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垂足三角形的几个极值问题
2022-02-28重庆市长寿龙溪中学陈骑勇邮编401249
重庆市长寿龙溪中学 吴 波 陈骑勇 (邮编:401249)
定义1[1]如图1,P为△ABC所在平面内任一点,从P向△ABC的三边所在直线分别作垂线,垂足分别为P1、P2、P3,把 △P1P2P3叫做点P关于△ABC的垂足三角形.
图1
文[2]中证明了:在△ABC的垂心,外心,内心,重心这四心中,垂心的垂足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最小.联想到几何中著名的Schwarz定理“锐角三角形周长最短的内接三角形是它的(垂心的)垂足三角形”(文[3]中将此列为第90个问题),文[2]中提出如下.
猜想[2]在锐角△ABC中,过其内部一点向三边所在直线作垂线,三个垂足构成的三角形中,垂心的垂足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最小.
本文将否定这个猜想.并探讨关于垂足三角形的另外几个极值问题.
为表述方便,本文约定:△ABC三边长按习惯记为a、b、c,面积为S,外接圆半径为R,内切圆半径为r.点P关于△ABC的垂足三角形△P1P2P3(可以是退化的)的面积为SP,周长为LP,外接圆半径为RP,内切圆半径为rP.
先给出几个引理:
引理1[1]点P到△ABC的外心的距离为d,则
其中当点P在△ABC外接圆外时取“+”,当点P在△ABC外接圆内时取“-”.
由此易知:当d为定值时,SP也为定值.即有
推论1[1]当点P在△ABC外接圆的半径为d的同心圆上运动时,其垂足三角形的面积SP为定值
当点P在△ABC外接圆上时,有d=R,则SP=0,即此时P1、P2、P3共线.此即 Simson定理.
而点P在△ABC外接圆内时,0≤d<R,由此可推得三角形中的经典结论:
推论2[1]点P在△ABC外接圆内时有SP≤当且仅当P取△ABC的外心时,等号成立.
注外心的垂足三角形即是△ABC的中点三角形.
如图1,PA、PB、PC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由此可得下面这个熟知结论:
引理2如图1,P为△ABC内或边上任意一点,则a|PP1|+b|PP2|+c|PP3|=2S.
下面我们否定前面的猜想.事实上,我们有
定理1点P在△ABC内时,其垂足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以0为下确界,但并无最小值.
证明如图1,当点P→A时,P到△ABC外心的距离d→R.由引理1推论1知:此时SP→0(在图1中表现为△P1P2P3的两边P1P2与P1P3趋于重合).
而P→A时,有|P2P3|→0,|P1P2|→hA,|P1P3|→hA(如图1,hA指BC边上的高AD).此时△P1P2P3的周长LP=|P1P2|+|P2P3|+|P3P1|→2hA.
则P→A时,△P1P2P3的内切圆半径→0.
虽 然 有rP→0,但rP≠0(因 为SP≠0).这 表明:定理1结论成立.证毕.
在锐角三角形内一点的垂足三角形中,由引理1推论2知:外心的垂足三角形的面积最大;而由Schwarz定理知:垂心的垂足三角形的周长最小.而正三角形四心重合,结合内切圆半径公式即得:
定理2当正三角形内的点P取正三角形中心时,其垂足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最大.
对于一般的三角形,当其内的点P在什么位置时其垂足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最大?估计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下面再看关于垂足三角形的另外几个极值问题.
定理3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当点P取△ABC的内心时其垂足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最小.
文[4]仅对点P在锐角△ABC内这种情形分三类进行了证明.这里将其推广到一般的三角形且点P也是任意的.
证明设P关于△ABC的垂足三角形△P1P2P3的外心为Q,△P1P2P3的外接圆半径为RP.如图2、图3,过Q作△ABC三边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Q1、Q2、Q3.
图2
图3
如图2、图3,因△P1P2P3的外接圆与△ABC三边所在直线都有公共点,由“垂线段最短”有:
因此a|QQ1|≤aRP,b|QQ2|≤bRP,c|QQ3|≤cRP.三式相加得:
(1)如图2,当圆心Q在△ABC内或边上时,①式结合引理 2有:(a+b+c)RP≥2S.
