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新校区高质量建设
2022-02-23朱信凯
□ 文/朱信凯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具体实践,也是助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实质性举措。按照新校区的规划建设定位,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要建设“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这既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事业,需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也是一项具有传承性的事业,需要继承优良传统,保持精神底色,传承红色基因,延续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红色血脉。
因此,新时期推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建设,需要深刻理解把握、全面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在规划、建设、管理新校区过程中,在新校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要坚持党建引领,坚守忠诚、担当、奉献、创新的精神品格,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努力传承好中国人民大学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
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既是政治要求,更是实践准则。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听党话、跟党走”。在世纪馆听完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在勉励青年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就是要把“听党话、跟党走”作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里唯一建设校区的中心城区优质高校,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是深入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国家重大项目,对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建设不仅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对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期许,为学校新时代“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拓展了新的办学空间、提供了新的办学载体。新校区建设者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新校区建设对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的高等教育“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重大意义,秉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听党话、跟党走”,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忠诚于学校改革建设大局。要着力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校区,怎样建设好新校区”的问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工作、校准方向、凝聚力量,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校区建设各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坚持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时强调,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新校区建设对中国人民大学而言是一项开疆拓土的事业,是学校的“二次创业”,新校区建设者要做到担当作为,就是要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要富有干劲,始终将抓落实放在“第一序列”,对于学校党委的决策要树立第一意识、第一时间、第一速度落实的能力,强调最快速度响应、落实,闻风而动,接令即办,动员党员干部挑最重担子、接最烫手山芋,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在建设工作的第一线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富有闯劲,先行先试、勇破善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从对世界范围内有关高校建设拓展校区的研究来看,没有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和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新校区建设要有一股子闯劲,率先“吃螃蟹”,充分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力争在工作落实的力度速度上,在各项改革创新上,在工作标准、工作模式上发挥引领作用。要富有钻劲,认真思考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管什么”“怎么管”等基本问题,结合新校区建设工作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管理知识学习,结合新校区建设基建管理实践,尽快实现从技术人员向技术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管理职员要加强基建业务知识学习,熟悉基建管理规律和流程,尽快成为懂基建管理的专家型管理人员。要富有后劲,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组织生活,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守规矩,让思想教育、管理监督、严厉惩处协同发力,坚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新校区建设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奉献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在视察学校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新校区建设是学校建设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工程项目,是学校开启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一项任务繁重复杂的系统工程,筹谋规划、建设实施、交付使用、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奉献付出,机会难得、使命光荣。新校区建设归根结底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事业,新时代青年们未来在何种环境下成长,取决于当下的努力和汗水。按照规划,2023年9月第一批新生将入驻新校区,将在新校区成长为“复兴栋梁、强国先锋”。这就要求新校区建设者要从政治上抓新校区、从民生上看新校区、从规律上办新校区,不断增强使命感,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计得失,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勇挑重担;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机制,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选树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优秀典型;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巩固“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增强新校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推动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加强双校区统一规划,统筹办学资源,不断完善联动办学模式下的功能划分、管理机制和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坚持守正创新的工作方法
“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建设新校区是学校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后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事关“国之大者”“党之大计”。
要赓续红色血脉。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新校区建设要将中国人民大学的优良传统、红色血脉加以延续和传承,坚守“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要以师生为中心。新校区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师生的满意度来衡量,要把师生满意度作为新校区建设中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到新校区规划、决策、建设、管理、监督等过程,建筑设计要充分问计于民,坚持以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持久耐用好用为主,通过座谈、访谈、联合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专家、社会的意见和建议,按照“百年建筑、千年校园”的要求建设师生满意的新时代示范校园。坚持高起点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新校区建设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按照“一核、两轴、多中心”的总体规划框架,统筹考虑教学、科研、实验、行政办公与内外交流、文体活动与休闲生活等各方面功能需要,充分发挥通州新校区的区位优势、战略定位以及资源禀赋,形成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空间活跃、独具特色的校园环境。坚持新发展理念。新校区建设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创新驱动解决难点堵点,以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以绿色发展促进和谐共生,以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实现更大范围共建共享,突出“绿色生态、人本人文、兼容开放、智慧科技、持续生长”,建成“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
猜你喜欢
——Take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as an Example