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现代化视野下的区域教育干部素养提升

2022-02-28金韩英

中小学校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萧山范式研修

□金韩英

在当前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新理念、新命题、新热点都对基层教育干部提出新要求。现实需要促使基层教育干部自身专业化。但是,教育干部培训又缺乏区域研究经验。浙江萧山基地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设立在浙江的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基地。由此,萧山基地运行成为研究的 “试验田”。在2019 年10 月,萧山基地针对区域教育干训培训范式,完成浙江省课题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萧山基地 ‘错落式发展’ 干训新范式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基地尝试采用 “三新” 探索区域范式,遵循教育干部成长规律,围绕教育现代化视野,从“定制新课程” “创新新机制” “建设新基地”出发,通过五年的扎实研究,形成一系列可借鉴、可推广的成果。

一、“三新” 探索:概念、架构与过程

(一)概念

“三新” 探索是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萧山基地正在研究、实践的区域教育干部培养新范式。“三新” 范式主要指 “定制新课程”“探索新机制” “建设新基地”。“定制新课程” 主要针对不同教育干部职务类别的岗位需求研发与之相匹配的具有针对性的研修内容。“探索新机制” 主要包括 “追踪现场、跨界对话、学员自治、智慧评价”等课程机制。“建设新基地” 是指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正式授牌的国家级教育干部培训平台——萧山基地,作为区域范式研究的“试验田”。

(二)理念

1.学员立场

学员立场指认为学员及其需求是一切研修的出发点,既要研究“教育现场”,更要研究 “需求”,将 “学员” 作为原点和核心,呈现基于学员研修的思考、课程设置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学员自身发展共生的态势。

2.角色转换

强调专家与一线校长、园长之间在思维、情感、信息及环境等方面的相互作用,通过彼此平等对话、合作来促进校长专业发展、学校改进和学员自身成长,以及基层教育干部整体培训质量的提升。

3.系统协同

强调萧山基地干训范式运行系统的构成,认为基层教育干部培训转型的基本机制不仅是培训所需的教育硬件、资源因素整合作用的协同系统,还在于 “四新” 机制协同推进,其运行机理是构建基层教育干部培训转型框架的根本依据。

4.即学即用

基于学员身边问题的课程定制,基于学员工作困惑的课程解答,每一个单元的设计都蕴含其内在的需求与问题解决。这样促使每一期学员对研修课程设计的满意率都很高。

(三)架构

秉持干部培训 “以学员为中心” 的核心理念,遵循基层教育干部自身发展和教育部提出的专业性指导意见,基于 “三新” 探索区域范式的理论架构可概括为“ 1234”,即树立一个核心理念——以学员为本;实行 “两轨并进” ——顶层设计与分线实施;聚焦 “三新” 范式——定制新课程、探索新机制、建设新基地;“四新” 机制运行落地——追踪现场、跨界对话、学员自治、智慧评价(图1)。

图1 “三新” 探索区域范式的架构

(四)过程

“三新” 探索区域范式针对区域教育干部专业化培养难的问题,主要经历了 “初建阶段” “形成阶段” “改进阶段” 和 “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以课程设置、机制创新和新基地运行作为切入口,从现代化视野的角度全面提升了区域教育干部的素养和能力(图2)。

图2 教育干部专业化培养四个阶段

二、新课程·新机制·新基地:“三新” 探索的要素设计与实践

构建 “三新” 探索,立足区域实际,系统提升局长、校长、园长和其他教育干部群体素养。对传统培训进行改革,站位更高、布局更广、视野更开阔,由浅层次方法的实践探索上升至对新理念、新机制等根本性问题的深层次探索和价值重建。

(一)定制新课程:设置符合各类教育干部发展需求的课程单

打造符合教育干部发展需求的研修课程,针对不同对象研制教学计划。确立课程目标定位,专业研究各具特色的课程单。

1.教育局局长:定制夯实新时代区域教育综合管理素养的基础课程

立足区域改革探索,从 “萧山教育现代化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名校集团化管理改革” “区域综合治理” “城乡教育公平”“新高考应对” “优质均衡发展” 七大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从各角度审视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具体研修方式如图3 所示。

