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有”为基点,打造高效课堂

2022-02-27刘庆平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仁轩小学

教育家 2022年48期
关键词:历城区学堂习惯

刘庆平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仁轩小学

“五有好学堂”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发展学生思维,关注真实课堂。在课堂建设中,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仁轩小学深度贯彻“五有好学堂”的教育理念,以“五有”为基点,守正创新,改进日常教学方式,努力构建高效优质的育人体系。

“学有兴趣”是学习发生的起点。兴趣是学习知识的驱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内容的有趣,还要在预习阶段便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校教师从预习抓起,设计说学稿指导学生预习,说学稿预习具体包括“三学一问”,即温习已掌握的知识、借助经验方法学会简单知识、初步思考较为困难的知识、能够针对难懂知识提出相关问题。说学稿以“说学”见长,鼓励以“说”的形式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用“讨论、实践、给他人教授”的理念建构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有兴趣”成为学习发生的起点。

“学有动力”是学习发展的源泉。正向的鼓励与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课堂是学生的学习空间,在落实“五有好学堂”的过程中,学校建构了相对稳定的课堂模式,即“五环节四动作”。“五环节”即传统课堂中“导入、检查、导学、拓展、小结”五个基本环节,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灵活搭配;“四动作”是指课堂活动中的自主合作、交流展示、补充质疑、教师指导。“五环节”与“四动作”相互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的结构化课堂流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学有思维”是学习过程的主线。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行为。两人一组结对子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校“五有好学堂”建设的主要学习形式,各班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小组建设,通过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展示、答疑、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表达、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不善合作到精于合作,从怯于分享自身看法到敢于发言表达,逐步成长,独立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学有习惯”是学习成效的保障。在“五有好学堂”的建设中,学有习惯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学习效果提升的基本保障。作为历城区第一批行为习惯示范校,学校不断探索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形成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习惯养成体系。学校在一年级入学课程中便开始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如端正“三姿”、物品收放、文明礼仪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复习、自主阅读等学习习惯,继而向其他年级推进。

“学有所得”是育人效果的反馈。在“五有好学堂”的建设中,学校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式学习,课堂教学从关注成绩到关注学生的成长,实现从知识传授的课堂到能力提升的学堂的转变,关注学生的一课一得、一日一得,保证每课有进步、每日有进步,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学校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突出体现学、教、评的一体化设计,以学定教、因学施教、以学评教,使得上台展示、互助解疑、总结归纳、梳理思维导图等成为课堂的新样态,让学生在“好学堂”里自主学习新知识,挖掘学生潜力。

在“五有好学堂”的引领下,学校以创新为基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改革,打造学校特色育人路径。在课堂实践中,我们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习的动力,注重思维活动,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

猜你喜欢

历城区学堂习惯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写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历城区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济南市历城区羽毛球协会成立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