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2022-02-26卢枚连唐东升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

卢枚连,唐东升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以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1],这充分体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学术界掀起了关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热潮,但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研究较少,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基本内涵与内容也没有明确的界定。高校基层党组织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需要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标准、建设意识、建设质量,积极探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新着力点。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牢牢坚持党的领导,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新时代合格党员等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和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方面依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不足,党员政治意识有待加强、贯彻党的全面领导不够彻底、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有待提升、政治生活有待完善等,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一)党员政治意识不够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基层党员的政治意识是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力量支撑。但是,在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中,仍存在着部分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不高、政治意识不强的问题。一方面,理论的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是高校党员的应有之义,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中部分党员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视理论学习为工作、生活之必需。对新时代的新理论、新论断和新要求跟进学习不够,把握不准,只能应付性、零散式、碎片化地进行学习,没有真正做到往深里走、心里走、实里走。政治理论功底的不扎实、认识上的不清醒,就无法真正做到思想上的认同和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政治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标准。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党员过多关注个人发展,没有将个人的前途发展融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没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是在思想上、行动上还没有达到党员的标准,不能充分展现党员应有的形象和风貌;有的党员党性意识不强、政治意识淡化,存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两面派、做两面人”、“理想信念‘总开关’常年失修,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2]515的现象。

(二)贯彻执行党的全面领导不够到位

高校基层党组织能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但一些高校在贯彻执行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引领与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全过程中仍有一些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抓党建”和“促发展”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高校党委承担着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也说明了坚持党建引领与高校健康发展是同向同行、相互促进的,但在现实的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仍存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有些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过度突出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对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工作要求没有把握到位、贯彻到底,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深度不足。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抓得不够紧、不够牢。在融媒体、自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世界中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观点思潮交织碰撞,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容易通过网络向高校师生渗透,“带节奏”、“制造网络舆情”等网络行为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高校党员,特别是一些政治鉴别力不强的青年学生的正确判断,使一些党员的认识和做法与主流价值标准存在偏差,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中碰到阻碍,没能及时引导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向党中央看齐,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

(三)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有待提升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政治功能的发挥关乎着党的建设与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发挥政治功能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党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高校在专职组织员、党务干事、专职党建人员配置方面尚未实现专职专用,存在身兼数职、身份多重的现象,致使这些人员在从事党建工作时,时间、精力和心思不足,专业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而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流动性比较强,一些学生支委、党务助理的任职时间较短,在“传帮带”过程中容易出现经验不足、职责不清晰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虽然能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发展党员,但是在建立健全预备党员、新党员和老党员的教育培训机制方面,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层次性和计划性,在相关的学习培训、教育管理中也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没能及时根据党员的学习成效调整教育计划并进行思想引导,在党员中培育典型、开展党性锻炼等也较为薄弱,导致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四)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不够规范、创新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通过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有效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明显上升,但是有的高校、有的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够规范、创新不足的地方。一是对于开展严肃认真的政治生活认识不足,这是因为当前一些高校还没有将党内政治生活的参与情况列为教师考核和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即使有相关纪律要求,但是约束性不强,容易导致一些高校党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滋生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对本应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变得随意化。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开展“三会一课”中,上党课时念文件多,结合实际少;讲大话、套话多,接地气、带露珠的东西少。一些党支部在开展组织生活会时,党员自我批评多,相互批评少,缺少应有的“火药味”“辛辣味”,没有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二是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单一,创新不够,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时忙于落实“规定动作”,对“自选动作”缺乏创新拓展,导致党内政治生活缺乏亲和力,主要表现为内容枯燥乏味,缺少互动性与参与性,有时还存在内容与形式相互脱节的现象,导致部分党员对政治生活产生懈怠的态度,对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实效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一)落实立德树人,夯实政治意识的压舱石