图3 基于干部提升综合素养的研修方式思维导图

2.校(园)长:定制提升新时代校(园)长专业素养的基础课程

面对新时代对校(园)长高素质的要求,针对各地教育发展需求定制专项课程。例如,名校长的培养、新时代新教研的使命、家校共育发展等研修主题,融入地方要素和区域特色,将训用紧密结合。从教育部对校(园)长确定的六大专业标准出发,切分不同发展维度进行课程创新。

3.其他干部群体:量身定制基于个体发展需求的课程

针对不同的教育干部群体,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研制课程。前期完成充分调研,再量身定制课程。譬如,名校集团化管理改革,主要针对教育集团的理事长、成员学校校长,主题课程内容包括: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萧山集团化办学探索;杭州探索:基础教育的名校集团化改革;新时期教育集团实践;走向现代学校治理——探索集团化办学的 “银河”之道;用文化建设我们的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困境突围与实践探索;多法人集团化办学的上海探索;集团化办学领导者模式探究等内容。

(二)探索新机制:建立“现场追踪、跨界对话、学员自治、智慧评价”的研训新体系

在教育干部培训过程中创新机制,采用多种方法提升培训效果。在不断反思中提升并丰富与充实,推陈出新、形式多样、注重现场、关注个体、强化细节,充分体现“学员本位” 的研修特质(图4)。

图4 “三新” 探索区域范式的四大运行机制

1.现场追踪

教育干部深度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实践,在实践中吸收管理经验。以深度跟岗的形式,让参训教育干部走入名校,实地参与,学习经验。

跟岗实践包括以下内容。

◇校园参观:观察和收集跟岗学校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的理念与方法,探究学校育人环境的优化策略。

◇专家引领:听取校长及管理者的专题报告和经验介绍,交流办学思想和治校方略。

◇主题研讨:围绕学校管理问题进行深度研讨、案例分析和策略探究。

◇体验活动:参与跟岗学校某项活动,如行政例会、校本教研、听课、评课、文化活动等的组织实施。

◇文献阅读:研读跟岗学校发展规划、管理制度、教育宣传、课程教学等文献资料。

在跟岗实践中深入了解其办学思想与育人环境、学校特色与管理策略、校本教研组织与策划、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学校影响与品牌打造。

2.跨界对话

向企业、社区、政府职能部门借智借力,围绕主题进行跨界对话。例如,阿里巴巴大数据管理思维、企业党建、未来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都为 “跨界对接” 的课程内容和机制创新提供了借鉴。

每一期教育干部高研班中设置“跨界对话” 专题。譬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智能语义识别在智能组卷和智能改卷上的应用,杭州城市大脑、钉钉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应用等。

3.学员自治

完善 “学员手册”,厘清节点,细化流程,明确职责,实行 “学员自治,研修一体” 的班级管理模式。组建高效率的班委会是重点。前期精心研制“学员手册” 和定点研修学校“任务单”。这些都是实现学员自治的关键环节。

4.智慧评价

开展 “学员视角的培训质量综合评价” 和 “基于数据的精准评价”,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精准评价。借助数字档案袋技术,以个人为单位建立数字档案袋。在培训过程中包括课堂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学员完成后将作业上传到自己的数字档案袋,实现精准评价。

(三)建设新基地:形成“面向全国、服务本地”的培养新平台

萧山基地在运行过程中,以“国家地方共建,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为定位,以 “小基地,大服务” 和 “大基地,新体验” 为主要的运行模式,发挥了国家级平台优势和融入全国的资源优势。助推地方教育大力发展,促使教育干部综合素养的专业成长(图5)。

图5 新基地定位、运行模式和运行策略图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萧山基地一直立足浙江基础教育实践,以 “建设全国示范性榜样基地,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为目标,基于 “小基地,大服务;大基地,新体验” 的运行模式,为所有参训教育干部提供更细致、更精准、更前沿的培训服务。在运行策略上,基于项目联盟策略、培训品牌策略、VIP 定制策略三大培训策略,实现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萧山基地的项目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三、成效与创新

