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以文化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2-02-25周洪武王喜凤

教育家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程学校文化

周洪武 王喜凤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影响到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以文化为引领的教育会给学校和师生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一所内涵丰富、品质优良的学校,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事实上,许多学校已经走上了以学校特色营造校园文化,进而提升学校品质、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然而,也有一些学校的文化建设陷入误区,出现形式大于内容、千校一面等问题,使得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走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应当如何以文化引领学校办学方向?如何将文化理念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如何以文化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本期《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多位中小学校长基于各自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各校的探索和实践,共同探究如何以文化建设助推学校高質量发展。

研讨嘉宾

龚雄飞(主持人)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

周文斌

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甘密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校长

周秋平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校长

金子翔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校长

何洁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怡海小学校长

A1 议题

寻根,如何以文化引领学校办学方向?

周文斌: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阜师附小”)从学校悠久的校史和优良的传统中提炼出“善文化”,并明确“厚德至善,乐学博爱”的文化理念,以“日行一善”为校训,以“尚善扬善”为校风,开辟了“向善教育”之路。

寻根:“善文化”的背景与源头。学校文化的形成,既需要特定的区域环境,又需要长期的历史积淀。阜师附小通过溯源、寻根,切实发挥了“善文化”的魅力。

感受地域文化。学校所处的盐阜地区自古民风淳朴,也是红色圣地,一个个善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对善的向往与追求正是培养学生美好德操的沃土。

领略教师境界。学校“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力量,教师的坚守是学校丰富文化内涵、形成文化特色的重要支撑,学校“善文化”的建设不能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阜师附小教师,一个又一个令人敬佩的善人,演绎出了一件又一件令人感动的善事。

发现学生特质。多年来,从阜师附小毕业的学生身上有一个共同的品德——“善”。他们存善心、行善事、扬善学,切实发挥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力。

引领:“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文化具有延续性,它保留了学校积淀多年的经验和成果,同时又具有发展性和辐射性,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

营造“善”的环境。全校师生集思广益,重新对校园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对校园内的教育园地、橱窗,以及各种标语牌、警示牌进行了独特的构思,形成了以“善”为主题的独特育人氛围。

培养“善”的教师。学校首先要求教师阅读《道德经》《大学》《论语》《学记》等与“善”相关的经典,让教师受到“善文化”的熏陶。此外,学校还面向教师举办各种与“善”相关的实践活动,让教师们身体力行。

构建“善”的课堂。学校将“善”文化落实到每节课、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充分挖掘教材中“善”的内涵,让“善”的教育渗透每一个教育环节。

培养“善”的学生。学校组织编写《日行一善教育读本》供学生课外阅读,举办系列德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周秋平:广东省东莞市石龙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石龙二中”)从自身的发展历史中提炼出了“实施境界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核心文化理念,把“境界教育”打造成学校的教育品牌。“境界教育”包括两重意义:一是形成教育的生态,二是培养高境界的“五高”时代新人。其中,“五高”即志向高远、德行高尚、智慧高妙、审美高雅、身心高强。为此,石龙二中打造了七大文化体系——

一是多元具体的学生文化。针对初一学生,学校着力打造“尚敬成德”的年级核心文化,其中的“敬”有三层含义:首先是尊敬师长,其次是敬畏规则,第三是敬畏生命。进入初二,学生的学业会出现两极分化,这个时候只要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多多支持与鼓励,让进步成为其成长的方向。因此,学校将“尚进成志”作为初二年级的核心文化。初三学生面临中考,中考意味着竞争,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尚竞成优”理念,意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是“尚镜成范”的教师文化。学校提出“尚镜成范”的教师文化理念,“镜”即标准、参照物,也就是号召教师们对着镜子正衣冠,做表率,言传身教。

三是“尚精成品”的课程文化。即要有精品意识,把学校的特殊课程、境界课程、翻转课堂、校本课程都做成精品,并创设多元发展、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平台,以精品课程培育英才。

四是“尚劲成健”的健康文化。即强化体育锻炼与日常引导,让学生成长为有干劲、爱运动、勤锻炼、习惯好的身心强健之人。

五是“尚净成美”的环境文化。即着力进行学校环境建设,打造书声琅琅、洁净高雅、宽敞明亮的美心美意之地。

六是“尚静成慧”的精神文化。即让学校成为可以静心读书、静心思考的智慧充盈之地。

七是“尚径成和”的制度文化。“径”即路径、程序、方案,学校着力打造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井然有序的和谐共进之地。

何洁冰:校园文化是师生愿景与精神面貌的体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怡海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几点思考与实践。

空间文化与课程理念同步规划。学校的空间是有限的,但好的理念和模式可以赋予有限空间以新的生命。怡海小学以文化为引领,着力打造独一无二的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学校,培养具有艺术气质的师生。经过考察与调研,学校确定了“怡美教育”的理念,致力于儿童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同步规划空间文化和课程理念。例如,学校根据场室和特色课程设计走廊文化主题:“怡美视界”“怡趣创客”“怡梦工坊”“怡真书廊”等;根据教育功能确定文化墙主题:“美好习惯”“美好榜样”“美好伙伴”“美好家书”等。让每一个空间都有教育意义,让文化伴随孩子校园生活的每一天。

