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演进与趋势:大集体、小农户与多元化
2022-02-27贺刚余慧
贺刚 余慧
摘要:产业组织结构演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产业组织结构演进路径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基于经典的产业组织理论,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组织结构由大集体向小农户再到多元化的演变,对农业产业组织结构3个阶段演进的背景、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农村农业产业结构演进方向,为下一步农业农村的组织变革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演进;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制度和环境等变化的影响,农村产业组织结构演进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以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为特征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性质,催生了农村大集体组织;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导致大集体向小农户转变,在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升劳动产出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叠加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边际效用递减,小农户在商品经济大市场中,呈现规模不经济、规模产出率下降等诸多问题,进而导致不少地方政府主导衍生出“公司+农户”、家庭农户公司化等多种农业产业组织形式,这种由政府主导的组织结构演进能走多远或产生多大价值?或者说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演进的方向和内生动力在哪里?这为一下步乡村振兴战略中亟需解决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农业产业化问题,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市场形成和体现的利益关系。历史上,产业组织作为一个独特领域,出现于近代制造业企业兴起前后,对于其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随着经济活动和市场的发展变化,产业组织理论也在不断演进。刘传江(2002)认为产业组织在产业间和企业间均呈现了网络化、柔性化、开放化特征,以“动态能力”战略观为基础的企业能力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葛红玲(2012)梳理了产业组织理论與资本结构理论融合研究的主要文献,认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的关注方向应该是从资本结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产业组织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演进很少有从大集体到多元化连贯系统的叙述,对于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研究还存在不足,比如,大多研究就某一产业组织进行研究,或者大多数研究都是进行定性研究,而没有从演变机制上说明。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研究,一是从演变逻辑和经验实践两方面来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详细说明。二是总结目前多元化发展模式,进而分析未来演进方向。
3.1 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集体(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急需改变,先合作化再集体化作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1949年之后,建立了小规模自耕的“传统小农”为主的农业经营体系,到1953年底,又确定了由临时互助组到常年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合作化道路,随着1958年人民公社的全面建立,以及之前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农产品统购通销制度,全国形成了以行政手段实现农业要素配置、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农产品分配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一体制主导了大集体农业生产模式,并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
大集体生产是单一化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其组织带有一定计划性,单一性和长期不变性。大集体的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在增加农业产出和节约农业产出汲取成本方面的作用至少在国家层面是积极的,并且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化肥、耕作技术等多方面的进步,但是,作为单一制度的生产队制为降低交易成本以正式制度限制农民自由退出与自由流动、农产品市场自由交易以及农作物自由经营的权利来严格限制劳动要素产权属性,这些附着在生产队制上的其他正式制度将劳动力牢牢附着在土地上,造成一部分农村人口“搭便车”和“隐形失业”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2 基于改革开放市场化视角下的农业组织:小农户(1978~2002年)
在农村大集体的生产模式下,农村经济逐渐凋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农村迅速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农产品购销、生产要素流通等市场化改革。小农户摒弃旧有生产模式,从根本上赋予了农民土地和劳作物的自主权,将劳动的绩效和所得利益直接与农民劳作挂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生成有效利益激励机制,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增产增收。
随着市场不断扩张以及交换的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边际效用逐步递减,小农户在商品经济大市场中呈现出诸多问题。首先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小农户在购买农资物品时,掌握的信息较少,所以往往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其次,小农户售卖的农产品大多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加上自身销售渠道窄,商品数量较少,所以在面对收购商时毫无优势可言;最后小农户自身也呈现出规模不经济、规模产出率下降等弊端,这诸多问题都导致其模式急需进一步改革升级。
3.3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战略下的农业企业化模式:多元化(2002年至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和国际市场的接轨,小农户模式出现生产技术落后,产出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以及2014年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都促进了农村农业多元化发展。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非农产业的扩张给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市场,其次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食品技术升级也为初级农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增值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推进了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最后,工业化的兴起影响着农业转变其固有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业企业化管理。
多元化模式是建立在“三权分置”制度基础之上的新产业组织模式,可以说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递进形式,在保留原有农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基础之上,将经营权独立出来,使经营权更有灵活性。至此,农村农业出现了更具有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的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等多元化组织模式。多元化的产业经营模式,以合作社为载体实现工商企业或市场的对接,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地经营向规模化发展,实现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多元化与小农户相比较具有追求利润最大化、农业专业化水平更高、更具备生态自觉性以及合作意识等特点,小农户向多元化的演变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三年经济恢复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中国温饱问题以及物资匮乏问题暂时得到一定的缓解,粮食生产成为农村的主导产业。
图1反映了我国1952~1978年以来的GDP和一产变动趋势,放,进出口总量持续增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进出口的变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非常大,具体体现在对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上,并且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图2所示,GD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20332.7亿元,较改革开放之前增长了近33倍,同时在农业方面,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增长到2002年的45705.8万吨,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产业实现迅速发展。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不断上升。如图3所示,在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2年的2528.9元,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1978年的209.8元增长到 2002年的3157.9元。城乡二元分割导致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失,到21世纪初,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突破1亿人,农村大量土地闲置,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趋势显著,农村开始出现多元化的产业组织模式。
目前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中,为提高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的生产效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也是越来越明确和细化,也这导致了生产要素的分割,而要实现要素的融合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所以农业产业组织的演进应该在完善和优化产业链上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适当的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收益。农业产业联合体是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一体化经营组织方式,它包括了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不仅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同时融合了生产要素,扩大了其生产规模,如联合体中的龙头企业帮助家庭农产获得生产资料或生产资金,这就形成了资金融合。由于生产链上各个环节要素相互渗透,各个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更为紧密,逐步消除了人的有限理性带来的机会行为主义,进一步降低了交易费用。这一经营组织方式符合当前农村产业发展需求,是未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演变方向。
农村农业产业同时要进一步与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等多产业相融合。大量的农产品可以作为食品、饮料、环保材料等多种轻工业原料,企业因地制宜建立相关高新技术加工产业,逐渐形成当地的产业集群,增加市场竞争力,减少产业链之间的成本累积,在当地形成一批龙头产业,使工业和农业有机结合,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依据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将农业与文化、教育、旅游相结合,催生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游园采摘、科普教育、田园康养等农业新业态,将农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功能,提升现代农业智能化技术水平。
中国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为适应大市场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而不断改革演进,目前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在面对新时代和新趋势下,农村要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必然要坚持多元化的组织结构模式,改良旧有模式下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联合体,同时将农业自然资源与服务业结合,实现相辅相承,形成多元化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也应该不断鼓励有条件的农业地区不断创新适合自身农业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多元化发展。农村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在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下还在不断完善演进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在农业市场上营造农业发展良好氛围,引致农业市场需求,鼓励和扶持市场供给,规范市场规则,以此降低中国农业经营方式转型过程中的摩擦成本,并不断探索创新适宜的产业组织结构,推进不同组织形式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壮大,促进中国农村经济进一步提升。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LQ2020SB-07);西华大学2020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jj2020090);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攀西康养产业研究中心项目(PXKYYB-202004)。
作者简介:贺刚(1971-),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宏观经济分析。
余慧(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