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2022-02-26贾凤翔
贾凤翔
(广西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处,广西 南宁 530023)
一、背景分析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随后,我国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计划”,“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全覆盖”,“提高师生的心理保健能力”[2]。可见,建设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困境
我国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22岁之间,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不仅要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要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适应社会。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比如对学生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不足、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较少、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难以衡量学生的心理素质变化,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课程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因此,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品质,就必须考虑如何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何促进课堂习得的知识与技能的转化和运用。
(二)表现性评价的特征与优势
表现性评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和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学校和教师开始运用其相关理论变革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将表现性评价定义为:“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3]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真实性的、发展性的、形成性的评价,它强调为学生创建真实的情境任务,强调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成就[4],强调对学习过程、高阶能力的评价,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因此,表现性评价与课程建设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融合在一起的,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教学评价手段,更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教学的手段。
(三)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适切性
一方面,传统的纸笔测验检测的基本都是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或者说检测的是与阅读、记忆、理解有关的较低认知领域的学习内容,很难检测出更高阶、更复杂、更内隐的能力,比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这就使得教学难以聚焦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上。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品质,传统测验就很难检测出这些能力的变化。表现性评价具有真实性、形成性的特质,对教学的评价不再以一次考试或一次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共同进行评价,在真实的表现性任务情境中学生更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在哪儿”,目标是“要到哪儿”,在这个过程里自然地提高了心理品质,实现了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心理现象异常复杂,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需要、动机、性格、能力等方面不尽相同。在这一点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特征和表现性评价的目标特征基本吻合,都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都具有复杂性和高级性,需要在情境中持久培养,这是其他评价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优势。
综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与表现性评价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上具有一致性,运用表现性评价引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能更好地实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表现性评价设计
设计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现性评价方案,重点在于表现性评价的三大核心要素,包括评价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价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过程中,这三个核心要素是互相影响、互相完善的,需要交替设计以完成整体方案。
(一)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落实表现性评价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设立评价目标。表现性评价目标与课程目标有着一致或者共同的认识,所以在设计表现性评价之初,教师需要先熟悉课程标准,查阅教辅材料,搞清楚应该评什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总目标,并且从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描述。教师需要进一步细化到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分解课程标准,弄清楚学生怎么学,如何在课堂上获取这些能力,课堂上的练习如何迁移到生活中去?
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后,就可以开始制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评价目标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使用可测量或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动词[5]145,能够展现学生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实践表现。如在“人际交往”主题中,课程目标是“培养人际交往技能”“培养人际沟通技能”,这是结果性目标,在制定表现性评价目标时,教师还需要关注程序性目标,如“积极关注”“学会倾听”“处理宿舍生活习惯矛盾”等等。
(二)创设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
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需要考虑到评价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学生学情、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然后综合各种因素加以开发。有意义的表现性任务要对真实情境、知识和任务进行有机整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励学生深度学习,展现能力,实现目标。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表现性任务应该是真实的情境任务或模拟真实情境的任务,需要与真实世界相关联、与大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符合当前社会环境、适用于大学校园日常学习生活。比如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过去比较突出的表现是学生流连网吧、夜不归宿、网络游戏上瘾等,但时至今日,智能手机和便捷互联网通讯的发展使网络成瘾更多地表现为“手机依赖症”“手游成瘾”等。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表现性任务设计必须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最新心理动态和心理需要,设计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表现性任务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范围,符合学生基本学情。在设计表现性任务时,应该提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有基本的了解,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避免任务无法完成,甚至无从下手。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表现性任务应该是具体且可操作的,避免过于抽象,学生无法理解。
再次,选择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现性任务的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应该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6]的一门课程,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课堂展示、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无论是选择表达型任务、写作型任务、体验型任务或者是展示型任务,还是要根据表现性评价目标、学生学情、场地环境、资源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最后,表现性任务的指导语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易于理解的,如果指导语模糊不清,那么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变得没有方向,反馈的学习信息也会变得不够准确。
(三)合理规范的评价标准
表现性任务将学生的真实学力“可视化”,但如果缺乏评价标准,它就变成了简单的教学任务或者教学活动,丧失了表现性评价的意义。因此,合理规范的评价标准是检验表现性评价的关键。
表现性评价的评价标准(有时称为评价规则或评价量规),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量化评价,比如打分、分等级,二是质性评价,一般为描述性语言。量化评价比较直观,但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些教学目标中需要学生提高的心理品质和内在素养却又难以准确量化,这时评语式的质性评价就可以补充这一缺陷。因此,可以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两者的互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更是要学会一些心理应对技巧,所以在设计评价标准时,不仅要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要评价学生“能做什么”“怎么去做”[5]85,要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表现紧密结合起来,制定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标准。比如在学习“情绪ABC”理论时,设计的表现性评价标准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这个理论本身的理解,更要考查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或真实生活中遇到事情时的认知和情绪,以及对情绪的调节和管理能力,还可以将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相结合,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合理规范的评价标准既是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参考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所以,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评价目的,围绕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制定评价标准,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表现性评价的意义。同时,评价标准的制定也必须有学生共同参与,避免评价标准脱离学生实际情况,流于表面,没有操作价值。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要能够指导教与学,引领师生不断成长进步。
总体来讲,表现性评价并不仅仅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更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持续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是一种“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评价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设计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一步步调整和修正。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表现自我的机会,挖掘学生的潜力。要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从而得到真实有效的评价信息,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促进教与学的改进。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条件
虽然表现性评价能够促进教与学的实施,但其本身也确实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克服,比如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评价标准不易规划、人为的主观偏差,等。因此,除了设计相对完善的表现性评价方案之外,还需要克服表现性评价本身的局限,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和条件,使表现性评价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顺利实施。
(一)教师熟练掌握表现性评价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表现性评价,任课教师需要提前对课程知识、学生背景进行全盘了解和掌握,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评分标准需要精确描述避免歧义,以尽量避免严重的主观偏差问题。任课教师还需要熟练地掌握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建立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现性评价任务资源库,在实施教学和评价的过程中能根据学情及时调整任务方向和难度。
(二)引导学生理解并支持表现性评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是在大学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时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大学新生的心目中以分数为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纸笔测验还是占据主要地位。因此,要想顺利展开表现性评价,势必要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表现性评价、其优势是什么、如何正确地通过表现性评价去指导自己的学习。
同时,应该让学生明白表现性评价与传统测验方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甚至是可以形成互补的,区别在于表现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能力提高内在素养。只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并支持表现性评价,它才能促进教师更好地完成教与学的实施。
(三)激励学生转变观念,克服惰性
在传统纸笔测验和课堂讲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阶段,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习惯于“标准答案”和分数,也习惯于记忆和背诵书本上的知识点,很少注重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内在素养的提高。所以,在运用表现性评价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克服惰性,化被动为主动、化依赖为自主,激励学生在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中去习得知识、获得感悟、提高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总之,突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表现性评价的局限,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有利于更有效地将表现性评价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进行应用,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实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能力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