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济川虫虫歌”的艺术特征与活态传承研究
2022-03-02朱敏
朱敏
摘要:苏济川撰写的《虫虫歌》把五十五首动物的特征描写得栩栩如生,折射出人间善恶美丑,它的形成、发展与宜宾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通过文献检索,人们对“苏济川虫虫歌”的研究目前来看还很薄弱。采用田野调查法,研讨“苏济川虫虫歌”的艺术特征与活态传承,提出了“苏济川虫虫歌”活态传承对策,希望其能顺应时代潮流,既别具一格,又永恒存续。
关键词:苏济川虫虫歌 艺术特征 活态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3-0069-03
苏济川(1855—1933),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秀才,毕生以教书为生。“苏济川虫虫歌”是流行于川南的儿歌,它以55种飞禽走兽虫鱼为题,以拟人化的方法表现长宁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富音韵美,地域特色浓郁,兼具教育意义。“苏济川虫虫歌”表面是苏济川为小孙儿编写的,实则为反映当时社会的善恶美丑形象而编写的55首儿歌。后人将童谣整理后,以《苏济川虫虫歌》名字刊印,2007 年,入选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宋代《长宁县志》记载,民闲以山歌为乐,童以虫歌为趣。可见长宁的虫虫歌在宋代流传已很广泛,到了清代更是老少皆知。
一、“苏济川虫虫歌”的文化背景
(一)自然背景
老翁镇位于长宁县城东部,四面环山,距县城12千米。因老翁鎮与市里相隔较远,所以“虫虫歌”在当地农村影响程度比城市更深。又因其歌词朗朗上口,内容与当时的现实社会情况相同,深受农民喜爱,之后迅速在川南地带流传开来。
(二)社会背景
清末时期的老翁镇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苏济川先生出生在农耕家庭,生活贫寒,但其聪明好学,并于1885年参加乡试,考得第九名(秀才)。后虽多次应试,但均以诗文不合时政未中。(笔者因采访苏权先生得知,苏济川是因为没有给官员送礼而未中举)。苏济川先生毕生以教书为生,一直生活在劳动群众中,知晓民间疾苦,善解民意,用各种方式揭露社会阴暗。《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三“苏济川虫虫歌”》中提到“民国十九年庚午中秋节携小孙孙作儿歌,使吟咏,但数仅三十六首,意殊嫌鲜,又于次年辛末双十节作十九首以续之。”①(苏权先生告知笔者,苏济川先生写《虫虫歌》是为了揭露当时黑暗的社会,但不能明了地告知所有人,便对外说其是为了小孙子而创作。)为什么偏偏是五十五首虫虫歌?有什么讲究?“虫虫歌”取天地数河图阴数一、三、五、七、九之和二十五,又取阳数二、四、六、八、十之和三十相加合计五十五首。②
二、“苏济川虫虫歌”的艺术特征
(一)本体特征
苏济川将蚕、蝶、雁等在内的55种动物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巧妙借鉴了古诗词、成语、典故,凝练成“苏济川虫虫歌”。“虫虫歌”以口头朗诵为主,可一人或多人以方言的形式按一定节拍朗诵,还可以对答形式朗诵。句式结构上,常以两个五言或两个七言为一句,有时用两个三字句代一个五言句或一个七言句。五言句朗读时作三拍,一句为六拍;七言句朗读时作四拍,一句为八拍;三字句一句两拍。节拍可跟随感情的变化变快或放慢。长短句兼用,节奏铿锵,朗朗上口、生动有趣,偶尔使用快板、金钱板、连枪乐器等进行伴奏,演出时可穿上小鸡、小鸭等小动物的服装进行表演。
(二)语言特征
“虫虫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五十五首虫虫歌均以长宁话诵唱,为求短句押韵上口,词句中如遇叠字时,第一个字读本音,第二个字则要读阴平;词句中如遇翘舌字,则要读平舌等等,大部分虫虫歌不按长宁方言读感觉不到押韵。
(三)社会功能
1.教育功能
苏济川先生很注重寓教于乐,注重生活性和知识性兼顾。经过对飞禽走兽、虫鱼等长期细致的观察研究,用它们的特征折射出人间善恶美丑。飞禽走兽虫鸟等题材,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理,也增强了孩子们联想及叙述的能力,更陶冶了孩子们的品德性情。总之,“虫虫歌”强大的教育功能对培养感情,陶冶品性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今时的男女老少仍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2.娱乐功能
农民的娱乐和劳动生活分不开,当农民在劳作或休息时,可诵唱正能量歌曲,比如《雁》可在农民春日插秧时唱,让疲惫的身心得以缓和放松,顺带激发劳动者的热情,自娱自乐。要想达到娱人的效果,那么必须在各种感官上给予外界观众满足,才能与听众产生共鸣,吸引他们加入诵唱“虫虫歌”的队列。③当家里来客人时演唱的《鸦》,让邻里乡亲串门的场景活灵活现;《狐》一曲,勾勒出了清末时期的贪官污吏满口谎言,狐假虎威,压迫农民的真实场景。不管是聆听还是参与诵唱“虫虫歌”,都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给人以愉悦的享受,激发热情的同时也寄托了农民对美好的向往。
