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书法教学评价机制初探

2022-02-24马文民

幸福家庭 2022年17期
关键词:书写书法评价

■文/马文民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指导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语言学习与运用也是培养审美能力和提升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小学阶段是书法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塑造良好学习品质与个性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个阶段的书法教学中,评价指导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及时而恰当的反馈,可以给予学生正向的鼓励,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我国古代书法思想中不乏对书法教育层面的思索与论述,但多是从书法创作或欣赏角度的经验性描述,没有涉及对于书法教育的评价。近些年,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以“小学书法教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国内近十年对小学书法教学的探究热度不断提高。而以“小学书法教学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却发现相关的文献几乎没有,可见对小学书法教学评价机制的探究存在空白。

一、小学书法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走访不同学校、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就教学评价这一方面而言,当前小学书法教学评价存在盲目性、主观性、片面性等问题。

(一)评价具有盲目性

笔者在走访和听评课时发现,部分教师对于学生书写的评价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执一而论,不免狭隘。教师或从整体结构上看是否美观,或轻描淡写地指出其可取之处,或简单标明某一笔应该处于什么位置,为了评价而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书法学习失去新鲜感。以下两个评价标准应引起教师的注意:一是简单地以是否清楚端正为评价学生书法的标准;二是以 是否入选书法展和获奖次数为评价标准。

(二)评价具有主观性

书法教学中往往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为主,评价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教师的专业水平、学科教研能力不尽相同,对于学生书法作品的认识和感受自然不同。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平时学习好的学生书写也不错,因此便厚此薄彼;有的教师深知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便多加鼓励,却很少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待改进之处。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鉴赏水平有限,多数学生在自评时难以发现关键问题。

(三)评价具有片面性

部分教师对于学生书写的评价多集中于课堂和作业,评价时又以书写水平为主,很少对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态度等作出评价。有的教师甚至将学生每次的书法作品割裂开来进行评价,以偏概全,违背了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 习热情。

二、小学开展书法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书法作品时指导要精准。在小学低、中年级的书写评价中,教师要重视对基本笔画、结构的正确把握。单纯地就书写而言,小学生对于汉字笔画、结构的掌握本身就较为困难,教师实时指导又不切实际。因此,教师 在课堂上的精准指导便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青岛版小学书法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点和提”的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田字格、裁剪好的三点水卡片、工字卡片,帮助学生观察、分析“江”这个汉字,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笔画怎么摆放合适,顺势出示口诀“左窄右要宽,三点一弧线。提画会谦让,工字居中间”,接着请学生来摆一摆。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采用摆笔画、记口诀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直观有效。对于点和提的学习,融合到三点水这个偏旁中,既让学生学会了整个字的书写,也使其掌握了偏旁的书写要点,即“三点一弧线”。

(二)客观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不能全凭教师自己的主观臆断。教师的兴趣爱好、价值标准、认识和情感倾向、情绪好坏、评定的先后顺序等,都易使评价带上主观色彩,因此教师尤其要避免成见效应。书法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无法像其他学科的评价一样有一个确切的评价标准,即使是楷书,过分地强调规范、端正,也会失去生气。因此,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在书写时的独特体验和个体审美的差异性。

(三)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要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在小学生学习软笔的初始阶段,书写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笔画是否突出、运笔是否到位、书写是否流利等固然重要,但学生的书写态度、写字习惯、字面整洁等也非常关键,这样既关注了结果,也关注了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并坚持下去。

三、小学开展书法教学评价的策略

笔者认为,要想完善目前小学书法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率,解决当前小学书法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应着重从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方面进行考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应结合教学需要,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圈点法、批注法、示范法以及作业分析法,也可以采用展示激励、反思总结以及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法,还可以综合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方式。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应由重视结果的终结性评价转向重视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重心也应逐渐转向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强调学生作为教育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只有使学生真正参与书法教学活动,才能使其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主动性,满腔热情、充满自信地去学习书法。

形成性评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一段时间内取得的进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教师可事先与学生达成约定,即在每节课结束时,让学生把每次练习的作品都标明日期留存起来,建立自己的档案袋,这样能更清晰、全面、动态地展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状况,也便于查阅。终结性评价通常是学生学习书法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书法测试、书法评比或书法展览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两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体现以评价促发展的思想。

(二)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在评价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各有优势。量化评价注重数据分析,质性评价则注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结合。书法教学中的量化评价通常采取为学生的作品打分的形式或者把作品分等级,量化评价要结合客观、全面的质性评价。二者的综合运用使评价更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发展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三)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电子科技产品,书写工具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可依托现有的线上软件进行书法教学评价,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客观性。以现有的电子资源为依托,并不代表完全脱离线下,而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线下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小组的作品和汇报展示进行点评,填写成长记录卡。线上可以拓展评价主体,除了学生和教师,也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公众性的投票,融合线上的学生互评,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方面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定。笔者走访的学校依托UMU互动学习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该线上平台可以记录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模块、学习时间、项目进度情况以及参与活动的人数,这是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总体趋势评价的方法之一。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把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行为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也参与学生的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四)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目前很多地区形成了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评价过程,使被评价者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书法教学评价中,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还要把自评和互评作为评价的重点。自我评价就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借助评星卡,也可以录制自己的书写过程,再谈谈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感受或对于自己书写水平的认识。他人的评价则包括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相比自评,他人评价能使学生产生自豪感,使之更加努力地练习书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着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

本文对于小学书法教育评价机制进行了探究,以期为今后小学开展书法教学提供一些理论性见解。由于笔者个人能力有限,对小学书法教育评价机制只做了初步的探索,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书写书法评价
Unwritten 尚未书写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用什么书写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法欣赏
书写春天的“草”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