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逻辑内涵与实践理路*
2022-02-26夏玲玲
夏玲玲
(华南理工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全新育人理念。“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打破了以往“重时间,轻空间”的思维认知,将空间与时间、主体等概念共同作为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学风建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抓手,是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要求。“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1]“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学风建设要从“空间转向”视角,重塑学风建设的时空情境。
一、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逻辑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也逐渐发生时代变化,“三全育人”的提出本质上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的集中体现。全面和系统理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理念,从空间思维、空间生产和空间联合等维度科学把握其逻辑内涵。高校要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逻辑内涵。高校应当注重深化空间思维的发展意图,形塑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新发展秩序”;注重强化空间生产的基本内容,描绘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新发展图谱”;注重凸显空间协作为结构的实践指向,涵养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新发展动力”。
(一)强化空间思维为标志的发展意图,形塑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发展秩序”
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要强化空间思维的发展意图,实现“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对高校学风建设“新发展秩序”的形塑和重构。具体来说,就是将空间观念融入高校学风建设的架构之中,以空间视角去观察和思考,用空间思维去描述和表达,让解决学风建设问题的空间路径成为可能。
首先,把空间作为观察的角度。当前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习无用论”“实用主义”等问题都是片面的思维认知造成的。以空间作为观察角度,人们不仅能直接感知到高校学风建设指涉的多维空间,整体把握不同空间的育人价值,还能进行空间比较,反思不同学风问题的空间特质,以及在不同空间呈现的不同样态。其次,把空间作为理解的向度。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从“历史-社会”的二元认识论出发,关注本体论视角下学风建设的主体性间问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要求重新建构“空间-时间-社会”的三元认识论,考察主体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形塑新发展秩序。
(二)强化空间生产为主导的基本内容,描绘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发展图谱”
马克思说:“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2]空间生产既是空间中的物质生产,也指空间本身的生产,是空间结构和价值的双重生产。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本质就是发掘空间的生产和建构意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学风建设系统内各要素在空间中的重置或重构,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空间结构。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进步,高等教育呈现多维、动态、复杂的时空构序。高校学风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原有育人空间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布局难以充分有效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诉求。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亟须用一体化空间思维来厘清学风建设空间的育人范畴及相互关系,增强学校政策配套和制度约束衔接,在空间生产中构建学风建设的新发展格局。
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意味着高校必须认识到空间既是学风建设的载体容器,也生产出新的发展空间,必须坚持从高校内部治理空间中寻找加强校风、提升教风、优化学风的发展动力,必须涵养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生态空间,必须重视学风建设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同频共振、均衡发展,必须客观辨析现实空间和流动空间的逻辑关系,必须打破以往学风建设中依靠行政指令、人力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必须突破空间阻隔,使学风建设与其他思政教育空间无障碍地流动,在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有效挖掘和优化配置学风建设的空间资源,实现高校学风建设空间结构的重组和再造。总之,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进一步强化了以空间生产为特征的基本内容,描绘了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发展图谱”,蕴含着高校学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密码。
(三)凸显空间协作为结构的实践指向,涵养高校学风建设的“新发展动力”
实现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需要认识到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引导学生“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3]更要凸显以空间协作为结构的实践指向,为新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提供方法论指导,持续涵养激发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新发展动力”。高校学风建设空间样态从同质化向差异化变迁过程中,主体对空间的认知、对空间的占有和利用以及在空间中的表现等因素是影响学风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认为“许多同时劳动的工人在同一空间(在一个地方)的密集、聚集”是空间再生产的秘密所在,[4]这种劳动形式也叫“协作”。通过高校内部治理和外部场域的协作,可以为实现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提供实践指导。
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协作以双线并进的形式展开,高校一方面应认识到互联网是新时代的“最大变量”,要使“最大变量”变为学风建设成效的“最大增量”。这要求既要客观审视网络空间对物理空间的延伸和扩展,也要发掘碎片化空间中含有的育人元素,打捞被遮蔽的学习空间,占有空间对主体塑造的主动权。尤其是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势下,互联网突破了距离限制,通过网络平台联结学校-教师-学生,成功实现“停课不停学”,有效地保障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运行。另一方面要形塑“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空间无缝弥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系统育人合力,以育人共同体形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新的引擎,在引领和促进学生增强本领才干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以空间联合为结构的实践指向,持续涵养和增强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新发展动力”。
二、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问题关照
