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叙文语言美化的训练形式创新摭探

2022-02-25阙滨存

成才之路 2022年7期
关键词:写作训练记叙文因材施教

阙滨存

摘 要:语言是一组神奇的积木,使用者只要稍加用心,便能堆砌出五彩斑斕、绚丽多彩的世界。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记叙文是写作训练的主要文体,也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使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具可读性。文章从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的意义入手,分析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中的“教”与“学”难题和传统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提出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记叙文;语言美化;写作训练;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7-0120-03

大凡鲜活的、具有美感的文字总惹人喜爱,引人入胜,反之,那些陈旧的、缺乏文学性的语言却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语言如果没有修饰,就不能流传下去,这道出了语言文采的价值,也表明了语言美化的意义。学生在写作记叙文时如果能恰当地美化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作文主题,渲染作文情感,形成浓郁的个性作文风采。但是,语言美化训练是个缓慢的过程,必须有充足的写作训练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进步。因此,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具文采,更具美感,更具可读性,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必须强化对学生语言美化能力的训练。

一、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的意义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写作是人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记叙文写作是最能够展现学生语文水平和素养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作文逻辑性的重要方法,也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实用,因此记叙文写作是学生练习写作时第一种需要掌握的文体,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社会生活的一切都需要“包装”,写作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万物的“包装”多属物质性的,而写作的“包装”属精神性的,生动活泼、灵动出彩的语言正是文学“包装”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语言美化能力的训练,以此使其写出的文章更具魅力、更具可读性。

二、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中的“教”与“学”难题

1.教师“教”的疑难问题

(1)欠缺有效的教学方法。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记叙文写作教学则是难点中的难点。初中阶段是学生从简单记叙文写作向复杂记叙文写作过渡的关键阶段,是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提升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记叙文写作就是靠积累和练习,不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在课堂上常常采用蜻蜓点水式的讲解和大量写作训练的教学方法,这导致学生难以参透记叙文写作的要义,捕捉不到写作要点,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甚至偏离中心,语言美化根本无从谈起。

(2)忽视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性。由于议论文在中考作文中所占比重较大,且相对记叙文更容易速成,所以,部分语文教师只重视对议论文的写作教学,而忽视了对记叙文的写作教学。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舍本逐末”,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方面,记叙文写作考验着学生的文学功底,是其他文体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记叙文写作,那么他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也必然受到限制和影响。另一方面,议论文通常包括两部分,即议论部分和记叙部分,其中记叙部分实际上就是一篇小记叙文,即使学生议论部分写得再好,记叙部分不会写,还是无法写好一篇议论文。

(3)记叙文写作教学缺乏计划性、发展性、系统性。第一,记叙文写作教学缺乏计划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骑驴看唱本”式的记叙文写作训练方法,没有系统的记叙文写作教学计划,感觉应该写记叙文了,便布置一篇让学生写,即使是让学生写周记,也采用的是“放养式”的教学方法。第二,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缺乏发展性。由于语文教材中没有系统的关于记叙文写作方法方面的内容,因此,部分语文教师常常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今天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明天实践那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做到基于学情和教情科学地量身定制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第三,记叙文写作教学评价缺乏系统性。部分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讲评缺乏系统性,常常是泛泛而谈,而没有具体指导方法。训练手段粗糙,训练程序呆板,训练周期不当,没有阶段性的检验效果,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导致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学生“学”的疑难问题

(1)文体不伦不类。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时,一方面,部分学生所使用的语言缺乏准确性、生动性,欠缺必要的修辞手法,描写内容既不多又不具体,该详写的地方没有详细写,该概述的地方却赘述过多,没有体现出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接受议论文写作训练后,常常将记叙文与议论文混淆,在记叙文中充斥着大量的议论内容,导致其写出的记叙文不伦不类。

(2)事件记叙详略不当。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材料的使用要有所选择,注意详略取舍,不能平均用墨,如此才能突出重点。但是,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入题比较慢,写到两三百字还没有切入正题,写到后面却又因为时间不够,而不得不匆忙结尾,导致详略安排不当、文章主旨不明确的问题突出。

(3)偏离写作中心。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只有紧紧围绕中心思想进行铺陈,充分体现出记叙顺序的丰富性、材料组合的多样性、情节发展的波澜性,才能写出一篇好记叙文。但从实际写作训练来看,部分学生没有做到仅仅围绕中心思想进行写作,致使其写出来的作文记叙顺序混乱、材料组合不合理、情节发展偏离中心,没有主旨,可读性不强,犹如一盘散沙。

