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2022-03-02范明宽曾智勇胡长虎
范明宽,曾智勇,胡长虎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疫情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极重要的使命。但目前,我国基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均不能满足需要。作为主要面向基层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职业院校,只有分析当前形势,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一、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数量现状
据《2020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970 03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截至2019年底增加15 646家),其中乡镇卫生院35 7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 365家、村卫生室608 828家。受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镇化率提高等因素影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数量不断减少,尤其是村卫生室数量减少较为明显。截至2020年底,全国专业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共92.5万人,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为11.6万人,在各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中占比仅为3.3%,每千人专业机构公共卫生人员0.66人。按照《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的要求,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0.83人,才能满足各级各类公共卫生工作需要。以襄阳市为例,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总计不超过3千人,按照总人口550万计算,至少配备4 500名公共卫生人员才符合要求。
二、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素质现状
以襄阳市为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鲜有预防医学专业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大多公共卫生岗位是由护士兼职或者其他临时聘用人员从事,专业不对口,只能满足于干完,很难满足干好。甚至一些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由非医学人员开展,工作疲于应付,辖区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个案调查等工作难以深入有效开展。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现行财政保障水平低,财政拨款不足,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进行创收是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一般来讲,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高低与经费支出成正比,因此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被认为不仅不能创收,反而“花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纳专业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能力和动力不足。
二是公共卫生主要通过疾病预防和控制,让人们不发病和少发病,其服务对象直接是人。但环境卫生治理、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和安全等,相比临床医疗等治病救人的一线岗位,被称为“看不见的战线”,职业价值感和认同感较低,这反过来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补充较难。
三、新形势下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疫情防控发表的诸多重要讲话中,对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构筑我国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的公共卫生人才作为重要支撑,这是为人民提供高质量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有效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有力保障。[1]公共卫生教育是源头和根本,它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奠基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高,未来需要大量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健康意识提高,迫切要求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并采取更多更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另一方面,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会逐年加深,老年群体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高发,实现健康养老必然带来健康教育、生活行为方式干预、疾病管理等公共卫生工作量增加。再者,面对不时涌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构筑起牢不可破的基层防疫网,需要大量的公共卫生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辖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卫生消杀、病例排查隔离等工作。
2019年,公共卫生体系已纳入优先和重点改革的国家层面清单,国家密集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多份有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及功能定位,为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四、现行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专业认知不足,缺乏专业情感
在传统“重医轻防”观念的影响下,公众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认识较为片面。同时,相对临床医生治病救人立竿见影的“显绩”,公共卫生医师作出的是人群防病的“潜绩”,因此公共卫生工作被认为没有价值感和成就感。预防医学专业的报考热度不高,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从2016年开始招生,连续几年,报考者寥寥无几。这也与长期以来国家对公共卫生投入重视不够及毕业生就业岗位收入低、被认为没有“钱途”有关。国内有调查发现公共卫生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不足30%,有相当多的学生是被调剂进来的。[2]这一部分学生,伴随高考失利产生的挫败感,入学初期学习热情不高,能主动进行专业适应的比例较低,专业认知上有回避行为存在,导致专业认同感较低。[3]
(二)课程体系落后,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目前包括我校在内全国30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预防医学专业,大多借鉴本科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压缩,偏重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以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儿童青少年卫生、放射卫生、职业卫生五大课程为主干。作为研究及服务人群健康的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整合了包括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而传统课程模式阻隔了这些学科间的联系,导致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全面,难以学以致用。公共卫生基层实践涉及的临床基本技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尤其是传染病防控相关的消杀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人群传播的分类甄别与快速处置等能力,目前缺乏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支撑。
(三)多种原因导致就业对口率低
与医学类其他专业不同,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绝大部分需在基层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基本算得上是政策性就业。如果这些单位没有空编或者即使有空编也不对外招考,那么毕业生只能无业可就或者从事其他不对口工作,这也是学生不愿就读预防医学专业的原因之一。另外,相对于其他医学类岗位,基层公共卫生岗位事务多且杂,但待遇整体偏低,使得现存公共卫生人员流失,也难以吸引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就业。[4]
(四)“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缺乏
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既懂专业又懂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但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专任老师是从校门到校门,专业前沿知识不足,专业能力欠缺,课堂上“没有源头活水”,只能纸上谈兵。学校普遍重视专任教师学历提升以及教学能力考核,缺乏对专任教师一线实践经历的刚性要求。另外,因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带教的热情不高,不能适应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五、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归属感”
第一,入学时开展好新生专业思想教育活动,由专业带头人或本专业卓有成就的校友介绍预防医学专业就业途径和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启蒙解惑”。第二,发挥利用好预防医学专业天然具有的思政教育属性优势,[5]使学生树立健康全人类的责任和信念。例如,在《流行病学》课程上讲解“无双国士”伍连德远赴东北抗击鼠疫、钟南山两度逆行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的事迹,让学生感悟到防疫可以救国,公共卫生可以强国,既激发起学生对专业和课程兴趣,又发挥了专业知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学生灵魂深处燃起预防医学专业人的担当和使命感,全心投入到祖国公共卫生事业中来。第三,邀请知名公共卫生专家来校就公共卫生事业的使命和担当进行系列专题讲座,或邀请基层疾控机构的教师讲述现场疫情防控或不明原因疾病调查等实际工作案例,让学生通过一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具体实例,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提升学生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从岗位胜任力出发,改革课程体系
基层公共卫生岗位主要开展人群健康服务、急慢性传染病防控以及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因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课程体系。首先,公共卫生具有多维度性,涉及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组织协调能力、沟通技巧又深谙受众心理。可以增加一些贴近岗位的实践课程,比如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一对一免费健康咨询、健康素养人群调查等。其次,公共卫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公共卫生的实施往往带有政策性和社会性,公共卫生措施的采取和效果的评价等涉及到人群及社会的很多方面。如果学生缺少公共政策和管理、社会经济、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课程的学习,就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可以在对现有课程适当删减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学、管理学及医学人文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大健康观”的形成。近年来埃博拉、禽流感、新冠肺炎等新发和突发传染病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将应急管理、信息学、现场流行病学等实用、前沿的科学纳入公共卫生教学中,并多途径开设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部门相融合的实践课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升预防医学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三)以需定招,以用定招,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率
鉴于专科层次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相对单一的对口就业渠道,高校应该每年深入开展人才需求调研,根据基层公共卫生岗位动态增减情况,适当调整预防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地方政府应该将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区域发展规划中,建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卫生人才补充的联动机制,必要时,采取公费培养的方式,按需为各辖区定向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卫生健康、人社部门应该严格准入机制,明确基层公共卫生岗位只有具备公共卫生专业背景或者有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人员方可从事,逐步减少公共卫生岗位的非专业人员数量,保证公共卫生毕业生能对口就业,也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奠定人才基础。最后,以国家疾控体系改革为契机,建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工作激励及福利待遇保障体系,增强岗位吸引力。[6]
(四)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双师型”专业师资团队。首先,校内公共卫生专任教师的招聘条件,要求具有预防医学或临床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原则上从事过公共卫生工作3年以上;专任教师必须每隔5年进行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安排在公共卫生单位,并且连续要达到6个月时长,以提高实践锻炼效果,使专任教师基本达到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间接地增加专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实践知识时间。同时,遴选公共卫生单位业务骨干为学校兼职教师,给学生定期进行职业素养培训讲座,开展实习就业指导;还可以经常举办“专业教师+公共卫生单位人员”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促进双方各取所长、各补所短并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