三、“苏济川虫虫歌”的代表曲目分析
此首《牵牛》(图上)是对刘朝惠女士的演唱进行的扒谱,选择这首曲子作为代表曲目是因为它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歌曲虽只有110个文字,六句,描写了11种昆虫,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川南婚嫁习俗的热闹场面和婚嫁故事的人情风味。男主角牵牛郎是一种昆虫,它想讨个媳妇成亲,便请来媒人马儿丁(蜻蜓)帮其做媒。女主角千担姑也是一种昆虫,牵牛郎与千担姑娘如同牛郎配织女,天生一对。防线婆是昆虫名字,“打总成”是捧场和看热闹的意思。油蚱蜢是千担姑的母亲,觉得牵牛郎还不错,便立马同意这门亲事,“笆·门对笆·门”即门当户对,“三月三,七月七”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新郎骑着花马走在前,推屎爬(屎壳郎)抬着轿子,亮火虫(萤火虫)在天空飞,像是打着高脚灯。黄苍蝇与绿苍蝇像一支乐队,给整个迎亲队伍增光添彩。鸡冠虫像是清朝戴红帽子的官员,即使已经家财万贯,也要冒充新娘的弟弟跟着一起吃酒席,最后迎来了幸福的结局。
歌曲第一句(1~4小节)为bE宫调,第二句(5~8小节)为C羽调,第三句(9~12小节)为C羽调,第四句(13~16小节)为bE宫调,一二句和三四句形成了主音相距小三度的色彩性交替④“bE宫—C羽”;第五句(17~20小节)为bE宫调,第六句(21~24小节)为F商调,第七句(25~28小节)和第八句(29~34小节)均为bE宫调,形成了主音相距大二度的色彩性交替“bE宮—F商”。歌曲第四、五、六句句末都采用了甩音结尾,甩音装饰停顿音,消除或减弱结束感。
四、“苏济川虫虫歌”的活态传承
(一)活态传承现状
近些年来,长宁各地举行了多项“虫虫歌”活动,如2013年起每个暑假在县文化馆三楼会议室开展免费学唱活动等;长宁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张玉龙先生经常用莲花闹的形式演唱“虫虫歌”《牵牛》等歌曲、会员蒲文正用车车灯的形式表演“虫虫歌”、会员肖良洲用金钱板的形式表演“虫虫歌”;2019年3月7日,“虫虫歌”传承人苏勇在长宁县文化馆为长宁县西城幼儿园录制精选的十三首“虫虫歌”《鹅》《翠》等教学视频,并使文字与声音同步,提供给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学习。
2008年起,距离长宁县城25公里的桃坪乡,每年清明节都会举行苏氏家族一年一次的宗亲大会。桃坪一带的苏家是一个有着上百人的大家族,目前,苏氏宗亲分布于长宁的各乡镇,每年的清明节大家都会聚在一起祭祀祖先、探讨家族发展等。每年的宗亲会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教诵、群读“虫虫歌”。早在五年前,培风中学教师苏培洋就在书法课上教写虫虫歌,罗碾小学苏中泽也给学生教唱过虫虫歌,并分发了相应的虫虫歌资料,苏勇在体育中心二楼还教孩子们唱虫虫歌。2017年3月1日,长宁县西城幼儿园秦敏园长邀请刘朝惠到该园教老师们学唱虫虫歌。
(二)活态传承面临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态传承一直面临着许多挑战,尽管苏氏家族和一些热爱“虫虫歌”文化的群众在努力维持“虫虫歌”的传承态势,但目前仍然存在阻碍其活态传承的问题。
1.政府部门重视不够
政府制定的决策影响着“虫虫歌”活态传承的发展方向。自2007年“虫虫歌”申报省级非遗以来,“申遗”似乎成为一种潮流,对于后期的维护程度远低于申报的重视程度,非遗项目的保护不得力会直接影响到传承与其活态性,致使公众眼中的“虫虫歌”偏离了本真性与活态性质。尽管传承队伍利用周末在县文化馆三楼开展免费学唱活动,但一旦缺乏政府的重视和监督,整个保护与传承工作将无法进行。
2.群众传承基础薄弱
因缺乏组织人员,所以把传承“虫虫歌”的群众队伍组织到一起成为了最大问题,根据刘朝惠女士描述,“虫虫歌艺术团”的成员多数曾是跳广场舞的人群,虽然队伍已经成立,但时间久了也会离开这支队伍。由于经济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人喜欢这类传统文化,喜欢并且会唱“虫虫歌”的几乎都是中老年,成员的老龄化、幕后工作人员的不足都体现了群众传承基础薄弱,“虫虫歌”保护和活态传承的中心就是人民群众,在其发展进程中若是破坏了群众这条道路,就无法活态传承下去。
3.资金投入不足
“虫虫歌”的活态传承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维持,传承艺人的劳务费、表演活动的开展、各类舞台音响设备等都脱离不了资金的支撑,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足会直接导致“虫虫歌”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的传承。当笔者采访到长宁文化馆助理馆员田龙时,他提到“虫虫歌”的资金问题确实很困难。
