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26赵娟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艺术作品创设

赵娟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由于美术科目不是中高考的必考科目,美术很少受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随着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接受优秀文化以及艺术享受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需要。美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美术科目的教学进行符合社会需要的改革。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从核心素养出发,使用多种手段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

艺术作為人们精神生活的产物,艺术与生活从来都不是脱节的。无论多么伟大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无论多么细小的生活细节都可能会催生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将艺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去理解相对难懂和抽象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引领学生进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进行学习实践,在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同时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最亲近的家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观察自己家中的家具,描述家具的特征与设计风格,了解家中家具的故事以及在家中的历史,采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你最喜欢的一款家具,同时阐述自己喜爱这件家具的理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注意到了身边事物的艺术美感,从而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在课堂的学习成果展示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出课堂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音乐与美术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两种艺术形式。与文学作品不同,现代音乐经过不断衍生之后,已经成为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且简单易懂。与音乐相比,美术在这方面显然还是相对不足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美术教学,教师可以采取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中有效创设音乐情境。从表现方式来看,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听觉上的、比较抽象的,而美术对人的影响则是视觉上的、比较具象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创设音乐情境,将美术与音乐巧妙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听觉与视觉的联系,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中国现代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现代美术代表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聆听相关的音乐作品并交流感受。另外,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关联,能够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比较与鉴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不论是美术作品、文学创作还是音乐乐章,这些内容最终都要被归入文化的范畴之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化科普。在进行文化科普时,教师应该注意艺术作品与文化知识间的关系,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应当选择与学生年龄阶段的学习水平、认知范围相符合的艺术作品,为学生解读作品背后的相关文化知识,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将其作为进行文化情境创设的前提与基础,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文化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此外,文化背景的科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我们的节日》的教学中,教师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进行教学。“节日”是一个非常能够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和时间节点,在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抛出一系列与节日相关的问题:“在你们知道的范围之内,我们国家都有些什么节日呢?在这些节日中,有哪些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概念是什么呢?你更喜欢哪个节日?说说你和这个节日的故事吧。我国的传统节日、纪念性节日、西方节日和国际性节日,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通过一系列提问与回答,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而降低下一步的教学难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教育领域中。在众多的高科技手段中,最为常见且实用性最高的就是多媒体手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几乎所有阶段的学校都配备了相对完备的多媒体设备,为多媒体设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支持。美术的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杰出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显然是不可能以实物的形式被带到课堂中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全面地去感受到这些画作和雕刻等作品的全貌,教师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艺术作品,恰当地使用信息情境,让学生以相对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美术学习,为日后自己鉴赏美术作品、进行美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中,苏州园林是我国古代南方园林的重要代表,但作为一系列的建筑艺术,教师不可能将实物带到初中美术的教学课堂中。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从网络中寻找素材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信息情境。通过对苏州园林图片的欣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对苏州园林的设计风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确苏州园林一步一景、景物相互映衬、亭台轩榭交错等建筑特点;通过观看苏州园林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全方位地对苏州园林的布局有所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介绍苏州园林的相关历史背景,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自己的见解。在进行信息情境的运用时,教师应当注意到这只能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方式,不能完全依靠这种方式进行美术教学。

综合上述观点可知,在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力提升的当下,精神文化的享受逐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然而,由于过去过分侧重物质建设,整个社会都没有做好进行更高层级的文化建设和培养具备成熟的艺术创作能力的人才的准备工作。中学阶段是各个科目以及各项能力进行深化的重要阶段,因此,艺术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应当从中学阶段就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应用音乐情境和巧妙运用文化情境等方式将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恰当使用信息情境几个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站中学)(责任编辑来静)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艺术作品创设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