党员干部政治意识的强弱是作为一名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体现,党员的政治意识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政治建设,就是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基层党员的政治意识,做到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1.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3]。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要夯实高校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基础,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学校党委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工作,依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将理论学习做实、做深、做透,发挥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组织学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进行理论宣讲,多管齐下提高基层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夯实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院(系)党委还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组织各党支部开展党员的理论学习教育,坚持党的科学理论学习和“四史”学习,创新学习的形式和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党史学习论坛、微党课、微讲坛、学习强国、党员园地等学习平台和阵地,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学习形式,引导教师党员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工作、学生党员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政治理论学习的高度与深度,将政治理论学习发展为党员干部的常态化学习。各基层党支部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相关的党史知识讲座、宣讲活动,通过开展读书学习会、交流分享会、党小组学习会等,切实加强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和对党的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不断提高党员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政治意识的重要表现,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高校党委要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让广大党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自己的思想之中,并贯穿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院(系)党组织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开展贫困生帮扶、学雷锋志愿服务、就业考研指导等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要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积极搭建校内外一体化的社会实践平台,指导基层党支部认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组织党员以理论宣讲团、支教服务团、医疗服务团、乡村振兴团等形式,让广大党员走出学校,走进农村、社区、企业,走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情服务群众,引导党员干部在社会大熔炉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感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受学以致用带来的收获和成长,积极争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和积极传播者。

3.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4]。高校党委在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工作中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决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将师德提升作为重要专题,纳入教师入职培训、骨干培训、绩效评估等工作中;要认真开展“最美教师”“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评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德育水平和师德标准;在推进“三全育人”过程中,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政治建设的方向盘

党的领导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正确方向。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要牢牢把准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方向,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5]。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基地,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必须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为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高校党委要加强对院(系)党组织、党支部的管理,认真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党建等重大事项中把准方向,确保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站稳政治立场,更好地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二是结合新时代的党建要求和高校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和基层的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新发展,强化院(系)党组织的“中场线”作用,既要坚持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坚定执行上级党委的各项指示,还要成为学校党委与基层党支部沟通的桥梁,巩固好基层党支部的基础,加强对基层党支部的督促和指导力度,组织基层党支部认真完成工作任务并及时向学校党委反馈落实情况,保证党的领导层层落实、步步落实。

2.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建设问题,从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6]。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决定着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高校党委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最终要体现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上,即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认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并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和教育现状,制定符合本校具体实际的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和党建工作规划,有效领导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推动并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7]。各院(系)党组织在开展党建、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工作的部署时,要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进行理论宣传引导和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认真执行上级党委的相关指示、要求。基层党支部要加强广大党员对党的政治路线的学习,要加强对党的政治路线的科学认识,认真做到“四个服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时刻牢记自身的党员身份,积极履行党员义务,坚决贯彻党的要求,在坚定党的政治路线的同时还要积极向身边的群众宣传党的政治路线。

3.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作为知识人才的聚集之地,是青年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着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特别是网络阵地的管理、监控和建设,完善高校学术论坛、讲座、报告会、学报学刊等学术交流平台的管理,对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传播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核,认真做好宣传舆论的正确引导[8]。各院(系)党组织要提高网络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做好党内外的意识形态引导工作;对各项校园文化活动、团日活动、党日活动的举办进行严格把关;加强网络群众路线,搭建党建网络宣传平台,优化网络文化建设;及时更新发布时事政治、活动的动态和各类理论教育内容。基层党支部和党小组要引导党员在日常生活或者网络社交中不散布、不发表、不传播不良言论,遇到不良舆论行为时应该勇于批评、及时纠正;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主流意识形态相关活动,如参加重大历史时间的纪念活动,学习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三)完善队伍建设,练就政治能力的基本功

“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力量[9]。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就要以练就党员的政治能力为基本功,做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工作。从党员干部的选拔管理,到党性锻炼和榜样打造,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1.完善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完善高校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党委要重视高校党务工作队伍的培养和选拔,由党建工作经验的教职工党员作为党务工作的“领头羊”,由院(系)党组织在学生党员中选拔优秀的骨干力量,培养成为本院(系)业务能力卓越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并做好党务工作的“传帮带”工作,打造强有力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高校党委要认真贯彻党员发展工作细则,严格高校党员干部的选拔标准,以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群众基础为重要考核指向,规范和细化各项工作的要求和流程,杜绝形式化和过程化。院(系)党组织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做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结合高校、院(系)特色,开展持续性、时效性、特色性的教育活动,大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能力。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重要作用,在基层团支部的队伍中培养优秀的团员骨干,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标准和流程,发展入党动机端正、群众基础良好、学习成绩优异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的队伍,从源头上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质量,强化高校基层党组政治建设的重要支撑。