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问题观照,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的原则,考察内部各要素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相互作用,发掘空间变动的动力机制,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实现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需要客观分析地方空间与流动空间之间的关系,系统缓解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张力,协调解决“内容供给”与“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为提升学风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现实指导。
(一)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应当客观分析地方空间与流动空间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5]由互联网衍生的数字、符号、文字和图像等信息组成的虚拟网络空间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卡斯特曾用“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来形容人们所处的外部世界。流动空间指由不同信息交织组成的网络世界,地方空间是现实的人所处的物理世界。他认为流动空间自身就是个逻辑自洽的社会联合体。
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需要科学审视流动空间对传统学风建设空间样态的重构和形塑。一方面流动空间延伸和拓展了地方空间的边界。流动空间丰富了学风建设主体的行为模式,改变了以课堂、实验室、社区等现实空间为主导的地方空间样态,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更多元化,学校的学风督察机制更立体化。另一方面,流动空间冲击了地方空间的主导地位。网络信息的流动性、不对称性对地方空间造成了挤压,甚至出现“去具体空间化”“裹挟地方空间”等现象。如疫情下大学生返校后产生对课堂教学的不适感、焦虑感等。流动学习空间和地方学习空间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两种空间结构力量的角逐。这种角逐使主体被分隔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被挑战,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仍要重视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更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方位学风建设格局。
(二)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应当系统缓解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张力
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首先要结合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理性考察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高校要针对如教学区、生活区、行政区等内部区域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教师、学生、管理等内部人员相互独立、未形成合力等问题,科学配置高校内部空间资源,优化内部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探究一体化学风建设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形成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内在秩序。同时,还要“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6]促进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形成“三全育人共同体”的空间结构,探索全要素、全方位、全景式思想政治教育格局,重构高校学风建设的外在空间形态。
因此,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亟须在空间整合中,变平面、孤立的单一空间为立体、协作的多维空间,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优化学风建设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应对教育改革过程中多元空间的变化和挑战。基于此,仅仅强调重视高校内部空间的学风建设实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深入探索高校学风建设的外部环境、社会生态,结合新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期待实现空间转向,协调解决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作用方式,科学把握学风建设系统运行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张力,努力形成高校学风建设的系统合力,达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建设愿景,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应当协调解决“内容供给”与“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
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学风建设空间内的“内容供给”和“个体需求”构成了开展学风建设的基本动力。实现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既要关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供给”,也要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在二者的空间运动中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一方面,高校学风建设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7]更事关“两个大局”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将个体的学业事业主动融入国家民族的大业伟业中。另一方面,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呈现出新的时代转向,高校学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导向也要与时俱进变革和创新,持续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塑造、能力提升的针对性,避免出现“内容供给”滞后“个体需求”的现象。尤其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势下,流动空间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学风建设的时空关系似乎发生了相对论式的弯曲,新的空间样态又生产出新的“个体需求”。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不仅要将学风建设纳入高校治理体系中,将个体对学习空间的需求和期待融入一体化、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之中,形成全新的制度框架,确保育人空间治理有序化,还要系统缓解学风建设的“内容供给”和“个体需求”之间的张力,使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和学校层面的内容供给在学风建设的空间运动中实现动态平衡。
三、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实践理路
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是对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是学风建设“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必然要求与结果。高校学风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打造创新活力的学风建设模式,在综合改革中构建学风建设协同育人体系,同时还锚定碎片化空间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价值,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一)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必须打造富有创新活力的学风建设模式
