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表征“画”解安全教育

2022-03-02太原市育英幼儿园黄河清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丫丫秋千经验

■文/太原市育英幼儿园 黄河清

大班幼儿的表征是一种记录和回忆,他们尝试通过绘画表征将生活、游戏、运动、学习的场景进行回忆和思考,并在加工和创作中使其跃然纸上。而教师的表征画是幼儿与其深度交流的一种方式,是教师读懂幼儿行为、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有效途径。

针对说教痕迹较重、游戏趣味较轻、联系生活较少的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教师可以借助表征画摸底幼儿的安全认知,拓展最近发展区,在听、看、思、说、画中为幼儿开启多重感官体验,以认知冲突强化过程体验,以抽象的绘画表征延展生活经验,让安全知识和技能真正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实地探险,激发表征欲望

今年暑假,幼儿园户外操场经过改造升级增添了很多好玩的材料,有充满野趣的小山坡、多种形状的秋千,还有会说话的“传声筒”。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探究竟。教师则将活动的“序幕”定位在安全教育上,“是否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如何提醒幼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畅玩”成为园本教研的第一议题。

借助第一次户外游戏时间,教师发起了“寻找安全风险点”的游戏。从图解“禁止攀登”的风险标识开始,幼儿尝试通过捕捉“蛛丝马迹”识别标识的含义,了解“风险提示”的重要性。在教师的真实案例讲述中,幼儿与主角共情,与故事情节共情,从而引发对同伴提醒的重点关注。

教师倾听,强化表征行为

幼儿自由结伴,在教师设置的范围内寻找安全风险隐患,并暂用“警示标识”给予定位,初步辨别安全隐患所在。“如何能够为弟弟妹妹做好精准提醒呢?”在教师的发问下,幼儿自然而然将关注点转移到“不一样的安全风险标识”中,并主动拿出纸笔,尝试使用简单的线条勾勒记忆中的前期游戏场景,相互提醒、共同记录。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提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表征、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孩子的想法和体验。”依据《评估指南》的相关精神,教师逐一倾听幼儿对表征画的描述,并将重点词标注其中,便于后续发起家园联动,让游戏升级。

同伴互助,丰富表征经验

为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安全认知,强化其安全自护行为,将幼儿的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经验,教师随即策划了每月一次的安全主题班会,意在激发幼儿观察与模仿的欲望,细化其生活经验与游戏经验,在同伴互助中优化实践行为。

如教师以一名幼儿关于“秋千”的表征作品为例,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讨论。“秋千如果荡得太高,就怕有小朋友掉下来”“有的小朋友站在秋千后面,一荡过来就把他撞倒了”“秋千上的人太多就超重了,绳子就会断裂把大家摔下来”……幼儿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大胆“猜测”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并根据前期游戏中的体验,在显性的画纸上增加细节和关键事件的表征,使“风险标识”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安全故事”。

为了让安全故事走进更多幼儿心里,“小小讲解员”带着自己的“故事画”出发了。他们走进小班、中班,大胆地向弟弟妹妹们讲解户外游戏设施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温馨提示户外运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实现了讲述者和听众的“共赢”,有效提升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自行张贴,强化主动表征

一场大型宣讲结束后,教师趁热打铁,发起了“会移动的风险标识”活动。小、中、大班的幼儿纷纷参与到风险标识的寻找、制作和张贴中来,用最简单的线条绘制活动心得,将情感、体验、认知目标合为一体,彼此讲述着属于个体的安全教育记忆。

沐航:我画的是山坡上不能滚轮胎,不然就会撞到从下面上来的小朋友。我上一次就差一点被撞倒。

婧尧:我们在上楼梯时看到前面的小朋友停了下来,不能直接动手推他,容易摔倒。

皓宸:不能把头钻进这个栏杆,不然卡住了出不来。我上次就在手机上看到一个小孩子的头被卡住了。

幼儿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记录并描述听到、看到、预测到的安全风险,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将其具象化、显性化、视觉化。张贴标识的那一刻,更是对幼儿游戏行为和游戏水平的认可,主动表征的意识和欲望也更加强烈。

标识互鉴,提升表征水平

“标识”挂好之后,教师带领幼儿实地参观,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对“标识”的辨识度和理解程度,进而从“第三人”视角出发,寻找进步空间,提升其表征水平。

宸硕:“小妹妹,你知道这上面画的什么吗?”

丫丫:“一个小朋友推着一个圆,撞倒了另一个小朋友。”

宸硕:“你知道那个圆是什么吗?”

丫丫转身寻找,没有马上回答。宸硕有点着急,伸手指了指远处的轮胎区。

丫丫:“是轮胎。但是你应该给轮胎画上里面那一圈,我就知道了。”

宸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并学着老师的样子,给丫丫竖起了大拇指。

“会移动的安全风险标识”作为一种表征画,不仅为幼儿创造了更多独立探索和自我建构的机会,而且从不同的层面展示了幼儿的心理、思维、意愿、想象、需要、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发展提升。从幼儿的“标识”作品和相应的表述中,教师也慢慢地走进幼儿的世界,发现更多有关安全教育的故事,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情感和需要,为幼儿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与帮助。

成人喜欢用笔记和图表来帮助理解,幼儿却是通过使用图像来理解事物和深度思考的。运用艺术形式或其他物体作为事物的象征或代替物,是幼儿逻辑思维的主要载体,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基础,是他们“看世界的眼睛”,更是新时期教师理解儿童,走近儿童的“艺术”。

猜你喜欢

丫丫秋千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荡秋千”的由来
为什么秋千能越荡越高
迷你秋千
荡起秋千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快乐丫丫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