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人伦教化思想及其现代转化
2022-02-26谭习龙黄冠文
谭习龙,黄冠文
(1.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国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2.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待人伦关系的态度在不断变化,但人伦关系并没有消失,人与人之间的相与对待关系依然存在。 儒家十分注重人伦关系的安顿问题,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主张要确立君臣、父子等人伦秩序,到了孟子则是明确提出了五伦之教,试图通过人伦教化来安顿人类社会的人伦关系。
一、儒家人伦教化的提出
关于人伦关系的形成,《周易·序卦传》有一段话描述了人类社会的生成图景:“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1]574在《周易》义理系统当中,天地万物的衍化首先是要有天地,然后万物在天地之间衍生;万物按阴阳两种性质区分,故有男女两性的差异与结合;男女结合之后有生育和繁衍,所以有父子关系的出现;有了父子关系,人类繁衍增多形成群体,这个群体需要凝聚,所以有君臣上下关系的出现。 这一重一重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人伦关系,这些人伦关系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天地之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它们是自身存在的“自然之势”。
当然,人伦关系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定是和睦的。 《尚书·尧典》中就有关于上古时代社会上存在着百姓不亲、需要由专门人员进行理论教化的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2]《尚书正义》说“品”指一家之内的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又据《左传》“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解释“五教”[2]。 据此,“敬敷五教”的着眼点是处理家内的人伦关系。
而《孟子》传述命契担任司徒之事时,对“五教”则有另一种说法:“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259孟子认为圣人命契担任司徒教以人伦的教化之道即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换言之,除了家内的关系,孟子对人伦的关系的关注点还包括家外的关系(朋友之伦)。 同为思孟学派的重要典籍,《中庸》将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视为“天下之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3]28
朱子在《中庸章句》中将“达道”解为“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3]29。 朱子不仅继承思孟学派对“五教”的说法,更是将之视为学问之本旨。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朱子便首列“五教”,并着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4]。 由于程朱理学风行天下,后世谈论“五教”或“五伦”时,基本沿用孟子的说法。
对于“五教”涉及的人伦关系,朱子又以“天属”“人合”之分以作梳理:“父子兄弟为天属,而以人合者居其三焉:夫妇者,天属之所由以续者也;君臣者,天属之所赖以全者也;朋友者,天属之所赖以正者也。 是则所以纲纪人道,建立人极,不可一日而偏废。”[5]所谓“天属”,即上天所定的血缘关系,这意味着人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父子、兄弟,也无法逃离父子、兄弟之伦。 “人合”则是后天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选择接受或者逃离君臣、夫妇、朋友关系,或在一定条件下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为谁尽忠效力、和谁共结连理、与谁相交为朋。 “天属”之伦与“人合”之伦虽然有所区别,但两者之间又密不可分。 夫妇之伦主男女交合、传宗接代,因而有延续“天属”之伦的作用;君臣之伦主安定社稷、维持民生,因而能为保全“天属”之伦提供保障;朋友之伦主切磋琢磨、责善规谏,因而能有端正“天属”之伦的功用。 如是,五伦之间密不可分、不可或缺,而人生在世便要面对这五种人伦关系。
根据儒家义理作进一步引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涵盖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人伦范畴,人伦化教的意义就在于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些人伦关系,并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安顿这些伦理关系。 就个人而言,以五伦之教为发端,通过修身实践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仁、义、礼、智、信”五德。 就家庭和社会而言,通过持守五教,每个人各守其分、各尽其责,使各种人伦秩序得到妥善安顿,就可以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儒家追求的“家齐、国治、天下平”的至善境界。
