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妇产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8苏来曼卡斯木马彩玲德丽娜尔乌尔肯别克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妇产科学微课研究组

苏来曼·卡斯木,马彩玲,德丽娜尔·乌尔肯别克

(新疆医科大学1第一临床医学院本专科教育管理科,2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中心,乌鲁木齐 830054)

《妇产科学》作为研究妇女的生理病理变化和生殖调控的临床学科,包括妇科及产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我国高校教学大多为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均有所降低,对学习及教学效果产生影响[1]。因此探索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良好,能有效体现学生主体及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2]。微课是利用信息技术,并按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与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逐渐应用于各类学校课程教学中。是由课前准备、在线学习及课堂教学组成。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依托微信及网络课程为学生营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可构建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情境,通过增加教学反馈模块,有助于适当调整、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微课作为该新型模式的呈现形式,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3]。本研究比较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在《妇产科学》中的教学效果,旨在为临床实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2 月-2019 年6 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八年制学生400名。将所有学生按照学生所在班级,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0名。纳入标准: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妇产科学》教材;由每学期脱产的同一组教师授课;沟通交流无障碍;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缺勤天数超过总课时20%的学生。

1.2 教学方法

1.2.1 教学方式《妇产科学》课程共81课时,包括理论课(45 课时)与示教课(36 课时)。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选择涉及妊娠并发症、正常分娩、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等四个重点、难点章节的示教课实施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上教师讲授,课下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研究组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

1.2.2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4](1)条件创立: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学生对移动学习平台的使用意向。调查表采用李克特量表,将非常不同意计为1 分,不同意计为2 分,无意见计为3 分,同意计为4 分,非常同意计为5 分。课前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授课教师人员;教师做好理论学习、查阅资料等,创立微信学习群,制作相关章节微课,收集网络资源并进行分类。(2)教学内容准备: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按照由简到深划分为小知识要点,制作教学微视频、多媒体课件(PPT)及练习题库。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所需基本训练任务及互动题目等。(3)课前预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中发布的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教学视频及相关资料完成课前预习。根据课前发布的讨论主题与同组成员进行讨论,形成基本知识框架并记录产生的问题。(4)课堂学习:将学生分为20个小组,每组10人,并推选出1名组长。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们课前讨论问题作为引导,讲述基础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讨论,采取角色扮演等方式着重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述。(5)学习效果评价:根据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问题思考心得、课堂讨论、作业成果展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以30%的占比计入最终成绩。(6)课后总结: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每一章节教学内容结束后在线完成相关习题,根据学生答题正确率完善翻转课堂方案。

1.3 问卷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量表对学生自我评价、考试成绩、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量表信度为0.74,效度为0.86。(1)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学习态度,每项得分60~79 分为“差”,80~89 分为“良”,90 分以上为“优”。(2)考试成绩: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之和,分别占比50%。(3)学生能力评分:评分表由带教教师自制。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能力等4项内容。每项总分为100 分,采用5 级评分法分别计“20 分、40分、60 分、80 分、100 分”,代表“较差、一般、良好、较好、优秀”,分值越高代表学生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期末考试成绩及能力评分以(±s)表示,采用t检验,学生自我评价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制类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例(%)

2.2 两组学生自我评价结果比较研究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学习态度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自我评价结果比较/例(%)

2.3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研究组学生理论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 n 200 200理论成绩62.16±4.51 81.25±7.03 4.307<0.001实验操作成绩67.43±4.41 89.82±5.76 4.111<0.001总成绩70.18±6.72 91.27±5.47 5.342<0.001

2.4 带教教师对学生能力评价结果比较带教教师对研究组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及操作能力方面的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带教教师对学生能力评价结果的比较(±s,分)

表4 带教教师对学生能力评价结果的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 n 200 200自主学习能力71.28±6.24 88.37±7.19 5.618<0.001交流沟通能力73.52±7.15 91.34±6.20 6.018<0.001解决问题能力72.62±5.73 92.36±4.61 6.758<0.001操作能力70.84±6.19 93.52±4.85 7.154<0.001

3 讨论

《妇产科学》是医学高校临床专业学生临床实践中重要的必修课程。目前,高校教学模式多为教师课堂传授的传统方法,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被动接受所教授内容,师生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不佳。作为新兴教育模式的微课教学具有良好交互性及较高趣味性,成为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热点。

本研究通过比较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在《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发现,研究组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及学习态度均优于对照组学生,提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可较为全面地了解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研究组理论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带教教师对研究组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及操作能力方面的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明显改善了学生学习效率。上述结果肯定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对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5]。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将课堂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自我学习方式,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6]。

综上所述,微课联合翻转课堂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妇产科学》课程中的自我评估水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值得在临床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妇产科学微课研究组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妇产科手术泌尿系损伤防治方法的探讨
人本主义教育模式下妇产科学教学中技能与素质双向渗透探索
PBL教学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医学专科学校妇产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