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类书稿付印样的处理及印制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2-02-28王淑艳
王淑艳
经过三审三校之后的校样,即付印样,也称为终校样。责任编辑应全面、系统地检查并整理封面、辅文与正文,因为出现问题最多的恰好是封面与辅文。同时也从节约印制成本的角度,选择封面与正文用纸、装帧设计、印制工艺等,争取以最经济的方式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责任编辑对付印样的审核与整理,提升图书质量
出版社一般将三校之后的校样作为付印样,如果三校改动较多,那么还会增加一个校次,即四校,四校后的校样才会作为付印样。付印样与其他校样相比有极大的不同:一是基本解决书稿中政治性、敏感性、知识性等问题;二是消灭绝大部分错字病句、重复或缺失的语句,以及多余的段落;三是基本消除一般技术性差错。虽然付印样的质量得到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责任编辑不能掉以轻心。下面介绍几种检查方法,消除付印样中存在的问题。
(一)封面、扉页与版权页要对照检查
封面、扉页与版权页对于一部书稿来说,是重中之重。封面、扉页与版权页虽然文字较少,但出错的频率却非常高。责任编辑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核查:一是书名,检查这三者的书名是否一致,要逐字核对,尤其是发稿之后书名有修改的,容易出现扉页与版权页已经修改,但封面书名还是旧书名。二是著作者的姓名,要认真核对,以免出错。封面、扉页与版权页这三处均有作者姓名,尤其要注意书稿有增删作者或多名作者署名的情形,最好发封面给作者确认,作者检查无误后,可作为定稿。如果未经作者确认印刷入库后,作者发现未加其他作者姓名而与出版社产生矛盾,这时出版社只能重印封面,重新装订,将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图书已发行,事情就更加棘手。三是定价。很多出版社质量检查部门发现封面定价与版权页不一致,如封面定价58.00元,而版权页为69.00元。四是CIP数据是否录入完整。CIP数据也是出错的重灾区, 主要原因有录入错误、书名或作者名更换、漏字或错字等,这些要与封面、扉页对照检查。五是版权页字数是以千计量,如最后统计结果为69.8千,应写为70千,即逢二进一。
(二)辅文与正文对照检查,减少差错率
辅文的检查至关重要,而且辅文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辅文包括封面文字(面封、书脊、底封)、书名页文字(扉页、版权页和附书名页)、序言、前言、出版说明、使用说明、目录、后记(跋)、附录、索引、参考文献等。如果是词典、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还有凡例、注释等内容。
辅文除了封面外,像序言、前言等基本是文字性检查,但参考文献涉及著录格式,是很容易出错的地方。一是图书、期刊、论文、会议、报告著录格式不规范,用错M、J、G、C、R等类型标识;二是出版社地址写错。
与正文对照检查的还涉及目录与正文标题、页码的核对,以及目录与页眉的核对。通过对照检查能发现目录与正文标题存在的问题,比如缺字或错字,以及页码错误等。
(三)责任编辑对正文中主体文字、图表、插图的核对,使图文相符
按照《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校对人员三校后,应负责付印前的通读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读的工作往往由责任编辑负责。原因有三:一是大多出版社专职校对人员很少,而且也不打算再招聘专职校对人员,为降低人员成本,将校对业务外包;二是外包的校对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书稿质量不稳定;三是书稿最终是由责任编辑负责,一旦出现问题,第一责任人肯定是责任编辑。因此责任编辑倾向于自己通读,因为对书稿特别熟悉,通读时还能发现前几次校样中存在的问题。但为防止产生知识盲点,付印前的通读工作应安排两名编辑交叉进行。
文字性错误一般在通读中可以发现,如文字差错、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等。其中,图表、插图需要重要点核对图表序号、标题以及插图位置等,重点核查正文文字中图表、插图序号介绍,避免出现找不到相应的图表、插图;或者有图表、插图,但正文中没有标注,不知图表、插图对应正文哪部分内容等差错。
