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潜力”的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改革探究

2022-02-25曾丹

成才之路 2022年7期
关键词:评价系统线上学习教育评价

曾丹

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文章以高校“数字平面制作”课程为例,提出从“应然”状态分析学生线上学习评价系统构建的原则及衡量的标准,然后结合线上教学各环节特点构建基于“能力+潜力”的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体系,设定评价指标,最后基于评价体系开发“成长树”互动评价系统,全过程、全智能、可视化、科学地评价学生在线学习情况,为高校学生线上学习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线上学习;能力+潜力;评价体系;评价系统;教育评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7-0017-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高校在线课程越来越多,线上学习越来越普遍,但是学生在线学习的评价基本停留在静态评价、教师评价状态,如何更全面、更科学、更智能地多元化评价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下面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背景,以高校“数字平面制作”课程为例,探讨基于“能力+潜力”的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改革思路。

一、“能力”与“潜力”概述

“能力”一般指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是现在的能力,与学习效果或工作绩效有直接关系。“潜力”一般指潜在的尚未发挥出来的力量,是未来的能力。“能力”与“潜力”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其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二者考察的时间不同。“能力”侧重于现在,是可见的、已经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为的效率和效能。“潜力”侧重于未来,是还没有完全被看到的能力。二是二者评价的方法不同。“能力”比较多地采用360度、270度、180度调查的方法来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往往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客户评价的方法来评价,并赋予一定比率分值。“潜力”一般采用多维度的方法来评价,比如通过能够做什么、愿意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等,系统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深层特质,对学生学习意愿和可发展性进行辩证统一考虑,并通盘考虑学校、社会、家庭内外部环境对学生的要求和影响,综合性地、比较客观地评价和判断学生的潜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力,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对于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线上教学活动的实施要点

学生线上学习与教师线上授课是线上教学的不同方面,是线上教学的统一体。高校线上教学是指教师基于互联网技术,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将网络教学资源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则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对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微课、案例、图例、实训项目、习题等资源进行学习,师生在互动模块相互交流,答疑解惑,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高校线上教学包括课前预习、课中直播与课后拓展三个环节,不同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方面各有侧重,实施要点有所不同。

1.课前预习

该部分旨在通过课前学习任务的开展,让学生提前学习知识点,为后面的课程任务点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前预习环节非常重要,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课前,教师可在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与具体要求,并设计学习调查问卷。然后根据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调查问卷填写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及疑难问题情况,并做好相关统计,以便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调整。而学生则根据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结合具体要求,自主在线上进行学习,并填写调查问卷。以“数字平面制作”课程“任务点一:村民照片之人像合成”为例,线上教学课前预习环节实施要点如下。教师活动——发布自学“户外人物抠图换背景”任务,要求学生在线学习;搜集跟亲友或同学的合影2张到3张;发布学生学习完成情况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总体学习情况;给完成任务的“成长树”添加能量值。学生活动——登录在线课程,按照通知要求,完成项目“户外人物抠图换背景”的学习;搜集与项目任务学习相关的资料;填写、提交学习完成情况调查问卷。教学资源——户外人物图片素材图片若干。这里的“成长树”,是指笔者带领课程团队为动态评价学生成长与进步自主开发的学生线上学习互动评价系统,以“成长树”的生长过程,实时动态记录与评价学生学习经历。

2.课中直播

该部分主要包括认知、重构、凝练、升华、互评等五个环节。(1)认知。本环节旨在分析学生的作业,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发现问题,以便调整教学重点,确定教学难点。(2)重构。本环节旨在通过直播教学活动、项目活动设计与实施,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互动,产生共鸣,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知识点之间及各技能点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通过屏幕共享演示操作,让学生清晰了解技术要点,以解决重点问题。(3)凝练。本环节一般采用案例、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以解决难点问题。(4)升华。本环节一般采用课堂实训的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关素材来完成项目实训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增强技能。(5)互评。本环节一般采用客户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客户评价的方式能让学生形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意識,有助于学生提前感知以后工作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学生互评的方式如相互点赞、讨论区发言或直播链接发言点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判断与评价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意志力。

3.课后拓展

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自我了解、自我选择的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成长规划,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更多更难的项目,引导学有不足的学生将课中的项目掌握并巩固好。

三、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改革的原则

线上学习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和延时性等基本特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学习越来越普及,相应的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也应进行改革。传统评价理念下的学生学习评价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较多,过程性评价较少;知识和技能评价较多,思维和情感、过程和方法、素质与潜力的评价较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多,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第三方评价较少;静态评价较多,动态化、智能化评价较少。笔者认为,导向性原则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基本原则。所谓导向性原则,是指学生学习评价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应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各种能力的发展程度、学习意愿与学习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估,突出品德修养、能力导向。以此为基点,可以推演出以下三个具体原则。(1)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过程动态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式评价,包括对日常学习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意愿、策略等进行动态化、日常化、全程化评价。学生线上学习过程动态评价是指通过评价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在线学习的登录数据、视频观看时长、讨论互动次数、作业提交情况,并生成动态数据。学生在线学习完成情况不同,则每个学生在评价系统中的画像也呈现不同的状态,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应营造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构建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客户评价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不断反思,认识自我,更好地学习与发展。(3)评价手段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以各种平台资源为依托的线上教学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面貌。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与此相适应,通过平台数据及开发的数据采集表和测评量表,尽可能全面地、智能化地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四、衡量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改革原则的标准

