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与传统间断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妇瘢痕形成及自觉症状的影响*
2022-03-02黄雯
黄雯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自身审美需求不断不增加,医学美容行业逐渐发展,受其影响,医院对手术创伤及术后抗瘢痕形成方面的研究成本不断加大[1],加之近年来我国二孩政策逐渐放开,院内妊娠分娩剖宫产的产妇人数越来越多,我国剖宫产率日趋接近52%,居于世界首位[2]。产妇经初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情况在临床中亦较为常见,其中存在一部分产妇面临伤口愈合不理想、瘢痕增生等情况,既不利于再次妊娠,亦影响其美观性[3]。故目前剖宫产术仍需进一步完善手术方式,以取得更佳的抗瘢痕形成效果。为达成这一效果,剖宫产术需准备合适的缝合材料,同时亦需确保缝合技术足够理想[4]。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属于一类新型外科整形皮肤缝合手段,其于近年来已应用于临床其他科室手术缝合中,并取得显著效果[5]。故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探究其对产妇瘢痕形成及自觉症状的作用,现将所得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行剖宫产的148例产妇,(1)纳入标准:①均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②均为单胎妊娠,产妇年龄在22~40岁。(2)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具有出血倾向;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③存在肝肾功能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74例。观察组中,年龄 24~37岁,平均(31.48±4.68)岁;孕周37~41周,平均(39.59±1.34)周;身高150~174 cm,平均(161.86±9.24)cm。对照组中,年龄 25~38岁,平均(31.67±4.52)岁;孕周37~41周,平均(39.86±1.09)周;身高152~175 cm,平均(162.05±9.31)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具体步骤如下:以梯形切口,向伤口中心倾斜其切缘,随后于切口周边两侧标记8个对称的点,记为A、B、C、D与A’、B’、C’、D’,随后采用可吸收线,将针尖朝上,实施缝合,由A点行进针操作,并于真皮下远端悬挂,随后经B点进入真皮,并潜行于其中下层内,在真皮、皮下的交界处选择D点进行出针,保持B、D两点相距1.1 cm,而对侧缝合选点与本侧完全相反,即由D’点进针,经A’出针。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缝合术,具体步骤如下:对产妇腹外斜肌腱膜、前鞘实施连续缝合后,止血后从切口一侧皮内顶端以可吸收缝线褥式缝合行连续水平缝合,到达另一侧顶端,缝合第一针时需于切口顶端进行3次皮下打结,随后实施皮内缝合,需保持角针针距在0.4 cm,不宜牵拉过紧,埋线结于皮下。手术结束后压置沙袋于腹部切口,持续6 h。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手术相关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手术时间)。
1.3.2 瘢痕状态 比较术后48 h及术后3个月两组瘢痕状态,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产妇皮肤瘢痕形成状态,分别从皮肤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估,每个方面评分范围在0~5分,分值越高表示产妇瘢痕形成越严重[6]。
1.3.3 自觉症状发生情况 记录术后3个月内两组自觉症状(疼痛、瘙痒、灼热、伤口麻木)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切口长度(cm)缝合时间(min)手术时间(min)观察组(n=74) 11.63±1.71 14.57±2.35 49.75±5.79对照组(n=74) 11.82±1.64 8.49±1.36 32.12±4.54 t值 0.689 19.262 20.612 P值 0.491 <0.001 <0.001
2.2 瘢痕状态比较
术后48 h,两组各项V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VSS评分均较术后48 h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S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VSS评分比较[分,(±s)]
