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串—问题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气象灾害”第一课时为例

2022-07-18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1期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 刘 媛

一、“情境串—问题链”的内涵

“问题链”是教师为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把教材知识转化为一连串有主题指向的问题群。结合问题链的概念,笔者认为“情境串—问题链”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情,创设一连串情境,针对不同情境设计的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问题链条。从字面上理解包括两层含义。(1)强调情境问题化。把普遍性、抽象性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通过真实情境展现出来,可以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真实情境设计的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是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重要载体;(2)强调情境和问题的层次性与连贯性。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创设的一个个情境及问题并不是独立的,它们应该层层递进,不断深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情境串—问题链”应用的路径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气象灾害”第一课时为教学案例,详细介绍“情境串—问题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人教版“气象灾害”包括了洪涝灾害、旱灾、寒潮、台风四种气象灾害,本课时重点讲授寒潮和台风。关于“自然灾害”,课标内容要求是“运用资料说明自然灾害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在人教“自然灾害”这一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详细介绍了防灾、减灾。因此,本节内容的要求为“运用资料说明寒潮、台风的概念、分布、成因、危害”。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情境串—问题链”。

(一)情境创设系统化

首先,需要选取典型的案例。在本课中,选取“天鸽”作为台风案例的主要原因是笔者采访学生,问其印象最深刻的台风是哪一次?大部分学生回答的都是“天鸽”。选取“2021年小雪节气前后一次全国大规模的降温”作为寒潮案例,是因为这次寒潮势力强,影响范围广且与授课时间接近。

其次,情境逻辑要完整。例如,在“天鸽”的案例中,创设了以下情境:(1)用“台风命名的小知识”导入台风“天鸽”;(2)展示“天鸽”的卫星云图和路径;(3)展示“天鸽”登陆前后等压线图;(4)展示“天鸽”登陆前后天气变化;(5)播放“天鸽”凶猛的视频;(6)播放“天鸽”前后人类应对措施的视频。这些情境串用“天鸽”一境到底,包含了台风的概念、分布、成因、影响、应对措施等方面,让学生在贯穿“天鸽”全过程的情境下,用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来学习台风,培养综合思维力。

最后,情境素材要高度整合。在创设的“2021年小雪节气前后一次全国大规模的降温”的寒潮情境中,笔者选取了呼和浩特、北京、中山三地的天气变化进行设计,天气包括气温、降水、风向、风力、天气状况等多个要素,如果这些要素一一呈现的话,情境信息会太过杂乱,为学习带来困扰。因此,本课例对这些要素进行了整合,绘制了2021年11月3日—10日呼和浩特、北京、中山三地天气变化图(见图1)。

图1 2021年11月3日—10日呼和浩特、北京、中山三地天气变化图

(二)问题设计层次化

在系统性情境创设下,针对一串连贯的情境,设计一系列有探究意义的问题链。这些问题层层展开,层层递进。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是并列式的,如表1中的追问1、追问2、追问3就是在问题3的基础上进行并列式设问;问题之间也可以是递进式的,如追问4是在前三问得出的结论——“呼和浩特受到冷空气影响更大”的基础上,设计的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呼和浩特为什么降雪量比北京少?

表1 “寒潮”情境串—问题链

(三)知识体系网络化

“情境串—问题链”涉及很多情境和问题,这么多情境和问题该如何识记?怎样从整体上理解“情境串—问题链”呢?“情境串—问题链”是知识的载体,将知识体系网络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情境和问题,也能将本节课情境和问题中蕴涵的知识内化,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新的陌生情境中。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气象灾害”第一课时知识框架

(四)素养凝练具体化

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具体地渗透在整节课中。“情境串—问题链”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力。天气包括气温、降水、风向、风力、天气状况等多个要素,在创设情境时,将这些要素进行综合;寒潮从北至南,不同时间不同区域受到的影响不同,从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本课例利用对比法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在本课例中,气象灾害的危害,主要说明自然对人类的影响这一人地关系。总之,地理核心素养凝练应具体化,并渗透在“情境串—问题链”设计的全过程中。

“情境串—问题链”在具体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可遵循情境创设系统化—问题设计层次化—知识体系网络化三个步骤进行设计(图3)。

图3 “情境串—问题链”设计路径

三、“情境串—问题链”应用的反思

“情境串—问题链”设计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创设情境和深度挖掘情境。在“一境到底”的基础上,创设一系列子情境,问题链就是在深度挖掘情境中生成的。只有处理、加工、深挖情境,才能生成一个个有内涵,有探究价值,层层深入的问题链。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平时在教学教研中,我们可以研究高考题、模拟题的综合题是如何创设情境,是如何根据情境提出设问,来提升我们深度挖掘情境的能力,设计出自然、流畅、引人入胜的“情境串—问题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