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寻找书法教育新途径

2022-03-01山东省邹城市峄山路小学刘永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1期

山东省邹城市峄山路小学 刘永芹

一、分散训练,体验书法

书法训练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学生常常采用分散练习的方式,但是小学生一般都喜欢热闹的气氛,所以分散训练的时候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更有参与感的学习氛围,激发大家的感官刺激,促使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氛围中,这样就能提高分散练习的效果。

在学习《北京的春天》时,学生都被作品中展现的节日氛围所感染,让他们体会到了热烈、欢腾的气氛。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这句话,并组织大家展开“写春联”的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效率,教师采用了分散训练的方法,但没有完全将学生隔离开,而是每四人为一个小组,将四人的桌子拼合在一起,四人围坐在桌子外圈,这样既有一个分散独立的空间,又能互相看到对方。在安排小组成员的时候,教师将活泼好动的学生和喜欢安静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这样当顽皮的学生精力不够集中的时候,看到他人专心训练,自己的注意力也会得到提升。此外,教师还优化了周围的环境,张贴了一些写好的对联,贴上窗花等,展现出节日的气氛,并对学生说:“现在,节日的氛围已经很浓厚了,就差大家的对联了。大家一定要专心致志地写,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这样就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书法训练中。最后,教师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墙面上,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与荣誉感。

二、展开预设,体验书法

在指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的时候,教师要先了解一下学生的学情是怎样的,了解他们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思考他们可能会在哪些笔画和汉字的书写中遇到困难。此后,教师就要结合预设的结果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设计主题探究的话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

在学习《小青蛙》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其中的生字生词展开书法训练。教师先展开预设,思考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经过观察,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写左右结构的字时,会分得很开,而且没有注意左右对称,同时在写“眼睛”等笔画较多的字时,不懂得如何控制好比例关系。于是,教师便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先行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观察“情、清、晴、睛”等汉字的结构,看看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发现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在教师的提醒下,他们又发现这些汉字都是左边笔画少,右边笔画多。教师让大家对照字帖和自己写的字,看看两者间差距是什么。学生发现:“在字帖中,左右比较贴近,而且左右都是一样高的,左边写得小一点,右边大一点。”同时,学生对照自己的汉字很快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随即展开了调整。此后,教师让学生分析上下、包围等其他结构的字,看看有什么特点,思考如何能写好这些字,如此操作下来,学生的探究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教师要先行了解学生的困扰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些内容设计探究主题。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同时能让书法课堂变得更成熟。

三、联系生活,体验书法

在生活中,很多细节都能成为教学的灵感,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并思考它们和书法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这样能让学生消除陌生感,促使他们真正掌握各种书法技巧,提升他们的体验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想象,看看它们和文房四宝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进行思考,看看是否能嵌入到书法创作中。这样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训练。

在学习《京剧漫谈》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还知道哪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的学生提到了书法,并提出,在自己看来,书法是门十分高深的学问,自己难以掌握。教师便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书法,使其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消除陌生感。教师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大家觉得这毛笔的形状像什么,是不是很像我们拖地用的拖把呢?大家回忆一下,如果要在地上拖出一条长长的直线,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认为:“手要保持平衡,不能东倒西歪。”教师继而在纸张上示范如何写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大家就将这毛笔想象成拖把,看看不同的书写方式,产生的效果有什么不同?”教师在起笔、结尾的地方停顿了一下,然后写了没有停顿的笔画,让学生对比,说说哪一种更好。学生认为第一种更好,因为它给人一种有力量的感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大家是否想要试试看,能否驾驭这把小‘拖把’呢?”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消除了对毛笔的陌生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中。

在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书法原来距离自己并不遥远,它们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继续训练的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

四、设计游戏,体验书法

不少小学生认为书法训练比较枯燥乏味,因此他们缺少书法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游戏的浓厚兴趣,设计一些书法游戏,促使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书法的笔法特点,又能提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提高训练效果。

在学习《墨梅》时,教师给大家介绍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并介绍了“永字八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别了解“永字八法”中各个笔画的书写方法,然后展开自主思考和训练,看看能否掌握相关笔画的书写方法。其次,教师组织大家展开游戏,在“笔画接龙”这个游戏中感受书写的乐趣。把学生分为五人一组,第一个学生先想一个五笔的汉字,写在纸上,将纸收好,不要给其他小组成员看到,然后在田字格中写下该汉字的第一笔,第二个成员则要在第一笔的基础上猜测前者想要写的是什么汉字,然后补上第二笔,以此类推,最后看看成品和第一位学生设想的是否一样。在游戏过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同的笔画组合成一个汉字,让它们组合得更合理,呈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协商讨论,看看能否获得更多启示。如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这个汉字中的横比较多的话,我认为要注意它们的间距,间距要均衡,而且要注意体现出长短差异,这样能在整体呈现时给人一种参差的美。”如此,学生就体验到了更好的艺术效果,获得了更多的感悟。

在有趣的游戏中,学生提升了体验效果。教师要鼓励大家积极展开讨论和分析,说说在游戏中获得了怎样的体验,能否对提升书法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这样就能让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书法能力的提升。

五、讲述文化故事,体验书法

在历史长河中,不少书法家都留下了让人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精神的内核。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时引用这些故事,让他们深刻感悟,促使他们体会书法的内核,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书法训练中。

在学习《墨梅》时,教师围绕“笔墨纸砚”给学生讲述相关的文化故事,促使他们感受其中的精神内涵。在讲述这些故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听了这样的故事后,对你有什么启迪呢?”学生认为:“练习书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努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才能真正得到成功。”学生在倾听、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认识到做事应该勤劳刻苦,这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美德,每一个人都要继承并发扬这样的美德。这样一来,学生获得了更深刻的体验,在书法练习的时候也更为刻苦。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学生开展抄写训练,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必然无法得到提升。教师要采用体验式进行书法教学,创设良好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等方式促使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充分感受书法的乐趣。这样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感受书法作品深层次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