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分析

2022-02-25王瑞利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预见性肝胆胆红素

王瑞利

长垣市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400

肝胆疾病通常具有复杂的病情转归和发展机制,普遍病发突然且严重,需要及时开展抢救治疗,降低病痛程度,临床治疗普遍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该病,但手术过后容易产生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饱受疼痛折磨,继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的整体效果,因此,积极地开展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但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预见性,难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情况,降低风险因素。所以,临床上迫切需要缜密细致的术后预见性护理,改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恢复情况[1-2]。本研究旨在探究术后预见性护理对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0 月―2020 年5 月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 例:男22 例,女20 例,年龄32~64 岁,平均年龄(48.29±4.62)岁,结石胆囊切除术12例,胆道引流术8 例,胆管取石术12 例,脾脏手术10 例。对照组38 例:男28 例,女10 例,年龄33~64 岁,平均年龄(49.52±4.65)岁,结石胆囊切除术8 例,胆道引流术10例,胆管取石术12例,脾脏手术8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经CT、MRI等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符合肝胆外科疾病手术指征。(2)符合《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标准》[2]的有关诊断标准。(3)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2)伴有精神病和恶性肿瘤问题。(3)肝胆疾病史、心理疾病等。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1)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密切核对手术人员、手术内容等,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流程,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术前准备,遵循医嘱进行禁饮禁食,就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介绍,并做好术后早期康复运动的锻炼指导。(2)护理人员需在术后患者麻醉未醒时间段,给予密切的护理观察,做好心电监护,如有异常反应,应尽快告知医师做对症处理。(3)当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后,可指导患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和家属帮助下,逐渐展开恢复锻炼。(4)出院前,需做好出院指导,要求患者在家仍然保持规律作息与饮食,坚持康复锻炼,定期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术后预见性护理。(1)临床护士应结合患者术后的转归情况、心理状态及生理需求等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肝胆腹腔镜手术过后,可能伴随一定的术后疼痛,根据患者体质和恢复情况,临床护士需积极开展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开展沟通交流,并就术后的常识性转归与变化的有关知识做详细讲解,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病情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3]。(2)肠功能预见性护理:临床护士需严格重视患者的胃肠道恢复程度,缩短其禁食时间,避免因禁食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并预先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活动耐量和肠道恢复情况,加强针对性治疗和指导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尽快拔除患者的尿管和胃管,以肚脐为中心,实施2 h 1 次,1次15 min 的顺时针按摩,并在每天早晚用40~45 ℃的温水,进行15~20 min 的泡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开展早期恢复锻炼,主要锻炼内容以下地洗漱活动为主,锻炼至患者出现疲劳感为止[4]。(3)预见性疼痛护理:术前需评估记录患者的疼痛敏感度和疼痛阈,术后,每天进行两次药物止痛,如患者的疼痛敏感性高,可增加术后用药次数至3~4 次,术后持续给药至4~5 d。(4) 用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给药前,应先做好指导宣传工作,在患者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和应激准备后,再展开治疗。尤其是在开展抗病毒治疗时,责任护士需详细解释用药目的,以及不同疗程剂量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和相应的效果,并告知绝大多数药副反应是可逆和短暂的,在停止用药后很快就会消失,指导患者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主治医师做好沟通工作,必要时调整用量,甚至停止用药[5]。(4)消化功能紊乱预见性护理:当患者可进食后,临床护士应每天评估其胃肠道功能2 次,并评估记录其腹胀、腹泻和反酸等症状,指导患者术后膳食,保持少量少油多餐原则,并根据不同患者的饮食偏好和病情恢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膳食计划。应避免暴饮暴食或极度饥饿,这种饥饱过度的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消化液分泌异常,引发肝脏功能失调。日常饮食应充分保持均衡适度,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摄入合理比例的蛋白质、脂肪、微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尽可能地不要摄入辛辣等刺激性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或杜绝饮酒,肝脏能够代谢的酒精能量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饮酒过度会严重损伤肝脏系统。在患者摄入流质食物时,可预见性地给予肠道益生菌。当患者摄入半流食时,可给予益生菌类酸奶,如患者的消化系统较差,可给予促进胃动力的药物进行改善[6-7]。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情况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测试量表(HAMA)评分,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恐惧表(ZUNG)评分,分数越高,恐惧症状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FAM)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自我效能(GSES)评分,分数越高,康复情况越好。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胆道出血、血栓及切口感染)。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检测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检测方式与胆功能水平相似。比较两组患者胆功能水平,于晨间08:00 抽取5 mL 空腹静脉血,理论性半径15.92 cm,转速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OLMPS-5400 型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肝纤维三项,包括透明质酸酶(HA)、IV型胶原(IV-C)及层粘连蛋白(LN)。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情绪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情况(±s)分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38)t值P值SAS干预前干预后35.55±5.24 35.49±5.29 0.051 0.960 10.97±2.02 21.24±3.09 17.756 0.000 HAMA干预前干预后32.12±5.53 32.08±5.45 0.033 0.974 10.09±1.67 22.18±3.19 33.153 0.000 ZUNG干预前干预后24.90±5.30 24.02±5.25 0.745 0.459 11.82±2.26 18.90±3.23 11.446 0.000

2.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38)t值P值下床活动时间(h)23.54±5.63 38.93±8.56 8.227 0.000排气时间(min)28.51±8.64 42.72±8.38 6.466 0.000引流时间(d)3.25±1.26 5.38±2.12 4.731 0.000进食时间(h)29.26±8.71 44.51±9.32 6.548 0.000排便时间(h)52.24±8.36 64.90±9.74 5.402 0.000住院时间(d)6.64±1.56 13.37±3.85 8.874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评分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康复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评分情况(±s)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评分情况(±s)分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38)t值P值FAM评分干预前干预后25.47±3.55 25.69±3.49 0.279 0.781 65.37±6.72 42.64±4.59 17.481 0.000 PSQI评分干预前干预后15.58±5.57 15.42±4.46 0.141 0.888 5.16±0.64 10.02±0.48 38.101 0.000 GSE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30.23±3.15 30.17±3.06 0.086 0.932 57.45±4.72 39.73±3.46 18.980 0.000

