在《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中,也会继续使用讲解法帮助学生归纳阅读结论,解析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得学生能顺利积累有效的阅读经验。但是,为了避免出现“灌输式”教学问题,我则会在学生主动提问、陷入阅读瓶颈时使用讲解法,以便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通过上述三种教学策略的有机整合,本班学生便可在阅读课上实现自主学习,而这就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思维状态,将切实促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使其能顺利突破阅读难点,全面掌握《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主要内容。
在精心备课环节,初中语文教师应客观、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能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而忽视学生的认知需求,否则将很难通过有效的课前预设促使生成性教学活动的发生。而且,课前预设只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与优化的依据,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语文时还应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展现出灵活、敏捷的教学机智。
二、课堂生成,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性
构建生成性课堂并不是指教师要完全纵容学生的学习行为,而是要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整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在有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其能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因此,在课堂上,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以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
1.创设情境,体现教师的预设指导。
情境教学是构建生成性课堂的有效策略之一,李吉林老师已经在个人教学实践中证明了情境的作用,并探索了多元化的情境创设策略,从实践中证明了有效的情境是驱动学生自主学语文的基本条件。因此,在生成性课堂指导中,初中语文教师则可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建构语文知识,以便为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做准备。
比如在《太空一日》一课教学中,为了促使本班学生主动读课文,教师从网络中搜索了神州十三号顺利发射,以及中国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视频资料,利用这一电教媒体创设了阅读情境。对于初中生来说,宇宙是神秘的、浪漫的,他们从小读着神话故事长大,对宇宙充满向往与期待,而电教资源展现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就可切实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学生在《太空一日》这篇课文中能进一步了解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如此,便可促使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分享阅读经验,这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自主阅读,改善学生的阅读状态。
电教媒体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为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初中语文教师应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以便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有效情境。另外,如果可以通过生活观察、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那么初中语文教师也要设计生活观察与体验活动,以便切实提高情境创设效率。
2.重视探究,促使学生实现自主生成。
实现生成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要素便是要促使初中生主动学语文,全程参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实现有意义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探究,支持学生自主生成知识记忆。为此,教师则可按照这样的顺序开展探究教学: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探究尝试。教师要相信初中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上应展现探究任务,学生据此便可完成阅读、分析等学习活动,并在教材上做笔记,由此实现自主学习。
其次,学生要参加小组合作、实现组际分享。一般情况下,团队的力量要超过一个人的能力,在语文课上开展异质小组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互通信息,分享认知经验,而这就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组际分享中,初中生则可进一步梳理学习思路,这将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根据学生的提问、学习效益,教师则可进行教学指导,但是要尽量让学生自主总结阅读经验,以便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三峡》一课教学中,教师便根据文言文的一般顺序,要求本班学生通读课文,自主翻译文言文内容,调查文学常识,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多次提醒学生要积累、摘抄文言常识知识,所以他们可自主迁移已有认知经验,标注《三峡》这篇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等基础知识,自主翻译课文,分析课文的中心思想。接下来,学生便要在小组内共享阅读结论,规范文言文翻译结果,就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展开讨论分析,借助小组智慧突破认知瓶颈。这样一来,本班学生便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实现学习进步,这也就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根据小组讨论结果,本班学生便可在课堂上展示探究结论,教师也会帮助各小组规范翻译结果、分析结论,并且会现场搜索三峡的景观视频,使得学生能及时积累感性认识。如此,则可促使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3.关注意外,创新生成教学效益。
课堂意外是指超出教师预设,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如何处理课堂意外也是构建生成性课堂必须要面对的教学问题。通常情况下,课堂意外反映着学生的认知瓶颈、真正关心的问题,所以教师不能忽视课堂意外,而是要根据课堂意外调整、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利用具有探究价值的课堂意外组织学生参与问题讨论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成性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切实保护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以便为学生主动学语文做准备。
比如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在课文中能发现自己的学校生活特点,所以能在文本阅读中投入真实的情感,这也就有利于促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在本节课上,有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引人反思的问题:如果是在百草园这样的学校中成长,会不会被时代抛弃?这个学生的质疑让人感到好奇,而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所有的同学都在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每日沉浸于玩乐,不能提高成绩该如何是好?经过思考,教师则设计了一个辩论问题: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两类教学风格,哪种更适合现在的学生?本班学生可自由组队,以正反两方分别进行辩论。这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也有利于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均衡预设、生成之间的关系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便于学生顺利取得素质进步,使得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则应遵循预设与生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精心备课整合教学资源、手段策略,为生成性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并在课堂上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由学生设问、探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解惑指导,使得预设与生成实现和谐统一,从而切实促使小学生实现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