二、责任编辑在付印前要确定的事项
责任编辑除了检查书稿外,还要确定图书首印册数,以及提前与出版部积极沟通印制事宜,防止缺纸或库存不足,影响付印;重新核定图书定价,确保准确无误;核定出版时间;认真填写付印申请单,注明印刷要求及装订事项。
(一)首印册数如何确定
图书首印册数考验的是编辑对市场的把控能力,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版社对首印册数的控制十分严格,主要是为了减少库存的压力。图书放在仓库中,形成存货,存货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消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需要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存货减值准备对利润的冲击很大,因此,每家出版社都会在源头上进行成本控制。对图书首印册数的控制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减少库存最为有效的方法。将首印册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需要重印,会很快补货,不会断货。小批量重印可采用数码印刷技术,印刷速度快,成本相对比传统印刷低。
编辑通常根据以下几种方法确定首印数量:一是查找同类书以往首印册数的记录进行对比,确定合理的印数;二是查看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等书店发货数据,确定主发图书数量与后续可能添货的预估数量,最后确定首印数量;三是与发行部共同讨论,确定最佳图书首印量。
(二)确定用纸库存量,保证图书顺利印制
在印制成本中,纸张成本是占大头的。最近几年,由于纸张价格波动比较大,出版部有可能没有备足货,或由于采购合同中对价格没有长期预判,导致备货不足。因此,责任编辑应提前与出版部沟通用纸情况,确保自己选中的纸张有存货,如果没有存货要及时更换其他品种的纸张。更换纸张时,对封面的书脊是有影响的。因此,调整之后的书脊厚度与封面要一致。
(三)核实图书定价很有必要
图书付印前,除了首印册数要核实外,定价也要重新再核定。有些书稿付印前,可能更换纸张品种;或纸张、印刷费涨价,原来的定价减去折扣后包不住成本。所以要重新计算成本,确定图书定价。图书定价方法大致分两大类:成本导向定价法和市场导向定价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印张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简化为:定价=成本+税费+利润。成本包括纸张、印刷、排版、稿费、管理费用、编校费用等;税费包括增值税及附加税、企业所得税等;利润是根据一定比例计算。印张定价法其实也是成本定价法的变异,确定印张定价标准时要考虑成本、利润、发行折扣率、税金等因素。比如每印张按3.0元算,一本书20个印张,即可定价60元。但根据尾数定价原理,对产品的定价不取整数而保留尾数,定价为59.80元。目前,大多数图书一般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印张定价法,这是出版行业沿用时间最久的定价方法。
市场导向定价法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理解价值定价法,以读者对图书价值的感受和理解程度为依据来定价;需求差别定价法,根据读者的需求差异和紧迫程度来定价,对同一种书制定两种甚至更多定价,比如精装本、平装本和电子版;随行就市定价法,根据当前该种书平均价格水平来定价。市场导向定价法对图书要求较高,一般根据图书作者的影响力与较高社会价值而定。如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写的《丰田生产方式》一书,出版社以精装与平装两个版本上市,并分别定价,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出版时间的精准把握
对于面向市场销售的大众类图书,选择最佳的出版时间很重要。一般来说,在“六一八”“双十一”“双十二”之前一两个月集中上市,对图书销量的提升有一定作用。因为“六一八”“双十一”是人为设定为购物节,能享受各种优惠,有购书意愿的人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暑期也是图书销售的旺季,要尽量避免在年底、春节期间上市。从北京开卷公司公布的销售曲线图上可以看出,每年1月与2月是一个销售低谷,尤其是2月。如果在此期间铺货,新发图书信息不能及时上传到网页上,或者实体店没有上架,压在仓库。春节一过,销售人员可能就忘记上架,造成损失,而且春节期间物流紧张也会造成积压。