思路方向与路径流程一起明晰。怡海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喊口号,而是希望在文化引领下,明晰方向,开拓路径。所以,在开展每一项工作时,学校不仅提出目标,还提供方法、思路、流程;不搞一言堂,而是以沙龙模式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话可说。例如,学校制定《教师工作手册》,以图表的形式将复杂枯燥的制度明晰化、规范化、简易化,为教师高效工作提供保障。在培养学生方面,学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把大目标拆解成每一天需要完成的小目标,让师生们每天有微笑,每周有乐趣,每月有成长,每年有故事。

科技智能与人文气息交融创新。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智能化教育已經成为学校的标配,但怡海小学更关注高科技背后最柔软、最有生命力的人文气息。学校以“怡和、怡乐、怡情”为校风,以“自主、自律、自得”为学风,还设计了活泼灵动的“怡小鱼”作为学校文化吉祥物,陪伴师生成长。怡海小学每个新生在入学时都能领到一份专属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有校长的卡通头像和寄语、可集印花的地图,还有寄给六年后毕业的自己的明信片,在动人的细节处,体现学校的爱与暖。

A2 议题

务实,如何将文化理念融入课程体系?

甘密:建设有品质的课程,关键是要让课程的重心回归教育本源,回到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来。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建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岁月的积淀,学校以“荷文化”为依托,以核心素养为基石,探索开发了“荷美课程”。该课程包括荷雅课程、荷香课程、荷融课程,讲求动静结合、张弛有道,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和科技素养。

篮球炫酷、乒乓灵动,学校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把球技教学游戏化,让学生以球雅体,乐在运动,立足强身。版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制作流程集画、刻、印于一体。版画教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眼、手、脑的协调性,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科技联结现在与未来,学校以创意无限的机器人和设计新奇的航空航海模型为依托,采取问题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观察、调整分析,培养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提升科学素养。此外,学校以经典诵读教材《和雅集》和廉文化教材《清荷滴露》为生长点,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滋养学生的精神品格。

家庭和学校的交叉点是家庭的原生资源、个性资源带给学校的一种碰撞和思考。荷香课程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来自不同行业的“巧爸”“辣妈”走入学校,走上讲台,以“微课”的方式为孩子们带来别样而丰富的课堂体验,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荷融课程渗透了无边界、全学习理念,从“走进魅力西湖”“走进动感洪城”“走进生态赣鄱”,到“走进和谐中国”,孩子们以小队为单位,在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下,自定活动地点,自拟活动方案,自行合作分工,在活动体验中提高实践能力,从而走向社会。

荷美课程建设将继续坚持“学”上求深入,“改”上讲实效,“做”上下功夫,“融”上做文章,“建”上达标准,在校园文化的感召下,打造高品质教育。

A3 议题

提质,如何以文化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金子翔:学校发展,教师第一。从籀园教师“入格—出格—升格—风格”的分层培养,到“塔形教师发展梯队”的共同体建设,再到把“立德树人”“大爱情怀”“责任担当”的籀园精神作为衡量籀园教师的标准,籀园精神已经成为籀园人茁壮成长的坚实土壤。

爱的流淌——师之魂。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校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教师充满爱,让籀园充满爱。2021年教师节,校长为全校234名教师送上234份祝福,每一份祝福都是其结合教师个性特点、从教经历进行设计和书写的:“一头是班级,一头是教研组,一肩挑不容易,感恩有你。”“风风火火,热情澎湃,小身躯奉献的是磅礴的力量。”“你成就学生,成名学校,却忽略了自己,向您致敬。”……校长应是爱的发光体、催化剂、播种者,要让教师学习会、师德专题会、籀园“心生活·悦读慧”等活动变成发现爱、传播爱、流淌爱的一段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研的能力——师之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是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如何创造一个磁场,让教师们在这个磁场中产生动能,有效实现创业创新?籀园小学推出了“做成一件事”项目,该项目包括“做成一项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可推广的项目”“培养全班学生的一种习惯”“转化一名行为偏差的学生”“校本课程开发或校本研究中的一种做法”“进行一项教育教学改革”等。这些项目都基于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是其面临的真实的、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十多年来,籀园人推出了一系列品牌项目和精品课程。诸如家庭实验室、籀园讲坛、信息直通车课程、精题妙讲课程、六年六行课程、研学课程、“HOME+养育力”家长成长课程等。

合的品质——师之基。校长一定要有全局意识,让先成长起来的籀园人带动所有籀园人成长,让每一个籀园人都做最好的自己。合作,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走得好、走得远的永动机,也是借由一节课、一个活动,助推一群人成长的加速器。籀园小学“成长智囊团”“成长助推团”等学习型组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成长智囊团”由学校名优骨干教师组成,除此以外,还有自愿加入团队的年轻教师一同全程听课、学习,主要负责记录并整理大家的发言,帮助授课教师做课件、做教具,准备上课资料。

责任编辑:颜源

猜你喜欢

课程学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谁远谁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