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信息指导科学养育在二胎高龄产妇母乳喂养过程中的效果*

2022-03-01李海燕李艳玲魏硕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泌乳母乳喂养

李海燕 李艳玲 魏硕华

母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食物,可为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免疫力及智力水平[1]。且有研究报道证实,母乳喂养对产妇的产后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公认的首选喂养方式[2]。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新生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是最为理想的喂养方式,但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国内的母乳喂养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据不完全统计调查结果显示,国内0~4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为60%左右[3]。且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二胎高龄产妇日益增多,该类产妇泌乳启动延迟发生风险较高,尤其是剖宫产分娩产妇产后泌乳状态较差,从而促使母乳喂养率降低[4]。故此,如何有效提高二胎高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二胎高龄产妇母乳喂养过程中应用数字信息指导科学养育的效果及满意度,旨在为母乳喂养提供方案指导,现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从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分娩的90例二胎高龄产妇纳入研究。纳入标准:(1)二胎剖宫产产妇;(2)年龄≥35周岁;(3)孕前身体健康;(4)有应用移动网络的条件及习惯;(5)足月分娩。排除标准:(1)神志异常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有乳腺相关疾病史;(3)产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和四肢活动障碍;(4)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5)中途退出或失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45例。研究组年龄36~41岁,平均(38.52±1.35)岁;文化程度:初中10例,高中或中专16例,大专及以上19例;体质量指数(BMI)19~28 kg/m2, 平 均(23.62±2.11)kg/m2; 孕 周37~42周,平均(39.24±0.73)周;初次剖宫产20例,再次剖宫产25例。常规组年龄35~41岁,平均(38.61±1.37)岁;文化程度:初中12例,高中或中专 15 例,大专及以上 18 例;BMI 19~28 kg/m2,平均(23.71±2.15)kg/m2;孕周37~42周,平均(39.31±0.75)周;初次剖宫产21例,再次剖宫产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与《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相符,患者已知情本研究,并已签署同意书,且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已批准。

1.2 方法

常规组开展常规干预。由医护人员指导产妇,实施早期吸吮,并予以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鼓励并协助产妇早期下床活动,进行饮食指导。此外,产后2 h开始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按摩前保证产妇乳房的清洁,并调节室温为25 ℃~28 ℃为宜,操作者双手涂抹无刺激性润肤油,以掌根部轻轻按揉乳房,双手拇指及食指分开环抱乳房基底部多方向活动乳房。随后开展乳房环形按摩,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顺着乳腺管方向进行按摩,双侧乳房交替进行,同时按压产妇的膻中、乳根等穴位,并呈顺时针螺旋式按压乳窦。乳房按摩时间为20 min,并在产后12 h及24 h时再次进行按摩。

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开展数字信息指导科学养育。(1)新生儿娩出并通过常规处理后,尽快“裸贴”于产妇胸前,保证新生儿头部处于产妇乳房之间,并将其四肢展开,脸偏向某侧,触发其自主寻乳的本能。母婴接触时间为60 min,期间不予以任何干扰,并在产后第2天和第3天的上午10:00-12:00、下午16:00-18:00再次开展母婴早期皮肤接触。(2)建立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平台,并邀请产妇加入,关注相关微信公众号。由护士长担任群主,3名护理人员担任健康教育者。由群主负责健康教育的监督和指导,健康教育则负责母乳喂养宣教。公众号定时每周一发放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包括产妇乳房保护,促进乳汁分泌及乳汁吸引、储存等。相关内容的发布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频为主。每周三、周五的20:00-22:00开展在线咨询活动,由群主及健康教育者解答产妇疑问,并鼓励产妇进行交流,20 min/次。每2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并提供母乳喂养指导。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母乳喂养情况、乳房舒适情况及满意度的差异。产妇母乳喂养信心的评估主要通过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实现,主要涵盖技巧、个人内在思考两个维度,分别包括9、5个条目,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预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越佳[5]。母乳喂养情况相关指标包括泌乳始动时间、48 h泌乳评分、48 h哺乳次数、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其中泌乳始动指产后乳房挤压可见清亮乳汁溢出。泌乳评分0~3分,其中0分为无泌乳;1分为泌乳少,需加乳制品喂养;2分为泌乳量尚可,需增加2次哺乳;3分为泌乳量充足,可完全满足新生儿需求[6]。通过满意度调查表实现对产妇总体满意度的评估,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即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7]。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 22.0,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信心比较

研究组技巧、个人内在思考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母乳喂养信心比较[分,(±s)]

表1 两组母乳喂养信心比较[分,(±s)]

组别 技巧 个人内在思考 总分研究组(n=45) 30.61±4.72 18.14±1.29 48.62±3.79常规组(n=45) 24.51±2.89 15.08±1.12 40.06±3.21 t值 7.394 12.016 11.561 P值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常规组,48 h泌乳评分、48 h哺乳次数及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2.3 两组乳房舒适情况比较

研究组乳房通畅率高于常规组,而乳房胀痛、乳房硬结节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乳房舒适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母乳喂养可为新生儿提供全面充足、结构适宜的营养素,不但可促进新生儿的智力、身体发育,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及视网膜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且能为产妇的产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母婴感情[8-10]。相关研究报道表明,母乳喂养在不同程度上受产妇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分娩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1-1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不断转变,离婚及再婚率的日益升高,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等,高龄二胎产妇的数量明显增多,该类产妇的剖宫产率高达70%~80%[14]。对于二胎高龄产妇而言,由于自身生理及乳腺组织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加之受进食不足、体位受限及手术切口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母乳喂养率下降,进一步导致新生儿无法获取充足的母乳喂养[15-17]。故此,寻求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提高二胎高龄产妇母乳喂养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发现,数字信息指导科学养育可显著提高二胎高龄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研究组通过开展母乳喂养知信行干预,结合图片、视频等现代化教育方式为产妇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技能,促使其母乳喂养信心的建立,有效激发内在潜能,同时可激发产妇身为母亲的责任感,继而有助于母乳喂养决心的坚定[18-20]。此外,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常规组,48 h泌乳评分、48 h哺乳次数及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究其原因为乳头、乳晕及乳管内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及触觉感觉体,研究组干预过程中的乳房按摩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内源性催乳素,继而达到促进乳汁分泌的目的,且通过乳房按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进一步促进乳汁的大量分泌。另外,数字信息指导科学养育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乳房舒适度。考虑原因可能在于研究组的干预方式可在产后早期促进催乳素的释放,从而有效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有助于减少乳房硬结、胀痛等情况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乳房舒适度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研究组通过微信群、微信平台等途径为产妇及其家属传递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观念及技能,并针对相应的薄弱环节实施系统化宣教,有助于解决产后母乳喂养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建立。

综上所述,二胎高龄产妇母乳喂养过程中应用数字信息指导科学养育的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产妇的乳房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泌乳母乳喂养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应激、抗氧化和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叙事护理在母婴分离住院产妇保持正常泌乳状态的效果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