(三)活态传承对策
1.完善当前活态传承机制
“虫虫歌”的活态传承需要政府、传承者、商业组织、教育机构专家艺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其更加繁荣。政府在此方面可起带头作用,并在“虫虫歌”的活态传承中负责拟定适合其发展的计划,如借助宜宾电视台宣传《虫虫歌》,把五十五首歌曲用讲故事、一周一次的形式进行连载;组织相关的重大活动,如一年一度在长宁中学举行“虫虫歌歌王大赛”,可分成儿童组、青年组和老人组,分别颁发给前十名奖状及奖励;兴办“虫虫歌”研究培训班,如政府可带头在相关部门增加工作岗位,引进专业音乐人才等等。
2.“虫虫歌”进校园
虽然前面活态传承现状中已经提到“虫虫歌”进校园的一些案例,但大部分都属于短期进行,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这样长期下去,不仅不会给“虫虫歌”的活态传承带来有利的效果,客观上讲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政府可制定相应的计划,使“虫虫歌”真正变成学校的一堂课,可与学校合作,定期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理论传授,讲述“虫虫歌”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艺术特征等等;师教唱歌曲生模唱的形式进行技艺传承;以上方式采用一周一节或者一月一节的教学形式进行教授,也可根据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适当修改。
3.为“虫虫歌”谱曲
刘朝惠女士告知笔者,苏济川文化研究会邀请长宁中学退休音乐教师程世一为“虫虫歌”谱曲,2019年2月21日程先生为《鸭》谱了曲。
五、结语
“苏济川虫虫歌”拥有独特的魅力和韵味,它是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清末农民的辛苦劳作情况,以及老百姓遭受官员压迫的辛酸,但他们依旧对生活充满热情,“苏济川虫虫歌”是民族传统音乐的宝贵资源,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何使“苏济川虫虫歌”这一艺术瑰宝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既永恒存续又独树一帜是一项永不落幕的课题,在这一任重而道远的课题当中,“活态传承”是从源头上解决虫虫歌文化流失的一门重要课程,能有效地使四川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和发展。⑤本文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研究和传承“苏济川虫虫歌”,使它成为四川、中国,甚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特色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陈朝珠.北海童谣的修辞艺术特征[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60-62.
[2]陈丹华.洞庭湖区民歌类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3]莫丽.桂林童谣保护与教育传承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内堀明子.论西藏山南卡热乡藏族儿歌的艺术特征[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王竞.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活态传承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①②苏权、周学渔、高梧:《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三 “苏济川虫虫歌”》,《天府新论》,2018年,第4期,第1页。
③王竞:《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活态传承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第11—12页。
④赵宋光:《中国民族音乐形态研究与阐释》,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年,第96页。
⑤王竞:《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活态传承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