二、五伦之教的思想内涵
“父子有亲”的“亲”字,《说文解字》 释为“至”,段玉裁注“到其地曰至。 情意恳到曰至。 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谓之亲”[6]409。 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这种情感是天然的、恳切的。 儒家注重从人的情感中寻找道德理想和价值信念的源头,这个源头最先且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亲之情”[7]。 在《论语》当中,弟子问孔子关于孝的问题时,孔子的回答都是关于父母子女之间情感的家常话。 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3]74,子女要记住父母的年龄,既为其年高而感到喜悦,又惧怕其日趋衰老,子女日以尽孝的诚心自然难以止息。 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游必有方是要告知双亲自己所在之处而不令其担忧,《论语集注》引范氏说“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3]73,这是从让子女去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之心、思念之情来说。 又如“父母唯其疾之忧”[3]54,一种解释是说父母最牵挂儿女有没有病,另一种解释是说儿女最牵挂的是父母有没有病,两种解释指向的依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切之心、爱护之情。 可以看到,儒家对于父(母)子(女)之伦的教化,不是从外在的要求规范和要求开始,而是从父母子女之间最为自然而恳切的内在情感出发,去寻找安顿这种人伦关系的基础。 只要父母子女之间能够相互秉承这种亲亲之情,就可以达到父(母)慈、子(女)孝的教化效果。 当然,儒家也注重具体的行为条目,如《礼记》记载了很多“孝亲”的细则,涵盖了起居奉养、病丧祭祀、持敬悦谏各方面的内容。
“君臣有义”者,孟子认为君臣关系的安顿应以“义”为原则。 《说文解字》说“义”为“己之威仪”,《说文解字注》说义之本训是“礼容各得其宜”[6]633,《中庸》也说“义者宜也”[3]28。 “宜”有应当所为之意,这种应当之意不只是外在的要求,更是内在心性的体现。 孟子有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3]328羞恶之心是义之发端,将每个人本具的羞恶之心显发出来,就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义”德;将“义”落实到日常行为当中,“义”就体现为洞察是非、处事得宜。 从君臣关系的角度讲,君臣应当以“义”相合,而非以“利”相求。 孔子认为君臣之间的礼义不是单纯的君使臣、臣事君,他对定公说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66。 “忠”不是无条件地服从,《中庸章句》 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3]23,“忠”是尽自己的良知与职责,做好自己所处职位的本分事。 孟子对齐宣王也有类似的论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3]290君臣相处要如手足、腹心,相待一体,此为恩义之至,否则就会相互鄙薄,更有甚者将如同寇雠。 可以看到,不管是为人君或是为人臣,都要相应的人伦要求,即“君臣有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的君臣之伦已不合时宜,但在现代社会的职场当中,要处理好上司与下属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却不妨借鉴以“义”相合的人伦要求。
“夫妇有别”与“男女之别”相关。 古人认为,男女由阴阳两种力量衍生而来,即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1]473”由于男女秉承的阴阳力量分别有内守和外发之不同,从而带来了男女在身体与心理上的差异(别)。 古人先是制定婚礼而明“男女之别”,《礼记·昏义》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 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8]2277婚礼的制定是为了正确引导男女之情,彰明夫妇之义,若男女无别,则会造成男女淫乱的乱象。 男女结合为夫妇后,男女的身心差异又带来了夫妇在家庭责任中的“内外之别”,即“男主外,女主内”,如《周易》家人卦彖传所谓:“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1]270然而,这里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理念并非后世流行的“夫为妻纲”教条,它呈现的是两性所面对的事务由谁来主导和安排的问题,这种安排来源于古人对男女身心差异的细微体察,根据夫妇在性格、能力、职业等方面的特点合理分配家庭职责,从而实现同心同德、家庭美满。