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必须用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模式。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本质要求是对学风建设的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反思和重构,以多元开放有序的内容供给满足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要“坚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8]因此,要创新高校学风建设模式,必须大力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在高校学习空间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前沿科学技术对高校学风建设的独特育人价值。这种新模式要求高校理性审视学风建设“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高校一方面要认识到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呈现出多种主体力量共存、多种资源信息共享、多重学习场域共在的发展景象,亟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建构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联动的新空间图景,解决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教、学、管等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必须辩证地看待流动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空间构序,从一体化学风建设体系维度,客观分析流动空间的学风建设功能。流动空间的无序运动容易引发地方空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冲击和挑战现实空间的主导权、教师的话语权,导致出现“学习信息茧房”现象。随着“互联网+”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必须深入认识虚拟形态“流动空间”运行逻辑,掌握流动学习空间的主导权、话语权,打造富有创新活力的学风建设新发展模式,为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提供有力支撑。
(二)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必须在综合改革中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是“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9]学风建设是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理念、目标要求、制度规范等建立起来的,并随着时代方位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的。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强调从空间视角重新阐释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协同育人问题、实践路向问题等,以全局性、整体性的协同育人体系优化学风建设资源配置,科学把握“内容供给”和“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要从空间结构的变换与重构维度,深化学风建设的供给侧改革,以科学的资源配置优化内容供给,破解当前高校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创新发展等难题,以高质量的内容供给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同时,高校要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学风建设的育人理念、目标要求和制度规范等进行完善和调整,调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之间的张力、学风建设主体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之间的张力等。总之,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必须要强化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内容供给和个体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构筑育人共同体,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建构全景式高校学风建设协同育人体系。
(三)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必须锚定碎片化空间的实践价值
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不仅要从宏观上关注学风建设系统的整体性、协同性,还要重视碎片化空间对学风建设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蕴。随着新时代学风建设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缝隙化、隐蔽化空间被激活,甚至曾经被遗忘的空间以碎片化形态显现。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必须重视碎片化空间的育人价值,高校要科学认识到碎片化空间是理解学风建设空间转向的关键变量。
首先,碎片化空间生产了新的交往方式。互联网逻辑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重构了学习交往方式。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app以符号、文本、声音等形式无缝填充进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弥散在课间休息、宿舍闲暇、运动之余等一切碎片化空间中。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要辩证看待碎片化空间的生产可能性,发掘日常碎片化空间的育人价值,理性回应“佛系”“躺平”“内卷化”等消极表现,建构完整的学风建设空间。其次,碎片化空间重构了学习时空关系。碎片化空间的出现,使学生在一个个由异质空间组成的碎片化学习空间中奔波和忙碌着,他们纷纷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甚至产生“空间置换时间”的时空错觉。学风建设空间呈现出“共时性”特征增大,“历时性”特征减弱,容易出现只博不专、不博不专等学业问题,使学生陷入“无意义感”和“焦虑感”中。新时代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要科学把握碎片化空间的时空特征,引导学生发挥中华民族勤学苦干的优良传统,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最后,碎片化空间化解了“供需关系”之间的矛盾。传统学风建设模式下教师与学生难以形成良性对话机制,教师的内容供给和学生的个性需求难以形成有效匹配,使学风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代高校学风建设要充分发掘碎片化空间的交往价值,通过社交软件保持及时、频繁、平等的沟通交往,师生通过高质量、有效率的对话保持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为新时代学风建设过程中化解供需矛盾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三全育人”的提出,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必然结果。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客观要求,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打破了以往时间维度所主导的传统学风建设模式,将空间与时间、主体等概念共同作为理解高校学风建设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使高校学风建设逐渐转向关注学生个体的、网络碎片化的日常空间。高校学风建设空间转向亟需根据新时代特点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空间思维,挖掘空间资源,加强家庭、社会、学校等主体空间协作,建立立体多元综合的高校学风建设体系,有效化解“内容供给”与“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高校教育空间中的工作机制,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空间转向。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转向为高校学风建设赋予了全新的价值内涵、提供了全新的实践范式,个性化、碎片化、生活化空间从边缘逐渐走向中心、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这种转向也极大拓展了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场域,提升了高校学风建设的育人实效,促进了高校学风建设的现代转型。高校学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