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理论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路径
2022-03-02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沈思旻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 沈思旻
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学生英语语言素养的提高有赖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则依托于写作得以衡量。然而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则往往处于分离状态。阅读活动中,教师更多的侧重于语篇的理解;而写作环节,往往又急于求成,缺少引领学生对主题和写法的批判性思考,致使学生深层次思维未能被激活,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被忽略。教材是最基本的文本素材,因此依托阅读文本搭建支架,以读促写,引领学生在支架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写作活动,不仅能为高效输出提供支持,促进语感和文字表达能力发展,而且也能激活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与自我创造能力。
一、搭建“话题支架”,激活表达愿望
写作活动往往围绕一定的话题进行,这样才能确保写作活动的有效性,使写作活动紧紧围绕话题展开。教师应基于学生写作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借助文本给学生搭建“话题支架”,激活学生表达愿望。借助阅读教学搭建的支架,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形成独立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思想的高品质文章。如围绕上外版“Unit 1 Nature”单元教学主题,教师借助单元阅读“Nature”话题搭建“Nature and humans”写作话题支架,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1.观图片。
围绕“Nature and humans”的写作话题,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三组图片,图片内容进行类别化处理,第一组是自然给人类提供的丰富的馈赠,包括物质、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等;第二组是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索取与破坏;第三组是当前自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破坏自然造成的严重后果。通过提供的三组图片,组织学生细致观看,一边观看,一边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这个环节围绕单元阅读话题,给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写作支架搭建时,又重视创设直观的写作教学情境,让学生借助图片交流自己的感受。图片运用时又重视类别化处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对于学生深度学习活动提供有力的思维支持。
2.谈观点。
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仅仅凭借获得的初步感受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基于搭建的话题支架,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同时结合单元文本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看法,形成富有个性化的观点。围绕“Unit 1 Nature”搭建的写作话题,我引导学生围绕“talk about n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人和自然应该如何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根据大多数学生持有的观点,形成最终看法。
该环节以学生初步感受为基础,再逐步地进行深入和聚焦,引导学生紧紧围绕“humans”和“nature”两个关键词,学生学习任务更加明确,基于这一话题形成的观念也更加集中,改变第一环节的泛泛而谈,学生写作表达意愿得到有效的提升。
3.写倡议。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最终要落实到“写”这个书面表达环节,围绕学生口头表达,学生的思想逐步地走向集中,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看法。教师应“趁火打铁”,给学生创造书面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搭建的写作话题支持下开展写作活动。写作采用倡议书的形式,标题为“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to mankind”。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单元文本表达的观点,以及话题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观点,从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人类破坏自然产生的危害等角度,给自己的同伴写一份倡议书,借助倡议书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写作教学目的。
以教材文本搭建写作话题支架,不仅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而且也借助阅读话题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意愿。围绕搭建的写作话题支架,教师应重视将书面表达和口语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扩大话题效应,全面提高学生写作素养,使口头表达为书面写作进行有效的铺垫。
二、搭建“语言支架”,培养言语技能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写作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言语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效率如何,与学生言语技能直接有关。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又不仅仅依靠写作教学得以实现,需要有机结合阅读教学。教师应基于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载体作用,借助阅读文本范例给学生写作搭建“语言支架”,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涉及到的语言要素,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积累和模仿学习,进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言语技能,做到流利、准确地表达,写出合乎规范、词意通达的好作文。“言语支架”搭建时,教师应根据言语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在仿句、仿段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写作能力。
1.仿句子。
句子是文本的基本组成部分,它肩负着英语积累、语法和句型训练等学习任务。教师在实施仿写句子教学时,应强化语用意识,根据学生短语积累、语法和句型训练等多重目的,有目的地选择所要仿写的句子,挖掘仿写点。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以读促写活动。
(1)词语积累和运用。
词语积累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活动,教师可以围绕教材文本出现的词组,让学生通过仿写文本句子的形式积累词组。在学生理解词组基础上,可以基于文本进行适当的扩展。如引导学生围绕几个词组展开丰富的想象,然后进行口语表达。通过想象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运用几个词组,句子表达也能够做到合乎语法,而且也较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思维发展。
(2)重点句型训练。
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重点句型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必备能力。教师在实施以读促写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义基础上,围绕文本训练的重点句型展开仿句训练,在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语用能力基础上,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重点句型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句型进行书面语言表达。
