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数学教学在递推中走向多元

2022-03-02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学校王万魁

学苑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设计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北城铺学校 王万魁

内容的多元性、主题的深刻性是小学数学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不仅如此,小学生兴趣起点和思维活跃度较高。学生身心发展特性和学科特点都要求教师要有前瞻意识,长远眼光,针对教学实际,站在不同视角,对教学内容展开挖掘探索。在深挖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又会出现分层。学生思维与文本思维容易出现矛盾碰撞点。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认知和文本知识有精准把握,进而在教学设计环节下功夫,让学生逐步接收信息资源,在认知交互中形成交锋,实现探索自由,真正完成知识的消化吸收。

一、多重关联中激活认知经验

数学知识不是密闭的个体,它是向着不同方向发散和循环的整体,其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师往往会秉承点对点教学理念,抓住某知识点进行细致剖析。这样的教学方式本身没有问题。但单纯讲解知识点本身就是一种短视,无法形成强大的助推力,不利于学生思维启动。新课改强调指出:“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在实践中完成模型构建,在切身生活体验中获得更强劲的探索动能。”小学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更加显著,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以生活为视角,定能让课堂教学变得丰盈、灵动。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借助趣味化的小游戏展开思维指引: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家长们提供的各种图片,这些图片中哪些地方涉及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一一指出。图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能够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热情,教学活动很快进入正轨。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中体现得尤为显著。教师从学生生活着手,给出具体化、直观化指引,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学生参与度提高。只要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认知得到启动,教学活动的新鲜度、深刻度也能得到体现。将知识与生活进行关联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它不仅能够拓展数学知识面,还能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认知起点,切准学生兴趣,将抽象复杂的知识以具体例子为载体,让学生在多维度的关联中获得崭新体验和感受。

教师利用图片做引导,组织学生做观察学习,对接学生生活认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做直观处理,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体验。学生学习需要关联思考,唯有综合应用学习旧知,才能启动学习新知思维,教师从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出发展开设计,让学生做拓宽思考,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学生直观思维比较敏感,教师科学应用辅助手段,推出更多图片信息,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二、细致观察中把握知识特性

不同学科知识有不同属性,数学也不例外,它是人们将知识逐渐剥离出来,形成方法论的过程,逻辑性是数学学科最显著的特征。在对事物进行分析观察中,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渐获得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粗心大意,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知识的感知是零散的、片面的,他们不知道如何梳理知识点,如何构建认知体系。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要发现学生认知起点,进行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在细致观察中发现知识学习规律,进而准确把握数学内核。

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不愿意主动思考,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启迪学生思维,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给出两个例题,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获得更深刻的感知。“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他们的计算方式相同吗?为什么要分别讲解,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的两道题,看看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区别?”22×5=();213×3=()。例题直观形象,对学生感官带来极大冲击。本来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学生只等教师的讲解。但这时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观察中发现学习规律。这样的设计切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刺激着学生的多元神经,他们必须主动观察、主动梳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发现知识的特点。观察是学生在任务的牵引下主动思索的过程。数学学科展现的是思维活动轨迹,对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观察是思维升级的前提。教师要摆脱包教包会的思想,放手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知识属性,逐渐生成逻辑思维,获得学习主动权。

教师组织学生细致的数学观察,结合生活认知基础做深度思考,其调动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悟性存在较大差距,教师针对性做出布设和组织,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学习观察,对这些观察信息做整合处理,都能够形成更多学习动机。学生对数学观察比较敏感,教师要矫正观察角度,传授一些观察方法,确保学生数学观察顺利进行。

三、概念构建中凸显思维关联

作为数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概念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基础,是学生认知升级的关键。当学生对概念有了基本感知和构建,思维才会活跃起来,也才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知,再解决问题,才会游刃有余,思维含金量也才会提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概念学习存在偏差,认为概念学习只要理解其定义就可以,无需深度探索,显然这是一种错误认知。概念本身是重要的,必须对其展开深度挖掘探索。全面系统的理解概念内涵和外延,对知识运用有极大促进作用。

如教学《千克和克》这节内容,教师将学习中心放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上,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设计。学生对克数没有基础感知,教师展示实物,让学生放在手里,真切的感受到物品的重量。这两个概念本质上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在表达方式上不同。但在区分时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对学生认知基础和兴趣点有精准把握。让学生感受完物品重量后,引导学生估计并以具体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对小学生而言,具体化的感知远比理论知识学习本身更重要。在尝试、感知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刻。把握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学生自然完成了认知构建,学习重难点得到凸显。概念反映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表征,更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载体。对感性认知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而言,概念学习是单向的。教师要给出具体化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维度出发,感知概念的表层属性和深层内涵,让学生在关联中完成思维联通。

