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的策略

2022-02-24于梦婷

幸福家庭 2022年17期
关键词:步入幼小阶段

■文/于梦婷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的质量。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的关键部分,其根本意义在于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让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快速适应小学教学的节奏。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有着很明显的差别,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幼小衔接教学及时调整幼儿的状态。对此,本文针对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中的对策展开分析。幼小衔接教育是帮助幼儿步入小学的纽带,能够让幼儿快速地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幼小衔接应该从幼儿的年龄发育特征、心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

一、幼小衔接的三个方面

(一)年龄发育特征衔接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思想和情感以及身体、心理各方面都尚未发育完全,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幼小衔接教育策略。幼儿园还需要调整往常的教学方式,与小学教育相适应,特别是上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都需要做好转变,做到与小学无缝衔接,以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二)心理发育衔接

幼儿园时期的幼儿正是萌生思想、认知、情感、意识的阶段,针对这一阶段幼儿的成长特点,教师要提高对幼儿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但现实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对该阶段幼儿进行思维能力以及认知的训练,并没有对该阶段的幼儿进行知识启蒙,这就造成有些幼儿的认知以及情感发育都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落实幼小衔接的教育措施。因此,教师要提高对该阶段幼儿的关注度,科学设计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实现高效的幼小衔接。

(三)能力培养的衔接

从幼儿园阶段步入到小学阶段的这一过程中,许多幼儿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但最明显的现象是幼儿无法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方式。比如,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的作业没有办法独立完成等。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就需要借助幼小衔接教育,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助力幼儿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

二、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教学的对策

(一)针对学习方面做好衔接

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式,制定幼小衔接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学时,要提前掌握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例如,遵守课堂纪律、上课注意听讲、独立完成作业等内容。同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的特征、特点来制定幼小衔接的教学目标,缓解幼儿在步入小学后产生不适应的情况和对学习抵触的情绪。为化解该困境,教师可以针对幼小衔接教育开展研讨,总结出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低年级阶段幼儿的身心发育历程,让幼儿提前认识到小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案例,来设计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幼小衔接教学内容一定要丰富有深度且有价值,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帮助幼儿园大班幼儿顺利步入小学阶段。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和学习案例,来进行幼小衔接教学内容的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具含金量。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学习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元素和图像来进行指引,让幼儿对汉字有初步的认知,以有效培养幼儿的文字认知能力,并活跃幼儿的思维。最后,教师要摒弃幼小衔接传统教育理念,创新、完善幼小衔接教育评价体系。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对幼儿进行评价,部分教师只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了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能力水平的发展情况,造成评价过于片面。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多方面对幼儿进行观察以及记录,结合多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加强过程性评价,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此外,针对幼儿无法独立学习,以及难以掌握学习技巧的问题,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当前,幼儿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弱,缺少独立能力。家长应该适当给予幼儿空间,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在幼儿园,教师也要给幼儿独立处理事物的时间和机会,让幼儿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成长。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游戏方式,并明确自身的职责,让幼儿独自处理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解决游戏中产生的问题。教师主要负责保障幼儿的安全,调解幼儿之间的关系,防止产生矛盾。其他的事物交给幼儿自己完成,以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方式。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并不需要大量的学习文化知识,但步入小学后就需要不断扎实自身的知识基础,两者对幼儿学习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教师就要不断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当幼儿步入大班时,教师就需要对大班的幼儿进行阅读教学,增加其阅读的种类以及数量,让幼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养成阅读的习惯。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的阅读教学中,要以趣味性阅读教学为指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通过选择趣味性书籍,吸引幼儿的注意,并在教师的带领下,让幼儿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练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逐渐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可以在平时的游戏中融入阅读元素,在游戏过程中加入趣味性书籍阅读的环节,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进行阅读书籍的选择。当幼儿已经初步树立阅读意识,养成阅读习惯,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阅读竞赛的教学活动。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学习习惯

教师对于幼儿并没有过多的管制和约束,但步入小学后,学校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约束,学生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要求和条例。所以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时,也要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阶段的规章制度,对幼儿进行适当的限制和规范,使幼儿树立入学意识和规则意识。在约束幼儿的行为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遵守课堂纪律,在教室上课的过程中保持安静,没有经过教师的允许不能随意讲话、走动。同时,也要让幼儿遵守上下课的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在进行幼儿园早操时,要规范幼儿的早操动作以及排列,或者在每周的周一升旗仪式上,让幼儿意识到升旗仪式的庄严性。另外,教师也要为幼儿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引导幼儿理性地面对挫折与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考试或者比赛,让幼儿感受竞争的过程,使幼儿在陷入困境时不要选择逃避,而是积极地面对,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性 格,提高幼儿面对挫折与困境的能力。

总之,在幼儿升入小学之前,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前为其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教师应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性并且可以承上启下的学习指导。在这个阶段,教师还应该与小学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要了解小学课程,按照小学课程的课程规划进一步带领幼儿开展学习方面的幼小衔接。另外,教师还应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通过家校互动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幼小衔接的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步入幼小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家纺展步入“战国时代”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乡佬步入广,返来三日讲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