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塑造与行为养成:仪式教育的育人实践研究
2022-02-26彭荟蓉
彭荟蓉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湛江 524037)
高职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本文所要研究的仪式教育,就是四大体系中文化育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1 理性与政治性:仪式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仪式教育是高职院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有明确的引导内容:一是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坚持党的领导,四是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相统一,五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六是理解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仪式活动是大学生思想引导的重要工作路径。本研究所说的仪式活动,是指为了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师生品行,培育大学精神,由校方举行、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2]。高校中常见的仪式活动包括国家、地方和学校举行的重大节日庆典、重要事件集会,学校组织的特定群体宣誓,强化身份认同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定期举行的升旗仪式和经验成果展演等形式。这些仪式活动作为大学教育的必要环节,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对于达成观念塑造与行为养成的育人目的,有着其他教育载体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3]。
2 稳定性与灵活性:仪式活动的育人要素
校园仪式活动的育人要素主要包括环节设计、场景布置、符号文本、动作规范四个方面。它们都具有稳定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特点,表现为:主要环节设计的相对稳定与具体流程内容的相对灵活、活动场地的相对稳定和具体布置的相对灵活、教育引导方向的相对稳定和语言文字表述的相对灵活、礼仪动作的相对稳定和个人肢体的相对灵活。
2.1 环节设计与流程
同类仪式活动的主要环节设计基本是一致的。以开学典礼的流程为例,通常先由主持人介绍仪式情况、奏唱国歌,再安排校长致辞、教师代表发言、新生代表发言,最后简单总结、宣布仪式结束。这些主要环节的意义基本是稳定的。校长致辞的内容往往需要拔高立意,让新生了解学校概况,明确求学目标;教师代表的发言内容主要是关于大学教育的教与学的观点表达,让新生初步感知大学生活的特点和学习模式的改变;新生代表的发言内容更多的是分享个人感受,在学生群体中引发共情,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因此,这些内容都是仪式活动中必备的环节。
在此基础上,可以灵活引入新颖的流程和内容。例如,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赠送校徽或院系徽章,强化新生的身份认同;演奏或演唱校歌,强化新生的文化认同;邀请家长参与典礼,增强新生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与信任等。
2.2 场景布置与体验
校园的场所设施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学校根据不同仪式活动的主题、参与人数、设施需求来选择场地,仪式活动的场地选择相对稳定。以N学校为例,主要有4个常用的仪式场地:2个室内场地,包括1个可容纳600人的报告厅、1个可容纳200人的会议厅;2个户外场地,包括1个广场、1个田径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N学校大多在户外田径场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可容纳一个年级千余名学生;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活动多数在室内场地举行,各专业、各班级选派代表现场参加,其余学生通过直播平台线上参加。
户外场地空旷开阔、易受天气变化影响,布置难度大,可创新的空间较小,布置效果相对不明显。而室内场地的具体布置可以相对创新。场景布置的主要元素是规范化设计的校徽、校训,辅助元素是根据仪式主题来设计的环境色彩、家具设施等。通过合理的仪式场景布置,为场景内的各主体搭建可以沉浸式体验的时空平台,不仅身体在场地中,心灵也在场域中,实现群体共情与交融。
2.3 符号文本与文字
从表达目的来看,仪式文本的特点是教育引导的方向相对稳定。大学生思想引导的目标是明确的,即引导大学生理性表达爱国情感,理性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积极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性看待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统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的就业难等现实问题。
从增强表达效果来看,仪式文本的特点是语言文字的表达相对灵活。以N学校为例,分析其2019届毕业典礼的校长致辞《自尊自信,抖擞精神去奋斗!》、2020届毕业典礼的校长致辞《此去山水万程,愿你乘风破浪!》的框架和内容,主要是通过校长现场致辞,鼓励毕业生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基本延续了昂扬向上的文字风格;受疫情影响,2021年、2022年毕业季改以致信的形式寄语毕业生,《见字如面,相逢不远》《致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中均强化了疫情背景下的人文关怀。
2.4 动作规范与行为
仪式活动过程中的礼仪动作是相对稳定的。这里所说的礼仪动作包括参会人员的现场礼仪,签到、鼓掌、保持安静和保持卫生等;工作人员的服务礼仪,如引导、茶水服务、传递话筒等。过往的生活经验早已帮助在场师生习得了规范的礼仪动作,而这些规范动作所具有的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为仪式活动营造出更加庄严的现场氛围。
具体环节中的个人肢体是相对灵活的。这里所说的个人肢体,包括目光语的交流、表情语的体现、手势语的表达等。以个人发言时目光语的运用为例,这是一种单向交流的模式,目光注视角度的虚实结合、目光交流时间的平衡比重,都会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效果。
3 情感缺席与心理逆反: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
仪式教育蕴含着观念塑造和行为养成两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其活动主体是包含了教师和学生的有机结构,并非无序组合的人群。从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出发,高校仪式教育主要面临情感缺席和心理逆反两大问题;从现实条件来看,高校仪式教育的落地主要受限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3.1 机械化重复导致的情感缺席
