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简便运算问题及改进方法
2022-03-01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彭家小学李华玲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彭家小学 李华玲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北门里小学 毕宝乐
一、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重要价值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符合新课改对教学目标提出的新要求,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学科素养,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一方面,简便运算有助于促进小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通过学习和了解简便运算这种计算技巧,引导小学生拓宽看待问题的角度,从而促进其思维角度与知识层级提高。另一方面,简便运算有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将简便运算应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使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对培养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不足
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其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简便运算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简便运算教学的优化与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着认为掌握运算定律等同掌握简便运算的错误思想,更加强调小学生对简便运算知识的背诵和套用,忽视了对小学生简便运算思维的培养。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不完全,即使对简便运算定律熟记于心,也难以将其准确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究其根本,是尚未形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在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更加强调的是“这个问题应该运用哪种简便运算方法”而非“这个问题能否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对小学生应用简便运算的思维引导不足,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小学生对简便运算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对简便运算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将简便运算的相关定律集中在一个单元进行介绍,这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同时给小学生分辨简便运算知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简便运算知识的掌握多靠背诵实现,这就很容易导致其在应用简便运算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甚至可能暂时性遗忘简便运算的算法。混淆定律、算理不明等问题是小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时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加以解决,会对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造成不容小觑的消极影响。小学生对简便运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与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关,也与教育方法有关,相关教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小学生对不同简便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区分,不应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而一味地强调背诵记忆。
(三)简便运算的评价方法缺乏多元性特征
简便运算是能从多维度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检验的综合性反映,同时对简便运算的熟练掌握能使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基于简便运算的综合性特征,其评价方法应该体现综合性和多元性。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对小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能力辨析主要通过解题效果来实现。解题效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简便运算的计算能力进行评价,但不能作为评价的唯一方法。简便运算的评价方法需要从无形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等多维度进行,从单一的计算角度转变为多元的应用角度,重在对小学生理解简便运算定律的考查上,从而对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质量和问题做出全面测评,便于改进教学设计。
三、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简算意识,促进简算理解
简便运算不仅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基础内容之一,还是锻炼小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简便运算意识的培养,从思维入手,扎实小学生简便运算的基础。简便运算意识的培养过程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等展开,重在增强对简便运算的价值性的认可度,之后才是关于简便运算的优点、特征、技巧等的介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喜闻乐见的观察和对比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以“加法交换律”为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在商店挑选了衣服,其中上衣124元,裤子51元,鞋子76元,小明一共需要多少元?教师可以先按照常规方法列出计算式“124+51+76”,然后向小学生提问“如果我表示成‘124+76+51’是否正确呢”,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这两种方法虽然均正确,但是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挑选出更为简捷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比两个算式,培养小学生“先观察后解题”的简便运算意识。
(二)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尚且存在欠缺,对新事物存在较强的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创设教学环境,通过活跃环境氛围,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创设教学环境常用的方法有拓展教学流程、增设教学活动等,其中最受小学生喜爱的是游戏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引入,推动教学方法游戏化,促进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最大化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轻松的心态掌握简便运算知识及其应用。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某一具体简便运算算法时,可以提前准备好若干相关题目,难易程度根据教学阶段分类,在课堂上通过“击鼓传花”的方法,随机选择小学生作答,如果作答有困难,这位小学生可以指定任意好友帮忙作答。通过人人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小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认真听取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并思考其他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简算联系生活,提升教学趣味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对小学数学简便运算亦然,数学学习与生活现实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简便运算相关教学时,要克服使小学生被动接受简便运算定律的做法,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来增强简便运算效果。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将生活事例与教学结合等,使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学习变得生活化,不再深奥晦涩,促进课堂教学的“平易近人”。例如,在进行“乘法结合律”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题目背景改为生活化场景:有一天教师和学生一起为班级采购文具,其中我们为大家挑选了31支钢笔和31个笔记本,钢笔单价为7元,笔记本单价为3元,请学生帮教师算算一共需要多少元?通过生活化例题,将教学内容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便于小学生主动地将自身带入到当时的生活场景中,有利于抵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心理,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四)开展集中训练,巩固简算应用
如果说培养小学生简便运算意识是开展小学数学简便运算的“敲门砖”,那么计算练习则是夯实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成果的地基。开展集中训练是基于基础知识教学而言的,二者存在客观上的先后顺序。除了典型例题以外,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筛选、改进新型例题,从多个角度对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成果进行考查和巩固,全方位保障简便运算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准备“减法的性质”的练习题时,既要从算式题、简答题、应用题等多种类型进行准备,又要从往年真题、拓展题、经典例题等多维度进行设计,将减法的性质应用到解决问题上,强化专项训练的目标性和导向性。通过集中训练,在小学生思维中形成反复的逻辑“印记”,从而提升小学生对相关定律的敏感性,促进实现思维水平与计算水平的双提升,提升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加强对简便运算的教学和引号,有助于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水平,进而促进其综合运算水平的进步。简便运算的有效应用要求小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并能在长期生活中加以巩固与完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简便运算意识,通过创设教学环境、联系生活等诸多方式,完善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从而提升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提高其数学课程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