* 与对照组术后 48 h 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皮肤色泽 血管分布 厚度 柔软度观察组(n=74) 术后48 h 0.65±0.21* 0.65±0.23* 0.62±0.21* 0.63±0.23*术后3个月 1.89±0.23 1.82±0.32 1.86±0.27 1.89±0.36 t值 34.249 25.539 31.184 25.372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对照组(n=74) 术后 48 h 0.68±0.22 0.62±0.26 0.59±0.19 0.64±0.24术后3个月 2.32±0.36 2.36±0.34 2.21±0.36 2.32±0.34 t值 33.438 34.970 34.234 34.725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组间术后3个月t值 8.658 9.949 6.690 7.470组间术后3个月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自觉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自觉症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觉症状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目前剖宫产产妇术后面临的瘢痕形成情况依旧较为严峻,传统间断缝合术的线结位于脂肪浅表层,术后组织与皮肤反应较大,减张效果不佳,产妇可留下类似蜈蚣形状的长条瘢痕,使其外观受到显著影响,产妇整体满意度较低,同时,缝线横穿皮肤时亦可因出针部位与切口边缘相距较远而造成皮肤异常凸起,产生皮下硬结,影响减张效果[7-8]。临床显示,皮肤切口愈合和瘢痕形成与皮肤张力相关,适宜的缝合技术有利于使切口无张力充分闭合,从而提高切口愈合质量,明显预防瘢痕形成[9]。因此,剖宫产后不仅仅满足于临床治疗效果,还要提高皮肤切口缝合要求,改善产妇皮肤切口愈合情况及日后生活质量,故进一步改进缝合技术极为重要。
近年来,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实施于各类手术缝合中,其于缝合期间保持切口形状为梯形,以环形线环将足够多的皮下组织、真皮包含,以有效保证其减张效果,同时因所取线结均处于真皮之下,使真皮内部残留物保持较少水平,待线结打紧后,产妇梯形切口可发生紧密对合,随后可出现自然外翻,利于预防术口瘢痕增生,从而达到少瘢、无瘢愈合,提高产妇满意度[10]。本次研究分别对行剖宫产的产妇的皮肤切口采用不同的缝合技术,结果显示两组切口长度并无显著差异,而采用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的观察组在缝合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采用传统间断缝合术的对照组(P<0.05),提示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相较于传统间断缝合术在切口长度控制方面并无优势,且引起操作更为复杂,操作时间均消耗更久;但术后3个月,两组VSS评分均较术后48 h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升幅较对照组明显低(P<0.05),提示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相较于传统间断缝合术具有更佳的抗瘢痕形成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该缝合方法经改良后B、B’两点相聚长度较传统方法更长,缝线可以弓形走于真皮内,起弓形顶点为C、C’两点,高度在真皮乳头层以下,D、D’两点则在真皮、皮下交界部位,此时线环包含的皮下组织、真皮较多,有效维持切口充分减张,使预防产妇术后瘢痕形成的效果更加乐观[11]。
相关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皮肤创伤的修复受上皮细胞增殖、局部炎症加剧、新生肉芽组织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反复刺激的情况均可导致切口愈合情况受到影响,并加剧患者瘢痕增生情况,同时可显著影响其外观的美观程度[12-13]。而预防上述环节出现问题主要需考虑缝合方式的合理性,较为理想的状态为患者切口处皮肤可完成生理对合,同时维持一定的切口张力,预防浅表部位的瘢痕形成,减少患者术后自觉症状[14-15]。本次研究中,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自觉症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提示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相较于传统间断缝合术在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自觉症状的预防方面更有优势,分析其原因在于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所用缝线走形于皮下及真皮内,并未完全暴露于表皮,加之缝线高度低于真皮乳头中层,配合其逐层缝合方法可有效降低产妇皮肤组织损伤,对产妇腹腔及切口局部的影响作用较小,同时减少进针、出针刺激,从而降低了表皮刺激,使相关部位发生疼痛、炎症反应的概率缩小,同时有效降低局部感染、伤口开裂风险,均有利于切口早期愈合,从而减少产妇术后自觉症状[16]。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妇应用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术虽然延长了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但相较于传统间断缝合术可取得更显著效果,在产妇术后瘢痕形成方面具备更佳控制作用,亦可有效预防产后自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