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执行理念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

2022-03-02

黑龙江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达标率依从性量表

柴 朵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糖尿病(Diabetes,DM)属于终身慢性疾病,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致残率较高,据报道全球约有1.5亿人群存在DM,近年来发病率和致残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病因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障碍有关,长期高血糖将引发全身多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有效控制DM患者血糖水平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1]。研究指出DM属于一种身心疾病,患者不仅存在很多情绪上障碍,多种急慢性并发症也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健康行为对防治DM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报道证实DM患者治疗依从性对血糖控制存在明显的影响,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其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至为关键,但受多种因素(如经济条件、疾病认知度、药物副作用等)影响,DM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不乐观[2]。有文献发现目标设定可有效促进DM患者行为改变[3],另有研究表明目标管理在疾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对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4]。但当前对于目标执行理念在DM应用中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通过探究目标执行理念对DM患者治疗依从性等的影响,为DM患者有效管理、预后改善的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DM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符合《2012年糖尿病诊疗指南》[5]有关DM诊断标准,入院后经实验室检查和医师诊断确诊为DM,未合并其他严重肝肾等慢性疾病,有自主意识,有正常沟通能力,可自主完成各量表评估。(2)排除标准: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或严重精神疾病,合并严重DM并发症,合并恶性肿瘤,伴随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纳入82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6月入院)、干预组(2018年7月—2019年5月入院),每组各41例。对照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2.14±3.17)岁,DM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01±1.37)年,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中中专15例、高中及以上20例。干预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2.14±3.17)岁,DM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14±1.48)年,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中专16例、高中及以上18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同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参照《2012年糖尿病诊疗指南》[5]接受规范化DM给药治疗。(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用药、饮食、运动等指导、血糖和并发症监测等,对患者施行传统模式健康宣教,每次随访以专题讲座形式集体授课,包含饮食、运动、药物及自我监测,胰岛素治疗和并发症预防等,1 h/次,2次/月。(2)干预组:给予目标执行理念干预,成立干预小组(包含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1名和临床护士2名,主治医师担任干预小组长)。主责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教育,收集患者一般情况、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与患者快速建立融洽关系,在与患者沟通中了解其最关心最想改变的问题,并指导患者制定目标(参照自己最想改变的问题),每例患者制定的目标必须具体化。具体目标制定完成后,要求患者必须对目标具体到量,如每天运动时间45 m in,主食具体到量,每日服药量固定,确保目标具体到量、所制定的目标须与之前最想解决的问题相符,待一个目标完成后再指导患者制定下一个更严格的目标,在患者为自己制定目标后,主责护士应多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疏解不良情绪,激励患者制定更好目标。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6]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量表由10个因子、90个条目组成,以5级评分法评估,总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在干预前、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进行评分评估。(2)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比较,血糖控制达标:DM控制目标空腹血糖(FPG)<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即为血糖控制达标[7]。Moriky量表[8]评估治疗依从性,满分10分,评分越高提示治疗依从性越好。(3)两组患者自护管理能力比较,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EA)[9]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水平,量表由4个维度、43个条目组成,满分172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高。(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后采用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10]评估两组生活质量,DSQL评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提示SCL-90评分时间、组间、交互效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SCL-90评分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而明显降低,且组间SCL-90评分,干预后干预组SCL-90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

2.2两组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情况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s)

a表示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血糖控制达标率(%)干预前56.83±5.99 57.03±6.01 0.151 0.880干预后8.23±1.06a 7.01±1.03a 5.285<0.001干预后88.10±8.81a 65.87±6.99a 12.657<0.001治疗依从性评分(分)干预前5.73±1.01 5.98±1.02 1.115 0.268

2.3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情况

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情况(s) 分

表3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情况(s) 分

a表示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自我概念干预前31.67±3.07 30.98±3.14 1.006 0.317干预后37.91±3.84a 34.25±3.44a 4.546<0.001健康知识干预前25.74±2.51 26.03±2.75 0.499 0.619干预后36.64±3.75a 31.31±3.26a 6.868<0.001自护责任感干预前20.71±2.95 21.02±2.86 0.483 0.63干预后30.31±3.12a 25.35±2.84a 7.528<0.001自我护理技能干预前20.54±2.11 19.88±1.99 1.457 0.149干预后27.34±2.64a 24.28±2.55a 5.338<0.001

2.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DSQL评分情况

干预后,两组患者DSQL量表各项评分见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DSQL评分(s) 分

表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DSQL评分(s) 分

a表示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组干预组t值P值精神干预前28.48±3.69 29.10±3.70 0.760 0.450干预后12.26±1.90a 17.58±1.86a 12.812<0.001生理干预前43.23±5.06 42.98±4.90 0.227 0.821干预后20.01±2.06a 25.68±2.77a 10.517<0.001社会关系干预前16.31±2.36 16.34±2.40 0.057 0.955干预后9.26±1.01a 12.60±1.94a 9.778<0.001治疗干预前13.14±1.36 13.20±1.37 0.199 0.843干预后5.05±0.91a 9.63±1.02a 21.454<0.001

3 讨论

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服药依从性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水平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模式也随之发生较大转变,以患者自管理为核心的干预模式逐步应用于临床,美国管理学家首次提出目标管理以来,目标管理理念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11],早前李金娜等[12]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干预可明显提高DM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可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DM患者由于当前无根治性药物,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长期服药,甚至需改变以往生活习惯以控制血糖,患者承受着较大心理负担,易出现一系列负性情绪,而负性情绪的存在会刺激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情绪环路,影响内分泌和神经系统,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甚至促进并发症发生,因此观察DM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变化十分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低,说明目标管理理念干预模式在DM应用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上述李金娜等[12]报道基本吻合。

血糖控制效果对DM患者病情控制和预后的改善至为关键,血糖控制达标率越高患者组织脏器功能损害发生率越低,DSQL评分从生理、心理、治疗及疗效四个方面有效地评估DM患者生活质量[13],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干预后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对照组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通过用药、饮食、运动等指导,同时定期监测患者血糖水平,以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但最终干预效果并不理想[14],而实验组为患者实施目标执行理念的干预,由医护人员及患者共同参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患者依据自己最想改变的方向制定具体且量化的目标,在日常干预过程中强度自我控制以及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较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具备更明确的目标,即便目标不是很完美但可实施性强,较好发挥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整个干预过程不仅目标明确(如遵医嘱用药、每天定时定量运动、合理饮食、定期监测血糖等),且不断改进,循序渐进利于目标的实现[15],因而实验组在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和生活质量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目标执行理念在DM患者应用中有明确干预效果,在DM治疗中不仅需重视药物治疗,且强调心理和行为干预的重要性。本研究同样存在样本量少、研究对象来源较集中等问题,研究数据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尚存疑,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达标率依从性量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