“长幼有序”或由古代宗庙“昭穆”制度演变而来,如《礼记·祭统》所云:“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 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皆以齿,此之谓长幼有序。”[8]1886昭穆制度本是用于排列世系先后、理顺后人亲疏关系的标准,后来逐渐运用于家庭长幼之序的确立。 通过确定长者和幼者之名(年龄大和辈分高者为长,年龄小和辈分低者为幼),建立长者先、幼者后的人伦秩序,按照名分和次序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维护家庭的正常秩序。古人认为兄弟姐妹之间长幼相处之道是“兄友弟恭(悌)”。 如《论语》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48《荀子》中也有谈及:“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 请问为人弟? 曰:敬诎而不苟。”[9]作为兄的准则是要慈爱和友善,作为弟的准则是恭敬和随顺。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兄友弟恭的事迹,如孔子最推崇的泰伯三让天下故事。 进一步看,长幼有序在乡党邻里之间体现为尊长敬老,《礼记》详细记载了晚辈与长辈之间在同行、侍坐、应答等日常生活中相处的礼节,如长者问时要辞让而对,长者与之提携时要两手奉长者之手,侍饮时长者举而未饮尽时少者不敢饮等等。 《仪礼》专门有乡饮酒礼来表现和落实敬老尚齿的精神,通过制定尊长养老的乡饮酒礼与日常礼仪,培养年少者的孝悌之心,从而达到教化的效果。
“朋友有信”之“朋友”,一般是指没有血缘联系的人伦关系,属于家外的人群。 儒家十分注重家外群组关系的安顿,《礼记·儒行》说“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8]2232,交友要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之上,所追求的志趣相同,所研习的道义相同,如此相交才形成真正的朋友。 这种志趣是内在的自我提升(修身)与外在的责任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所研习之道即是内圣外王之道。 郑玄也将“朋友”解释为“同师曰朋,同志曰友”[10],其中的关键在于共同的志向,即在道德上的进德修业。 而朋友相交以“信”为基本原则,孔子说要做到“朋友信之”,曾子每日三省吾身的内容之一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孟子则是明确提出了“朋友有信”的人伦要求。 《说文解字》说信为“诚也,从人言”,段注解为“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6]92。 朋友交往应以“诚”为底色,要以诚相待,真实不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言而有信,遵守诺言。 守诺要以道义为基础,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3]292,只有合乎道义的守信才是合理的。
三、儒家人伦教化思想的现代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指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1]。 儒家的五伦之教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与教化内涵,在历史上对于维系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代社会对于开展人伦教化可以提供思想源泉和有益启发。
儒家五伦之教的当代价值首先体现在引导人们准确认识人伦关系的重要性:人具有社会属性,无法独立于他人而存在,必然要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必须要学会安顿不同的人伦关系。其次,人伦关系的安顿具有一定的次第,儒家注重从家内的人伦关系开始,要求在家内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而具体的切入点就是孝道教育,从亲爱父母、孝顺父母来培养人的仁爱心与责任感,在此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到夫妇、朋友与上下级关系。 再者,五伦之教具有伦理义务相互性,它要求处于人伦关系中的双方都要守好自己的本位,尽到自己的职责;双方要做到各守本位、各尽其责,便要践行儒家的忠恕之道,养成反身自省的行为习惯。 最后,儒家的人伦教化可以落实于人生礼仪与日常礼仪,如《仪礼》通过冠、婚、丧、祭等人生礼仪开展人伦教育,《礼记》则通过日常礼仪规范来安顿人伦秩序。 有鉴于儒家人伦教化思想的当代价值,下面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中华传统礼仪》课程为例,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五伦之教进行现代转化,总结将人伦教育应用于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经验做法。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十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早在2006 年就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课《国学精粹》并列入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12]。 在此基础上,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进一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将“以礼立人”“乐学善用”“和谐共处”“工匠精神”等优秀传统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以软件技术等专业为试点开设专业选修课《中华传统礼仪》。
在课程定位上,课程植根于传统人伦教化思想、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中华日常礼仪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五伦之教的思想及其价值,掌握人生礼仪内涵与社交礼仪规范,从而提升职业素养与人生修养。 在课程设计上,遵循高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职业技能与文化素质并重的教育规律,根据知行合一论、生活教育论与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德育论,对中华传统礼仪进行符合高职教育的现代转化,将“以礼立人”“和谐共处”等优秀传统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确立培养守礼职业人、快乐职业人、和谐职业人和当代工匠职业人的课程理念。