三、传统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效果不理想的成因

1.未能因材施教,学生写作能力与训练内容不匹配

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词汇积累、写作能力、生活经验等都不相同,其写作能力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阅读量较大、词汇积累丰富、写作能力较强,其适合更有深度、更具思想性的写作内容训练。有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词汇量有限,写作能力不强,其更适合基础性的写作内容训练。基于此,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使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提升。然而,在实际写作训练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根据“因材施教”理念进行分层写作教学训练,而是给一个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布置了相同的写作训练任务,甚至为了照顾写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常常布置一些基础性的写作任务,如抄好词好句、写日记等,这导致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但得不到更有内涵和深度的写作训练,还浪费了时间,做了无用功。

2.形式内容缺乏新意,学生参与写作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语文教师布置的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任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基本上都是抄写作文、背诵好词好句、撰写命题作文等千篇一律的形式和内容。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的语言美化写作训练单调乏味,占用的时间较多,彻底变成了一项任务,导致其参与写作训练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甚至部分学生还会采取抄答案的方式应付教师的检查。这不但不能增加学生的词汇积累,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还让语言美化训练目标沦为空谈,根本无法达成。

四、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的实践策略

1.按照因材施教理念,布置分层训练任务

在進行语言美化训练教学时,语文教师应按照因材施教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其对语言美化写作训练的需求,布置具有分层性与递进性的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和自主需求两种方式布置分层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任务。(1)按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布置分层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任务,主要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各种考试中的作文成绩及日常课堂表现等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写作水平的写作学习群,分别布置不同的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任务。教师可以先将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任务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词汇、句子积累的基础任务,模仿课本中的修辞和写作手法进行小作文的升级任务,发挥创意独立叙事描写的有难度任务,然后再将三个类别的任务分别分配给与之相对应的三类学生,以此使每个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2)按照学生自主需求布置分层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任务,这种方式不再由教师进行分配,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主选择,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自己选择的任务,其往往有话想说,也有话可说,因此写出的作文也必定更为生动有趣。

2.立足学生学习兴趣,布置开放性训练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切实提升语言美化训练效果,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布置开放性的写作训练任务,并让学生自己确定写作主题,以此促使学生对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产生兴趣,并从语言美化写作训练中感受到快乐,收获成就感。在进行语言美化训练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短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从中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进行写作,以此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入手进行开放性写作训练。其次,在学生完成写作训练任务后,教师可以挑选出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探讨,以此让学生从别人的作文中得到启发,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物刻画和故事表达方式,有效提升自己的记叙文写作水平。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评价情况进行补充和总结,并将学生的优秀写作片段进行汇总、编排、集中展示,以此让学生看见自己在写作中的进步,收获成就感,从而更愿意投入到语言美化训练中。

五、结语

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单凭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记叙文语言美化的奥秘,因此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提升语言美化训练效果,必须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断创新记叙文语言美化训练形式,积极推进记叙文语言美化教学,为学生布置语言美化训练任务,以此在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白燕萍,郭晓兰.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乡村初中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训练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03).

[2]张海燕.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记叙文写作的几个技巧[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3]李德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以2012年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

[4]孙洳冰.浅析义务教育阶段记叙文写作教学——以《记一件____事》写作教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5]龙咸慧.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谈[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6]徐晓华,孙林生.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现状透视与教学对策[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2).

[7]郑钦炼.真实与虚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浅见[J].浙江师大学报,1996(05).

[8]徐裕生.循循诱导  步步深入——初一记叙文写作教学序列化初探[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2).

[9]邱梅华.以层级标准为抓手  促学生作文升格——初中层渐式作文教学模式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5).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Form Innovation of Narrative Language Beautification

Que Bincun

(Tongxian Middle School, Shanghang County,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213, China)

Abstract: Language is a group of magical building blocks. With a little attention, users can build a colorful and colorful worl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writing teaching, narrative is not only the main style of writing training, but also the basis of other styles of writing. If teachers want to improv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ey must beautify students' narrative language and make their compositions more readable. Starting from the significance of narrative language beautification trai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 proble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arrative language beautification training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 of traditional narrative language beautification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strategy of narrative language beautification training.

Key words: narrative; language beautification; writing training;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猜你喜欢

写作训练记叙文因材施教
记叙文阅读专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如何能让中学生写好作文
基于小学英语话题整合写作训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