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雪门幼稚园教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2022-02-26佘雅斌黄姣华许红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稚园教材内容经验

佘雅斌,黄姣华,许红星

(1.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宁 530022;2.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南宁 530023)

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不仅教育理论功底深厚,而且教育实践细致扎实,从系统的格局关联思考幼稚园①1949年之前惯用“幼稚园”这一名称,现在中国台湾地区依然沿用;1949年之后改用“幼儿园”。教育的问题,其思想与研究的系统性与关联性完美地体现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对于教材,他亦有系统化的思维,形成了张氏特色的幼稚园教材思想。从总体上看,张雪门对幼稚园教材的意义与目的、选择标准、教材种类、教材来源等进行了顶层规划;从细节上看,他构建了手工、美术、言语、文字、文学、游戏、音乐及算术8类教材,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来源,具体类别、选择标准、注意事项及指导方法等进行了细致而深入地探索,构建了一整套以生活为基,以儿童为本的行为课程教材体系。

一、张雪门幼稚园教材思想的主要内容

张雪门幼稚园教材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本著作之中,即《幼稚园教材研究》(1934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与《幼稚园教材教法》(1959年,由新潮出版社单行出版)。他在著作的开篇直击教材研究的核心问题:“儿童到幼稚园要学些什么?幼稚园教师须教些什么?教和学又怎样地联络起来?这三个问题就是幼稚园教材研究的中心。”[1]394张雪门幼稚园教材思想紧密地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前两个问题涉及教材的内容,即材料;后一个问题涉及教材的使用方法。按照张雪门的观点,“本来材料与方法是一件事,并不是两件事。”[2]597因此,他的幼稚园教材思想包括了材料与方法两个部分,这也体现了其思想的系统性与关联性。为更清晰地理解张雪门幼稚园教材思想,本研究从为何、是何、如何三个方面对其教材思想进行阐释。

(一)为何:教材的意义与目的

幼稚园教材受到张雪门的重视,源于他在实践考察中发现幼稚园教材贫乏。“有的只好用旧材料,去年教的是这一首歌,今年还是这一首……重复又重复,弄得儿童一点儿没有兴趣了。”[1]394更有甚者,“把小学的材料,选短一些的来充数的,也有把小学原有材料删去几节的,更有把粗制滥造的译文拿来应用的。”这些情况表明,当时的很多幼稚园教师完全没有考虑过幼稚园教材是什么、教材对儿童究竟意味着什么。因此,张雪门专门对幼稚园教材进行了系统研究,从1934年第一本教材研究著作《幼稚园教材研究》出版,直到1959第二本著作《幼稚园教材教法》,期间历经了25年。张雪门认为,教材的研究处于幼稚教育的核心位置[1]359。没有合适的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断裂的,无法实现教学相长,正如他对教材的描述:“教师与学生恰如一件东西的两端,从一端到另一端,又从那一端到这一端,中间的凭藉物,必须能把这两端彼此紧紧地衔接,才能够发生相互的关系。这一种凭藉物,在教学上的名称就是‘教材’”[1]394。

张雪门认为,教材不论是现成的,还是所谓创造的,它只有唯一的目的,就是“充实儿童的生活,决非灌注儿童的熟料”。[1]394教材对于儿童来说“是活动而非知识。”[1]395这并不是说活动中没有知识,而是它不是特殊地抽离的死知识。对于儿童的生活而言,教材“是一种开始,而不是结果”。[1]395从教材的本体说,教材是“是现在,不是因袭”![1]395所谓的“生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生活,指在一个群体的社会中生存,至少须有适应这个社会生活的经验与能力。二是个体的生活,指在幼稚园中,儿童个体发展上的生活。“教师所需要的是将社会的生活与个体的生活联络起来,儿童的生活才得充实,教材的目的也得以贯彻。”[1]398

(二)是何:教材的来源与种类

幼稚园教材与儿童的生活相关。换言之,幼稚园教材与儿童的经验关联。儿童的经验从何而来,涉及教材的来源问题;儿童的经验有何类型,关乎教材的种类问题。在教材的来源方面,一般而言,儿童的经验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从本身个体发展上而得,二是和自然环境相接触而得,三是从社会环境交际而得。”[1]404张雪门认为,经验是“儿童因心身与环境交互反应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历程中所获得的东西。”[1]120儿童具有内部的认知结构,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时,他会有各种反应和动作。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利用儿童的各种反应和动作,使其经验得到扩充与发展。基于此,根据儿童受刺激后反应的动作,可以探讨一下教材的种类问题。根据儿童反应动作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8类,“即手工、美术、言语、文字、文学、音乐、游戏和算术。”[1]404具体来说,手工是指会用东西发表自己的观念,主要模拟家庭的工作、职业的工作、偶尔做的工作,有时会为满足自己发表的欲望而做的工作。儿童有时也会用“美术”来表现,寓自己的感情与想象于其中。他们还会借助“语言”与“文字”发表自己思想并交换意见,并通过故事来获得“文学”的欣赏力与创造力,利用他们最本能的“游戏”来锻炼自己,形成某些符合社会规范的习惯,借“音乐”与“算术”的辅助,让儿童的生活更有声色。张雪门对教材的分类比较特殊,他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进行动作的分类,是基于儿童的行为形成的教材分类依据,这正是他的幼稚园课程称为“行为课程”的根本原因。

