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2-02-25陈晓岚
陈晓岚
摘 要:目前,科学课程教学存在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教学方法陈旧、师生缺乏沟通、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此,教师可将问题化教学引入科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问题化教学还可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层次设计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开设翻转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化教学;翻转课堂;情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8-0097-03
教学实践表明,最有效的教学艺术即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学习。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展问题化教学。科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灵活运用问题化教学方法,可将科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热情。
一、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
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是各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一项科学课程的问题意识调查显示:在课堂上,95%的学生从来没有主动提出过问题,而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主动解决问题的学生不到2%。这项调查足以说明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找出影响学生课堂表达的主要原因,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课堂提问意识,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科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贴近日常生活,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具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在具体教学中,部分教师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单向传授给学生,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引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只是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基于这种教学方法的课堂氛围沉闷、压抑,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在传统科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生活中的“领导者”、课堂上的“主体”。这种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科学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无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这种师生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惧怕教师,并因害怕被批评而不敢在课堂上提问。可见,师生之间存在的壁垒使得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也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科学课程是新型特色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的相关知识,这既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也给相关教育部门、教师带来挑战。不同于各学科的分开教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考查教师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以及将综合性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能力。高标准的教学要求使得部分教师不敢尝试新型教学模式,只是照搬课本,对学生进行单向的课堂传授。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不利于提高科学课程教学效率。
二、问题化教学的应用背景以及理论探究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基于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并通过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敢于提出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发表见解,也是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但目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法还存在,这也说明教师、学生都缺乏问题意识。
问题化教学又被称为“发现式教学方法”以及“探究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针对现代教学现状,布鲁纳希望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化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让学生基于强烈的求知欲继续探索问题,从而扎实掌握课堂知识。另外,在问题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课程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问题化教学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驗证答案正确性的能力,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分层次设计问题,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易到难的分层次教学问题可引导学生逐步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引入比较难的知识点,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可以绝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问题入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并产生挑战心理,增强继续解决问题的信心。
例如,“物态变化”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过程,其中涉及的专业名词比较多,考查学生对变化现象以及相关知识的梳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分层次问题教学方法,针对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如下问题。(1)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温度。(2)我们都知道在不同的温度下,水的状态是不同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常识回答一下水都有什么状态。(3)课前,我们安排了预习,那么,请同学们举手说一说物质在不同温度下,都有哪些状态变化。以上问题,层层递进,实现了上节课与本节课内容的完美衔接,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回忆上节课的内容,积极准确地回答出温度的概念,并说出水在日常生活中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形式。前两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因此课堂学习氛围比较热烈,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引入新课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课知识的理解。
2.开展课堂讨论,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小组讨论法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是指通过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讨论问题,让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这一方法改变了传统课堂枯燥、无趣的现状,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复习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首先让学生回顾、总结基本反应类型,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解决相应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四种。在学生完成讨论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概念,如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反应物生成多种反应物,即“一变多”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置换反应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通过总结、回顾,小组之间可以相互提问,如“氧化钙和水之间发生的是什么反应?二氧化碳和水之间发生的是什么反应?酸与碱之间发生的是什么反应”。小组间的互相提问,不仅可以使学生扎实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相关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特殊反应类型。可见,课堂讨论和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反应类型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
3.开设翻转课堂,增强师生间沟通交流
翻转课堂有利于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又被称为“顛倒课堂”,是指在教学中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占用学生的课堂时间讲授知识,这些知识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可见,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并总结疑难问题,之后回到课堂上寻求教师的帮助。这种在课堂上与教师交流并表达对知识理解的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社会行为”主要考查学生对动物社会相关行为特征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在课下自学教材,了解教学内容,并标出疑难点,然后查找与疑难点相关的资料,以此提高在课堂上与教师的讨论效率。回到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启混合式学习模式,即教师授课与学生发表意见相结合的方式。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例如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提出疑问,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解决。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交流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问题式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并结合日常生活给学生设计相关问题,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常识回答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与科学课程之间的联系。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国的地理差异”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化情境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差异以及人文差异,请同学们根据知识储备以及常识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南方四季如春,而北方的冬天却异常寒冷,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2)南方盛产水稻,而北方盛产小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3)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同学们能列举出我国南、北方以及东、西部的差异吗?其形成原因有哪些?以上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根据生活情境进行思考,然后应用相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可见,相应的问题情境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是提升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问题化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问题设计的关系,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寿学忠.初中科学的“问题教学法”[J].中学生数理化,2011(04).
[2]汪周荣.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5).
[3]胡晓燕.初中科学教育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分析[J].吉林教育,2017(22).
[4]易筱颖.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物理,2016(06).
[5]楼灏.浅议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6]方世华.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12).
[7]王仲尼.浅谈初中科学教学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Teaching in Science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n Xiaolan
(Shanghai Jiading Distric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18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science curriculum teaching, such as students' weak problem consciousness,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o be improved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teachers can introduce problem-based teaching into science classroom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problem-based teaching can also trigger students' positive thinking, mobilize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creativity. In specific teaching, teachers can improve students'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create a positive classroom learning atmosphere, enhanc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by designing problems at different levels, carrying out classroom discussion, setting up flipped classroom and creating problem situation.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science; problem-based teaching; flipped classroom; situa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