2.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水平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水平情况(±s)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水平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38)t值P值ALT(U/L)干预前干预后158.14±56.58 157.02±55.52 0.089 0.929 30.40±5.05 52.03±7.16 15.730 0.000 TBIL(μmol/L)干预前干预后67.62±11.00 66.94±10.35 0.284 0.777 17.00±1.62 32.17±4.77 19.421 0.000 AST(U/L)干预前干预后155.30±34.69 156.79±33.80 0.194 0.847 26.51±7.62 50.14±8.03 13.502 0.000

2.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胆功能水平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胆功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胆功能水平情况(±s)mmol/L

表6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胆功能水平情况(±s)mmol/L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38)t值P值ALT(U/L)干预前干预后6.14±2.48 6.02±2.52 0.214 0.831 15.40±4.05 10.03±4.16 5.846 0.000 TBIL(μmol/L)干预前干预后3.62±0.26 3.59±0.35 0.438 0.663 9.60±3.62 7.17±1.77 3.751 0.000

2.7 两组患者肝纤维三项水平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肝纤维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肝纤维三项水平情况(±s)

表7 两组患者肝纤维三项水平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2)对照组(n=38)t值P值LN(ng/mL)干预前干预后213.10±55.05 211.70±58.65 0.110 0.912 42.39±7.44 84.17±17.25 14.302 0.000 IV-C(ng/mL)干预前干预后278.31±79.05 276.69±77.38 0.092 0.927 27.26±3.01 39.11±5.45 12.190 0.000 HA(ng/mL)干预前干预后458.08±92.12 467.29±92.06 0.447 0.656 80.11±15.34 137.03±25.30 12.299 0.000

3 讨论

人体的重要解毒器官和消化腺是肝脏系统,而肝胆外科疾病患者受到长期病痛折磨,很容易产生疲劳乏力、食欲不佳等不良反应,而且随着病情持续发展,患者的肝胆功能会持续下降,继而对其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因为腹腔镜肝胆手术后,患者会伴有程度轻重不一的术后疼痛,且治疗该病所花费的医疗成本较高,又因为患者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和了解,很容易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且肝胆类疾病可刺激机体分泌大量肾上腺素,促使机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术后多发感染和各类并发症,死亡率极高[8-9]。因此,对肝胆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尤为重要。但是常规的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和预见性,难以有效地预防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为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和缺陷,临床护理人员通过总结归纳过往的护理经验,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过往病史、情志水平、切口恢复情况和病情整体转归情况后,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出具备针对性和细节化的术后预见性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措施一改传统的事后补救模式,转变为事前控制模式,不再依赖于了解患者主诉情况后给予处理,而是主动出击,采取了事前预见、风险评估、事前指导和药物预防等各项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主旨是在萌芽阶段消灭所有可能引发术后高危风险的诱发因素,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系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

本研究结果表明,预见性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具备常规护理所缺乏的防控性和预见性。焦虑、抑郁等不安定的情绪因素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重因素,而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为经济负担、切口疼痛及病情认知不佳等。为预防患者产生这类不良情绪,预先给予其心理疏导,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转归情况,并与其展开密切的沟通交流,向其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现象和其他现象,并告知其轻度的疼痛是正常的生理应激反应,提升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避免其产生恐慌情绪,加强治疗积极性[11-12]。当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拔管开展抚摸和早期功能锻炼[13]。术前记录患者的疼痛敏感程度,术后根据记录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镇痛用药,根据病情的好转情况,逐渐减少用药。同时,在用药时患者应先做好药物介绍工作,避免在用药后出现药副反应,使患者发生焦虑、紧张等过激情绪。每天监测患者术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其腹胀、腹泻和反酸等病理症状,并根据其饮食偏好,制定健康膳食方案,如胃肠功能较差,可给予改善胃动力的药物。同时,严格指导患者戒烟戒酒,避免康复时间延长[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风险,提高整体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肝功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胆功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肝纤维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ALT、AST 只会在脂肪肝、肝硬化活动期等肝脏疾病发作时才会出现波动,而ALB 则是监测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由于肝脏代偿性强,而白蛋白的半衰期长,所以只有肝脏损害达到某种程度,白蛋白才会出现波动。同时HBsAg、HBeAg、HBV-DNA 等为乙肝病毒指标,随乙肝病毒的增多而增高。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和其他血红素蛋白的血红素,在巨噬细胞和其他网织内皮细胞及肝细胞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通常会随着胆汁自然排出体外[16-17]。胆红素是血红色代谢后的废弃物,如血清成分中胆红素成分过高,则提示胆管阻塞或肝脏病变等病变信号,因此临床上多将血清胆红素用于检测胆管和肾脏类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病理学指标。若红细胞过度受损,就会产生大量间接胆红素,继而导致肝脏无法正常分解转化,最终引发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等疾病。而直接胆红素主要被临床用于鉴别黄疸类型,当直接胆红素水平增高,提示胆红素排泄障碍,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多发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道梗阻,当胆红素总量增高时,可警惕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毛细胆管型肝炎和其他胆汁瘀滞综合症等。而在术后予以预见性干预,上述肝功能水平和胆功能水平均明显改善,由此可见,术后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预后转归水平[18-20]。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肝胆手术患者采用术后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缩短各项指标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参考。

猜你喜欢

预见性肝胆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