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男孩”变形记
2022-02-28于妍婷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于妍婷(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我们班的小Q(化名)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怪男孩”,他的行为总是匪夷所思。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Q只打两口米饭,帮他打饭的同学对他说:“小Q,你吃得太少了,既不盛任何蔬菜,也不吃肉,这是不行的!”小Q听了同学的话头也不抬地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我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这样减肥是不行的,只吃白米饭怎么能有营养呢?你还在长身体,可以多运动去减少体重。”我自认为苦口婆心地劝导他应该能明白我的好意,并且会欣然接受,没想到他当着全班的面撕心裂肺的地喊:“我不饿!我不饿!我不饿!”喊声传遍整个教室,我和同学都吓傻了,不知道小Q怎会有这般反应。我让他先坐下冷静冷静,想想自己的问题。而他更是跑到墙角的位置,用头去撞墙,还大力地敲打自己的身体。有一次课间操,上操时他不仅不做操,还把自己的眼镜扔到了地上,号啕大哭。我问他怎么了,他却什么都不说。以前的小Q一直是温文尔雅、懂事听话的乖孩子,而他现在的冷漠、暴躁、不表达、自闭等行为使他和同学格格不入。小Q在“怪小孩”的路上越走越远。
直到有一次,因为线上学习中我多次点名叫他回答问题,却得不到任何的回应,我拨通了孩子爸爸的电话,本想给小Q“告状”,却在爸爸口中得知小Q的爸爸妈妈原来在他一年级的时候就分开了,妈妈因为担心孩子接受不了,一直隐瞒孩子这件事情,而且为了让孩子不改变生活的环境,妈妈选择还和爸爸住在一个屋檐下,只是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任何正面的交流,哪怕是孩子的事情。就在前不久爸爸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把分开的事情告诉了小Q。
听完爸爸的话,我心里五味杂陈。我理解作为父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想护孩子周全,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的良苦用心;我也理解了小Q突如其来变化的原因;我同情小Q在不太会表达的年纪就要承受这一切;我也为小Q的懂事而心疼他。家庭的冷漠和压抑深深吞噬着他,不安和难过的情绪没有办法得到宣泄,所以慢慢地变成了我们嘴里的“怪男孩”,不去表达,不去解释,不主动接触别人,也不愿别人去靠近他,甚至很多事情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处理。
第二天我联系了孩子的父母,首先向他们表示感谢,能把这件事情开诚布公地说清楚,让我们共同找到孩子变化的原因。只有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才能形成合力去帮助孩子走出阴霾。爸爸和妈妈商量后决定让孩子换个环境,和妈妈搬到新家,妈妈陪伴孩子;而周末由爸爸带孩子去亲近自然,参加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慢慢引导小Q结交朋友。虽然爸爸和妈妈分开了,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并没有减少。
接着我给小Q安排了一个新同桌小杜,他是一个稳重但开朗的男孩子,和小Q有着同样爱好。我私下拜托小杜多与小Q交流,就从小Q最喜欢的书入手。起初小Q并不想理睬他的新同桌,但当他看到同桌总是拿着他最爱看的书阅读时,他开始对同桌有了好奇心,会偷偷撇向同桌,同桌见状便开始与小Q热情交谈,从书的作者到书的内容……他们两个慢慢地一起阅读,互相交换书籍,一起完成书签的制作,原来在小Q擅长的领域他也能侃侃而谈。我第一次看见他与同学相处时露出的笑容。
然后我安排他成为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同学们借书、还书的工作。起初他还有些拘谨,但当他看到同学们的配合和友善的时候他逐渐放下了防备,我把他认真工作整理书籍的照片拍下来,贴在了班级荣誉榜中进行展示,他别提有多高兴了!他在集体中找到了参与感和成就感,获得了情感的滋养,同时他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感也在提升。
半年后小Q已经不再是“怪男孩”,我欣喜地看到了他的改变,良好的家校沟通和家校双方的努力还给了小Q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