“情感缺席”是指师生表面上身在活动现场,实际上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仪式活动的全过程中。
在人类学的视角下,仪式行为是建立在一种信仰之上的[4]。仪式教育的主体必须在信仰仪式的价值观念的前提下,才能理解仪式设计中的行为规范,并将这些价值与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动指引。但由于多数仪式活动的周期性、同质化特点,导致师生将仪式活动片面理解为机械化重复的“规定动作”。对于他们而言,组织或参与一次仪式活动,只是机械化地完成一项重复的工作任务,没有情绪、情感投入,更没有信仰的真正投入。
情感缺席导致仪式教育的部分主体缺失。一方面,组织仪式活动的教师无法真正理解仪式教育蕴含的观念塑造和行为养成的目的,也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没有围绕仪式教育的目标对仪式细节进行周密的安排,使得仪式教育缺失了精神引领的主体;另一方面,参加仪式活动的学生并不信仰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使得仪式过程中缺失了观念交融、相互理解的主体,让仪式活动变成了“无用功”。
3.2 教条式设计导致的心理逆反
“逆反”主要是指学生对仪式活动缺乏认同及理解,表现出对仪式活动的抗拒和抵触情绪。
仪式只有作为一种主动的经历体验才能进入人的认识范围,也才能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5]。以N学校为例,通常情况下以“通知要求”的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仪式活动,通知内容中只有时间、地点、人数等直接、单调的信息,通知公布的形式往往是由点到面地转发,即“校方—院系—教师—班级—学生群体”。从符号文字到仪式行为都缺乏对学生立场与感受的关照,仅仅强调单向的观念灌输和被动的行为约束。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不能沉浸到仪式现场所营造的感官氛围中,更不能全身心地体验仪式所塑造的群体共情。更糟糕的是,学生将对仪式活动的厌烦泛化到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表现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念的质疑、对学校教学内容的厌倦等,大大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能。
3.3 疫情防控要求下的仪式活动锐减
自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高职院校均经历过一段时间居家办公、线上教育教学,在此期间仪式活动数量锐减。在校园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后,各高校必要的校园仪式活动均改为线上举行。不仅仪式教育的机会更加缺乏,仪式教育中存在的情感缺席与心理逆反问题在线上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对校方和教师来说,也更难对此加以监控和干预,难以达到“入脑、入心”的教育效果。
4 创设情境与群体共情:学生社区仪式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
本文的研究对象N学校正在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践行党建引领、协同管理、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主管理,糅合了“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8个方面的育人功能。
仪式教育发挥功能的理论根基在于教育的“情景”理论和美学的“移情”作用[6]。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工作背景下,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在社区仪式活动中引导群体共情,从而更好地实现仪式教育的育人功能。
4.1 将会场搬进社区:创设教育情境
在学校现有的智慧校园建设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社区的公共空间,如文化长廊、社区花园等,继续强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空间的输出终端,可以进行学校典礼直播、重大节日庆典电视直播转播等。过去的线上仪式活动多数由学生自行使用手机或电脑等个人终端设备收看直播或转播,难以把控仪式教育的信息到达率。相较之下,利用社区创设环绕式的仪式教育情境,可以强化在场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4.2 让教师走进社区:消除逆反心理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是为了把学校管理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社区服务力量合并到学生生活园区,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让教师走进社区。让教师从日常教育教学的“权威高位”走进社区,使得仪式活动的人员流向从“学生走近教师”转变为“教师加入学生”,可以更好地营造师生双方平等交流的氛围,突出学生在仪式活动中的主体性,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于“被安排”参加仪式活动的逆反心理。
4.3 从移情导向共情:影响群体行为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用被感染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的感情。学生社区首先是一个生活园区,其主要建筑物是宿舍,与教学楼等教育教学主阵地相比,自有良好的人文氛围,利用好学生社区举行仪式活动,能更好地发挥移情作用,有利于学生集中地表达心声、交流情感。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阐述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学生社区中,学生群体间有相对亲密的交际距离,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共情水平[7]。例如,把对先进集体的表彰仪式放在生活场景中,可以“剧场式”地再现生活细节,强化感官刺激和行动感召。学生在仪式的现场更容易产生群体共情,日后在生活场景中也更容易回忆起仪式背后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利于持续影响学生未来的行为策略。
5 结语
高校教育者要准确把握仪式教育的理性和政治性特点,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引导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有目的地创设教育情境;要重视用好仪式活动的育人元素,有意识地进行环节设计,在场景布置中大量使用国旗、校徽等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符号元素,并通过教育者的语言、行动等,传递仪式教育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产生感官刺激和行动感召;面对当前仪式教育中出现的情感缺席和心理逆反等现象,要增强对学生立场与感受的关照,在仪式教育中强化双向的沟通交流;同时发掘更多更有媒体传导力、人群影响力的工作载体,使受教育者反复认知、理解、参与、反思校园内部的规范,在实践中养成相对一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