因|QQi|≤|QPi|=RP(i=1,2,3)中诸等号都成立,当且仅当△P1P2P3的外接圆与△ABC三边均相切.注意到点P在△ABC内或边上,此时△P1P2P3的外接圆即是△ABC的内切圆,也即是当且仅当点P为△ABC内心时等号成立.
(2)当圆心Q在△ABC外时,引理2中的等式左边的某些项要改变符号才成立.比如,对于图3中的情形,易知此时:S△QAB+S△QBC-S△QCA=S.也即是有:
由①,②两式可知:
(a+b+c)RP≥a|QQ1|+b|QQ2|+c|QQ3|≥a|QQ1|-b|QQ2|+c|QQ3|=2S.
当点P不在图3中的区域,而在△ABC外的其它区域时,类似可证此不等式成立.
综合(1)(2)可知:定理 3结论成立.证毕.
熟知:三角形的Fermat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对偶地,想知道:当△ABC内的点P在什么位置时,它到△ABC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之和取最值?
经过探讨,得到如下结论:
定理4记△ABC三边上的高分别为hA、hB、hC,△ABC内的点P的垂足三角形为△P1P2P3.则
(|PP1|+|PP2|+|PP3|)sup=max{hA,hB,hC},
(|PP1|+|PP2|+|PP3|)inf=min{hA,hB,hC}.
证明不妨设a≥b≥c.则hA≤hB≤hC.结合引理 2,有
a(|PP1|+|PP2|+|PP3|)≥a|PP1|+b|PP2|+c|PP3|=2S.所以
当且仅当△ABC为正三角形时取等,否则严格不等.
如图1,令P→A.则|PP2|→0,|PP3|→0,因此有
a(|PP1|+|PP2|+|PP3|)→a|PP1|→a|PP1|+b|PP2|+c|PP3|.
结合引理2即有
综上可知,(|PP1|+|PP2|+|PP3|)inf=hA.
对非等边三角形,当P趋近于最大角顶点时|PP1|+|PP2|+|PP3|趋近于下确界.
类似可证:(|PP1|+|PP2|+|PP3|)sup=hC.
对非等边三角形,当P趋近于最小角顶点时|PP1|+|PP2|+|PP3|趋近于上确界.证毕.
由Schwarz定理知:锐角三角形内一点P的垂足三角形的周长在P取垂心时最短.那么什么时候其垂足三角形的周长最长呢?利用定理4可以求得其周长的上确界.即
定理5记△ABC三边上的高分别为hA、hB、hC,△ABC内的点P的垂足三角形△P1P2P3的周长的上确界为 max{2hA,2hB,2hC}.
证明不妨设a≥b≥c,则hA≤hB≤hC.如图1有
三式相加可知周长
LP=|P1P2|+|P2P3|+|P3P1|<2(|PP1|+|PP2|+|PP3|).
结合定理 4有LP<max{2hA,2hB,2hC}.
如 图1,令P→C,则|P1P2|→0,|P2P3|→hC,|P3P1|→hC.因此有
LP=|P1P2|+|P2P3|+|P3P1|→2hC.
综上可知:(LP)sup=2hC=max{2hA,2hB,2hC}.
当P趋近于最小角顶点时周长趋近于此上确界.证毕.
定理6点P为△ABC内任意一点,则当P取△ABC重心时,P到△ABC三边的距离之积的值最大且最大值为
证明如图1,由引理 2:a|PP1|+b|PP2|+c|PP3|=2S.结合均值不等式有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a|PP1|=b|PP2|=c|PP3|——如图1,也即是S△PBC=S△PCA=S△PAB时.显然此时点P为△ABC的重心.证毕.
当点P无限趋近于△ABC的某条边时,点P到此边的距离无限趋近于0.因此P到△ABC三边的距离之积可无限趋近于0.
关于垂足三角形还有如下两个极值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继续探讨:
问题1△ABC内的点P的垂足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何时取最大值?
问题2△ABC内的点P的垂足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何时取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