(1)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与技能、情感与品质。除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智力发展和潜力发挥情况进行评价之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人格、品质、个性发展情况等。(2)评价方法应科学、合理、可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应与评价的内容相适应。比如,要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合作技能、社会性发展等进行评价,宜采用动手、动脚、动嘴、动脑等动作技能操作考核方法;要对学生的分析、创造等高层次的思维技能或者解决仿真、模拟及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价,宜采用角色扮演、方案设计、现场问题处理的方法;要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宜开发学生线上学习互动评价系统,进行数字化、动态化、智能化评价。(3)评价过程应促进学生发展。学习评价应以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为目的,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努力程度与进步程度。要对那些学习意愿强、成绩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予以表彰或奖励,要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及社会评价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不足,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4)评价结果应客观、公正。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比如针对学生线上学习的评价,从评价维度、指标体系到互动评价系统开发,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线上学习互评系统自动记录、数据信息生成的“客观事实”上,而不应根据性别、个性特征等另立标准。

五、基于“数字平面制作”课程的高校学生线上学习評价体系构建

1.“数字平面制作”课程学生线上学习评价内容体系构建

(1)评价维度关注学生发展。根据SMART原则,从“能力”和“潜力”两个维度出发,动静结合,构建全面覆盖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体系。“能力”涵盖知识学习、技能应用、团队合作和学习态度等,“潜力”则指向学生潜在的能力和力量,即智力高低、学习意愿强弱、成长速度快慢等。这样既关注学生现在的“能力”,同时也关注学生未来的“潜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2)评价指标聚焦学习过程。“能力”分设课前视频观看、学情问卷,课中签到、课件学习、课堂问卷、讨论、在线检测、实践项目,课后拓展项目等指标。“潜力”分设学习进步快慢、学习意愿强度、能力值累计速度等指标。(3)指标权重侧重能力培养。根据评价指标的难易程度设置权重,侧重学生能力培养,关注学生潜力挖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能力”占90%,“潜力”占10%。因课程体系完整反映了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开发的系统是以一棵树的成长过程进行呈现,所以团队为其取名为“学生线上学习‘成长树’评价体系”。

2.“数字平面制作”课程“成长树”学生线上学习评价系统构建

教师可以收集、审核、分析、汇总使用学生学习在线课程的数据信息,动态化、可视化、智能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成长树”评价体系开发学生线上学习“成长树”互动评价系统,让“成长树”互动评价系统界面呈现班级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画像,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呈现不同的“成长树”成长状态,使得单击画像中的数字可以弹出具体的成长值数据,单击姓名可以弹出其能量值数据,便于适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动态。

设计学生线上学习互动评价系统时,可通过MySQL、Redis等技术构建一套完整的学生数据库,再基于Unity引擎开发一个交互友好的客户端。“能力值”主要通过“成长树”的生长过程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点,系统将自动予以计分,增加“能量值”,驱使“成长树”长大。“成长值”主要通过“成长曲线”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时长、成长进步的快慢、学习意愿强度,教师可给予加分,达到一定积分,“成长曲线”向上。“成长树”能够直观反映成长的快慢和进步的大小,双向显示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使学生能直观看到自己能量总值及每周的成长动态,同时也能看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这样可以寓“智能化学习管理”于课程学习评价中,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断成长。

3.“數字平面制作”课程某专业某班某学生线上学习“成长树”评价表

“数字平面制作”课程学生线上学习“成长树”评价表主要考查学生课前预习、课中直播、课后拓展等环节的学习情况,基于“能力”与“潜力”两个维度,从“学习活动”“评价内容”“评分标准”“计分方式”“权重”及“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设计,关注“成长树”的内容、标准、方式、方法以及实施的主体等,但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客户评价等多元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体现不充分。为此,教师可设计并实施360度评价,结合线上教学内容将课程模块“能力”的评价设置为六项评价指标,根据重要程度对其设置不同的权重。通过运用Excel自动算分表格采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客户评价等各方数据,同时让Excel与“成长树”互动系统进行联动,实现对学生在“数字平面制作”课程学习中的“能力”的评价。

为了了解学生“能做”“愿做”和“适做”情况,系统全面地考察学生个人的深层特质,辩证统一地考虑学生个人意愿和可发展性,综合性地、比较客观地评价和判断学生个人的“潜力”,课程组利用李克特量表,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认知三个维度测评学生的学习意愿强度。学生的学习意愿强度对其学习的“潜力”起着关键作用,而利用李克特量表计分方式能对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行测评。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能力+潜力”的高校大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体系及系统的运用,能够完整记录并反映学生线上学习的全过程。但对授课教师来说,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精心设计评价指标,如此才能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校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静,朱海霞,周艳丽.高职院校线上学习质量评价调查与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04).

[2]杜春涛,王若宾,宋威.新冠疫情期间远程教学模式及学习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11).

[3]杨艺萌,康晓明.基于信息技术视域下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实施策略[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04).

[4]刘炜,张林.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的学情分析与学习评价[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2).

[5]李璐,李鸣华.大学生线上学习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3).

[6]朱文浩.大学生对在线课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20.

[7]钱博文.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8]张兴红,刘佳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

[9]牟智佳.电子书包中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评价模型与系统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4(05).

[10]钱宇华,魏磊,田嵩,袁晓琴.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2).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Online

Learning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Ability + Potential"

Zeng Da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410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online learning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the "digital graphic productio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measurement standar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should be" state, and then constructs a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ability + potential"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link of online teaching, finally,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growth tree" interactive evaluation system is developed to evaluate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in the whole process, intelligence, visualization and science,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evaluation.

Key words: online learning; ability + potential; evaluation 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evalu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猜你喜欢

评价系统线上学习教育评价
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法规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案
浅谈中职学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
基于学业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基于互联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构建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通用评价系统的设计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