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职院校乡土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2肖雪丽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襄阳乡土技能

肖雪丽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乡村振兴是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乡土人才,而乡土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重要职责和任务。多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乡土人才培养,探索形成了“供需对接,精准供给乡土人才;校地合作,精准培训乡土人才;技术指导,精准帮扶乡土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推动了襄阳地区乡村振兴工作。

一、供需对接,精准供给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是指扎根在农村一线,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精神,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中能发挥示范和领先作用的实用型人才。[1]襄阳是农业大市,乡村振兴路还很长,乡土人才需求量较大。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襄阳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加速转型、升级,农业连续多年获得了大丰收。发展农业、振兴乡村产业是基础,人才是根本,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不断地为乡村振兴输送大批能在农村干事业的各类人才。

(一)专业围绕产业转

农村发展、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人才。地方高职院校要深入县镇及其乡村产业中,开展广泛调研,主动根据本地乡镇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乡村振兴急需的新专业。学校要把促进乡村振兴作为办学的重要职责,树立乡村振兴需要什么专业、学校就开办什么专业的办学理念,切实为乡村振兴培养“用得上、留得往、干得好”的实用型人才。要实施骨干专业建设工程,探讨“一县一品”专业建设模式,着力打造国家、省、校三级骨干品牌专业,提高专业培养质量。[2]近年来,我院积极改造传统专业,设置乡村振兴急需的旅游类、电商类等新专业,使专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为乡村振兴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了基础。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得到了较好发展,其中旅游与艺术专业被确定省级专业,畜牧兽医专业被确定为“双高”建设专业群。

(二)生源围绕农民转

提高农民的素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农民有知识、有技术,农民的子女能上大学,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地方高职院校要用好国家招生政策和精准扶贫政策,地方招生部门要积极探索职业院校招生新方式、新途径。近年来,湖北省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多名大学生”招生方式,襄阳市、宜昌市卫健委开展的乡村医生定向培养,恩施市、保康县开展的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班等,就是很好的从农村招生、毕业后回农村工作的方式。乡村要振兴不能人才全流失了,只有乡村留住人才了,聚焦人才了,乡村的事业才有人干,订单定向培养是一种有效途径。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让广大农民都能接受职业教育,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多年来,我院在总结和研究“一村一名大学生”“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等订单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订单定向培养规模,使订单定向培养成为向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主渠道。政府及主管部门给予了较高评价,新闻媒体进行大量报道,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三)教学围绕生产转

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农民大学生在家乡兼职较多,订单定向班教学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结合实际,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教学时段,比如根据农时季节,探讨“分段式模块式”课程体系,生产旺季学生放假参加生产,生产淡季,学生回校学习,这样能够兼顾学习、生产两不误。近年来,襄阳职业院校在深化乡土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总结并完善“校地企协同、农科教融通、育训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条件,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样能够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式、方法和路径等方面形成地方特色,提高有效性,使地方高职院校逐步成为一支巩固扶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离不开”的重要力量。

二、校地合作,精准培训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不仅要靠学校输送,开展技能培训也是乡土人才培育的重要渠道。襄阳是一个人口大市,农村人口众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空间很大,技能培训要普及化,让人人受益。要不断创新农村技能培训机制,采用校市合作、校县合作、校镇合作、校村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专项技能培训、管理水平培训等项目,让农民分期分批参加培训,扩大培训受益面。加强乡土人才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课堂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外出观摩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一)共建农民技能培训基地

地方高职院校要发挥专业优势,依托农业农村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各级高技能培训基地的作用,打造培训“金牌”。同进也要创新技能培训方式,拓展技能培训渠道,每年为地方培训数以万计职工(农民),不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目前,我院针对襄阳职业院校技能培训基地分散、共享程度不高、利用率不高的实际,充分发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职业院校引领带动的作用,以及牵头湖北省畜牧职业教育集团、襄阳职业教育集团的纽带联系功能,加强与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襄阳市农业农村局合作,与兄弟院校协作,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专项培训等。实现培训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襄阳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基地,为襄阳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构建农民技能培训体系

地方高职院校是地方职业教育的领头羊,整合各县市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有利于扩大农民技能培训面,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我院充分利用牵头成立的襄阳职业教育集团、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及各县市分园等平台,发挥我院联络各职教中心和培训机构的优势,坚持校政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开展襄阳农村技能培训工作。开发建设了多批网络课程资源,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教学,多种渠道为农民获得科技信息搭建平台。使襄阳区域农村技能培训能够统筹规划、系统设计,对培训对象、项目、场所进行统一调配,对培训目标、内容、考核进行统一标准,不断提高培训效率,逐步形成具有襄阳特色的农村技能培训体系。

(三)提升农民技能培训质量

农民参加培训的目的是提升自身技术技能水平,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地方高职院校要围绕农民的需求,结合农民实际,不断地更新培训内容和创新培训方式,让农民经过培训能够最大限度地受益。从农业产业提升出发,研究农民技能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才能有效地提升培训质量。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要依托旅游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民外出劳务收入;要不断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三、技术指导,精准帮扶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既需要学校培养,又需要专项技术技能培训,更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长。[3]目前,襄阳的乡土人才还很少,还缺乏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小能手”,还缺乏一批农业经营能人、农产品经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人。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不断拓展服务职能,建立常态化机制,送技术下乡,帮助农民在工作中成长为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一)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地方高职院校要为农村产业技术革新提供驱动力,成立研究机构助力乡村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科技服务能力。近年来,我院主动深入农村,了解“三农”技术需求,成立了农业技术研发机构,共建了110个农业科技平台,参与农技小院建设,集中科研力量,攻克技术难关,服务乡村振兴,指导乡土人才成长。地方高职院校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让科研人员的科研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在服务乡村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实施“千名教师进千村”工程

科学研究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与本科院校相比,其从事科研的重点侧重于解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因此研究项目应主要来源于农村行业、企业的需求。2020年,我院出台“双千”工程,即“千名教师进千企”“千名教师进千村”工程。让教师结合专业实际与乡镇结对子,把乡村作为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舞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使教师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食用菌教授、水产教授、麦冬教授等。并对教师服务乡村振兴进行年度考核,使学校的技术服务在农村落地生根,逐步变成常态化。

(三)共建乡村创新创业基地

地方高职院校与乡村共建创业园,助推农村农民创新创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院充分利用襄阳市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优势,发挥在乡村创新创业中的引领作用。在谷城、保康、枣阳、老河口等县市建立大学科技园分园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推广经验,力争实现大学科技园分园在全襄阳县市覆盖,以此助推乡村创新创业。其他职业院校也要利用现有的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与乡村共建创业基地,服务乡村创新创业工作,做到村村全覆盖,努力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创新创业园区,促进襄阳乡村创新创业发展。

2021年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年。实施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地方高职院校要认真总结乡土人才培养的做法与经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地方高职院校在为乡村振兴培养乡土人才的过程中,也为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乡土人才兴,则乡村振兴,学校也受益。地方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与地方政、行、企、校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合作共羸。

猜你喜欢

襄阳乡土技能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