2.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党员政治本色

“成为好干部,就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10]。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只有不断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进行自我教育和提升,才能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高校党委要重视加强基层党员的政治历练,做好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与监督工作。在开展党委班子及成员述职述廉、基层党组织班子述职工作中,鼓励基层党员向广大群众“述职”,积极接受党外群众的监督和批评;要求党员要把讲政治与自身职责结合起来,严格履行政治责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院(系)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纪录片、探讨反腐案例等,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和服务意识,坚定底线思维。通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通过网络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参观党性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在线下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让高校基层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正确把握建党精神的内涵,增强党性修养和历史使命感,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2]518。

3.发扬榜样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先进党员、先进集体榜样精神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向榜样看齐,发扬榜样精神,争取成为榜样,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党委要认真开展基层党组织中“身边的榜样”和优秀人物的挖掘和宣传推介工作,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的各项日常工作和重大活动中设置党员先锋岗,认真开展党员模范典型的培育工作,组织先进党员、先进党支部等评优评先活动,将学生党员的评优与党支部的评优相结合,将院(系)党组织的评优与绩效考核相结合;通过召开表彰大会,在校园宣传栏、学校官网媒体进行事迹宣传等,及时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党员干部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宣传,在高校内营造良好的榜样学习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上、在党组织生活中能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向先锋模范看齐,争取成为模范个人和集体。院(系)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开展先进党员和先进集体的事迹报告会、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如在疫情防控中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党员、毕业返乡投身于乡村振兴的青年党员就是学习的“活教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基层党支部应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向榜样学习、向英雄致敬教育活动,还可以通过观看《榜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节目,学习时代楷模、榜样人物等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明确使命担当。

(四)规范政治生活,构建政治生态的净化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并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净化器,以党内纪律和规矩为基础,注重提高政治生活的规范性建设,补足党内政治文化的短板。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高校党委要严格要求基层党组织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指导与监督,对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活动阵地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完善院(系)党组织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的建设,为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院(系)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指导基层党支部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等工作。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党员之家,丰富党日活动的内容,创新党日活动的形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将主题学习教育融入集体实践活动,提高组织生活凝聚力,强化党员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还要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党员干部要敢批评讲实话、重过程、真参与,认真履行党员义务,避免形式化、随意化,提高政治生活的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员的党性修养。

2.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守党的政治建设生命线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生态的坚强保障,也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生命线”。严明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学校党委要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纪律建设,持续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排查,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要努力做到“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11]。不断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的长效机制。院(系)党组织加强党员干部的防腐教育和纪律教育,牢固树立高校基层党员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加强党内外党员群众的监督,保证各项考核评优、奖惩实施的公平与公正,在高校内形成预防腐败的有效防线。基层党支部应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的各项要求,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学生行为准则与党员的纪律要求相结合,要求党员要加强自我约束,对违反行为准则、违反党纪党规的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纪律惩戒和纠错作用,营造讲规矩、守规矩的党内氛围。

3.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生态,推进党内文化建设

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净化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高校党的政治建设文化环境的有效途径。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学校党委要把政治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相融合,依托高校学风建设、校风建设的要求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校园环境建设、学术文化建设等方面体现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容,如在高校校园中打造“红色长廊”、开设“红色讲座”、宣传“红色基因”故事等,引导广大党员在进行学术交流、文化探讨和思想交锋中坚守党的文化立场,努力建设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氛围。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重要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为源头,依托节日契机,结合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高校所在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内举办红色文化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唱红歌、七一建党讲党史故事、十一国庆朗诵红色经典等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提升活动内涵,在各种校园活动中传播优秀的政治文化,使广大党员群众在浓郁的党性文化中得到洗礼。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