(三)如何:教材的标准与方法

教材的功能是满足儿童学习的需要,充实儿童的生活,自应在儿童的生活中取材[2]597。儿童生活包括社会生活与个体生活。换言之,幼稚园教材的选择应以儿童的内部构造、固有的能力及天然的倾向为基础,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要,还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1]399。张雪门将教材的标准归纳为:第一,须考虑到我国“现时的劳动意义。”要树立不是为读书而读书的理念,培养儿童的劳动意识与兴趣。第二,须合乎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是发展的、变化的,过去的、有价值的经验不一定合乎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要保留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经验。第三,须合乎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中国幅员辽阔,同一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水平差别较大,不能绝对化,选择教材必须合乎当下社会普遍生活的标准。第四,须合乎儿童生长阶段的需要。儿童的身心发育在不同的阶段存在较大差异,教材的选取需要考虑其当下生长的实际需要。第五,须合乎儿童的当前的学习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也会有差异,教师要合理、科学地评估教材是否适合儿童的使用需求。第六,各科的界限须混合而不分[2]600。以上6个选材标准,要求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即使不能全部符合,绝不能和任何一条相抵触。

与教材配套的是各类教材的实施方法,张雪门将教材内容实施可使用的方法视为教材内容之一,形成一个行动课程的整体方案。每类具体教材的方法有所差异,又不乏共性,总体指导方法是“骑马在马背上学习”“怎么做就怎么教,怎么教就怎么学”“学本于做”[2]981,即反复强调要在“做中学”。

二、张雪门幼稚园教材思想的现代启示

通过长期与幼儿园园长、教师的交流,发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存在不重视教材,甚至忽略教材的指导作用等现象。具体而言,一是拿来主义,大部分幼儿园使用蓝本教材,采用高校编撰或者名园编辑的、各级各类成果奖项所形成的教材。这些教材具有地方特色,或者园本特色。很多幼儿园基本拿来就用,没有结合自己的幼儿园实际进行调整,忽略教材的意义与目的。二是顽固不变,部分幼儿园通过教育实践,已建构自己的园本教材,但内容比较陈旧,很多内容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忽视了时代、园所、环境、幼儿等变化,忽略儿童的经验与能力的变化。三是排斥教材建设,部分园长和教师,尤其是民办园,认为课程教材建设是专家的事,按照现成教材中固定的模式组织各类活动,忽略了儿童的需求。

张雪门的教材思想为当下幼儿园教材的建设、使用提供了方法与内容上的借鉴与指导。针对上述幼儿园存在的教材方面的问题,拟从三个方面阐述张雪门教材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立德树人:重视教材的意义

张雪门在幼稚园教育中非常重视教材的意义,认为“充实儿童的生活”[1]395既是教材的意义所在,又是教材的目的所在。“充实儿童的生活”就是培养人的过程,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通过儿童自身的学习与探索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虽然时代变化,社会环境改变了,但张雪门关于“充实儿童的生活”的观点对当下的幼儿园教育仍有启发。他强调关注儿童当下的生活,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通过儿童的生活来充实其经验,促进其发展。同时,张雪门强调教材的选择要具有“现时的劳动意义”,要符合“现实社会生活需要”,要符合“社会生活的普遍标准”[1]395—401。基于此,当下幼儿园教育应在教材的选择中要体现“立德树人”。作为幼儿园的教师,要充分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要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时代要求及普遍标准,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幼儿园每个活动之中。

(二)经验改造:重视教材的内容选取

仔细分析张雪门提出幼稚园教材选取的6条总体原则,都指向教材的目的“充实儿童的生活”。因为充实儿童生活的根本在于儿童的“经验改造”。可见,张雪门的教育思想深受杜威的影响,“教育是经验继续不断的改造或改组,教育是属于经验、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3]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材“充实儿童的生活”的目的,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儿童会有不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既是儿童生活的本身,也是儿童生活经验扩充的基础。要充实儿童的生活,必须要了解儿童的生活,在了解的基础上生发新的经验,才可能扩大儿童的经验,才有可能充实儿童的生活。生发新的经验,不会自发产生,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支持,需要教育环境的支撑,需要教材内容的加持,在多方面的协同作用下,促进儿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改造或改组,以此增加新的生活经验。幼儿园教材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到儿童经验的生成,影响儿童经验的改造。因此,幼儿园的教材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直接指向是否能促进儿童经验的改组与改造。

(三)儿童为本:重视教材的方法匹配

张雪门提出,“材料与方法是一件事”,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方法必须是统一的、匹配的、不可分割的。换言之,不同的教材内容,应该有不同的方法相匹配。在张雪门的两本教材研究著作中,用了较大篇幅详细介绍教材的指导方法。比如在“故事与童谣”部分,要求教师做好三个方面,即“讲前准备”“讲时注意”及“讲后的活动”。讲前,教师要深入了解故事内容,思考对儿童有什么启发。讲后,须引导儿童体验、吟诵,给他们表演的机会[2]708—712。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儿童为本”的理念,更要体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行为之中。诚如张雪门对指导方法的描述,将“儿童为本”体现于细节之中。将教材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实现完整的统一,使教材建设的目的指向“充实儿童的生活”,内容着重于促进儿童的“经验改造”,方法体现在“儿童为本”。从理念指导到具体实践,都关注儿童经验的扩充,关注儿童的发展,最终落实到儿童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摒弃简单思维,运用复杂思维,不能只想“一招吃遍天下”,而要关注教材内容的差异,针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方法的改进,使之适合儿童发展的需要。只有重视教材的选择,注重教材教法的匹配,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实现教材的目的,让教材的意义更丰富。

张雪门的教材思想极其丰富,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其教材思想的内涵意蕴,从微观之处领悟其教材内在结构的关联。通过实践、体悟,用以指导当下幼儿园教材,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从被动地接受走向主动地选择与使用,从而更好地引导儿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幼稚园教材内容经验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橘兔的幼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