数学有等量关系需要梳理,教师组织学生做关联性思考,对数学概念做深度解析,都能够带来关联性学习体验。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操作等呈现形式,都需要数量关系的支持,教师组织学生做关联思维的梳理,无疑能够形成更多学习启示,给更多学生提供深度思考的机会。数学概念是学科学习的核心内容,教师围绕概念解读做组织安排,能够对学生形成多重启迪。学生对概念的解读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需要做出科学调查,对数学概念掌握情况做科学分析,以便做出积极应对。

四、过程优化中提升教学实效

高效课堂构建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追求,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吸收最大容量的知识,是每个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升级。所谓的教学流程是指学习的过程和步骤,它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指引和方向。教师常常会陷入矛盾状态,设计流程不是繁琐不堪就是过于简单。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维度和接受度是不同的,教师要对学情、教情有清晰认知,在综合考量多重因素的基础上布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既要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又要预留出点拨、指导步骤,给学生以精准化指引。唯有如此,教与学才能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反作用于学生,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感染和熏陶。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时,文本内容是学习的核心,教学设计则是驱动学生的助推力。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学生思维的操纵者,要想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巧妙“调理”,创优教学流程设计,删减不必要的环节,最大限度触发学生思维和情感。教师对多重因子进行整合,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合作互助——实践探究——归纳提升。将导入环节进行缩略,长驱直入,快速触动学生的思想,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搜寻关键信息。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教师及时给出指引,让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最后,教师从宏观视角出发,给出点拨指导。教学本身就是不断优化不断升级的过程,教师从教学内容特点出发,精简教学流程,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教学流程的设计是教师思维认知的外显,对课堂成功与否有极大影响。教师对此有清晰认知,在教学流程设计之前,对学生认知基础展开调研。对学生有了精准把握,再梳理教学步骤,自然有的放矢,学生的认知向着更深层次发展,课堂教学节奏得到有效调控。

教师设计数学操作流程,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实践活动环节,都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调动学生学科思维,自然建立学习起点。学生进入学习操作环节,需要更多学法支持,教师及时做出传授,引导学生做学法研究,都能够带来更多学习辅助。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学法研究也是如此,唯有创新,才能有更大的成长。

五、信息归类中形塑数学素养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模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和提升。与之相应的,学生的归纳意识和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要想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助力支持,必须从归纳思维培养方面着手展开切入。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难度系数不大,但相对零碎,学生面对杂乱的知识往往显得手忙脚乱,不能及时有效化解难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指导学生不断梳理知识,不如让学生掌握知识梳理的方法,让他们在信息归纳中触碰数学内核。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教师需要作出更多理性设计。如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相对来说,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多层面的,需要学生细致梳理、感知。传统教学实践,教师仅仅会在总结环节进行知识梳理归纳。教师打破这种限制,将知识梳理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学习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概念层面出发对知识进行归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条理性更加清晰,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各自的属性有了全面把握。教学活动初见成效。接着教师以训练为载体,展开教学检验。因为已经对知识有了很好的把握,学生思维活跃度极高。训练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训练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夯实基础的同时,实现了思维认知跨越式发展。搭建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学设计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师从知识的不同属性出发,让学生以一个知识为基点,进行相互串联,在多层次的梳理、归纳中,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崭新认知,潜移默化中,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数学核心素养也得到质的提升。

信息技术对数学学科带来的影响是剧烈的,教师科学应用信息辅助手段做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直观学习体验,其助学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最为敏感,教师抓住学生学习诉求做设计,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激发,能够形成学习亮点。信息归类处理,将信息辅助手段做科学应用,能够产生更多学习激发动力。

小学数学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是思维的载体。要想凸显学科价值,教师要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制定契合性更强的教学方案,在循序递推中给学生以鲜明指向,唤醒学生多元思维。多重关联中激活认知经验、细致观察中把握知识特性、概念构建中凸显思维关联、过程优化中提升教学实效、信息归类中形塑数学素养。在综合考量多重因素基础上进行的优化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思维,在递推式教学中,课堂教学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数学课堂品质得到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