2.仿语段。
语段是文本的更高层级,是由若干个句子构成。语段和句子相比,逻辑性更强,涉及到的知识点更多,表现出相对的综合性。教师在设计语段仿写活动时应强化选择意识,选择具有仿写价值的语段,提高语段仿写的目的性。
如选择体现较多重点句型的语段,通过语段仿写训练,不仅促进学生重点句型的学习,也引导学生在语段仿写活动中初步学会结构语段,提高语段的逻辑性,让语段意义表现更加流畅。
思想内涵丰富的句子也是语段仿写的一个重点,英语阅读文本中,一些句子在文本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议论或者抒情等不同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情感上的触动。通过语段仿写,能够丰富学生表达能力,在英语写作过程中能够融入真情实感,使文章体现出更加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性。
语段仿写时,教师应基于学生语言表达的需要,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话题,让语段仿写活动围绕话题展开,避免仿写活动出现散乱、主题不集中的现象。如围绕单元话题“Nature”,教师可以对单元话题进行扩展,提炼“Bird's complaint”这个微话题,引导学生开展语段仿写活动,让学生从“鸟”的角色进行仿写。让学生围绕“控诉”表达人类对鸟类的摧残。由于给学生提供了仿写的话题,学生语段仿写就能够做到主题集中,而且融合多种表达形式,让语段仿写就陈述人类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段表达的逻辑性和思想性。
3.写作文。
词汇仿写和语段仿写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语言积累,也使得学生整篇写作获得必要的支架,学生整篇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整篇写作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整篇写作。言语支架视角下的整篇写作不同于常规写作,教师应强化支架运用意识,整篇写作应是基于句子仿写和语段仿写下的整合训练。
(1)仿主题。
整篇文本仿写也应给学生提供明确的主题,为了降低仿写的难度,教师可以进行同主题训练,借助相同主题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可以直接围绕“THE NATURAL GARDEN”主题进行仿写。然而,同主题不是对原文的重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仿写,使写作做到主题相同,但内容不同,从而解放学生写作思维,拓展写作视野,让学生写作思维借助支架得到自然的生长。
(2)练要素。
基于支架的写作应强化写作训练要素意识,使写作活动紧紧围绕句子仿写、语段仿写训练的要素,避免写作活动偏失搭建的支架。如遣词造句,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组,将重点句型作为作文的基本要求。通过写作活动使词组得到巩固,提高学生运用词组进行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通过搭建的语段支架,对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化的处理,语段之间围绕话题进行结构化的设计等,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支架的机会,又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支架,为学生独立写作奠定基础。
三、搭建“结构支架”,优化写作结构
句子与句子组成段落,段落之间的组合又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章。句子和段落的组合又不是随意的,而是按照语义逻辑组合而成,从而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高中英语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不注重文章结构,这就造成文章逻辑性问题,也使得文章表现出层次不清晰、结构混乱等问题。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读写结合的视角,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文本搭建“结构支架”,让学生作文结构得到较好的优化。
1.以解读文本结构为依托。
英语教材中收集的文本不仅较好地承载起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的使命,也对学生英语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教师应基于以读促写的需要,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结构。文本结构又是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文本结构的解读需要教师根据文本逻辑性,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思路。
如文本“THE NATURAL GARDEN”,我根据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设计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楚每一个段落的主要内容。问题设计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我基于文本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对问题进行结构化的设计,让问题形成有机的链条,借助问题链让学生通过语言进入文本内部。问题设计时,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主体性,给学生创造自主提问的机会,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让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也深化学生对文本结构的认识,在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同时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无论是教师预设问题,还是学生自主提问,教师都应突出学生主体性,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空间。
2.以搭建结构图式为载体。
学生在完成文本意义理解基础上,对文本获得的感受还处于较浅层次,甚至还停留在碎片化的阶段。教师应基于学生文本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对文本阅读进行深化,在结构化的学习活动中为学生搭建“结构支架”。目前,不少教师采用口头表述的方式或者板书的方式,这种方式直观性不强,需要教师寻找合适的载体,让阅读文本结构直观地呈现出来。搭建结构图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构建文本结构图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图式优化文本结构的方法。
“THE NATURAL GARDEN”文本结构图式构建时,教师应给学生图式构建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师的引导应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因势利导。教材中就提供了一份图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教材提供的图式,根据文本各个段落的内容,设计一份结构图式。学生通过设计结构图式,对文本表达的主题和各个段落层次获得深度的了解,图式则将学生获得的碎片化信息进行整合。学生在交流结构图式的过程中,思维也获得碰撞的机会,对结构图式的运用也更加熟练。
3.以结构新图式为生长点。
成竹在胸是写作的一种高境界,如何做到成竹在胸,引导学生对写作进行整体构思和谋划非常重要。高中英语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撰写写作提纲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思路。支架理论下,教师可以基于阅读教学图式构建搭建的支架,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和写作素材等,设计结构新图式,使之成为学生结构全文的有效凭借。
“结构支架”搭建时,教师不能引领学生走入程式化的误区,应根据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写作话题,做到因文而异,因文体而不同,从而提高学生写作中架构能力。
总之,教学中教师应基于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善于依托阅读教学搭建支架,促进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支架帮助下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促进他们在语言的迁移和运用中提高“写”的学习能力,在写作过程中体验和享受学习,从而实现英语阅读素养和写作素养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