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研究

2022-02-26王青山王光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家风培育

王青山,王光辉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致辞中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1]可见,优秀家风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使人深受熏陶,增强文化素养。作为一种精神引领,优秀家风文化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成为人们心灵的火炬,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作为一种教育载体,优秀家风文化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教化育人,使人成长成才。鉴于此,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和优秀家风文化应有效融合,借助优秀家风文化的教化作用和育人方式,使其成为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可持续的支撑体。

一、相关概念辨析

优秀家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智慧,将优秀家风文化纳入到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中来,对于少年儿童的道德意识培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二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始终规避不了对“道德意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等问题的多向度理解和把握,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概念辨析。

(一)道德意识培育

人们常常在心理学中将意识定义为:人头脑中对客观现实的一种高级心理反映。意识从本质上看,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道德意识就是指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准则、道德规范、道德话语和道德行为的总称。通俗来讲,就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共同认可的道德约束和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培育就是指通过对受教育者在主观意识上施加道德层面的教育影响,使受教育者在主观意识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思想,从而形成良善的道德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一定的阶级阶层或一定的社会集团为更好地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将道德教育放到更广的范围来讲,我国的道德教育主要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等在内的社会意识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阵地。

道德意识培育相较于道德教育,其教育内涵边界更小,教育形式更具体化,教育载体更具针对性,更加侧重道德意识培育的过程。

二、优秀家风文化融入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独特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2]优秀家风文化凝练了千百年中华民族关于家庭德育的基本价值追求,蕴含了家庭德育的育人方式和育人价值,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少年儿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对自我发展和国家未来都至关重要。同时,少年儿童尚未形成稳定的道德认知,正是开展道德意识培育的最佳时期,将优秀家风文化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有效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一)厚植文化支撑

推进优秀家风文化和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将优秀家风文化作为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养的文化支撑,并积极承担起引导少年儿童“扣好人生发展的第一粒扣子和迈好人生前进的第一步台阶”的重任,才能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基础。将优秀家风文化思想根植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土壤中,坚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可以为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提供厚实的文化支撑。

(二)推动知行一致

优秀家风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是传承内容的相对稳定。优秀家风文化虽然在各个时代表现有所不同,但传承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优秀家风文化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外延也不断拓展。二是教化过程潜移默化。优秀家风作为一种文化,引导人们积极向善的过程很难被人察觉,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影响深远持久。优秀家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史悠久,对人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优秀家风文化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有效融合,就是引领少年儿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推动知行一致。

(三)贯穿培育始终

首先,优秀家风文化的基石是家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家庭的生活依托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4]家庭作为少年儿童生活的第一场域,对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培育影响最为深远。其次,优秀家风文化的内核是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家教贯穿少年儿童成长的各个发展阶段,伴随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始终。

三、优秀家风文化引领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的社会思潮使得优秀家风文化引领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面临巨大的现实挑战。

(一)知行脱节

当前,推进优秀家风文化与少年儿童德育教育融合进程中出现了知行脱节的情况,很多少年儿童存在知而不行、知而不完全行、知而己不行而要求他行、知而逆行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教育者自身理论素养不足,无法深入挖掘优秀家风文化蕴含的价值,德育目标模糊不清,德育内容陈旧,无法引导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培育。二是注重灌输教育,缺乏实践教育,育人方式单一,使得少年儿童掌握了“知”的理论知识,却无法了解“行”的社会本质,从而造成知行脱节的现象。

(二)滋生功利心理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现今中国少年儿童教育的缩影,带有强烈的功利性,显示出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攀比之心。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少年儿童的道德意识培育也带有功利主义倾向。

(三)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不全面

随着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一些别有用心的歪理邪说和不良社会思潮的渗透严重威胁意识形态安全。少年儿童置身于这样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因缺乏成熟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最容易受到腐朽落后思想的影响,无法对社会形成全面的认知。此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培育。

四、优秀家风文化引领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策略

以家风文化教化育人,是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家风文化和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有效融合,应该着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文化人

优秀家风文化和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有效融合必须坚持以文化人,进而营造以文化人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通过电视,以及抖音、快手、火山短视频等APP进行正面宣传,不断增强优秀家风文化教化育人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和感化力,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另一方面,网络中夹杂着一些娱乐至上等不良的信息及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少年儿童的成长,必须贬斥不良的社会风气,形成崇尚优秀家风文化教化育人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以行导人

优秀家风文化与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的有效融合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少年儿童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想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必须坚持以行导人。榜样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优秀家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优秀家风文化引领少年儿童道德意识培育要求教育者坚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自身实际的行动引导少年儿童形成完善的道德认知;通过将优秀家风文化的内涵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给少年儿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少年儿童在榜样的潜移默化中,不断促进自身道德意识的完善发展。

(三)坚持以情动人

用优秀家风文化推动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培育是一项做人的思想教育的工作,要坚持以情动人,通过与少年儿童感情相同、感受相符、感知相合,实现情感交融。但是以情动人不是随意为之,要避免空洞说教,做到语言质朴感人。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培育还需要“有温度”的理论支撑。假如优秀家风文化发挥教化作用只是通过一些陈词滥调或空洞乏力的说教,容易引起少年儿童的反感,背离了原有的育人目标。此外,优秀家风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的结晶。因此,优秀家风文化引领少年儿童道德意识的培育要让教育者运用质朴的语言引发少年儿童的情感共鸣,使教育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形成更好的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氛围。

(4)积极搭建平台

如何深入挖掘优秀家风文化的育人价值,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优秀家风文化的育人作用,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积极搭建优秀家风文化的育人平台,把有效的资源进行聚合、共享,要因时制宜、因势制宜,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将优秀家风文化通过以图文、视频、直播等方式,利用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等平台,增强其影响力,发挥其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家风培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家风伴我成长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