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池地区磷矿浮选试验研究*
2022-02-24唐湘林
肖 红,唐湘林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0 引言
磷矿是云南的优势矿产之一,资源储量丰富,且云南的磷矿生产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1-3]。在已探明的资源储量中,我国绝大多数磷矿属沉积磷块岩(俗称“胶磷矿”),而各产地的胶磷矿根据所含脉石的种类及含量的不同可分为3种工业类型:混合型、硅质及硅酸盐型、碳酸盐型。云南磷矿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具有矿体赋存复杂、赋存关系小、混合共生、单体解离困难等特点,因而使得中低品位磷矿的处理工艺复杂多样。磷资源的开发和磷化工工艺的发展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11]。滇池地区磷矿属中低品位钙镁质胶磷矿,MgO质量分数较高,矿石较坚硬,难于磨碎,矿物镶嵌关系复杂。本研究对解决磨矿细度与连生体含量矛盾、药剂用量等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矿石性质
1.1 矿石化学组分分析
试验矿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石英、方解石、长石、云母、白云母等;与磷灰石形成微结晶的是海蓝宝石、高岭石、金红石、锆石等;矿石类型属钙(镁)磷酸盐岩。
胶磷矿是主要的含磷矿物,嵌布粒度为0.04~0.75 mm,一般为0.04~0.20 mm,矿物中胶磷矿相对质量分数为62.44%。
硅酸盐矿物绝大部分为石英,其与硅酸盐混合作为矿石基质,并有胶体磷酸盐填充于其中;大多数云母为粒径小于0.05 mm的片状物,分布在石英之间;少量黏土为粒径小于0.10 mm的颗粒,相对质量分数为12.79%。
碳酸盐矿物中的白云石是半自形的,小部分填充于胶磷矿之间,相对质量分数为20.06%;钙方解石是一种小分散体,主要填充于磷矿物、白云石或脉石层。
试验矿样的化学组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矿样的化学组分分析结果 单位:%
1.2 试验矿样中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特征
试验矿样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磷矿石的主要自然类型有致密块状磷块岩、白云质条带(条纹)状磷块岩、硅质条带(条纹)状磷块岩、风化状磷块岩[12]。在偏光显微镜下对不同自然类型磷块岩中主要矿物的粒径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类型磷块岩中胶磷矿的粒径分布
由图1可以看出,主要矿物胶磷矿在不同类型磷块岩的粗粒和细粒中均有分布,细粒级胶磷矿在白云质条带状和致密块状磷块岩中含量较高,为最大程度地回收有用矿物,要求既要达到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单体解离又不能过磨,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磨矿工艺。
2 选矿工艺试验
2.1 磨矿细度试验
浮选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矿石中有用矿物与其他矿物的解离,当磨矿细度不够时,有用矿物解离不完全;而磨矿细度太细则会使难免离子增加,恶化浮选过程。这两种情况对浮选都不利,所以浮选作业前需要对磨矿细度进行研究。
2.1.1 矿样中主要矿物的单体解离特征
对磨成4个不同细度矿样中的胶磷矿进行解离度测定,胶磷矿单体和连生体情况见图2。
图2 胶磷矿解离度测定结果
由图2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胶磷矿的单体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而连生体质量分数均呈减少趋势。从单体解离的角度来看,要想获得好的磷精矿指标,需要加大磨矿细度;但是,同时也要考虑能耗、脱水、药剂用量,以及合格磷精矿中镁的含量是否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且从图2可看出:与胶磷矿连生最多的矿物为石英,白云石第二;脉石矿物以硅质矿物为主,含少量白云石。从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来看,硅质矿物、白云石以皮壳状包裹矿物为主,两种主要脉石矿物与主要矿物呈浸染关系,很难用磨矿的方法分离。故从矿样连生体的嵌布关系分析,加大磨矿细度使单体质量分数增加的幅度不是太大,但会增加能耗和脱水等成本,故磨矿细度适度即可。
2.1.2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磨好的矿样按照图3进行浮选试验,浮选药剂添加量按照生产经验值添加,试验结果见表2。