在教学内容上,针对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多的特点,根据高职学生弱理论、强实践的学习需求,选取与高职学生人格完善与职业素养提升密切相关的“礼学精粹”与“礼仪体验”的课程内容,将课程设计为18 学时(理论模块12 学时、实践模块6 学时)。 “礼学精粹”包括导论与人伦教育两个模块:导论模块设计“中华传统礼仪概论”(2 学时),引导学生掌握礼的内涵与精神,树立规则意识与守礼习惯;人伦教育模块设计“五伦之教”五个单元(10 学时),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五伦之教的人伦教化思想,并结合时代精神与自身实际对五伦之教进行现代转化。 “礼仪体验”包括人生礼仪、日常礼仪、项目实践三个模块:人生礼仪模块设计传统冠礼与婚礼两个单元(4 学时),引导学生通过体验传统冠礼与婚礼,把握冠礼与婚礼蕴含的思想内涵与实践内涵,并树立成人责任与家庭担当意识;日常礼仪模块设计仪表、言语、行动、社交、方位等内容,将内容分散融入各单元的“每课一礼”教学环节中;项目实践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礼仪主题项目实践(2 学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礼仪主题内容通过项目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教材方面,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编写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凸显传统礼精神及其在当代日常生活中化用的教材,具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绪论”主要阐明礼的内涵与精神,展示礼的人文精神、经典内涵与礼学经典等内容;第一章“五伦之教”依据儒家人伦教化思想,阐述父子、上下级、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基本人伦关系及其实践要点;第二章“常礼举要”依据礼学经典,择要阐明传统冠礼、婚礼等主要仪节及其思想内涵;第三章“日常礼仪”从位置、仪表、言语、行动、社交五个主题出发,述说传统日常礼仪的行为规范及其文化内涵。 在体例的设计上分为七个模块:“问题思考”旨在结合学生日常生活问题,触发学生对相关主题的思考;而后通过“单元导读”,让学生对主题能有大致的了解;进而在“经典研习”中回归经典,正本清源,让学生能够读懂经典,准确理解经典的思想内涵;在“经典故事”中体会历史故事中的蕴含的礼义思想,并能运用“经典智慧”分析典型案例;“拓展阅读”则让学生深入把握主题内容,补前文未尽之思;最后通过“学行反思”,引导学生将礼仪主题的思想内涵转化成自身的修身实践,落实知行合一。 通过七个模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从“一知半解→寻根溯源→辨析义理→体悟内涵→彰显大义→切实笃行”,使传统文化切实助益学生身心成长。
在教学方法上,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法,创设“礼敬师长-吟唱雅乐-经典读写-经典讲解-经典智慧-每课一礼-学行反思”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将传统“乐学”理念贯穿于专业教育,将生活智慧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将传统工匠精神融入现代专业技能学习,依次培养学生的守礼意识、乐学精神、和谐理念与工匠精神。
在课程考核方面,结合“礼学精粹+礼仪实践”的教学内容,采取“线上+线下”任务驱动式的教学与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能力+素质”评价。 过程评价占50%,设置知识导向的经典研读任务,包括微课学习、论坛讨论、考试测试等内容,由课程平台自动统计得分,占30%;设计实践导向的修身实训任务(每课一礼、学行反思),在线下完成并在线上提交,由教师评价给出分数,占20%。 能力评价占40%,设计小组实践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经典主题相关的项目实践,如礼学主题班会、礼学主题微视频等,由小组互评得出分数。 素质评价占10%,设计能体现课程学习效果的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查作业,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经典运用与案例分析情况给出分数。
四、结语
儒家人伦教化思想及其家庭事务安顿方式,可以为完善现代社会机制予以重要的启示。 因而,推动儒家人伦教化思想的现代转化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题。 但这一论题同时也涉及如何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如何应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探索经验无疑为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尤其在高职院校创造性转化儒家人伦教化思想、创新性发展礼学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