(五)填写付印单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很多出版社都实行信息化管理,即ERP系统。责任编辑在付印申请单上要注明印装顺序,以免产生装订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装帧设计单上要详细注明开本,成品尺寸,封面、正文用纸种类与克数、印张数,封面若有勒口,则注明勒口尺寸等,封面工艺也要标注清楚,以便出版部人员开印单。
书稿印刷前,需要经过部门主任审核、质检部检查、社长或总编辑签字,各环节责任明确。责任编辑对各环节负责人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对待,认真处理。
三、如何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印制成本
在实际操作中,编辑要考虑纸张选择、开本裁切、封面工艺等,适时对成本进行控制,合理地获得低成本。
(一)如何选择正文用纸
出版常用纸张一般有书写纸、胶版纸、纯质纸、铜版纸等。书写纸的定量较多,从45g/m2至80g/m2均有生产,主要用于书刊印刷和教辅考试类出版物;胶版纸定量范围从60g/m2至150g/m2均有生产,可印刷单色与彩色出版物;轻型胶版纸的定量从60g/m2至100g/m2均有,因其重量比普通纸印刷的图书轻,又能节省快递费用,被广泛采用;纯质纸的定量从60g/m2至120g/m2不等;铜版纸分为有光铜与无光铜(又称亚光铜),定量从70g/m2至250g/m2不等。
针对不同的图书要使用不同的纸张,如考试辅导类图书使用克数较低的书写纸,如55g/m2、60g/m2书写纸;经管类图书使用较高克重的纸张,一般为80g/m2米白胶,效果很好。特种纸张与一般铜版纸的差价约1000元,除非重点图书,一般图书尽量不要选用这种纸张。
另外,要标注清楚成品尺寸,因为同一种开本,有不同的成品尺寸,版权页上我们一般只标1/16、1/32、1/24等,但在付印单上要写明成品尺寸,以便于出版部与印厂的人员核对封面与内文尺寸,防止成品裁切错误。如封面尺寸小于内文尺寸,出版部的人没有核对。封面和正文分两个印厂印刷,结果封面套不上正文,只能裁切正文,最后导致正文版心过大,天头、地脚过小,虽然不影响阅读,但有失美观。
(二)了解开本裁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书刊用纸的开法分为正开切法、直线开切法和纵横混合开切法三种。正开切法是指把纸的长边一次又一次对折,可得到2开、4开、8开、32开、64开等,便于机械化折纸,纸张裁切以后没有零头剩料,纸幅利用率高。直线开切法是将全张纸横向和纵向均按直线开切,可开出20开、24开、28开、36开、40开等,开数可选择性较多,纸张的利用率为100%。纵横混合开切法是将全张纸的大部分按直线开切法开切,另一小部分按单页开切,这种方法能开出所有开数,满足某些图书畸形开本的需要,纸张不但有部分浪费,还不便于装订。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正开切法。
由于图书一般用对开纸印刷,然后进行折页、合帖或套帖装订,所以图书的面数应尽量能被开数或开数的一半整除。为了节约印刷装订成本,印张数尽量取整数。如果不能取整数,一般取0.5、0.25、0.75。凑印张的工作编辑一般在书稿套版后计算,即在三校样之前完成。
(三)研究封面工艺,减少支出
在保证图书印制质量的前提下,用较小的投入取得更好的外观感觉。封面不要有过多的工艺,比如UV工艺,既不便宜又不环保,建议少用。从2020年始,有些出版社图书封面不再使用工艺,现在图书基本要塑封,便于网上销售,与使用工艺的图书几乎无甚差别。有些精装图书,为了凸显品质,使用烫金工艺,美编不仅将书名烫金,还将线条及图案也烫金,烫金是按照面积收费的,虽然线条很细,但横贯封底,费用就很高了。为了一条可有可无的线,付出这么高的成本,实属浪费。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付印样稿涉及的事项较多,从书稿的通读到正文与辅文的检查;从首印册数的确定到用纸、印制工艺的选择,以最经济的印刷方式达到图书成本的降低,这对责任编辑的考验是全方位的。责任编辑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编辑与印务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图书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