(一)高质量完成教育部规划类项目

自2018 年3 月以来,已顺利完成全国县(市)教育局长班和地(市)教育局长班、全国名校长班等40 多期国家级的教育干部高研班课程。日程安排、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都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

(二)创新研发系列基础教育品牌项目

在完成教育部规划班次的基础上,研发了四大系列品牌项目——中小学骨干校长系列、幼儿园骨干园长系列、高中校长新高考专题系列和基础教育名校集团化管理改革专题,新教研专题,以及家校共育专题系列。

(三)形成鲜明的研修特色

一是高规格高标准。设置培训课程及其过程管理、学员管理、班集体建设、课程执行等环节扎实精细。扎实执行,高效推进,为教育干部素养专业成长提供丰厚资源和保障。

二是立足基础教育。以幼儿园、中小学校校长、园长为培训主体,立足分层分类的针对性培训原则。萧山作为一个学段体制相对全覆盖的典型区域,为全国的基础教育提供借鉴和思考。

三是辐射浙江经验。浙江教育改革先行先试,勇于开拓,教育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尤其在学校课程改革、新名校集团化、新高考、课堂改革、智慧校园打造等领域都可以为全国的教育同行设置专项课程,提供丰富经验。

四是深度现场教学。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于一线学校的真实问题解决,始终关注校长、园长办学过程中的挑战与问题,尤其是跟岗研修环节的设置,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

五是牵手教育名家。38 所定点研修学校均为浙江名校,并牵手一大批接地气、懂管理、善研究的全国特聘专家。基地培训注重名校管理案例追踪,既有相对高端的城区教育,又有异彩纷呈的乡村学校;既有公办背景的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又有不同办学主体的民办教育,提供了丰富而有普适性的鲜活案例。

(四)扩大萧山基地的影响力

自2018 年3 月以来,开设了一系列针对教育局局长、省级督学主任、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教育行政干部、高中校长、名师工作室导师等各类教育干部的高级研修班,学员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

(五)提高教育干部培训的实效与满意度

接地气、有实效,基地始终以“问题为导向” 提升效度。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为发展目标的萧山基地,将以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和高质量研修来兑现 “我们” 的诺言。

(六)形成提升基层教育干部素养的新范式

借智借力——国家级平台的地方价值体现。“三新” 探索实现了区域干训高平台引领,高层次助推和高精准站位。萧山基地以推进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为目标,致力于打造 “高精尖”干训品牌。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引领下,基地将努力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的示范基地。

融入现场——课程创新引入“一池活水”。集聚38 所定点研修学校资源,精心设计现场教学、跟岗研修、走进课堂、实地教学,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创新课程,精准服务于 “区域治理、学校发展、教育行政” 的研修目标。整合38 所课程开发学校现场教学资源,与 “萧山基地” 的课程建设形成配套体系,为全国学员提供个性化服务。

(七)提炼“三新”教育干部素养提升的工作理念

首先,转变培训理念,由 “培训” 转为 “培养”,以应用为导向,开展参与式培训,即学即用,真正有效;其次,改进评价方式,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精准评价。

(八)提升基层教育干部素养的政策把握、规划能力

形成了一套35 万字的制度文本。从名校集团化改革、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学区制管理、招生考试制度、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智慧校园建设等区域教育治理的热点、难点出发,开展培训,为学员深刻理解县域教育改革乃至区域教育改革提供范本,为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同时,积累了 “高质量学校建设” 等一系列新时代现代化学校的经典范例。

“三新” 探索区域范式在实践探索中,已形成过程性和考核性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但如何提供更有效度、更有温情的高质量研修,如何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找到最佳评价点,对学员个体实现培训追踪?在区域提升教育干部综合素养的新一轮发展推进中,“三新”范式还需要不断升级,完善管理结构和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分层分类的培训规程。

在此研究基础上,基地将继续探索,寻求一种更适合区域教育干部素养提升的培训范式,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影响力,为全国的基础教育干部素养提升发挥应有的价值。

猜你喜欢

萧山范式研修
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学科融合创新实践范式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转移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把萧山花边打造成一张文化金名片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