图3 磨矿细度浮选试验流程
由表2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大,精矿P2O5品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MgO质量分数则是先减小再增大;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质量分数占89.97%时,精矿P2O5品位最高,脱镁效果也最好;而当磨矿细度再增大后,由于矿石过细,捕收剂将脉石矿物也一并捕收,使得精矿P2O5品位降低,除镁效果变差。故磨矿细度取-0.074 mm质量分数占89.97%为宜。
表2 磨矿细度浮选试验结果 单位:%
2.2 药剂用量试验
2.2.1 硫酸用量试验
硫酸主要作为pH调整剂,根据纯矿物理论研究结果,在单一反浮选工艺中使用pH调整剂可使矿物表面具有较多的阳离子活化质点,利于捕收剂吸附[13-14]。试验流程见图3。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质量分数占89.97%、磷酸用量为1.5 kg/t、YP6用量为2.5 kg/t的条件下,硫酸用量的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硫酸用量的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硫酸用量增加导致精矿P2O5品位下降,MgO质量分数升高;而且硫酸用量为16.0 kg/t和18.0 kg/t时,精矿P2O5品位、产率和P2O5回收率均相差不大,但是硫酸用量为16.0 kg/t时脱镁效果最好,因此结合生产条件选定硫酸用量为16.0 kg/t。
2.2.2 磷酸用量试验
磷酸作为磷矿物的抑制剂,可抑制磷矿物分解,并有助于硫酸分解碳酸盐矿物;可有效减少硫酸用量,减少或防止结垢,简化浮选过程,提高选别指标[15-17]。试验流程见图3。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质量分数占89.97%、硫酸用量为16.0 kg/t、YP6用量为2.5 kg/t的条件下,磷酸用量的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磷酸用量的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加入适量的磷酸可以优化精矿指标;但是磷酸用量再增加后精矿P2O5品位反而下降,精矿产率、P2O5回收率有所上升。综合精矿P2O5品位、MgO质量分数和P2O5回收率,选定磷酸用量为1.5 kg/t。
2.2.3 YP6(捕收剂)用量试验
由云南磷化集团自主研发的捕收剂YP6与矿浆接触后水解能吸附脉石矿物颗粒,形成的气泡上浮至矿浆表面,带出脉石矿物,从而提高矿浆中磷矿石的富集度,使磷精矿P2O5品位得以提高[17-21]。试验流程见图3。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质量分数占89.97%、硫酸用量为16.0 kg/t、磷酸用量为1.5 kg/t的条件下,YP6用量的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YP6 用量的试验结果
由表5可知:随着YP6用量的增加,精矿P2O5品位逐渐降低,脱镁效果也明显下降;当YP6用量为2.0 kg/t时,精矿P2O5品位最高,脱镁效果最佳,精矿产率和P2O5回收率比较理想,因此选定YP6用量为2.0 kg/t。
2.3 验证试验
为了验证条件试验的准确性和再现性,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质量分数占89.97%、磷酸用量为1.5 kg/t、硫酸用量为16.0 kg/t、YP6用量为2.0 kg/t的条件下,进行单一反浮选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验证试验结果 单位:%
由表6可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精矿P2O5品位、脱镁效果、P2O5回收率均能达到预期的试验要求,并且试验的再现性比较好。
3 结论
a.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流程,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质量分数占89.97%, 磷酸用量1.5 kg/t,硫酸用量16.0 kg/t,YP6用量2.0 kg/t。
b.采用单一反浮选工艺流程最终可获得P2O5品位为31.07%、MgO质量分数为0.66%、产率为70.82%、P2O5回收率为89.95%的合格精矿指标。
c.试验中所用的硫酸会与磷矿物、碳酸盐矿物发生化学反应,有少许沉淀物生成,并粘在搅拌桶体内部、浮选机槽体和管壁上,造成工艺流程不畅,影响浮选,所以硫酸的用量应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